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是什么

作者&投稿:童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2、特点:

(1)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2)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3)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其特点分别如下:

1、本我:

本我(英文: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简单定义: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2、自我:

心理学上的自我(ego)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1]  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简单定义: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

3、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

简单定义: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是人格的执行者,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了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危及人格的发展。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讲解,你们看明白了吗



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其特点分别如下:
1、本我:
本我(英文: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
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弗洛伊德称其为力比多。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本我只遵循一个原则——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意为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享乐原则的影响最大化是在人的婴幼儿时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现最突出的时候。
简单定义:依据理论,本我代表所有驱力能量的来源。
2、自我:
心理学上的自我(ego)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1] 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
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self),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自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
简单定义: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
3、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其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有三个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冲动,二是对自我进行监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情结(castration
anxiety),进而转为认同父亲。
简单定义:本我的对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罪恶感)。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其特点分别如下:1、本我:本我(英文:id)是在潜意识形态下的思想,(拉丁字为“it”,原德文字则为“Es”)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弗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答:1、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3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2、特点:(1)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有哪几个部分构成
答: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1. 本我(Id): 本我是人格的最原始和基础的部分,它代表着个体的原始欲望和冲动。本我完全受到本能的驱使,追求满足和快乐,不受现实或道德原则的约束。它运行在无意识的层面,不知道时间、空间和道...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 )
答: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1、本我:这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包含了个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这些欲望和冲动是本我的基本构成元素,它们追求满足和快感,以避免痛苦和不安。本我是无意识的,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和反应是直接和即时的。2、自我:自我是在本我之上发展出来...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_百度知...
答: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这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包括人的本能、欲望和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满足和避免痛苦。自我:自我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它负责协调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并指导个体的行为。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构论认为人格有哪几部分构成
答:弗洛伊德的人格三分结构论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1、本我(Id):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包括了个人的欲望、冲动和生物本能。这些欲望和冲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相违背的。本我追求的是满足和快乐,倾向于不考虑现实限制和他人感受,只按照自己的需求和...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哪三部分组成的?
答: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别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结构,这三个结构在人格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的具体内容如下:本我:遵循快乐原则。本我包含基本的内驱力和反射,处于“潜意识”状态,它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

费洛伊德的人格的结构是
答: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是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本我又称原我,是建立人格的基础,终生保持幼儿时期的特点,它遵循“快乐原则”或是说“避苦趋乐”。在本质上是不受约制的,不能辨别现实和幻想,不具有任何价值、伦理和道德因素,它是非理性的、易冲动的,但可以...

人格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 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