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作者&投稿:莱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侯乙编钟距今有2400余年的历史了。

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编钟是一种古代乐器,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由一组铜钟和磬组成,每个钟都有固定音高,可以奏出和谐的音乐。

编钟最早出现在中国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的青铜器中,但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它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曾侯王编钟是战国时期的一组著名的编钟。编钟的演奏方式非常特殊,通常需要多名演奏者合作完成。

每个钟都悬挂在木架上,演奏者用木槌敲击钟的外侧来发出声音。编钟配合击打节奏,可以演奏出复杂的旋律和和声,具有浓厚的古韵和魅力。编钟作为古代乐器,它不仅在音乐表演中被广泛使用,还在宗教、祭祀、宫廷和庆典等场合中扮演重要角色。

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音乐艺术的高度发展。现代社会,虽然编钟已经不再是主流乐器,但它仍然被用于保留传统音乐、文化研究、教育和演出等领域。人们通过编钟的演奏和欣赏,能够体验到古代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曾侯乙身世之谜

曾侯乙不姓曾,而姓姬,也就是周朝的国姓。原来先秦时期的曾国,不见于文献记载,然而自宋以来,曾国铜器即屡见于世。1978年,湖北随县发掘曾侯乙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许多铜器上均铸有“曾侯乙”铭文。

尤其是其中的一件鎛钟,为楚王熊章(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铭文内容与宋代安陆发现的“曾侯钟”相同,这些发现确证在春秋战国时期在今随州一带存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曾国。在战国年代,曾国是编钟第一大国,曾侯乙身为曾国首领,由于足智多谋,深受楚王的排挤。

楚王一直想要找个理由好好修理一下曾侯乙。恰好,那时楚国因为要铸造编钟给了曾国500斤青铜让曾侯乙打造,由于楚王怕曾侯乙拿这青铜打造武器,于是那天造访曾国,只要有点蛛丝马迹就立马拿下曾侯乙。

来到曾国后楚王就问曾侯乙那些青铜的去向,曾侯乙说都拿去铸钟了,楚王不信。编钟哪有用那么多青铜的。曾侯乙带楚王来到了编钟的打造地,给楚王看了那一套恢弘的曾侯乙编钟。楚王看后,被曾侯乙编钟所折服,但是内心还是不相信。

曾侯乙明白楚王的心思,于是他拿来击钟木,为楚王演奏了一首乐章。并询问了楚王一个问题,是否听出了钟声的玄机。当时,楚王也是较懂音律,立马就明白了曾侯乙编钟的钟声是一钟双音,也就是绝对和平共处的意思。楚王,十分满意,并把这套编钟赠与了曾侯乙。





~

侯乙编钟 建造时间
答:曾侯乙编钟 制造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33年 埋藏时间:公元前433年 出土时间:公元1978年 资料根据:编钟,象征拥有者权位的礼器,主要制造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编钟”记事铭文均为“曾候乙作持”5字,标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http://baike.baidu.com/view/64092.htm ...

曾侯乙编钟的问题?
答:盘块上亦有与钟铭相通的墨书和刻文,内容是编号、标音及乐律理论。其精美的盘架、众多的盘块、明确的编悬状态、完备的配件(同出有装盘之匣和盘槌)为迄今仅见。从曾侯乙编钟所携带的具有经典价值的钟磬乐律铭文里,我们不难得知人类早在二千四百年前所已有的音乐水平。

1983年世界史
答:1月5日 前苏联核动力人造卫星“宇宙1402号”失去控制,引起各国的关注。1月6日 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逝世(1912年出生)。1月9日 我国战国早期诸侯宫廷乐器——曾侯乙墓大型编钟复制成功。曾侯乙编钟距今已有2400多年,全重2500多千克,由大小65个青铜钟组成。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12...

曾侯乙编钟的文物交流
答:第一次奏响:1978年1978年出土时,考古人员在随州一处修理厂内试敲响过编钟。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赶到随州,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1978年8月1日,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重新向世人发出了它那浪漫的千古绝响。编钟演奏以《东方红》为开篇,接着是古曲《楚殇》、外国名曲《一路平安...

五县小城施工队一炮下去,挖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为何直接禁止出国展览...
答:从墓穴中出土的这一套曾侯乙编钟距今2400余年,它的出土填补了我国至今在考古学、音学史以及演绎史上的诸多空白。它的出现也代表了我国考古对于战国时的历史更是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当时的礼乐编曲也是有了新的发现,同时这也震惊了整个世界。墓穴中的编钟刚好也是按音量的大小以及声调的高低为序列,编成了...

曾侯乙编钟历史和意义
答:曾侯乙编钟的历史与意义 曾侯乙编钟是先秦时期礼乐文化的代表,它不仅是中国青铜时代的艺术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宝藏。1800多年前,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的考古发掘中,曾侯乙编钟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考古学界。这座编钟的精美程度和规模的宏大,在当时的世界上极为罕见,它展示了古代中国...

编钟的已知最早发明时间
答:叶家山墓地将编钟历史前推500年,改写世界音乐史。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而在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比曾侯乙早500多年的编钟,或将改变对钟的起源的认识。考古人员在编号墓墓壁二层台发现了1个镈钟和4个编钟,5件为1套。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

曾侯乙编钟历史和意义
答:曾侯乙编钟的意义:蕴含着有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中国先秦社会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中国青铜时期的一个艺术精品,也是人们文化宝库中的宝贵历史遗产。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使世界考古学界为之震惊,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

什么是曾侯乙编钟?
答:在7声音阶、5个8度音、12个半音以及旋宫转调的表现手法上,就已形成理论与实践。因而,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人们对传统乐律学不得不重新估价,因此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某些方面需要重新研究。编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打击乐器,它将乐钟依大小和音高次序编组,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故而得名。

曾侯乙“编钟”是怎样的?
答:因是在曾侯乙墓出土的,因此也将这些编钟叫做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墓的编钟、编磬及其它乐器,是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最庞大的钟鼓之乐的乐队配制。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多,制作之精美,稀世之珍贵,保存之完好”,是湖北省内历年来发掘的战国墓仅有的一座,不仅规模大,而且保存完整。在墓中出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