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躺床上别磕头,厅堂莫把遗像留”,是啥意思?遗像该放哪里?

作者&投稿:庾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正如歌声中唱出来的那样,人生是短暂的,一晃几十年光景过去了。
从不懂事的懵懂小孩,到情窦初开的少年,再到结婚生子,为人父母之后,方知父母的难和苦。
再往后,就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
人生,悄悄的来,又悄悄的走,甚至“不带走一片云彩”。
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自然规律不可违。
“有的人死了,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有的人活着,却和死了没什么区别”,还有“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这些都是讲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人生在世,追寻的莫过于此。
民间有俗语:“人躺床上别磕头,厅堂莫把遗像留”,老祖宗讲的意思是:当人还躺在床上时,就不要着急去磕头了,虽然疾病缠身,但气息尚存。
当病床上的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彻底撒手人寰后,他的遗像也不要长时间的挂在厅堂之中,这样是很不好的。
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读者心中一定有疑问了?给长辈磕头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特别是行将就木的人,为了表达孝心也应该磕头吧。
虽然说人死不能复生,但为了表达对逝者的缅怀之情,把他们的遗像悬挂在厅堂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来方便祭奠,二来也是孝道之心的体现,有何不妥呢?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寻这句俗语更深层次的寓意吧,看看老祖宗表达的意思,是否合乎情理。
先来看俗语的前半句:“人躺床上别磕头”,这句话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
在古代社会中,子承父业仿佛是亘古不变的定律,特别是在一些富裕的家庭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在历史上,特别是在王公贵族家族里,为了追寻的权力,兄弟相残,父子反目成仇的例子数不胜数。
当人年龄变大了之后,疑虑也变得多了起来,又遇上病变,心中就更是充满了猜疑,仿佛身边的所有人都是冲着自己的家产而来的。
这个时候去给躺在床上的人磕头,他们会觉得是在诅咒自己快些死去,这是对他的不尊重。
基于此,老祖宗才有了这句俗语流传于世。
先别忙着磕头,应当把治病和照顾病人放在首位。
再来看俗语的后半句:“厅堂莫把遗像留”,不把遗像长时间留在厅堂之中,其实也是有道理的。
从古至今,厅堂都是家里很重要的地方。
亲朋好友或者是一些其他宾客到家里来的时候,肯定是在客厅里进行接待。
试想一下那个场景,进屋落座之后,看到一张遗像在墙中央挂着,气氛瞬间就紧张庄重起来了。
正所谓“人多嘴杂”,万一有人说出了不尊敬逝者的话,对于逝者来说是不尊重的。
但换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家里一直挂着遗像来接待宾客,对于宾客而言也是不尊重的表现,久而久之,人脉关系也会受损,几乎不会有人愿意再来做客了。
其次,因为遗像是黑白的,加之很肃穆,这种逝者生前的照片经过加工处理,或者是死后的画像,本身就带着一丝冰冷的恐怖气息。
长时间挂在家里,对小孩子和女性而言,从心理上就已经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而且睹物思人,会让在世的亲人久久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因此逝者的遗像不适合长时间挂在厅堂中的。
结语
从俗语“人躺床上别磕头,厅堂莫把遗像留”表达的意思来看,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逝者的遗像既然不适合长期挂在厅堂中,那应该放在哪里合适呢?首先,可以放在诸如祠堂之类的屋子里,如果家里有条件的话。
这样不仅是对逝者极大的尊重,也是一种最为正统的做法。
其次,可以用红布把遗像包裹起来,好好保护着,放在柜子里。
当一些纪念日,传统节日到来时,再拿出来缅怀,也是可以的。
最后,按照习俗在“守孝三年”之后,把遗像烧掉。
然后把大的遗像换成小照片珍藏,或者贴在墓碑上。
各地的习俗有差异,按照当地的习俗去做就可以。
最终表达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真挚而充满感伤,不舍又万般无奈。
正确对待生老病死,这才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人躺床上别磕头,厅堂莫把遗像留”,是啥意思?遗像该放哪里?
答:民间有俗语:“人躺床上别磕头,厅堂莫把遗像留”,老祖宗讲的意思是:当人还躺在床上时,就不要着急去磕头了,虽然疾病缠身,但气息尚存。当病床上的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彻底撒手人寰后,他的遗像也不要长时间的挂在厅堂之中,这样是很不好的。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读者心中一定有疑问了?给长辈磕...

“厅堂不放先祖像,放了财散人也丧”,遗像应该如何放置和处理?_百度...
答:所以,这遗像不能长时间的放在太显眼的位置,而是应该收起来,放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只有到十分想念时,或者到了特定的民俗节日,比如春节,清明节等,才会拿出来仔细观看,从心底追忆那一段时光。并且,民间还有这样一句俗语:“厅堂不放先祖像,放了财散人也丧”,...

家里供奉父母遗像的讲究
答:1、表达对老人的敬重和哀思:家中有人去世了,家里的人心情悲伤,如果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人会把他们的照片挂在家里显眼的地方,主要是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敬重和哀思,老人突然离去,家里人不适应,把他们的遗像挂在家里,可以常常睹物思人。2、方便祭奠:人去世之后,在不少地方都保留着祭奠的习俗。有...

已故先人的遗像应该怎么处理?
答:1、放在家里,感恩、拜祖先就拜那个相片也是一种供养。放在阁楼,有的是用壁橱,神龛要拜的时候请出来。2、过世3周年的那一天把它和衣物一起烧了。.3、落葬的时候和骨灰盒封存在一起.4、朝南的阳台,做一个供台 5、但是情感上总是接受不了,感觉一下子都埋了,什么都没有了。不能 乱放,就是要...

给长辈亲戚奔丧该注意什么?
答: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

守孝三年都该做些什么?
答: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 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有的 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 往会受人非议。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

古代人快要死后的名称和习俗有哪些?
答:一是把钱称为“宝”,把钱放进死者嘴里叫“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二是说人辛劳一生,不管贻留多少,“噙口钱”是最后带走的“落头”;三是说人死了就变成了“鬼”,“鬼”还要投胎再脱生,再变成人,有了“噙口钱”,来世不受穷。有的在人死之后,还要给手里攥块馍馍,意味着在黄泉路上有饭吃,不挨饿,...

[转载] 宋朝是个怎样的朝代——我们应该为宋朝而骄傲 (2006
答:苏东坡今天刚在宋出版的新书,明天就有可能在辽国的大街上叫卖流行。张芸叟奉使大辽,宿幽州馆中,有题子瞻《老人行》于壁者。闻范阳书肆亦刻子瞻诗数十篇,谓《大苏小集》。还有苏东坡的亲弟弟苏辙出使辽国所做的诗为证 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虏廷一意向中原,...

传统葬礼上有什么规矩?
答:新中国建国后则统一改为了火葬。爱斯基摩人居于冰天雪地无法土葬,每筑一小型圆顶雪舍安葬死者。葬死者,最初视为圣地,但后来则视为不洁之地加以回避,并用石灰涂成白色俾便辨认而免误入,此即隐喻之语源。但此类洞窟墓地极多民族仍视为圣地并予朝拜,如西印度及斯里兰卡数以千计之岩窟庙即是。

传统的葬礼有哪些仪式
答:人死后,全家举哀,将死者移入正房迎门的灵床上。灵床有的用现成的木床,有的用门板或苇箔在长凳上搭成,还有的临时用土坯垒起,上铺一床单或褥子而成。死者脸盖黄表纸,口含铜钱(亦有含珍珠之类的)。灵床前置供桌,放“照尸灯”,预防狗猫进来,焚香设牌位,并供小米饭1碗,上插竹筷1双,叫“倒头饭”。子女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