古代坐具“席”曾经有多重要,后来为什么被淘汰?

作者&投稿:拓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现在我们除了在一些古代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中还能看到“席”的影子,当下已经很难将“席”与家具联系在一起了。然而在中国古代早期,席是最重要的家具了,同时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铺垫用具。

在秦朝以前,古人说到“坐”,指的就是跪坐在地上。由于这种坐姿很容易就损伤到膝关节,所以久坐就需要铺垫,“筵”和“席”就是当时铺在地上的坐具。一般来讲,筵长而席短,地上最底层铺的比较粗的就是筵,其上铺的精细的编织物就是席,古人席地而坐,饮酒吃肉故而称之为“筵席”,并且沿用至今指代酒席。

“席”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以上的实用性上,一方面也体现在其在中国古代礼仪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身份不同,用席的规则就会不同。比如说“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三重,大夫再重”,而平民只铺一重席。大席可坐四人,小席可坐两人,而单独的方席则是专门为尊者以及长者而设,是只供一人的“独坐”。此外古代关于坐席还有一套比较繁杂的规矩,比如说男女7岁以上、出嫁的姊妹与兄弟、父与子这三种状况下是不可以同席的,同时《礼记》里面还规定,群居5人则长者必有席,5人以上德高望重的人必须要单独安排另一张桌子。逐渐的,从礼制中产生了“主席”“首席”这些词语。

如此重要的用具之所以最终被取代,正是因为其他用具的出现与传入改变了古人的生活习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加强,同时佛教的传入,都对过去坐具的形式产生了影响,胡床的传入与逐渐应用才是真正结束了席作为长期坐具的历史地位。



~

古代坐具“席”曾经有多重要,后来为什么被淘汰?
答:如此重要的用具之所以最终被取代,正是因为其他用具的出现与传入改变了古人的生活习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加强,同时佛教的传入,都对过去坐具的形式产生了影响,胡床的传入与逐渐应用才是真正结束了席作为长期坐具的历史地位。

说“座”道“席”,前人坐席有讲求
答:到魏晋南北朝以后,高足坐具传进华夏,因而席地而坐渐为垂足坐(坐正在椅凳上,双脚着地)所代替。“席”是编织成的展垫器具,展正在室内供人坐卧其上。人们登堂进室必先脱鞋,然后席地而坐。席犬牙交错,长的可坐数人,短的仅坐一人。普通席展两层,展鄙人面用竹篾编织的席叫“筵”,覆正在...

席子的起源
答:从石器时代起,“席子”就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具之一。从奴隶社会早期开始,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注重礼节,那时的人们每天清早起床之后就要把席子藏在非常隐秘的地方,因为那时的人们认为让别人看见自己家的席子是很不礼貌的。从奴隶社会後期起,人们的坐具分为“筵”和“席”两种,“筵”以蒲草或苇子编...

从汉朝到隋唐桌椅的变化
答:荐席出于神农的传说,虽然无据,但席是最古老的坐具是无疑的。我们从祖先所创造的古老起居形式——席地跪坐之中,也可看到席这一坐具,在祖先的生活中占据何等重要的位置。那时,从天子、诸侯的朝觐、飨射、封侯、祭天、祭祖等重大政治活动,直到士庶之婚丧、讲学以及日常起居等,都要在席上进行。由此我们又看到:席在古...

坐具中,席是最早的吗?还有什么?
答:又叫“独坐座”,显而易见是单人的坐具。据说商鞅曾劝说君王要泰然地“处匡床之上而天下治”,便是指的这种代表着某种权威的坐具。从席到床,坐具已经逐渐高起来了。床总得有支架撑起。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现的战国时的一张彩漆木床,其形制便有六条小床腿。河北望都汉墓壁画上画的单人小床,也有...

中国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席地而坐,请问是什么时候开始坐板凳的...
答: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席地而坐的,所谓席地而坐也是值得跪坐在地,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席”是十分重要的坐具。此外,还就是早期的床,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日常的床有很大的不同,最初的床十分的低矮简陋,几乎就是在木质或者是石质的床腿上面搭一块儿模板或者石板。(这么简陋,也是没谁了...

从跪坐到椅子:古人为什么越坐越高
答:后来,古人渐渐觉得,即使有了几,坐在地上依然不舒服,这时另一个重要的坐具——“塌”出现了。一般认为,塌是由商周时期的匡床发展而来的,到汉代已经是一种普及化的家具。战国时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席的变化已不能满足上层贵族追求享受的需要。由于几、案等逐渐向高、大发展,与低矮的席日益不相称。随着...

椅子的演变,你了解多少?
答:1. 古人在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商、周、秦、汉、魏各时期,家具变化不大,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2. 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

椅子的演变历史
答: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

中国古代为何席地而坐?
答:民以食为天,人的第一需要就是生存,吃是要被放在众多需要之先的。远古尚无家具,先民就地为炊,埋锅造饭,炊具就是这样早于家具而诞生了。做饭、餐饮,包括很多活动起初都采取的是近地的姿势,席地而坐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行为。至于那些低矮的几案当然是符合了近地姿势的需要。农业的出现促使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