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四性五味您了解吗?

作者&投稿:管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深入研究发现, 养生 药膳需秉承一定的原则,一般需要在药膳方中添加一些具有具有地域特色的或较为常见的天然药物,但它的基本材料仍是食物(本地特色食材或本地市场易购食材),如果离开了食物,药膳也就不存在了。药膳理念认为,食物是指如糯米、黄豆、黑豆、萝卜、苹果、梨、猪肉、羊肉、菊花、茶叶、茉莉花、木棉花等等。在饮食中,食物除了人们普遍熟悉的普通食材外,还有许多事药和食物相兼的(即药食同源),如生姜、葱、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桑葚、酒、醋等。

药膳食材的性味

药膳食材的性是指“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食性。凉性和寒性,温性和热性,在作用上有一定的同性。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别。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称为平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和消除寒证的食物属温热性。一般认为,寒凉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常用于热性病证。温热性食物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寒性病证。平性食物则有健脾、开胃、补益身体的作用。

温热性食材有:适用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流涕、头痛等证象的生姜、葱白、香菜;适用于腹痛、呕吐、吸热饮等证象的干姜、红茶;适用于肢冷、畏寒、风湿性关节痛等证象的辣椒、酒等。

平性食材有:大米、黄豆、黑芝麻、花生、土豆、白菜、圆白菜、胡萝卜、洋葱、黑木耳、柠檬、猪肉、猪蹄、鸡蛋、鱼肉中的鲤鱼、鲫鱼、泥鳅、黄鱼、鲳鱼。另外我们日常里饮用的牛奶也属于平性食物。


凉性食材有:荞麦、玉米、白萝卜、冬瓜、蘑菇、芹菜、莴笋、油菜、橙子、苹果等等。


寒性食材有:小米、绿豆、还带、绿豆芽、苦瓜、西红柿、黄瓜、香蕉、西瓜、甜瓜等等。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不论是食材本身的味道,还是佐料,都会对五脏起不同的作用。五味食物虽各有好处,但食用过多或不当也有负面影响,要根据不同体质来食用。如辛味食得太多,而体质本属燥热的人,便会发生咽喉痛、长暗疮等情形。


辛味食材: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可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可暖肠胃、除寒湿;韭菜可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可发表散寒等。

甘味食材: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可助脾、润肺生津;红糖可活血化瘀;冰糖可化痰止咳;蜂蜜可和脾养胃、清热解毒;大枣可补脾益阴。



酸味食材:可以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可消积解毒;乌梅可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可健胃消食;木瓜可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材: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可清热、解毒明目;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可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可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材: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可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可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可软坚化痰、利水泻热;海蜇可清热润肠。

每种食材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如有的食物,即使同为温性,仍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如姜、葱、蒜。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传统医药理论认为: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味。因此 养生 药膳的理念要求对“五味”要有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药食兼用的功效。



~

药膳的四性五味您了解吗?
答:药膳食材的性是指“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食性。凉性和寒性,温性和热性,在作用上有一定的同性。只是在作用大小方面稍有差别。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称为平性。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和消除寒证的食物属温热性。一般认为,寒凉性食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

何为“四性五味”?
答:食物分四性五味。四性是指寒、热、温、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根据“辨证施膳”的原则,不同疾病应选用不同性味的食物,一般原则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中医食疗常识里的四气和五味是指什么?
答:2、五味:酸、苦、甘、辛、咸 所谓五味,是指食物或药物的辛、甘、酸、苦、咸等五种味道,实际上还有淡、涩等也属于五味,一般将淡味归在甘味的范畴,涩味归于咸味的范畴。不同的味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辛味能宣散、行气、通脉。

食物有四性五味,指哪些?
答:酸味:收敛、固涩,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但过于嗜酸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苦味:清泄,如苦瓜味苦、性寒,佐餐可收到清热、明目、解毒、泻火之效,适宜中暑、目赤、疮疡、疖肿者食用。茶叶苦甘而凉,有清泄之功,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消食化痰。咸味:软坚散结、...

膳食搭配师必知的3大“用膳原则”三:因性用膳
答:懂中医的朋友都知道,药材有“四性五味”,事实上在膳食搭配的学科中,食物也有。尤其是“四性”。食物的四性即寒、凉、温、热,这是作为一名膳食搭配师必知的。食物的寒凉性和温热性是相对而言的,还有一类食物在四性上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即寒热之性不明显,通常将之称为平性。在我们日常食用的...

食物四味的简述
答: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祖国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 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中医讲食物之“四性五味”,探寻饮食治疗背后“阴阳平衡”之道_百度知...
答:五味很简单,用舌头尝就知道了,但对于食物的"寒热"性质,许多退休族们都不知道怎么辨别。别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的一些简单的小窍门,教你轻松分辨出食物是凉性还是热性!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掌握五味食物的不同作用,根据体质,合理...

食物的四气五味是怎么回事?
答:因性味不同,阴阳属性也不同。如辛甘发散为阳,酸咸涌泻为阴等。五味是中药用以归纳解释药用食物的药理、营养等作用和用于指导临床用药配膳的依据之一。五味虽为抽象代表某种食物作用的符号,但食物的天然味道也确实反映了该食物所具有的化学成分,以味道来说明食物的性能和作用,是有其科学基础的。各...

四性五味的介绍
答: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四性五味的概述
答:四性五味也称为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和味道。“四性”指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有“热气”的人会咽干口苦、喉咙不适,需要服用一些较寒凉的药物;有“寒底”的人因为身体经常怕冷,需要使用较温补的药物。药材的味道十分复杂,有些药材有两种甚至是超过两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