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是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危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认为造成“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这种情况的有三点原因:

1、     公司需要利用为应聘者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这个承诺去吸引优秀的人才为其工作,创造价值。但是实际中这种机遇是非常难得的,大多数应聘者能接触到的都是平凡的工作。

2、     即使可以为优秀的应聘者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难得的机遇,但是这个机遇也是需要等待的,不太好遇到。

3、     另外,正因为机遇难得,所以才需要通过长时间拧螺丝的工作对应聘者能力予以考验,看看他是否能够利用机遇造出火箭。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讽刺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把自己公司的产品描绘得像极了要改变世界,面试的考题简直媲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种大厂,应聘者好不容易利用自己的才华“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了面试,等到入职之后才发现,自己仅仅是“改变世界”中小角落的一员,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事实上没有那么复杂。工作中需要的专业技能,可能一个学历比自己低的、工作经验比自己少的人都能胜任的。感觉自己就像工地上专职拧螺丝的人,梦想是建设高楼大厦,现实却是到工地来拧螺丝了。这时候,求职者就会觉得在面试时岗位技能需求被严重的放大化了,而有一种自己受到欺骗的感觉。

那为什么会存在“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这样的情况呢?

一、了解一个人的真才实学不容易


在互联网信息广泛存在的时代,各种简历上的美化、求职上的套路。让用人单位在开展招聘时,只通过短短的面试过程中,从众多的应聘者中挑选出比较优秀、比较符合公司岗位要求的人才,这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考评的标准不合理,选聘到的人并不符合公司岗位的要求,那公司招聘的成本将大大的增加,且从公司的长久发展来说,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所谓的造火箭,是需要考验应聘者的能力上限;拧螺丝,是需要判断应聘者的能力下限。

面试时,不仅仅是应聘者能来干活就行的,还需要考虑应聘者未来的发展空间,应聘者是否真的能够在公司的这段时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没有人希望在公司里就一直做一样的工作,后面有什么新的问题,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吧!应聘者想提升,公司也想应聘者能提升。那么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面试时故意调高难度,考察了解应聘者的真才实学。

二、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企业需要有潜质的人。


从用人企业的角度来看,当然希望应聘者具备“造火箭”的能力,就算入职后主要的工作是“拧螺丝”,但万一什么时候需要“造火箭”呢?

有的公司会养个技术大牛,平日里也悠哉悠哉没什么事,你可能觉得人家吃白饭,可公司服务器挂了谁都搞不定的时候,他一出手三两下收拾利索了。

你要是天天都干“造火箭”的事,要么,是你们公司有问题;要么,是你的能力有问题。前者是救火,什么情况之下才会天天救火?琢磨下这事正常吗,消防队员常驻,这是什么建筑?后者是弱鸡,自己本事有限,老板给的任务就是“造汽车”,你执行时觉得是“造火箭”,小马拉了大车。

三、面试官的套路


套路1:过度渲染工作内容获得谈判主动权

有很多面试者在面试求职者的时候,总是把工作内容说得非常高大上,并认真观察到求职者眼神的变化。能够清晰分辨这些套路的求职者,眼神和表情比较稳定,会嘴角一笑。没能力分辨的求职者,眼神从平淡到炯炯有神,一幅向往的样子。

其实这都是面试官的套路,企图通过把工作内容说的高大上之后,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获得谈判的主动权。而那些向往面试官口中的高大上工作的求职者,往往为了获取这份高大上的工作,而不会过于计较工资水平,所以正中面试官的下怀。



企业就像造火箭,每个人负责一部分,才能把这火箭造起来。真的拆开来看,好像谁都没做什么,可又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好像拧螺丝。螺丝看着不起眼,可是螺丝很重要,它拧不好影响使用。
拧螺丝是枯燥无味的,因为你一直在重复这样的工作。不管什么工作,再高大上,有一天你也会觉得自己像是在拧螺丝。
工作的本质就是这样。

你在公司每天贴发票,做表。催供应商发货。你觉得似乎是没什么,你觉得自己做的是个人都能做。
但其实你是内勤主管,换个没经验的,没学过内勤的还真做不了。起码的,发票理不清,供应端的基本情况也不清楚。
你在公司每天打电话,张口就是:x姐,x哥,我们现在有活动,您看的那款现在Xx折还送xx。亲戚说你是忽悠人,甚至你自己都怀疑自己的价值。
但你其实是给顾客发掘她们需要的东西,满足顾客的要求,给生产端的同事创造工作机会。毕竟你卖出去了,他们才有工作。
你在公司每天催A组长:你这个项目报表做一下。催b组长:你数据怎么这么差。催c组长:你们这要安排个培训吗?
你觉得自己跟个小干事似得,每天就干点儿杂活,其实你是项目负责人。你得对所有供应,销售,财务,培训,甲方全部熟悉后,由你全权统筹。
你看你重要不重要?可是细化下了,也就是打电话,开会这些事儿。



我认为造成“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这种情况的有两点原因:

1、     公司需要利用为应聘者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这个承诺去吸引优秀的人才为其工作,创造价值。但是实际中这种机遇是非常难得的,大多数应聘者能接触到的都是平凡的工作。

2、     即使可以为优秀的应聘者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难得的机遇,但是这个机遇也是需要等待的,不太好遇到。

3、     另外,正因为机遇难得,所以才需要通过长时间拧螺丝的工作对应聘者能力予以考验,看看他是否能够利用机遇造出火箭。



如果你是一个个人能力很优秀的毕业生的话,并且有长期职场发展期望的话,推荐去比较大型的互联网公司,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人脉。

个人感觉几乎大部分人都会把目标定为去自己尽快创业,对于毕业生直接毕业去创业的想法,我没有太多建议,因为我和我身边的大多数朋友都没走过这条路。

折中一点的话,你可以去创业公司感受创业氛围,但就像你说的最后大多变成了“面试火箭,实际打杂”的节奏。
这种情况的话,如果你能通过一些案例快速获老板的认可和一定的话语权,那么你还是有机会去造火箭的。

总结:

1. 认真耐心地拧螺丝钉,说不定有机会去造大火箭——正规大公司的节奏。

2. 短时间把螺丝拧出花,说不定有机会造小火箭——上升中创业公司的节奏。

3. 你目前的工作情况来看,可能啥火箭也早不了。可以尝试去找我上面说的两种公司,趁年轻,别浪费时间。当然如果你想自己创业,也请干巴得^0^~



为什么很多企业都是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

企业基本都是面试造火箭的,入职拧螺丝面试的时候考你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与你这个专业有关的东西甚至有一些你可能都没听过,但你入职之后就是做一些非常简单的工作,根本用不到这些东西。
企业为什么要在面试的时候考虑很多专业的知识,因为他在考验你在这个职业里面发展的潜力,很多行业都是有它的专业性的,别的行业自己不太了解自己是学财务的,所以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最开始都是从会计出纳这方面开始做,然后有了一定的管理经验之后,逐渐往管理岗位上的话,做财务这方面的规划,但刚开始的时候对方显然不会让你直接做到管理了,因为你没有经验啊,你肯定要从头开始做的。
这个行业就是他不怎么考验你,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基础阳光,甚至说知识结构,但是你要想有上升,你的知识结构必须完善。你就是做一个普通的会计,简单地把发票跟凭证订到一起,做一个零申报,然后企业这个工资报酬还有本月的利润结转一下,这个业务很简单,但是大的集团业务怎么会这么简单呢?涉及到很多外账业务跟工商跟税务那边的对接,这都需要你实际的去锻炼,如果你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税法,金融,税筹,经济法,这些东西都没学过,那么你在这个行业怎么有发展前景?
入职之后你要拧螺丝,就是企业在考验你这个人基本的工作能力,这一般就是考验新人,你在这个行业没有工作经验,比如应届的毕业生,你在学校学习成绩好,那有什么用学校学习的东西跟实际工作的东西是两回事,两者不能说毫不相干,只能说差距很大,如果你在这个行业里面已经有管理经验了,你在另外一个公司就是财务主管,那你面试找另外一个公司,你肯定也是找财务主管,他让你直接从会计开始干,你肯定不会去的呀。
什么样的职位,什么样的经验,决定了你进入公司之后是什么样的待遇,你在原来的公司就是主管级别的,就是这个管理层你到另外一个公司去面试,你填简历的时候,理想职位的时候,那就是原来那些个岗位,他给你调到一个普通岗位,你也不可能去就不会出现那种入职拧螺丝的情况,前提是你之前就是造火箭的,你到另外一个单位才能造火箭。

你去面试某个岗位,单位说这个职位多么高大上,必须要符合XX条件,要达到什么高标准,上班后才发现是人就能干的垃圾活

你见过哪些招聘要求极高但实际很容易进的公司?
答:我是一只做运营的胖子,资深互联网从业者,欢迎与我互动 额,我先说一个段子,基本所有大公司都是“面试造火箭,入职拧螺丝”,很少有独挡一面或者呼风唤雨的情况。因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越大的公司招聘体系越完备,对人员要求越高,但是做的事情只是大模块中的一小部分,职责拆分的非常细,只需要...

为什么招聘的员工常常不符合实际用人要求
答:招聘定位的问题:招聘要求是需要能造火箭的,入职后只需要拧螺丝钉,最后员工大部分只是为了薪资而应付工作而已,找不到兴趣与激励,做事缺乏主动性,最终就是那种不符合实际用人要求的现象出现。员工自身问题:大部分员工只是会做完职责范围内事情,不会主动去揽责,导致的就是公司感觉无人可用。

奇虎360入职很严格吗
答:很多公司面试人都是: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作为一线大厂360,我遇到的面试官并没有遇到过这个情况。我很幸运的没有被“虐”,也顺利入职了一座伟大的公司。下面说一下面试过程。在叙述面试过程中,我会合入入职后工作的一些工作内容。我是通过内推面试了2个组。第一个组没有通过。因为当时还不会...

程序员背八股文指的是什么?
答:软件行业面试的时候很多公司都要求需要会造火箭,但是进去之后都是拧螺丝。程序员就是卷,很多知识在网上一搜一大把,但是面试的时候就是会问到,这就要求程序员在面试的时候就要背熟这些面试题,就像背八股文一样。其实,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最大的能力应该是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背理论知识...

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你怎么看?
答:虽然我不是做火箭的,按一般产品制作考虑,造火箭包括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结构设计有涉及材料选择,模具制造,零件锻造,零件铸造,热处理,机加工,表面处理,装配等步骤,拧螺丝是属于装配部分。其实做机械的都是从拧螺丝开始的,然后在专业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成为这个行业的执牛耳者。希望你多点努力,...

或得或失
答:找工作是及其辛苦的活。前期不断刷题面试涨经验,很突然的被打乱计划的感觉真不好受,但也只能接受。没什么合适的岗位,没什么靠谱的公司,基本都是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的那种。当然自己也有自己的原则:不想在入这种十几个人的创业公司了,及其不稳定!在面试了许多家企业之后,最后进入了一家做...

为什么公司招人这么难,而且人招来后没干几天就走了,给的工资也不算低...
答:第一,公司的工作岗位没有发展前景 第二,公司的规章制度有问题 第三,求职者能力不足

天津大火箭招聘好进吗
答:天津大火箭招聘不好近,因为它是国有企业,应聘的人非常多,竞争压力非常大,且面试非常严格。天津大火箭指的是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国资委直属的中央企业,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载人航天及探月工程”项目重点企业。...

是不是做it工资随便懂基础,入门级都上万一个月?
答:这个说法只适用于那些有着多年工作经验,并且能力很高,可能做架构或管理方面的人才,并不是随便会点基础就能月入过万的,不然程序员也不用掉头发了。而且这个具体要看你在什么环境下,在几线城市,如果一线城市1.5万也是一个中上等的收入,一般二线城市1.5万还是一个比较难达到的工资水平。二者也要...

Java工程师的成长路线是什么
答:平时经常能听到一些同学困惑,“面试造火箭,天天拧螺丝”,每天进行重复的业务开发,似乎自己的能力被日常工作限制,无法突破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我想说,难道懂得如何造火箭,还能没有实际价值吗?它的价值在于,当真的出现不可预测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你能不能Hold住。那么关于Java工程师的成长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