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严厉好,还是宽容好 对孩子是严格好还是宽容好?

作者&投稿:闭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最近呢,我收到很多父母的后台来信。对于孩子如何管教成为了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孩子到该管松点好呢还是管严点好呢?

其实,针对于这个问题,思妈今天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解答,请大家耐心往下看。

很多的家长觉得,孩子就应该"宽严有度"。不能过于"太宽"也不能"太严",但到底是哪个在前面,哪个应该在后面?下面我就给大家举例说明:

先宽后严,孩子的学习走下坡路

很多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就应该管松一点,等到大了就逐渐管严一点。其实呢,越长大越不好管。我们楼下的阳阳爸爸,是深有体会。

谈起事业的时候,阳阳爸爸挺自豪的,白手起家到现在,自己也挺佩服自己的,可是一谈起儿子的时候,阳阳爸爸总是唉声叹气的。

"以前觉得,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就不要把他逼得太紧了,只要他快乐就好,但是他怎么就不争气呢?我都往幼儿园跑了多少趟了?"

阳阳爸爸其实在儿子的身上没少下功夫。阳阳喜欢什么,他爸爸就给他买什么,可是学习成绩是持续下滑。阳阳爸爸没有办法,就给阳阳请了家教,可最后阳阳还是把家教老师给气走了。

其实呢,这就是管教太松造成的后果。一开始都没有约束孩子,孩子早已经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突然对他严格要求,孩子自然是从心理上就开始抗拒的,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孩子排斥父母,所以各位家长要注意啊!

先严后宽,孩子懂得约束自己

同样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我家豆包班上的童谣小朋友,她的爸爸妈妈都是白领,每天都忙着上班,很是辛苦。但是在童谣的教育上,他们俩是从来没有疏忽的。

就拿报兴趣班这件事来说,童谣的爸爸妈妈并不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念叨"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你花心思"。

而是告诉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平时在生活中,他们从来不会去溺爱孩子,都是严格的管教。童谣呢也没有辜负她爸爸妈妈的期望,才上小班,就会背很多的儿歌,平时还特别的心疼他的爸爸妈妈。

你看,严格管教孩子,孩子的独立性就很好,不但知道自觉学习,还很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

下面呢,我也给大家列举了3点"先严后松"的优势 ,希望各位父母能够早点意识到,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可以少走点"歪路"。

1. "先严后松"树立孩子的价值观

其实呢,孩子在3-7岁这个阶段,可塑性是最强的。这时候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你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他就是什么的样的人。一开始严格教育孩子,对孩子有约束力,那么孩子就会朝着这个方向成长,久而久之也就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后也不会走错路或者是走歪路。

但是选择"先松后严"的教育方式,就会让孩子在溺爱中长大,这样孩子就会缺少自主性以及创造力,未来想要纠正就困难了。

2. "先严后松"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选择严格的教育方式,孩子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管是干什么事,都不会过分的依赖他人,总是自己深思熟虑,这就是很好的培养孩子思维启蒙的方式。

但是选择"先松后严"的方式,孩子就会对父母养成依懒性,脑海中始终认为父母是自己的后盾,出了任何问题找爸妈就行,殊不知,这样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3. "先严后松"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先严后松"是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的。孩子在3-7岁这个阶段,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这时候家长对孩子进行约束,那么就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孩子都能够独立自主。

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模仿力又很强,只要父母做出表率,孩子就会学习父母的优点,哪怕是稍微有点差错,孩子也能够快速的去纠正。

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不少的父母已经明白今后要怎么去培养自己的孩子。



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有惩戒,不打不骂不惩罚,是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的。
大多数人对少年犯的印象都是父母放纵不管不问,但事实是,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都过于严厉。

对孩子是严格一点好还是宽容一点好?~


其实是宽容更好一些。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奉行的原则是:严是爱,宽是害。他们觉得这样做是为孩子好,即便孩子现在不理解,长大以后一定会理解并感谢自己的严厉教育。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被严厉控制的孩子通常有四种表现:1.愤恨:孩子心中有恨,现在还小,没办法,长大了就可以表现出来了;2.报复:一有机会,就想闹得更厉害;3.反叛:他会把错误的事情做得更多;4.退缩:要么悄悄地做父母不允许做的事情,要么自卑地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我们作为成人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如果因为自己的某种行为而被揍过那么多次,你这一行为到底改了没有?你是不是变得更加狡猾了?这个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学会了每次都不被父母发现而已。

严厉的方法带来的这个四个问题是明显能看到的,深层问题则是责任感缺失,自律性差。一个人的自律性是来自他的自尊水平的,这种严厉的教育方式,大幅度降低了孩子的教育水平。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打游戏,就把手机锁在抽屉里。还有人会拿手机做奖励,孩子做了一件事,就被奖励玩手机15分钟。孩子的自尊水平在不断地下降,孩子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任何主宰能力的人,要么取悦父母,要么跟父母闹,到最后才能得到许可。

有很多的父母足够幸运,一路使用连打带骂、监督、惩罚、诱惑等手段把这孩子哄得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呢,远离了父母的控制,在大学里就可以放开了打游戏,做出更加糟糕的事情,所以说严厉是肯定行不通的。

应该对孩子宽容还是严格?
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多家长都有一个烦恼,那就是到底应该对孩子宽容还是严格。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的影响。“宽严”各有利弊严厉的好处 对待孩子严厉,能让孩子更加的听话,更容易接受教育,更加的懂规矩。父母的权威得到孩子的肯定,也能更好地教育孩子.严厉的坏处 ...

对孩子严厉好,还是宽容好
答:就拿报兴趣班这件事来说,童谣的爸爸妈妈并不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念叨"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对不起爸爸妈妈给你花心思"。而是告诉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平时在生活中,他们从来不会去溺爱孩子,都是严格的管教。童谣呢也没有辜负她爸爸妈妈的期望,才上小班,就会背很多的儿歌,...

对孩子严一些好还是松一些好,说说谢谢谢谢
答:对自己的孩子要松弛有度的好。管教孩子也是分年龄段的,十岁之前,父母稍微严厉些还是很听话的,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再管家就会还口了,再大点的就更不好管,所以要松弛有度,不严厉不行,过于严厉了也不会。个人建议管教孩子之前要让他知道自己哪里错了,有奖有罚,这样孩子才会从心底里知道以后不要再...

对孩子,严格一点好,还是宽容一点好?
答:4,当面袒护:家长的教育观念要保持一致,不要让孩子觉得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在亲子关系中,真爱是尊重、理解、关怀、接纳、陪伴。真爱是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真爱是一定要有规则和规矩的。所以一味的无条件的接纳,与其说爱,不如说是放纵和伤害。所以说,不存在什么严格好一点还是宽容好一点,...

家庭教育中的宽容和严格哪一I个更重要
答:    每一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那么,爱分两种,宽容和严格,那一个重要呢?我觉的宽容更重要。      首先,宽容就是理解,如果你理解了孩子想要说什么,干什么,可能她只是单纯想要和同学在微信上聊聊天,而你却以为他在玩游戏,这样会把你和她的关系弄得...

对孩子是严格好还是宽容好?
答:其实是宽容更好一些。很多父母对孩子教育奉行的原则是:严是爱,宽是害。他们觉得这样做是为孩子好,即便孩子现在不理解,长大以后一定会理解并感谢自己的严厉教育。可事实真的如此吗?被严厉控制的孩子通常有四种表现:1.愤恨:孩子心中有恨,现在还小,没办法,长大了就可以表现出来了;2.报复:一有...

对孩子要求严格和宽容,哪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答:严格和宽容的判断会消除极端主观的个人风格,这本身并不是标准,对于不同的人,严格和宽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我看到一个熊孩子撕开塑料袋并将其扔进公园的湖中,但他的母亲根本没有阻止,当孩子想吃冰淇淋时他的母亲说阻止他,这是每个人的判断标准之间的差异,所以对待孩子严格还是宽容,还是要看是...

教育孩子的时候,对小孩是否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
答:否则他们只会认为父母是纸老虎,总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父母的底线。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培养一个好的性格,并且在未来有一个好的发展,那么最好要对孩子不要过多的宽容,否则的话很容易会纵容孩子。二、对待孩子该仁慈的时候要仁慈,该严厉的时候要严厉夫妻两个人可以在生活当中唱黑白脸一个严厉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教育和宽容教育哪个对孩子更好?
答:没有必要对孩子的生活是有过多的干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小的时候孩子是野蛮生长,家长没有对他进行太多的教育,以至于长大之后他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他不清楚自己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也不清楚自己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那么这个时候家长自然就要做到一种宽容教育,尽可能的告诉孩子,你现在的状态...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应该严厉一点还是温和一点?
答:总的来说,应该用严厉和温和的方式结合合成才能够教导好孩子,如果一直使用严厉的方式的话,就会导致孩子从此对于父母有一种恐惧感觉再也不敢跟父母接触了,如果一直用温和的方式的话,那么就会导致孩子对父母没有一点尊重,没有一点恐惧,这样就导致了孩子天不怕地不怕,连自己的父母都没有任何的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