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磨难造就人才的事例100字 给我3个关于磨难造就人才的事例

作者&投稿:昔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

可她凭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进入大学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并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

二、匡衡

有个叫匡衡的人,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读书。匡衡邻居家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对着光,读了起来。

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钱买书。

有一天,他发现一个才主家,家里堆了很多书,他就去帮才主家干活,不要钱,才主很奇怪,问他:你为什么白白干活呀!”

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帮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才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借给他看,匡衡成了一个有学的人。

3、刘胡兰

刘胡兰(1932年-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4、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5、周银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乡干部,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我却英勇被捕。敌人逼他供出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明白!”。

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共产党,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敌人又舀来一盆冷水泼向周银海。周银海透了口气,一字一句地说:“你们这些狗东西,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不明白!”

敌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银海绑在凳上,脚后跟下塞进一块块大砖,上到四块,他又一次晕厥过去。从上午直到深夜,敌人还在对这个钢铁般的少年不断用刑。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

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共产党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必须会打败反动派!”

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霍金,伟大的物理学家。不幸被卢伽雷氏症束缚在轮椅上。一次学术报告会上,一位女记者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请问霍金先生,卢伽雷氏症几乎毁了您的一生,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会场内顿时鸦雀无声,就连空气也似乎凝固住了,霍金沉思了一会儿,用仅能活动的两个手指艰难地在轮椅上打出了这样的一段话:“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心脏还在跳动,我的思维还很活跃。虽然卢伽雷氏症给我带来了磨难,可他也给我带来了成功……”看到大屏幕上的这些文字,人们久久地陷入了沉思。突然,一声掌声打破了沉默,接着,两声,三声,会场里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是苦难帮助霍金取得了成功,他的天文科普小说《时间简史》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令人咋舌,堪称物理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贝多芬,伟大的乐圣,音乐史上的奇迹。致命的打击--耳疾,几乎曾让贝多芬放弃生命,然而,他虽是一座已倒的火山,但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他在命运的磨难中谱写了激昂澎湃的《命运交向曲》,乐曲中充满了他追求幸福的人生信念,生活中的忧愁都被他不可抵挡的力量一扫而空。他在用音乐的语言告诉人们:我决不向苦难低头,只要还活着,就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希望;煎熬中他又奏响了《英雄交向曲》,向人们展现了古代一个个为人类未来很艰苦卓绝斗争的英雄,他们是如何应对苦难战胜命运的;抗争中他又写出了《田园交响曲》,似乎一切已归于平静、祥和,清新明丽的自然风光一点点在人们眼前铺开……苦难,让贝多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他从烦燥、忧郁走向内心的平和,走出命运的枷锁。
余秋雨,现代著名文学家。不幸在霜冷长河中做着文化的苦旅,又在文化苦旅中创造着千年一叹的神话。他曾在阳关雪中叩问生命的内涵,曾在敦煌莫高窟前探求文化的价值,曾在金字塔前寻找历史的足迹。他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是时间蜿蜒前行的产物。可又有谁知道,在他刚踏入文学之路时,曾遭到过多少人的嘲笑、讽刺与打击?他也一度想放弃,可是他没有,可是他没有,他坚持了下来,经受住了磨难,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3个磨难造就人才的事例~

那个什么海伦 凯乐,张海迪,贝多芬,可以看看《名人传》,霍金。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张海迪: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43.html?wtp=tt 贝多芬: http://baike.baidu.com/view/3160.html?wtp=tt 霍金: http://baike.baidu.com/view/5205.htm 不知道孙悟空算不算呢?嘿嘿~!

哈 ,这很多.1.首先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的作者.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尼古拉·阿耶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乌克兰维里亚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排行第五,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1934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2.然后是海伦凯勒,的作者.美国盲聋哑女作家和残疾有障碍的教育家。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她在18个月的时候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没有放弃,而是自强不息,并在她的导师安妮·莎利文的努力下,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3.还有贝多芬.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这是我心里的前三.

中国古代磨难造就人才的事例100字
答:一、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在她出生十九个月的时候,因为生病,失去了宝贵的听力与视力,所以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又盲的重度残疾儿。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生活。可她凭着自已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向病魔挑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进入大学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

我要关于逆境出人才的事例和名言
答:1、逆境出人才的事例精选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于越国交战中大败越王勾践。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越国君臣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

磨难造就人才的简短事例100字
答:宝剑峰从磨砺出,没有磨难的,就不会成就骄人的辉煌。磨难是 必经的,没有”天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的艰难,就没有”遍观群书”的成绩。磨难造就成功的事例 韩信是汉初著名军事家。他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却刻苦读书,熟读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

古今中外通过勤奋努力取得成功的名人事例
答:1、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

文言文历经磨难名人
答:因为磨难,失聪的贝多芬奏出了脍炙人口的《命运交响曲》; 因为磨难,瘫痪的霍金谱出了辉煌的《时间简史》; 因为磨难,屈原唱出了千古绝唱之“无韵离骚”。 4. 名人历经磨难后成功的事迹 越王勾践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

寻找一些历史名人受挫但最后成功的事例,越多越好!
答:孔子在失意的痛苦中写成了《春秋》,屈原在流放的痛苦中写成了《离骚》,曹雪芹在家破的痛苦中写成了《红楼梦》……学生举例:战胜挫折,造就人才 贝多芬一生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然而他没有向命运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种种的磨难和挫折磨砺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

求逆境出人才,的人物素材!
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佛争一炉香,人争一口气” 别林斯基说过:“逆境是最好的大学。” 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列别捷夫 贺拉斯曾说“苦难显才华,好运隐天资”,虽然世界多苦难,但是苦难总是能战胜的(美国作家 海伦·凯勒) ...

急求 古今中外经过磨炼而成就大业的例子
答: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再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第三部分(第四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一、对《生于忧患...

作文素材10个古今中外名人事例
答:为了帮助同学积累古今中外名人事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古今中外名人作文素材,希望大家喜欢。 古今中外名人作文素材(一) 贫穷造就了作家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

“困境造就人才”600字作文
答:古往今来,许多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段心酸的回忆,中国有句话说得好,“自古英雄多磨难”。孟子也曾说过:“天将降大人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困境也能出人才。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击败了吴国。爱迪生少时不得志,可也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