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闲情偶记

作者&投稿:蒙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散文精选:闲情偶记

  我是一个平庸的人,击剑吹箫两不成,唯喜品诗意词魂。我早已过了风花雪月的年龄,却总做着明月清风的梦。

  我是一个平庸的人,击剑吹箫两不成,唯喜品诗意词魂。我早已过了风花雪月的年龄,却总做着明月清风的梦。

  平常,我是一只忙碌的蚂蚁,用辛苦的劳动换取生活的过程。偶有空闲,则钟情山水虫鸟鸣,流连江畔夕阳红。

  喜欢弄石临溪坐,寻花农家行,静观泉中鱼,卧听松涛声。潺潺溪水,和煦轻风,微波荡漾,花影、树影摇曳多姿,柔柔的心,清澈明净。光着脚丫,撹着漩涡,闭上双眼,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人生的失意和得意都化作了浮云,避开尘世的纷扰,品味生命的真谛,任思绪飞扬,何等惬意!

  喜欢在秋风萧瑟的季节里,仰看天空被树枝割得支离破碎,时不时有黄枯的叶子打着旋儿飘落下来,发出痛苦的呻吟。曾经娇嫩的叶脉上已斑驳淋漓地覆盖着岁月的伤痕,点点尘埃就那样深深地刻入叶的骨髓。然后从铺满的落叶上踩过去,倾听碎叶发出最后的声响。这是生命在完美的谢幕,给这个世界留下了最后一点点缀。濡湿的双眸,寥落的脚步,感伤着生命的脆弱。

  喜欢流浪在陌生的城市,随便坐上一辆公交车,坐到靠窗的位置,看外面热闹或者冷清的街景,感觉时光掠过我的指尖,匆匆而去。窗外有人笑,有人哭,有人幸福,也有人难过。想象自己一直这样驶向时间,驶向永远,驶向未知,驶向另一个世界。可兜兜转转最后又绕回了家,望着阳台上那串爱笑的风铃,忽然感觉寄生在这个世界有多好。

  喜欢驻足窗前静听雨声,无论是疏雨滴梧桐,还是骤雨打芭蕉,都能感受到那雨精灵卓尔不群的诗画神韵。仔细倾听雨的呼吸,雨的叹息,雨的倾诉,想象一场美丽的邂逅。雨滴在耳畔悠悠地演奏,一首缠绵悱恻的歌,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一脉悠远的情思伴我度过长长的夜梦。

  喜欢半江瑟瑟半江红的黄昏,看着太阳慢慢收起它一点点温情的光芒,漫漫消失在远山深处,让人感觉只要走到山凹处就能把夕阳抱回家。荡一叶扁舟,枕一江碧波,徐徐清风邀约一些花香和白云,浪漫得让我飘然。欸乃声声,渔歌阵阵,光阴如淙淙流水,随浆摇落......

  在人生漫长而纷繁的旅程,我喜欢这样走走停停,执着向往哪怕不能完全实现的诗情和梦境。

  我只想像蜜蜂一样勤奋地工作,像蝴蝶一样快乐地生活。爱我所爱,想我所想。

  向前看,终不怕。向后看,终不悔。



~

李渔的闲情偶寄的白话文哪有
答:李渔的闲情偶寄的白话文哪有  我来答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

文言文翻译。《玫瑰》李渔 (选自《闲情偶记·种植部》)
答:花当中对人有益,而且它的益处都能被我使用的,是荷花;花当中对人有益,而且我离不开它所有侍奉的,是玫瑰。荷花对人有利,本书的前面已经说过。玫瑰的益处,同荷花一样,而让人觉得可亲可爱,不忍心同它有短暂的分离,这一点超过了荷花。群花只能愉悦人的眼睛,玫瑰则使人的口眼鼻舌,以至肌体...

闲情偶记的思想观点
答:李渔的戏曲理论以舞台演出实践为基础,因而能够揭示戏曲创作的一般规律。他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批评金圣叹评《西厢记》只是文人在案头把玩的《西厢》,并非优伶扮演的《西厢》。李渔提出了“结构第一”的命题,含有命意、构思和布局,把结构放在首位,依次为“词采第二”,“音律第三”,“...

闲情偶记的作者介绍
答:李渔 (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 和小说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对茶事有多方面的表现。人称“东方莎士比亚”,代表作有《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均为我国戏曲宝库...

名花倾国诗词十二首之一:梅花
答:在中国文人墨客的笔下,梅花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诗词世界的一枝独秀。李渔在《闲情偶记》中巧妙地借梅花和水仙,喻为文学初试锋芒的象征,虽略显青涩,却已展现出文心的萌动。桃、李则象征着文思如涌,牡丹、芍药则代表着艺术的巅峰,二者间的差异,如同花开时的热烈与朦胧,映照出作者的情感世界。袁宏道...

【灯下夜读】读书,最乐之事
答:“读书,最乐之事,而懒人常以为苦;清闲,最乐之事,而有人病其寂寞。”此语出自清人李渔的《闲情偶记》。读书,是苦,是乐?全在于一有无志向,二有无兴趣,三有无方法。乐于读书,在于有志向。《礼记》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颜子家训》里说:“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

山茶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1. 文言文比较爱莲说和闲情偶记山茶 1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1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

文言文比较 爱莲说和闲情偶记山茶
答: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11.(3分)答: 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3分)《爱莲说》《闲情偶寄》比较阅读答案 望采纳谢谢 ...

发菜历史记载
答:发菜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据清代文人李渔(约1611-1679年)在其作品《闲情偶记》中提到,发菜是一种独特且未被《本草》和《食物志》等典籍记载的蔬菜。发菜原产于西秦之地,其烹饪方法独特,将其浸于滚水中,再配以姜醋调味,口感超越了藕丝和鹿角菜,备受人们喜爱。据说,在唐宋时期,发菜已成为对外...

语文学的好的来
答:李笠翁的《闲情偶寄》之《睡》文云:"有一名士善睡,起必过午。先时而访,未有能晤之者。予每过其居,必俟良久而后见。一日闷坐无聊,笔墨俱在,乃取旧诗一首,更易数字而嘲之曰:'吾在此静睡,起来常过午。便活七十年,只当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