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反”成标配,柔性化成趋势:服装业这些变化你感觉到了吗?

作者&投稿:茌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件衣服,从设计到交货,7天内完成。一位消费者,按照自己喜好定制服饰,从生产下线到消费者穿上身只用10天。服装制造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变,快到无法想象。
“快反”特色崛起
500多年历史的汉正街,重新“快”了起来。
在武汉,汉正街的驻厂设计师与全球“买手”线上紧密沟通,2天内就能设计出符合国内地域消费特性的服装款式。在以汉正街为中心的100公里半径内的武汉城市圈,聚集着4000多家配套服装生产工厂。2天内,服装小样、大样就能发给经销商评估。
正式生产同样能在2天内完成。通过湖北四通八达的水陆空运输管道,国内大部分地区能在2天内收货。
“7天”快反“这已是汉正街服装商户的”标配“而在广州、杭州等地,订货至少得提前1个月。”猛斯克男装总经理陶国印说。陶国印在福建石狮做了40年服装生意。今年5月,他决定来汉正街开店。
汉正街的这种快速反应有多快?
和君咨询合伙人赵阳介绍,这比Zara还快7天,在全国全球领先。Zara是“快时尚”发明者,全球有逾2000家门店,能在14天内将衣服制作完成送往门店。如今,研发、设计、打版、生产、展示、销售“六位一体”的服装全产业链在湖北“1+8”城市圈内基本形成,从而奠定了汉正街独特的“快反”特色。
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把这种产业形态称为“星云型生态”。其内核是清晰而强大的消费和贸易服务,外延是供应链金融、文化设计、时尚创意、保税展示等。他说,汉正街正在成为生活新品的策源地、首发地、荟萃地、试验场、竞赛场。
凭借“快反”能力,汉正街服装近年来迅速占领市场。据汉正街管委会统计,汉正街已聚集万余家服装商户,服装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其中,“汉派”时尚秋冬男装已占据全国40%以上的市场。去年出台的《汉正街复兴总体设计方案》指出,到“十四五”末,汉正街年交易额要突破3000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增长100%以上。全面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汉正街“星云型生态”为代表的武汉,正强力带动省域和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助力中部崛起。
定制化成新趋势
与此同时,齐鲁大地的服装业也在悄然变化。如今的山东消费者对服装“定制”一点也不陌生。服装行业专家郭锐在近日表示,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服装定制化供给体系正在形成,定制化将成为新趋势。
从消费升级层面来看,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是一块“大蛋糕”,海外品牌也有不少推出了个性化定制服务。例如,羽绒服品牌加拿大鹅近日宣布个性化定制服务全新上线,消费者可定制兜帽饰边。不过目前国内消费者要体验这一服务,只能通过线下上海快闪店,还不足以打动更多城市用户的心。
国内用户较为熟悉的快时尚品牌优衣库,善于与潮人、大师合作,将艺术、音乐、电影等流行元素搬上T恤(UNIQLO T-Shirt),因为用户可以自行DIY,设计一件专属UT,勾起不少年轻用户的下单“冲动”。
山东尚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任浩远表示,伴随着消费升级浪潮席卷而来,年轻群体作为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价格”已经不再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最主要指标,消费者更加在意的是产品品质及其设计内涵。这一消费需求的变化,正在“倒逼”服装生产商和服务商改变传统的模式,逐渐走向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模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324亿元,同比下降7.2%。其中纺织服装类零售方面,全国纺织服装类零售总额超8000亿元,同比下降12.4%。此时,小批量、多频次的柔性制造商业模式下的定制化服装,却显现出了较高的抗风险力。
今年“双11”期间,天猫服装商家“初棉”联合阿里巴巴新制造平台——犀牛智造工厂推出了买家定制服饰,从生产下线到消费者穿上身只用10天,其中IP热销款多次翻单。
定制化趋势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变化频率也越来越快,有可能一个网络热词或者表情包出现,当天就能接到用户订单。对于生产供应链来说,这又是新挑战。那么,定制化能让服装品牌实现“翻盘”吗?
柔性化、个性化逆袭
作为服装智能制造领域的领跑者,海思堡2016年就已全面建成了全球牛仔智能个性化定制供应商平台,新上智能个性化定制吊挂流水线。通过海思堡订制平台,实现顾客网上自主下单、系统自动排版、自动裁剪、MES系统驱动各作业单元进行服装生产制造。
也因此,海思堡打破了传统外贸壁垒,走上“柔性化小批量生产与个性化定制”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掌控了牛仔服装版型、款式、工艺、洗水、消费者人体数据等工业大数据。原来一个月只生产两三个款式,现在,一件牛仔服或许就是一个款式。“定制”模式,成为其核心业务。
海思堡旗下山东尚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任浩远介绍,“我们以客户需求进行驱动,实现了牛仔服装、衬衣、夹克等品类的个性化定制全流程数字化,在定制过程中降低了库存成本和原料成本。”
据悉,与传统制衣生产企业车间不同,海思堡智能车间内,每一名工人操作台上有一台显示屏,工人刷卡,消费者通过网络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消费者的私人定制服装将从这里完成。平台实现了14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前端设计和后端生产的集成,开展大数据驱动的生产。
“用户可以通过”尚牛网、必要商城“等平台,按自己创意或要求直接定制个性化牛仔服装。下单后,车间会进行智能排版、自动剪裁。通过嫁接资源,重构生产关系,让消费者享受和参与整个智能制造的体验和过程。”任浩远介绍,服装生产工期也由过去的30天缩短到了7天,生产效率比传统制造提高200%,设计成本、材料库存分别下降60%。
牛仔制衣的“智能+”,让海思堡的订单量实现了稳增。去年一年,企业新兴业务订单量提高了24倍,产品毛利率提高30%,产品库存降低35%,生产效率提高28%。如今,海思堡还与国内外多家轻奢品牌达成了合作,打开了在欧美市场的销路。
任浩远表示,新零售之后,新制造是关键。“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从”保姆式“生产转变为”市场式“生产,从订单式生产向现代标准化、精细化、柔性化、定制化生产转变,这是链接服装产业链多元交互中最有力的形式。”

~

“快反”成标配,柔性化成趋势:服装业这些变化你感觉到了吗?
答:“7天”快反“这已是汉正街服装商户的”标配“而在广州、杭州等地,订货至少得提前1个月。”猛斯克男装总经理陶国印说。陶国印在福建石狮做了40年服装生意。今年5月,他决定来汉正街开店。汉正街的这种快速反应有多快?和君咨询合伙人赵阳介绍,这比Zara还快7天,在全国全球领先。Zara是“快时尚”...

江华娟的思考:时尚消费升级,柔性制造该如何赋能服饰供应链?
答:面对 时尚 消费新需求带来的挑战,以技术赋能供应链管理,以柔性快反满足 时尚 消费新需求,也将是每个企业的必由之路。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搭建成功的柔性供应链也必将会赋予企业与品牌更大的灵活性,同时极大地减少服饰门店的经营成本。“而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

智能制造的黑马,柔性生产来了!
答:尤其某些领域的制造企业面对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时效性等要求的步步紧逼,发现满足“多样化、小规模、周期可控”的柔性化生产模式,才将会是企业未来生存和致胜的关键。 如同服装业直播爆火的背后,是纺织供应链正在承压,他们必须适应柔性化生产定义下小单快反的节奏,才有机会接纳更多订单和客户。 “一件样衣拿过去,如...

厘清服饰产生的几种观点?
答:同时,所谓“小多快”(小批量、多品类、快速生产)也不是真正的柔性化,因为大批量订单做不了也不是真正的柔性生产。目前,方兴未艾的“智能制造”也是应用IOT技术来实现柔性化生产或定制化生产。柔性化生产之所以成为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能够实现制造业企业的产能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变化弹性释放...

柔性工作
答:1 1 柔性柔性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可用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来衡量;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可用在有干扰(如机器出现故障)情况下,系统的生产率与无干扰情况下的生产率期望值之比来衡量。“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传统的“刚性”自动化生产线主要实现单...

什么是营运?营运管理的职责是什么?
答:营运是指经营管理者透过一些硬指标及软指标对其下属部门管理的各项作业,起到培训、督导、考核、奖惩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营运管理岗位职责: 正确理解并执行各项工作指令,及时反馈工作进度;掌握分管区域内品牌业绩销售状况,通过销售数据及时准确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计划完成率。2.主动、积极...

解释什么是数控车床的智能化、模块化、柔性化、开放化
答:智能化:由于微机的引入,使得功能具有许多的“智能成份”;模块化:人们按照各种不同的功能开发出不同的组合,并使之像标准件一样有着互换性,把这种方式叫做模块化;柔性化:控制系统与执行机械、模快与模块、模块与主机往往采用的不是机械的、疆死的联结结合,而是广泛采用气动、液压、电缆等柔性化、...

2022纺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2022纺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1、纺织行业设备间的信息化 纺织行业在5G全面应用后,通过物联网将所有设备连接在一起,在纺纱流程中实时监测各种指标,基于强大的数据库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对纱线的异常指标等做出快速反应,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无人化智慧纺织工厂成为现实 5G在智能制造纺织过程中,将实现...

数控机床发展趋势
答:高柔性:数控机床的柔性化将向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将管理、物流及各相应辅机集成柔性制造系统。模块化:数控机床要缩短周期和降低成本,就必然向模块化方向发展,这既有利于制造商又有利于客户。 我国近几年数控机床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可靠性差,外观质量差,产品开发周期长...

现在在生产管理方面都有些什么新理论阿
答:柔性生产模式(需求-- 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的全面导入势在必行。 柔性生产模式在企业的运作是基于一系列先进制造技术和方法的集成管理,将精益化(准时化)生产乃至灵捷制造等先进思想的管理精髓融合贯通地运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中就成了一个颇具挑战的课题。从产业平台来看,实际上在去年就开始了对导入柔性生产模式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