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者&投稿:司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年级# 导语】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原文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

  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铅笔呀,橡皮呀,转笔刀哇,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0个生字,认真学会6个生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悟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语感。

  2、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化为自己日常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准备

  1、识字、词语卡片

  2、学生学习习惯调查。

  3、课文插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学生生活,激发阅读愿望。

  1、展示学生丢弃的文具,引发思考:这么好的文具,怎么被我们丢掉了?文具们可伤心了!它们都要离开你们找贝贝去了。你们想不想留下它们哪?

  2、快去找小贝贝商量商量吧。

  (二)板书课题,随文认读生字:文具。

  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具”?提示:

  1、“具”里面是三横。

  2、八笔写成。

  (三)给足朗读时间,读准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下生字新词反复朗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互相帮助对方读准字音。

  3、反馈指导:

  (1)文具、丢、时候、仔细、平时、已经。

  (2)学生评读,鼓励与纠正并用。

  (四)反复阅读实践,读通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边标自然段序号边把遇到困难的语句画下来。

  2、同桌互助,帮助对方把课文读通顺。如果两人都读不好,示意老师指导。

  3、读文,师生评议:能否做到了正确、流利。

  4、师范读课文,学生并听边认读生字。

  (五)整体阅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谈的问题吗?

  (六)联系实际质疑,引发深层探究。

  1、铅笔,只用了一次,橡皮,只擦了一回,就找不着了。你有过这样的问题吗?你想过为什么吗?

  2、读文,从哪些词语中你能体会到贝贝像妈妈爱她一样,爱着她的小伙伴们?

  3、再次探究读文:怎样才能做到不丢文具呢?(小组讨论)

  4、鼓励学生互动,结合课文或实际谈自己的想法。

  (七)选择性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1、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背积累。

  2、赛读、赛背。

  (八)总结学习收获,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看图画,训练想象,培养习惯。

  1、出示课文的插图,假如你就是其中一个文具,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2、先自己想、练,再作交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引发学生自主表达。

  学生在以文具的身份,向主人诉说自己的遭遇时,受到自我教育。在学生交流中,渗透爱护文具的习惯培养。

  (二)联系自己,学习表达,学语育人。

  1、看看自己的小书包说说,你有哪些小伙伴?

  2、试着用书上的语言说说,你是怎样爱它们的?

  3、再用自己的语言练一练。

  4、在小组里人人发言,推选说的的同学作总结。

  (三)学习生字,辨析字形,正确书写。

  1、复习“文具”,并用“文具”说一句话。

  2、自己拿出识字卡片,独立分析: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它们?

  3、同桌检查,汇报,再说说觉得哪个字有困难。

  4、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指导。

  5、生字找朋友——组词练习,巩固记忆。

  6、描红、抄写字头。(写字好的同学可以为有困难的同学抄写字头。)

  7、教师巡视,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四)巩固识记,积累词语,学以致用。

  1、读读“我的词语库”,比比谁先记住它们。

  2、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自己是怎样爱护文具的。

  按照“自己先练→小组练习→推荐全班交流”的流程进行。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教学反思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所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来教学,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这篇课文,准确地指出了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天丢了铅笔,明天又找不到橡皮,后天作业本又没有带来,上课时,书又不在书包里了等等。基于此情况,教学时,我就出示了学生们丢失的一大把文具——铅笔、橡皮、尺子等等。问问这是谁丢失的?竟然没有一个学生承认是自己的。

  那怎么办呢?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我让他们仔细想想,看看,这一大把文具里有没有自己的东西呢?于是让小朋友们辨认自己的东西,通过仔细观看,有的同学说,铅笔像我的。另一个同学说,尺子是他的。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说起来了,认真仔细地把丢失的文具都找到了自己的小主人,找到自己的家了。那看看课文是怎么让文具找到家的呢?引入课文内容。以此方法帮助文具找家的方式来引入课文,激起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特别出示妈妈说的话,让孩子们认真多读几遍。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在学习小组里先来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妈妈有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再指名再班级里述说,这样学生就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共鸣。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爱护文具,放学回家养成收拾文具的好习惯。通过学习,孩子们果真个个都把文具,书包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了。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

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答:【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文具的家》原文 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妈妈说:“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

《文具的家》
答:      贝贝 一 回到家,就向妈妈要 新的 铅笔、 新的 橡皮。妈妈说:“你怎么 天天 丢东西呢?”贝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 家 ,每天放学后,你都 平平安安 地回家。你要 想想办法 ,让你...

铅笔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答:出自《文具的家》。《文具的家》出自一年级下册课本,其中内容是: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橡皮,只擦了一回,再想擦,就找不着了。《文具的家》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17年春季修订版)第15课的课文,作者是圣野,这篇课文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

一年级看图写话《文具的家》
答:正文:文具只玩了几次,就不知道丢哪里去了。再想玩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每次逛街的时候,我都叫妈妈给我买新的文具。妈妈说:“你买了那么多玩具,怎么都找不到呢?”我对妈妈说:“我也不知道。”妈妈说:“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都开心地回家。你要想办法,让你的文具也有自己的家呀。...

一年级语文下册《文具的家》课件【三篇】
答:【篇一】一年级语文下册《文具的家》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并端正整洁地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养成...

仿写课文《文具的家》
答:礼盒上面有两姐妹在结成冰的地板上滑冰,旁边还有一个雪孩子,他看见两姐妹滑冰,自己也跳起舞来。他举起手臂,好像在跟我打招呼一样。再告诉你们吧,我的笔盒有一个密码,有了密码,别人就不会拿我的东西了。我的文具盒功能可多了。打开你会看到上面有课程表,里面写着我要上的课。第一层有长长的...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文具的家》教案范文
答: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文具的家》教案范文篇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字,并端正整洁的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逐步培养孩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具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悟转...

语文说课稿
答:俗化说: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还需要我不断地学习,使之变得完美一些。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文具的家》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通过一个小朋友找不到铅笔、橡皮时妈妈与他的对话以及后来他的改变,渗透着对于孩子们要爱护文具的主题思想的教育。课后设了两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