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读后感

作者&投稿:雕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非常感谢作者付守永先生,是您给了我们读者心灵鸡汤。您以智慧之水洗涤我们心灵的同时也给我指明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真正途径----用爱去工作。

书中不管是大提琴师下岗后做一名葬仪师的故事,还是疱丁解牛的故事都充分地诠释了一个普通的工匠对工作的执着,他们和自己工作建立的那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把工作看作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用心跟它交流。他们在工作中所获得的不是我们看到的表象收入,而是他们为之付出的爱换来的幸福感。

确实,钱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重要,因为它能帮我们实现一些梦想,但当我们把赚钱作为梦想时,我们的生活将失去了意义。当然,如果我们只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那工作带给我们的痛苦一定大于快乐!无论我们从事哪个行业,只有我们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才能出类拔萃,才能淋淋尽致地描绘出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以此获得更多的幸福快乐!

“治天下者必先治己,治己者必先治心”,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心的问题".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心灵感触已经忽略了,已经不在乎了,已经不愿去擦拭心灵上的尘埃,那么我们将会失去活着的意义!

工作是一种修行!

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是践行却体现在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点滴。

出众的“才华”和非凡的“努力”形成强大的力量,但这力量的去向必须由“人格"来架控。如果人格扭曲,那这力量必将带来严重的恶果。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用信仰积累生命的厚重,弥补先天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人格。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利和利他两部分,两者的比例即为人格”

书中提到的“巨匠”乔布斯、聂圣哲、稻盛和夫等,他们的故事说明非同寻常的品质、毅力,以及他们努力影响和带动了一批批优秀团队的品质和精神。他们把工匠精神融合到了他们骨子里,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给迷茫者指明了方向。

无论是谱写工匠精神的普通工匠还是以工匠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巨匠,他们都有着共同之处:“对工作或企业付出百分之百的爱和热情”

当我阅读完整本书再对照自己及我们企业时,只想用“漏洞百出”形容。“赤裸裸的注视自己,毫无保留的彻底反省,然后才能认识自己”。

我非常爱我的工作也很敬业,这一点是绝不质疑的,但是我忽略了最核心的一点:“工作定位”。我“非常爱我的工作”,但这只是我认为的,因为我的工作没有感受到我对它的爱,我做的不是它想要的。敬业也如此,我只是把大把的时间和它呆在一起,但没和它心灵上的沟通,它感觉不到。

我进入公司即将7年了,做管理已经6年了,但今年才去认真地管理面料知识的学习,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是一个笑话。以前总觉得“面料知识资料店铺上都有的,新同事上岗店长也都会进行考核,差不多也就行了”,但整个过程没有监督,一切都被自己理想化了。特别是参观了一些优秀企业及平时的学习累计,才发现我们把最最基础地东西都忽略了。

前几天我邀请了总公司前任经理到个店铺指导陈列,问题都出在细节上,如:分类不清、衬衣叠放不标准、裤架上陈列不整齐、叠装不统一等等,其实我们不是没有能力维护这些细节,而是没有想到,没有意识到,也是我们没有百分百去爱我们的货品,假如爱它就会给它最美的展示。总的来说也是对工作没有准确的定义--------爱它应该如何做!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差不多”、“大概”吞噬了方向,这些促成了工匠精神的反面教材。必须以标准化,具体化,数据化定位,向工匠精神迈进。

货品的管理方面我对自己的要求:对当季销售20样以上的爆款,以图片作为备份的同时用心记住每一款的细节而不是大概,以便为以后选货奠定基础。

对人事方面,沟通最关键,能在店面做的事绝不去办公室,增加和大家在一起的时间,在了解各位内部家人的同时,也了解了顾客的需求。

一个企业的老大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的管理层决定一个企业的发展结果,《工匠精神》值得我们认真阅读。

家人们,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把对工作的爱和热情传递给我们的每一位家人,让工匠精神覆盖公司,创造一个优秀而永久的共生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