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品质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有哪? 如何提高水果的品质?

作者&投稿:席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水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品质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有:1、选择优良品种;2、适地适树,合理密植;3、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树体健壮生长;4、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秋季正常落叶;5、合理修剪,改善树冠内堂光照;6、疏花疏果,合理负载;7、实行套袋栽培,降低农药残留;8、果实膨大期进行多次叶面追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9、果实开始上色期,及时摘除果实袋,并摘除遮挡果实的叶片,地面铺设反光膜,促进果实上色;10、适时采收,提高含糖量;11、分级包装,提高果品质量档次。



哪些科技水平能够提高果树的生产?~

近年来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南方各省(自治区)发展水果产业生产的重点是在加强果园田间栽培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进行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保鲜贮藏、深加工,不断提高生产科技水平。
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南方各省(自治区)农业部门逐步在水果作物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不断增加,取得了明显的节肥、增产、增效作用,而且改善了果园土壤生态条件,提高了水果品质,促进了水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广东省水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发展迅速,从2006年的25.5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19.41万亩,2005—2009年累计推广水果测土配方施肥574.65万亩次,占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总面积的4.9%,亩平均增产45.4千克,减少不合理施肥量5.11千克/亩,亩增产节支124元,总增加经济收益7.1亿元。
2009年起,农业部在各省水果主产区开展水果标准园创建,大大提高了水果生产的科技水平。
各地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果树生产科技水平:一是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水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科研攻关和科技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投入,通过从国内外引进良种、先进技术和保护性栽培设施,使水果品种得到改良,栽培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二是通过推广水果良种、测土配方施肥、早结丰产稳产综合技术、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水果单产得到明显提高,年产量稳步增长,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改善;三是通过全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在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发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产品,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水果的质量安全水平;四是水果贮藏保鲜、包装、贮运和果品深加工等科学技术的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运用先进的采后处理技术及设施,使荔枝、龙眼等水果出口有新的突破,在冷链条件下实现了荔枝、龙眼保鲜贮藏和远途运输的成功,荔枝、龙眼鲜果远销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选择适宜区栽植选择优良的品种。(2)适度密植,应用矮化砧密度过大,光照不足,影响果实着色。(3)科学施肥浇水科学施肥是苹果优质丰产的前提。增加土壤有机质,进行果园种草,多施有机肥,使有机质含量达到2%~3%。平衡施肥,某些元素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如氮过多,会影响果实着色和糖的积累;氮不足,会影响果个的增长。钾能增强果实的抗病力及促进果实着色。当N/K的值为1.2时苹果上色最佳。适期施肥,发芽前或花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在果实膨大期后,以磷、钾肥为主,可明显增加单果重和着色。采前追施氮肥,虽能增大果个,但严重影响着色。进行叶面喷肥,6月下旬开始每隔15天喷1次250~300倍液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着色。另外,喷布光合微肥、稀土微肥和氨基酸微肥等均利于上色。
对果园水分要合理调控。发芽前要浇透水,发芽时干旱,会造成发芽迟,新梢短,叶片小,影响后期果实膨大。开花期干旱或多雨,授粉受精不良,易产生畸形果、偏斜果。花后幼果期不能受旱,否则易造成落果且影响果实的增大。在果实膨大期充分供水,有利于果实的增大,此期干旱,果个小,果形扁。进入着色期后应适当控水,并注意排水。后期雨水大,果实着色不良,含糖量低,烂果病严重。后期久旱后灌水,易造成裂果,尤其是砂地果园更严重。采前适度干旱,有利于着色,但过度干旱,空气湿度太低,果实也不易上色。(4)合理整形修剪光照对果实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尤其是果实的着色和内部糖的含量。光照不足,花芽分化不良,果个小,着色差,含糖量低;光照过强,果实易发生日烧。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使果园及树冠内通风透光。整形修剪时选择适宜的树形,控制树高,清理密生的辅养枝,开张枝条角度,使树势保持中庸健壮,叶面积系数在3~5之间,每667米2枝量8万~10万个,树冠透光率30%以上。
树体的生长势与果实大小、着色密切相关,外围延长梢年生长量代表了树体的生长势。富士品种新梢的年生长量应保持在40厘米左右,树势中等,单果重可达200克以上,着色指数达80%。
结果枝及结果母枝的壮弱同样影响着果实的品质,一般结果母枝三至四年生时,果个大。通过枝组和果枝轮流更新,使大部分结果母枝处于三至四年生阶段,并留壮果枝结果。苹果连年轻剪长放,枝条会变得细弱冗长,花芽瘦小,果个变小,着色差。这时需要进行细致修剪,去弱留强、去下垂留斜上、去老留新、去远留近,使结果枝组和结果枝复壮。
果台副梢与同台上果实单果重存在显著性。富士品种当果台副梢20厘米时,其同台上果实单果重最大。于6月上旬对单长果台副梢保留20厘米摘心及双副梢选一个在20厘米处摘心,另一个从基部疏除,可增加单果重18.7~29.1克。进入果实着色期后,对过旺的枝、密挤枝、徒长枝、无果的枝组进行合理剪截或回缩,可以显著加大树冠透光率,提高果实着色程度。(5)提高授粉受精质量采用人工授粉或释放壁蜂的方法,改善授粉受精的条件,提高坐果率及保证果心内的种子数,减少偏斜果、扁果、小果和畸形果。果实内的种子数越多,果实越大,高桩端正。果实内种子数少,果个小而扁,且易造成分布不均,产生偏斜果和畸形果。据调查,应用壁蜂授粉的果园比自然传粉的果园花序坐果率提高约20%,果实内平均种子数多3.4个,单果重增加35克,偏斜果减少70%。(6)合理负载,精细留果严格控制留果量,一般小果型品种枝果比为4~5∶1,每果台留1~2个果;而红星、富士等大型果要达7~8∶1,每果台只留1个果。留果时要留中心果,壮枝上的果,侧生果,下垂果,端正果,大果,无病虫果。(7)采用果实套袋、铺反光膜、摘叶和转果等促进果实着色的措施①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是促进果实着色和改善果面光洁度的重要措施。②铺反光膜。
果实去袋后在树下沿行向于树冠外缘向内铺设银色反光膜,每行树两侧各一带。据试验,可使树冠下部光强提高4倍,萼洼全部着色,树冠内膛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60%以上,果皮中花青素的含量增加2倍以上。③摘叶。
摘叶可防止果实表面出现花斑,摘叶宜在去袋后进行,摘除果实周围5~15厘米内的遮光叶、贴果叶,使60%以上果面受到直射光的照射。摘叶时不能过多、过早,可分期进行,以防日烧、果面降色和对花芽及树体贮藏营养产生不利的影响。摘叶总量不能超过总叶量的30%。④转果。
当果实阳面着色后,为使背阴的果面得到光照,需要人工转动果实。使原来的阴面向阳,促使果实全面上色。距枝近的果实可用手转动180度后贴靠在枝上;对于双果向相同方向各转180度靠在一起;对下垂果可用透明塑料胶带拉转180度将其固定在附近的枝上。转果后,着色指数可增加20%左右。
(8)加强植保工作保证叶全、无病虫果。秋季叶片完整,不提早落叶,可以保证对果实发育的营养供给,有利于果实着色。注重果实病虫害的防治,如霉污病、轮纹病等和食心虫、卷叶虫、玉米象、康氏粉蚧等。生长期内补充硼肥,以减少缩果病的发生;补充钙肥,防止苦痘病、水心病等生理病害。
在套袋前禁止喷布波尔多液、有机磷类等对果实刺激性大、有残斑的药剂,以免产生果锈。摘袋后也不要喷波尔多液,以免影响果实上色。(9)合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红富士苹果盛花后20天,喷布100~300毫克/升的6-BA可增大果个20~40克。盛花期和花后1周,喷布普洛马林或高桩素,红富士用500倍液,新红星用1000倍液,可明显提高果形指数和端正果率。在采前20天左右,喷布30毫克/升的萘乙酸,可防止元帅系品种的采前落果。(10)适期采收根据品种的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适期采收,如元帅系品种在9月中、下旬采收,富士系品种在10月下旬采收为宜,套袋果宜推迟些。

水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品质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有哪?
答:水果生产上提高和改善果品质量的主要栽培技术有:1、选择优良品种;2、适地适树,合理密植;3、加强土肥水管理,促进树体健壮生长;4、综合防治病虫害,确保秋季正常落叶;5、合理修剪,改善树冠内堂光照;6、疏花疏果,合理负载;7、实行套袋栽培,降低农药残留;8、果实膨大期进行多次叶面追肥,提高树体...

如何提高水果的品质?
答:(5)提高授粉受精质量采用人工授粉或释放壁蜂的方法,改善授粉受精的条件,提高坐果率及保证果心内的种子数,减少偏斜果、扁果、小果和畸形果。果实内的种子数越多,果实越大,高桩端正。果实内种子数少,果个小而扁,且易造成分布不均,产生偏斜果和畸形果。据调查,应用壁蜂授粉的果园比自然传粉的...

如何才能提高酥梨果树果实品质?
答:(1)增施有机肥料。增施有机肥料,特别是绿肥及其他富含磷,钾的肥料,不仅能提高果树产量,而且能增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实风味和贮藏性能。据我县果农李铁锤多年试验多施羊粪等,果实品质大有改善,因此,优质果品生产必须增施有机肥料,力争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1%。(2)合理施用氮肥。在目前一般管理水...

想要苹果果实品质得到提高,提高商品率,应该怎么做呢?
答:二、舍得投资、精心管理 在果树每个管理阶段,依照项目组规定用心管理、一点也不粗心大意。每一年坚持在秋天黄金时间段施底肥,亩施根果良品菌剂5袋、根果良品有机肥料5袋,根果良品中营养元素肥3袋,高品质复合肥料3袋,生长发育时节亩施2次作用水溶肥,春天追肥2斤硝酸铵钙/棵,灌一次酵素液,全...

提高果树早期产量与改善果品质量
答:多数果树栽培植后3~5年才能结果,这样就造成生产周期过长、成本回收晚和市场供应弹性小的缺点。因此,提早结果一直是果树工作者努力的目标之一。而构成果品质量的基本因素是性状、性能和嗜好。因社会对果品的喜好与需要各有不同,所以,今后果实品质的发展方向将是个性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多种类、多品种的...

怎样栽培措施可以提高果品品质?
答:研究表明,新模式光合产物分配到果实的比率为67%,比传统模式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江苏张家港市凤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底把桃树主干形全部改为Y形。公司负责人颜大华认为,Y形树形叶幕薄,通风透光好,树势容易调控,结果均匀整齐,下垂果多,果实形正、色佳、味甜,商品...

想要提高苹果果实品质,应该如何提高呢?
答:果树施用草木灰可以增大果实提高品质,为什么?因为草木灰是很好的钾肥,钾肥能提高光合作用就能制造更多的营养,使果个增大。它还能促进糖分积累使果实品质提高草木灰确实能提高果品质量!只可惜现在上哪去找草木灰?!就是现在的工业4,0也生产不出来!唯一能生产它的就是柴禾!可是现在被环保灭了!你还...

我国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有哪些?
答:②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果品质量。提高果品的科技含量,生产优质果品是发展果业的核心。要从提高果农的科技兴农意识、提高果农的整体素质抓起,强化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名牌战略,从国际、国内大市场着眼,从具体环节入手,把我国的苹果质量搞上去。新建果园应积极推行矮砧密植的栽培形式...

3000字论文:目前我国果树生产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提高果品质量
答:果品质量不佳主要表现为果实个小(低于标准)、果形不正(偏斜)、果形指数低(太扁)、果面不光洁(污渍、锈斑)、着色不良,色泽不艳;果肉硬度小、含糖量不足、不耐贮运、污染严重,加之采后处理(分级、洗果、涂蜡、包装等)跟不上,致使商品质量下降。 二、提高果品质量是大势所趋 产量形势使然;近年来,由于果树面积...

提高苹果梨果实内在品质的田间技术措施有哪些?
答:果实的内在品质是评价果实综合质量的重要内容,而果实中的糖酸含量和比值又是衡量水果内在品质的主要内容。影响果实中糖酸含量的条件和因素较多,通过生产实践和经验总结,下列措施对提高苹果梨果实内在品质,具有良好效果。(1)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性质。土壤的质地、肥沃程度和通气状况等都可影响苹果梨的品质。加强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