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的特征 七星瓢虫的特点介绍

作者&投稿:镡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七星瓢虫有哪些特点?
1、自卫能力强
别看七星瓢虫的个头非常小,甚至都没有一粒黄豆大,其实它的自卫能力是比较强的,即使碰到了很多难缠的对手,它们也能够轻松逃脱。这是因为七星瓢虫的脚关节上面有一种能够分泌非常难闻气味的液体,只有在遇到敌害的时候会触发“机关”。敌人受不了这股浓郁的味道就匆匆逃走了。除此之外,七星瓢虫还有装死的本事,如果遇到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就会马上从树上掉下来,把脚收在肚子下面,躺着装死,这样敌人就不再对它感兴趣。
2、不同季节活动场所不一样
春天的时候,气温开始回升,越冬的七星瓢虫就会慢慢的苏醒,恢复活动,出现在油菜植物或者麦类植物上面。夏天的话天气越来越热,这也是它繁殖的时期,凡是有食物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秋天慢慢转凉了,七星瓢虫的数量也在慢慢的减少,它们就会在萝卜、玉米、白菜等地方产卵。早晚天气比较凉的话它们就会躲藏起来。冬季的话它们会躲在油菜和小麦的根茎里面度过冬天。
二、七星瓢虫喜欢吃什么食物呢?
瓢虫并不都是益虫,也有害虫,根据不同的圆点数可以区分。那七星瓢虫是典型的益虫,它们常常会捕食麦蚜、槐蚜、棉蚜、介壳虫、桃蚜、壁虱等害虫,对于农作物、树木等有很大的帮助,减少害虫对它们的侵害,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达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三、七星瓢虫人工饲养
如果人工要养殖七星瓢虫的话首要问题就是喂养问题。因为它们喜欢吃食的蚜虫一般都是在野外,需要人工采集,并且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人工培育蚜虫,才能养活七星瓢虫。这时候选用豆苗类植物进行培育。
将七星瓢虫放在玻璃瓶中,在瓶底放一张草纸,然后在纸上面放一个小瓶盖,瓶口放一层纱布,保持一定的湿度。
要控制好七星瓢虫的养殖温度和湿度,一般温度在二十到二十五摄氏度之间、湿度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间是比较好的。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他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他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

七星瓢虫是“茶园卫士”,它如一位守护者,一直坚守在单丛茶园里,为茶除害,茶农们亲切的称它为“茶财主”。
七星瓢虫小小的身体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初夏害虫泛滥,七星瓢虫的成虫平均一天能捕食150只害虫,在它仅有的80多天的生命里可捕食害虫高达上万只。
七星瓢虫防治害虫的发现,已有许久的历史。害虫吸食茶汁导致鲜叶枯黄落叶,而七星瓢虫在茶园对付害虫,使得茶叶外观嫩绿鲜亮。七星瓢虫嗡嗡飞舞地辛勤工作,只为消灭茶叶上的的害虫。
七星瓢虫在遇强敌时它会赶快从树上落到地面,把它的脚收缩到肚子底下,躺下“装死”瞒过敌人。灭害虫时它的关节会分泌出一种难闻的强刺激性的黄色液体作为武器来灭敌。

 七星瓢虫又名七星瓢岬、七星花鸡、花大姐,属鞘翅翅目瓢虫科,以其个体较大,色彩鲜丽而著称。它体长7~8毫米,体宽5~6厘米。身体的北部拱起,呈半球形,因为它的形状很象用来舀水的葫芦瓢,所以叫瓢虫。
  此虫头部黑色,额与复眼相连缘上各有1个淡黄圆斑,复眼黑色,触角褐色,口器也是黑色。鞘翅红色或橙黄色,背上有对称的七星黑斑,故称为“七星瓢虫”,鞘翅基部近小盾片两侧各有1个白三角形斑。腹面黑色,中胸后侧片白色。足黑色,胫节有2根刺距,爪有基齿。
  七星瓢虫的卵呈块状,产于植物叶背面,卵粒呈梭状,一个挨一个的排列在一起。每个卵块一般为20~40粒,最高可达百粒。
  瓢虫的家族分为两大类:一类有利于人类,对农作物有益,属瓢甲亚科;另一类无益于人类,对农作物有危害,属叶瓢亚科。
  七星瓢虫属于全面一类,是对农作物起着保护作用的一类,它们是蚜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每个七星瓢虫1天就可捕食100~200只蚜虫。
  瓢虫中的益虫和害虫,可以从其形态上辨别出来:有益的瓢虫,成虫的背面无毛而有光泽,其触角着生于两复眼之前,上鄂有基齿,端部对裂或不裂,幼虫则身上的毛多而柔软。有害的瓢虫,其成虫背面密生细毛,少光泽,其触角着生与两眼之间,上颚无基齿,端部分为许多小齿,它们的幼虫身上则长着坚硬的刺突。
  在瓢虫中常见的益虫有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赤星瓢虫,大红瓢虫、而十星瓢虫、十一星瓢虫、二十八星瓢虫则属于害虫。
  常见的瓢虫,除上述几种以外,还有以下几种:
  一是,体形较小,背上的斑纹好象乌龟的龟纹瓢虫,它的特点是形态奇特可爱。
  二是,习性奇特的异色瓢虫。它是一种生活在各种果树上的树栖性瓢虫。它的外形特点突出,虫体光滑无毛,鞘翅近末端7/8处有个明显的横脊痕。其个体间的背部颜色变异很大,其兄弟姐妹间也各不相同。



七星瓢虫有什么特点?~

七星瓢虫的特点主要指形态方面,主要有:概体圆卵形,背弓似半球,体长5—7毫米,宽4—5.6毫米。翅鞘橙红色,左右各有3枚黑点,接合处前方尚有一枚更大的黑点。
体表较硬,有外骨骼。身体分节,不同体节有差别。有触角且分节。有两对翅。有三对足且分节。如下图:

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他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他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扩展资料:
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减轻树木、瓜果及各种农作物遭受害虫的损害,被人们称为“活农药”,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在华北南部,俗称“花大姐”。
危害农作物: 棉花(棉蚜)、小麦(麦蚜)、豇豆(豆蚜)、白菜(菜蚜)、玉米(玉米蚜)、高粱(高粱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它是益虫,并被人们称为活农药

二十八星瓢虫的特征描述
答:成虫:呈半球形,红褐色,全体密生黄褐色细毛,每一鞘翅上有14个黑斑。(1)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体略小,前胸背板多具6个黑点,两鞘翅合缝处黑斑不相连,鞘翅基部第二列的4个黑斑基本上在一条线上,幼虫体节枝刺毛为白色。(2)马铃薯瓢虫——成虫体略大,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个大的黑色剑状斑纹...

七星瓢虫的别名身体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区域是什么?
答:七星瓢虫的别名有金龟、新媳妇、花大姐、七星瓢䖬、七星花鸡等。七星瓢虫的身体特征:七星瓢虫体长5.2-7.0毫米,宽4.0-5.6毫米。虫体卵圆形,背面光滑并拱超呈半球状。刚羽化的成虫柔软,嫩黄色,2-3小时后,整个体躯和鞘翅变硬,颜色由黄变红,同时鞘翅上出现7个黑色斑点。七星瓢虫成虫...

七星瓢虫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答:《昆虫记》瓢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如下:特点:下颚须端节斧形,跗节隐4节式和第一腹板具后基线,这些特征可与其它近缘种相区分。瓢虫足及触角较短(通常不明显)、鞘翅背面无明显的刻点等特征也有助于与其它近似科相区别。但有些瓢虫的体长形,长于体宽2倍以上,如北美产的大斑长足瓢虫。生活特征:...

观察七星瓢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答:七星瓢虫成虫寿命长,以成虫和幼虫捕食蚜虫、叶螨、白粉虱、玉米螟、棉铃虫等幼虫和卵。七星瓢虫取食量大小与气温和猎物密度有关。以捕食蚜虫为例,在猎物密度较低时,捕食量随密度上升而呈指数增长;在密度较高时,捕食量则接近极限水平。气温高的条件下,影响七星瓢虫和猎物的活动能力,捕食率提高。还有...

茄二十八星瓢虫的外观特征
答:成虫体长6毫米,半球形,黄褐色,体表密生黄色细毛。前胸背板上有6个黑点,中间的2个常连成1个横斑;每个鞘翅上有14个黑斑,其中第二列4个黑斑呈一直线,是与马铃薯瓢虫的显著区别。卵长约1.2毫米,弹头形,淡黄至褐色,卵粒排列较紧密。幼虫共4龄,末龄幼虫体长约7毫米,初龄淡黄色,后变白色...

十一星瓢虫的形态特征
答:在小盾片两侧有三角形白斑(有时不明显),小盾片下鞘缝上有一圆形黑斑,此外每一鞘翅上各有5个黑色斑:肩胛上的黑斑最小,鞘翅外缘1/3和2 /3处各有一黑斑,前斑大干后斑,鞘翅中部略前近鞘缝处有较大的黑色横斑,鞘翅3/4处有一小黑斑,此斑与外缘2/3处的黑斑斜列,这是与孪斑瓢虫区别之...

七星瓢虫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是什么?
答:体长约8mm,翅膀为红色,正如中文名称所提示,其有7个黑色图纹。在不同个体之间没有图样的差异存在。以蚜虫与叶螨维生,当食物不足时幼虫间会有同类互食的情形发生。

十八星瓢虫的特征描述
答:卵 炮弹形,初产淡黄色,后变黄褐色。幼虫 老熟幼虫淡黄色,纺锤形,背面隆起,体背各节生有整齐的枝刺,前胸及腹部第8~9节各有枝刺4根,其余各节为6根。蛹 淡黄色,椭圆形,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背面有淡黑色斑纹。茄二十八星瓢虫成虫体略小,前胸背板多具6个黑点,两鞘翅合缝处黑斑不...

七星瓢虫有什么特点
答:七星瓢虫是鞘翅目瓢虫科的捕食性昆虫,它的身体像半个圆球,头黑黑的翅膀是橘色的。触角很短,不太明显,它的脚在大大的翅膀底下;它的口器既有咀嚼食物的能力,因为它的翅膀有七个黑色的圆点点所以人们叫它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为益虫,成虫可捕食麦蚜、棉蚜、槐蚜、桃蚜、介壳虫、壁虱等害虫;可大大...

七星瓢虫的特征
答:一、七星瓢虫有哪些特点?1、自卫能力强 别看七星瓢虫的个头非常小,甚至都没有一粒黄豆大,其实它的自卫能力是比较强的,即使碰到了很多难缠的对手,它们也能够轻松逃脱。这是因为七星瓢虫的脚关节上面有一种能够分泌非常难闻气味的液体,只有在遇到敌害的时候会触发“机关”。敌人受不了这股浓郁的味道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