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

作者&投稿:柞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主讲人:山东省潍坊市质监局潍城分局局长 魏凌云 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要从创新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创新监管方法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水平,积极扶持企业走规范发展之路,保障生产加工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以下是笔者对于的一些思考。 创新监管理念 一、从“监管”向“监督”转变。努力实现从行政监督管理向强化企业自律转变,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企业从“要我做”转为“我要做”。要有重点、有计划分类引导企业开展落实主体责任工作。 1. 扶优扶强。对骨干企业等开展帮扶活动,培育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鼓励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帮扶企业开展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 强化基础。针对质量管理不够完善的小企业,采取规范提升的措施,从制度建设、诚信建设入手,推动企业开展员工教育、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义务。 3. 分类整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开展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面米制品、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等各类专项整治,对公众聚集场所电梯、锅炉和煤气发生炉等开展专项整治,督促企业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全面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二、从“管产品”向“管企业”转变。把依法监督、科学监督作为质监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出“问题企业行政约谈、告诫制”。对在产品质量抽查和日常监管中存在问题严重的企业,组织企业负责人约谈,帮助企业“搭脉开方”解决问题。 1.营造“政府推动、舆论带动、企业主动、社会联动”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我局加大宣传力度,编印“明白纸”,举办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优势,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报道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以构建全社会共同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局面。 2.分门别类开展培训。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同时,我们集中时间开展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教育活动,分门别类进行培训,根据不同企业、不同人员培训不同内容,企业方面,分特种设备、工业产品、食品企业等;人员方面,分企业法人、乡镇分管领导、经发办主任、协管员等。通过观看宣传片、宣讲法律法规、发放宣传材料和明白纸等形式,能进一步令企业明确落实主体责任是法定义务,使全体参加培训人员明白。 3.签订承诺书,接受社会监督。引导企业开展自律承诺,公开向社会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分行业开展集中承诺活动,食品、计量器具、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强制认证等重点生产企业陆续开展公开承诺活动。 4.加强督导,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到位。通过督导,能提高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三、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防范”转变。要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切实做到安全防范关口前移。对投诉、巡查、监督抽查中收集的风险信息,在第一时间组织专题研讨,制定应对措施,做到存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创新监管模式 一是扎实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业质量提升工程。加大食品行业整治力度,树立食品行业示范引导工程,推进食品市场准入进程。引导主要食品生产企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督促列入国家市场准入产品目录内的食品及相关产品全部实施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培育一批食品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充分发挥名牌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区食品生产企业走品牌、规范、健康发展之路。 二是对获证企业重点监管。确定重点监管区域和重点监管产品类别,按照“统一管理、集中整治、因地制宜、各个击破”的原则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生产集中、容易出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和区域的监管。加强对获证企业的关键控制点、原材料、出厂检验、食品添加剂使用等环节进行监管。在监管过程中突出服务,大力宣传落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企业加强内部质量安全管理,加强对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着力提高企业从业人员自觉落实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对食品生产小企业小作坊的整治规范。按照潍城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全面开展了食品加工小作坊整治规范工作,充分发挥优秀示范点的典型引路作用,推动食品加工小作坊按照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对故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以及生产经营条件恶劣、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严重又不主动整改或屡次整改仍不到位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坚决予以打击或关停。帮扶条件较好的小作坊向取证企业转化,推动食品加工小作坊走整合、规范、特色和品牌发展之路。 创新监管方法 针对潍城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质量意识薄弱等情况,要积极创新监管方法,我们采取了“三个抓”举措,在强化基础管理上下功夫。 一抓“看差距”,规范引导企业提升质量水平。在辖区范围内以一家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作为示范企业,通过现场会、参观、交流等形式,搭建全区生产加工企业交流学习的平台,使管理不到位的小企业工作有参照、有示范,引导企业看到自身的差距,不断提升自身质量管理能力及水平。同时要加强巡查与监管,督促生产企业自觉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单位与生产企业要逐户签订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或承诺书,并要坚持对每户生产企业按季度巡查和及时回访的工作制度,认真执行对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制度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制度,帮助、指导、督促生产企业全面落实各层级、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责任制度。 二抓“促整改”,教育引导企业依法组织生产。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采取“季度查处产品案件汇总分析、季度产品质量抽查情况分析”双分析工作制,通过执法监督、行政约谈、违法行为“回头看”等一系列举措,跟踪落实企业违法行为整改到位情况,教育引导企业依法组织生产。同时要严格行政执法,查处企业违法生产行为。要对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生产条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质量安全保证能力不到位,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产品质量缺陷、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生产企业坚决依法查处,追究企业法律责任。 三抓“严监管”,坚决查处企业违法生产行为。要以日常巡查为基础,以专项整治为重点,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依法规范食品企业的指导意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要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各类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格局。要坚持做到“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层层落实责任,建章立制,把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逐级分解延伸落实,把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要加大推行安全责任制和追究制的力度。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追究制,关键是要坚持做到“四个同时”,即安排生产经营等工作时,同时安排安全管理人员在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应负的责任;在下达任务目标时,同时向安全管理人员提出安全责任要求;在考虑经营的执行情况时,同时要考虑安全责任制和追究制的执行情况;在干部提拔重用时,既要考核政绩,又要考核安全生产的贡献,从而进一步增强安全管理人员抓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全方位推动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如何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严把市场准入关,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经营企业、超市等要建立和落实食用农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采购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合格、来源可追溯;对入场经营的食用农产品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上架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方要切实履行市场管理职责,对进场交易食用农产品安全进行把关。关于粮食质量安全方面,各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企业、超市等对采购的大米原料和产品,要索取供应商证照、检验合格证明、销售凭证等资料;大米检测报告中要将重金属列为必检项目,没有重金属检验合格证明的,不得采购和销售。对自检或监管部门抽检发现的重金属超标粮食,企业要就地封存,做好记录,依法处理,不得退回上游企业。批发市场管理方要加强对市场内经营户的宣传教育和日常检查,防止不合格大米流入口粮市场。
  二是严把部门监管关,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食用农产品入市后监管,督促食用农产品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责任,严把进货质量关。要把粮食质量安全纳入日常监督管理的重点范围,重点加大对粮食销售企业、粮食批发市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的监督抽检和日常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销售质量不合格粮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
  三是严把风险自查关,推动“诊脉行动”取得效果。今年,根据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和总局有关工作要求,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开展食品经营企业“诊脉行动”。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将“诊脉行动”作为落实法律要求,建立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制度、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自查自纠,查找食品经营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和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要将“诊脉行动”作为促进诚信经营,提升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内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严格依法依规开展食品经营活动,体现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树立守法诚信的企业形象。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对“诊脉行动”具体工作和企业进行全程跟进、协调和指导,推动行动取得实效。

摘要: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质量安全责任的主体。切实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履行质量安全义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工作体系,采取多种措施,防止和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保障质量安全的治本之策。(剩余2872字)

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答:为规范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保障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包括书面审查、现...

浅谈如何加强生产环节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答: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要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细化部门职责,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要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地环境...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答:加强,全面履行监管职责,落实水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不断强化监管措施是水产品质量工作的重点,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产品质量方面的安全监管,供大家参考。 制度 一、监督检查物件 水产品养殖育苗企业、个体生产者。 二、监督检查内容 一生产主体水产品生产记录建立情况 二;生产主体水产品投入品使用情...

如何提倡企业质量诚信意识
答:二是建立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制度,包括评价原则、评价等级分类、评价标准、信用等级分类监管等内容,涉及规范经营、标准化管理保证能力、计量管理保证能力、质量水平等8大类26项关键要素,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诚信自律意识,引导企业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化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

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答: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要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细化部门职责,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要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地环境...

如何开展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答: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要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细化部门职责,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要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产地环境...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法配置与什么等相适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_百度...
答:该文件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依法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特殊食品生产企业,用餐人数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用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幼儿园食堂,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连锁餐饮企业总部等应当配备食品安全总监。该《规定》旨在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提高风险...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
答:关键是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提高有效性。一是多措并举,强化监管,确保“两个安全”不出问题。地方政府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做好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的监管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经济发展大环境。质监部门要围绕督促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这一...

依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销售企业应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什么对...
答:第一条 为督促特殊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全过程管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保障特殊食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指导全市特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范文
答:(二)认真配合国家和省有关质检机构完成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检测抽检工作,突出重点产品、关键季节农产品监测。 (三)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监管,落实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继续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