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表皮可以分为多少层 表皮层分为哪几层?他们各自的功用是什么?

作者&投稿:廖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分别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

表皮的特征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

2、透明层:又称屏障带。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

4、有棘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又称生发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

扩展资料:

表皮层位于皮肤最外层,平均厚度约为0.1mm,它犹如皮肤的“外衣”,保护皮肤不受日晒、微生物、细菌、冷热和污染的伤害,是与护肤品关系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细胞自我更新的重要功能。表皮层的各层是由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表皮层没有血管,但有许多神经的末梢。

表皮具有皮肤新陈代谢的功能,基底细胞直接从真皮吸收营养,基底细胞不断分裂繁殖新细胞,逐渐向表层推移,形成表皮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脱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表皮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一、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 :由2-3层核已消失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和化学物质的透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 :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 :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二、真皮 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构成。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3).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  2.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为皮肤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3.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2).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和异物的能力,起着有效的清除作用。  (3).肥大细胞 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层为最多。其胞浆内的颗粒,能贮存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表皮和真皮区分的意义举例:痤疮之类的如果用手去抓,就容易继发感染。一般来讲,咱们的皮肤感染,感染到表皮层,什么疤都不落,得一个皮肤病很厉害,它不落疤,它在表皮。如果说感染到真皮了,一定要落疤了。皮肤是一个屏障,你不要破坏它的屏障。  三、皮下组织 来源于中胚叶,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皮下组织的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  四、附属器官  1.汗腺:  (1).小汗腺:即一般所说的汗腺。位于皮下组织的真皮网状层。除唇部、龟头、包皮内面和阴蒂外,分布全身。而以掌、跖、腋窝、腹股沟等处较多。汗腺可以分泌汗液,调节体温。  (2).大汗腺:主要位于腋窝、乳晕、脐窝、肛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青春期后分泌旺盛,其分泌物经细菌分解后产生特殊臭味,是臭汗症的原因之一。  2.皮脂腺:位于真皮内,靠近毛囊。除掌、跖外,分布全身,以头皮、面部、胸部、肩胛间和阴阜等处较多。唇部、乳头、龟头、小阴唇等处的皮脂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其余开口于毛囊上1/3处。皮脂腺可以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毛发,防止皮肤干燥,青春期以后分泌旺盛。  3.毛发:分长毛,短毛和毫毛三种。毛发在皮肤表面以上的部分称为毛干,在毛囊内部分称为毛根,毛根下段膨大的部分称为毛球,突入毛球底部的部分称为毛乳头。毛乳头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以维持毛发的营养和生成,如发生萎缩,则发生毛发脱落。毛发呈周期性地生长与休止,但全部毛发并不处在同一周期,故人体的头发是随时脱落和生长的。不同类型毛发的周期长短不一,头发的生长期约为5~7年,接着进入退行期,约为2~4周,再进入休止期,约为数个月,最后毛发脱落。此后再过度到新的生长期,长出新发。故平时洗头或梳发时,发现有少量头发脱落,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五、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  1.血管:表皮无血管。动脉进入皮下组织后分支,上行至皮下组织与真皮交界处形成深部血管网,给毛乳头、汗腺、神经和肌肉供给营养。  2.淋巴管:起于真皮乳头层内的毛细淋巴管盲端,沿血管走行,在浅部和深部血管网处形成淋巴管网,逐渐汇合成较粗的淋巴管,流入所属的淋巴结。淋巴管是辅助循环系统,可阻止微生物和异物的入侵。

人的皮肤表皮分哪几层??~

皮肤分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在皮肤表面,又可分成角质层和生发层两部分。已经角质化的细胞组成角质层,脱落后就成为皮屑。生发层细胞不断分裂,能补充脱落的角质层。
生发层有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可以防止紫外线损伤内部组织。表皮属复层扁平上皮,真皮则是致密结缔组织,有许多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故有弹性和韧性。

扩展资料:

呼吸作用:用保鲜膜裹住身体,会觉得闷不过气,这是因为皮肤呼吸受阻。但呼吸量仅是肺呼吸量的5%。
体温调节:皮肤是一个奇怪的物质,能透气,却不易传热。当外界的气温产生变化时,皮肤首先作出感应,调节血液循环和发汗,保持身体温度恒定,这也是皮肤的作用。
感应:皮肤还是身体的感应器,在它的层面中布满了无数知觉神经。能迅速感受到来自体外包括冷、触、痛、压、觉等各种刺激。当知觉神经感受到这些刺激后,就会传送给大脑,大脑会迅速警觉起来,进而发出命令,指挥身体各器官远离危险。
新陈代谢:皮肤的更新周期为28天,但是由于现在环境污染和年龄的增加,皮肤的更新周期也会延长。
吸收:皮肤具有良好的吸收作用,但它的吸收作用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它是带有“过滤网”的吸收器,只有那些经过处理的特殊分子,才能穿过皮肤的透气孔,达到皮肤的深层,从而促进皮肤的吸收,化妆品就是利用这种特性制成的。
分泌排泄作用:人体具有两套排泄水分系统,一套是排泄系统,即肾脏排泄系统;另外一套是皮肤。它通过分泌汗水和皮脂,来带走体内多余的尿素、氨、脂肪、碘、溴、砷、汞等物质,辅助肾脏的排泄功能。
保护作用:它覆盖着身体的各个角落,保护着内脏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同时,皮肤带有些许油脂的角质层,还具有防止细菌侵入、细菌繁殖的作用。对于光线或紫外线,皮肤也有折射作用,以防止它对更深一层皮肤的伤害。人们也说“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皮肤

表皮层包括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及角质层。
在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基底层细胞有重要的再生修复作用。
棘层含有细胞组织液来帮助细胞新陈代谢,在病变过程中,如果细胞间水肿严重,就会形成水泡。
颗粒层细胞内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起到折射光线,减少紫外线伤害的作用。
透明层只存在手掌、足底等部位皮肤,防止体内、体外的水、电解质透过,起到保护作用。
角质层具有防止组织液外流,抗磨擦和防感染等功能。



扩展资料
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人体各部位的表皮厚薄不等,一般厚0.07~0.12mm,手掌和足跖最厚,约0.8~1.5mm。
表皮由两类细胞组成:一类是角蛋白形成细胞,占表皮细胞的绝大多数,它们在分化中合成大量角蛋白,细胞角化并脱落;另一类细胞为非角蛋白形成细胞,数量少,分散存在于角蛋白形成细胞之间,包括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它们各有特别的功能,与表皮角化无直接关系。
身体大部分的表皮相当薄,与厚表皮的分层有差别。基底层与厚表皮的相同,棘层的细胞层数少,颗粒层只有2~3层细胞,没有透明层,角质层也薄,只有几层细胞。
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角蛋白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过程,同时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的过程。表皮角蛋白形成细胞不断脱落和更新,其更新周期约为3~4周。表皮角蛋白形成细胞定期脱落和增殖,使表皮各层得以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厚度。
表皮是皮肤的重要保护层。角质层细胞干硬,胞质内充满角蛋白,细胞膜增厚,因而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尤其明显。棘层到角质层的细胞间隙内脂类,构成阻止物质出入的屏障。因此表皮对多种物理和化学性刺激有很强的耐受力,能阻挡异物和病原侵入,并能防止组织液丧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皮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角朊细胞

皮肤最外层,俗称表皮层,它分为几层
答:表皮层分为五层,表皮层由内向外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基底层位于表皮最底层,为单层柱状细胞,与皮肤表面垂直,排列成栅栏状。基底细胞为生发层。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细胞组成。颗粒层:一般为2~4层扁平状细胞。位于棘层上方,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

皮肤表皮可以分为多少层
答: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分别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和基底层。表皮的特征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2、透明层:又称屏障带。3、颗粒层...

表皮层分为5层分别是
答:表皮层分为5层分别是,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的表皮从内向外分为五层。人体的皮肤分为表皮层,表皮层位于人的皮肤的最外层,皮肤表皮层主要就是起到一个防水防尘的作用。那么表皮层分为5层分别是什么呢? 表皮层分为5层分别是1 皮肤分哪五层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外衣,覆盖于人体表面,并且皮肤表面分为角质层、...

表皮层分为哪几层?
答:皮肤分为表皮和真皮。表皮是皮肤的浅层结构,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从表面到基底层可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角质层:主要成分为角蛋白,是由无核的死细胞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形成,含NMF吸收水分,避免水分蒸发过度。可防止外界的灰尘、细菌等进入体内。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过度...

皮肤表皮层分为?
答:表皮(厚度约50~100微米)位于皮肤的最表面,可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有棘层和基底层,较厚的地方的透明层共五层。表皮内没有血管,但有许多神经末梢,有无数毛孔,是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物的出口。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占据皮肤的大部分,有许多神经与血管复杂交错在一起,包含皮脂腺、汗腺、毛囊,含有...

表皮层分为五层:分别是: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它们...
答:表皮又分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和透明层,各自的作用是:1、角质层富含角蛋白,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2、颗粒层、棘层内角化细胞保持皮肤对外来刺激的屏障作用,吸收部分小分子,限制水分自由流动,兼顾保湿;3、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逐渐向上形成表皮其他各层。从分裂到脱落,...

表皮层分为哪几层分别吸收哪些化妆品
答:表皮层分为以下几层:1、角质层--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最外层的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动脱落,角质层的厚薄直接影响表皮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角质层比较薄的肌肤会比较敏感,护肤品的选择就应该要比较温和的,不刺激的。2、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的有名死细胞构成,只存在于手掌和足底。

皮肤分几层
答:表皮从外向内,依次可以分作4层。1.角质层:位于表皮的最外部,由扁平的角质细胞组成,如鱼鳞片相互重叠在一起,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2.颗粒层:由3-5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内充满粗大、不规则的透明角质颗粒,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能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异常时会呈厚茧状。3.有棘层:表皮层中最厚...

人的皮肤分为五层,都是什么
答:即基底细胞层,是表皮的最底层。基底层是表皮中分裂增生能力最强的一层细胞,每天30%~50%的基底细胞进行核分裂,分裂周期约为19天。分裂后形成的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42天,从颗粒层移至角质层表面而脱落又约需14天,所以正常表皮更新时间约为28~56天。在皮肤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基底层...

皮肤可以分为几层?
答:每一层对维持皮肤的健康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皮下组织为一层脂肪,可以保护上层的细胞,提供缓冲的作用,以预防外界的撞击,真皮位于皮肤的中央层,含有胶原蛋白:一种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能使肌肤富于弹性,并增加其柔韧度及适应的能力。另外,真皮还包含微细血管、神经、毛囊组织、汗腺及皮脂腺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