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华夏文明?

作者&投稿:斐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具体分析其所包含的文化特征是非常不容易的。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的智慧结晶,璀璨的中华文明亦是枝繁叶茂,因此我打算先从中国文明的不同时期去分析其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特征。
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以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推广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阶级关系发生巨变,新旧势力的剧烈斗争,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2. 大一统的秦汉文化
秦汉时期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社会稳定,封建经济发展,国内各民族之间联系密切,中外交往活跃,促成了文化的发达。秦汉文化博大精深,在科学技术和思想、史学、文学、艺术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就。在科技领域,天文历法、数学、医学、造纸术等,成就辉煌;在思想领域,儒学居于统治地位,王充的唯物思想与之尖锐对立,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观点;佛教传入,道教形成,古代宗教形成了新的格局;在史学和文学艺术方面,史学巨著《史记》、汉赋和乐府等,气势恢宏,气度不凡。
3.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发展呈现承上启下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斐然,例如圆周率、《齐民要术》等。在思想领域,东晋葛洪改造道教,陶弘景建立道教的神仙体系。由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和宗教的麻痹作用,佛教十分盛行。佛教兴盛的同时,又出现了反佛的思想,例如范缜的《神灭论》、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的两次灭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成就同样令后人叹为观止。
4. 繁荣的隋唐文化
隋唐时期,我国疆域辽阔,南北统一,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在继承前代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科技方面,雕版印刷术、火药的发明等成就,表明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前列。唐朝的主要文学成就是诗歌,中国的古典诗歌进入了黄金时代。雕塑、绘画、书法和音乐等光耀千古。唐朝文化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兼容性和先进性等特征。
5.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在“隋唐盛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重心南移完成,为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的完成和传播,沈括、郭守敬等人的科技成就,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理学的兴盛、宋词和元曲的辉煌成就,再次证明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6. 承古萌新的明清文化
明清两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承古萌新的特点。在科技领域,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在思想领域,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涌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进步的思想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出现。

谈完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转眼回到现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让人们体会的了文明带来的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但有些人就会怀疑在这样高度发达的现代国家古代灿烂的文明历史对我们还是否依旧存有帮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社会发展的多么完善,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明都会对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 中国自身发展对古代文明的需要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大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中国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文化成就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近几百年来,中国逐步落后,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严重的逆差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状况日益改观,但文化交流严重逆差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变;而与此同时,外国文化向中国的输入却一直在不断强化,使得形势更为严峻。毫无疑问,中国要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必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同时强大。
二. 中国对外发展对古代文明的需要 当前,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蕴力相比,相差甚远。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长城,就是大熊猫和功夫,至于中国文化的精要和中国这些年来所取得的进步,则鲜有所知。实际上,中国的文化产品不乏上品,但出口国外的还太少。我们在图书贸易上存在严重逆差,在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方面的贸易存在严重逆差,在语言教育“出口”上同样存在严重逆差。因此将中国古代文明推广至世界不仅能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地位,也将会使得中华文明影响世界,从而用中国自己的东西去改变世界。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是世界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奇珍异宝。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文明,一定能使得中国在历史的潮流中勃发奋进,勇往直前!

~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文明是华夏文明?
答: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具体分析其所包含的文化特征是非常不容易的。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的智慧结晶,璀璨的中华文明亦是枝繁叶茂,因此我打算先从中国文明的不同时期去分析其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特征。1.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

为何老把中华文明叫成华夏文明
答: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三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和北方草原文明,中华文明是三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灿烂果实。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文明,受到历史时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不断向长江流域农业文明过渡、发展。长江流域农业文...

华夏文明的定义是什么?
答:华夏文明亦称汉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这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黄河文明的代表则为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东南部红山文化。周从殷礼,对殷商文明存在着继承关...

为什么我国叫华夏文明
答:华夏族最早就是崇拜太阳的民族,甚至建立了最早的古城,阳城。城中设有巨大的以太阳为文明标志的祭祀建筑和礼器,产生了以金乌、扶桑神树、太阳、神鸟、鸟羽、鸟爪、太阳神山等一系列东方太阳文明。这就是早期的华夏文明!华夏族,以华为尊,以太阳为祭祀,以伏羲女娲生命繁衍为图腾。而后,华,因神树而又...

什么是华夏文明啊
答: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以易诗书礼乐春秋为文明源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华夏皆谓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

我们是千年文明古国,什么文明?
答:华夏文明指华夏族所创造的文明。华夏也称“华”、“诸华”,又称“夏”或“诸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意思是说无论是中原地区的民族,还是边远地区的民族,都对周武王表示顺从。其中的“华夏”是指汉族的前身。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和古籍记载,华夏文明经历了有巢...

关于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起源
答:华夏文明 古代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华夏是中国和汉族的古称 。“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即中原之人。新石器时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前者是以手制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上具有彩绘和绳纹为特色,称为彩陶文化;后者以轮制黑陶为特色,称之为黑陶文化。一个是...

中国什么第方能称的上华夏文化
答:中国古代文化应该起源于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主体是黄河文明。形成: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黄河文明的发展期是它的升华阶段。从时代来说主要是夏、商、周三代。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凝聚在黄河中下游的大中原地区,以今天的河南省为核心,大中原地区...

华夏文明、华夏文化到底是什么?
答:我们华夏文明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国家特有的道理人伦。我们国家道德礼仪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慢慢形成了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我们到华夏文明可以说是人类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统一分裂,兴盛衰弱,在这之中他一直交替,但是统一兴盛是常态,而衰弱和分裂是变态。我们中华文明一形成,它就具有...

什么是正宗的华夏文明
答:正宗的华夏文明指华夏族所创造的文明。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和古籍记载,华夏文明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后来的炎帝和黄帝为共主,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化和文明遗址。华夏文明以礼乐为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汉语为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