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的重要性水平为什么一般低于报表整体的重要性水平? 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是财务报表整体重要...

作者&投稿:冯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总体审计策略阶段既要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也会涉及到确定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只不过对于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认要合理延伸到具体审计计划阶段,随着审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后面可能会对之前确认的重要性水平进行修正。
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一定的标准来对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进行分配,比如可以采用“分配法”进行分配,利用一定的比例,然后将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进行分配,这样的话,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之和等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当然如果采用其他方法就不一定有这种等式关系了。从应试角度来看,如果涉及到相关内容的话,应当给出一个明确的比例或者直接给出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这一点不用深究。
另外,一般情况下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大于具体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通常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先确定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再对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进行具体的分配,也就是说,本着一般角度来考虑,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要比具体的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要高一些。
在审计实务中存在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各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此时,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应当等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之和不能大于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一个特别重要的认定项目超出了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您要注意,针对比较重要的项目,其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一般是比较低的,因为重要性水平与获取审计证据的数量是成反向变动关系的。只有将比较重要的项目的重要性水平确定的相对比较低的前提下,注册会计师才会进一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什么是审计重要性,如何确定财务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的结论。注册会计师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应当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多大错报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所做决策,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结果。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主要是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确定,即注册会计师先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再选用适用的百分比来计算确定。

此说法不一定成立。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是指财务报表总体上的重要性水平,超过这一水平,就不能发表无保留意见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财务报表每一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即使某一项错报超过重要性水平,只要各项目错报累计低于财务报表总体上重要性水平,仍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两者区别:前者等于后者之和。
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不是报表整体重要性在认定层面的具体化,而是注册会计师需要对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单独确定重要性。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合理预期会给预期使用者带来决策的影响。之所以说特定,是指这些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虽然可能错报金额低于整体重要性,但预期会给使用者决策造成影响这种特殊性。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
答: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000元的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则金额在2000元以上...

重要性、重大错报风险、实际执行重要性的联系?
答:重要性水平就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就越高。注册会计师在制定重要性水平的时候,往往会先确定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往往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使用一个较计划阶段的重要性水平低的重要性水平,以规避审计风险,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一般为计划的重要性水平的50%-75%。

为什么说“审计重要性水平越大越好与越小越好”都是错误的?
答:审计重要性高与低没有既定的标准 也不是1楼所说的适中最好 不同的审计项目 不同的客户 不同的风险水平 要考虑不同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较高 适中的重要性水平根本无法保证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低水平 所以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不能简单地说高还是低更好 必须...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答:都不是~~~可能你对重要性的水平不太理解~~~所谓重要性,简单地说就是:如果我定重要性为100万元,那么100万以下的错误都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如果要定重要性,必须用比例,比如资产总额的5%~~~净利润的5%等~~~如果你吧资产总额定为重要性水平~~那资产总额以下的错误都可以接受~~这是不可能的...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答: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从财务报表使用者角度,运用职业判断确定的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数量标准。审计实践证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就越高。重要性水平的概述 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

关于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答:【答案】:D 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应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如果适用,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还指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低于特定类别的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的一个或多个金额。在确定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重要性水平与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难道不是一样的吗?
答:但是我们审计的时候要进行评估,得出的就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如果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的话,那么说明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注册会计师应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所以两者是反向关系。或者从这个角度进行理解:重大错报风险是说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而重要性...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如果重要性水平很低,CPA通过实施更多的程序,获取更多的有效证据来降低检查风险,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同样是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需要的证据越多。

审计学中, 重要性水平越高,可容忍错报越小。这句话对吗?
答: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2)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审计风险(AR)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风险越高。(3)既然定了高重要性水平,那么前提就是你确认这份报表or认定的错报风险较低,故你能容忍它出现的错报应该越小,否则就无法支持高重要性水平。

如何理解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答:审计风险模型中涉及的审计风险是指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检查风险也是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这里要记住重要性水平是一个金额上的理解,比如说一个重要性水平是200万元,一个是400万元,那么我们需要实施更多的审计程序才能将错报风险降低至200万元,需要搜集更多审计证据。而重要性是一个性质和金额的关系,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