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怎么发展来的

作者&投稿:尾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心理学只有很短的历史, 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
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
 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三个德国人共同创立了科学心理学
1、冯特在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公认1879年是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之年,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2、费希纳创立了心理物理学。
3、艾宾浩斯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进入派别林立的时代。 1、构造主义
 代表人物,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内省(即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去了解在不同的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的结构。
2、机能主义
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意识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是个人的,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功能的。
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认为不应局限于内省法,可以采用观察、测验、调查等方法。 机能主义对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过程起了推动作用。  真理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ruth,1909 
宗教经验种种:The Variety of Religious Experience,1902
3、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其最重要的特点是:
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认为意识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华生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事物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2、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被动学习的。反对遗传决定论,代之以环境决定论。
 3、把对动物研究得到的结果,(行为的原理原则),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华生概括了有机体的全部行为反应,分为四类:
1.外显的习惯反应,包括开门锁、打网球、拉提琴、盖房子、与人说话、与人交往;
2.内隐的习惯反应,包括条件反射所引引的腺体分泌、无声言语(即思维)、身体的定向或态度; 3.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的本能和情绪反应,例如抓握、打喷嚏、眨眼等; 4.内隐的遗传反应,包括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 
4、格式塔心理学
 代表人物是韦特海墨、苛勒和考夫卡。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是“形状”或“组型”之意,有整体的意味,这个名称代表了这个学派的宗旨。。  特点:
 1、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一个整体,知觉是心理组织的过程。  2、在知觉、学习、思维和问题解决方面做了大量实验研究,有重要的贡献。  3、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 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精神分析论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强调无意识,无意识为被压抑的欲望、本能冲动以及
其替代物;意识为我们平时所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前意识是指人们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这三者为早期的人格结构,后来用本我、自我、超我代替。 特点如下:
(1)理论观点不是来自大学教授的书斋和实验室,而是来源于精神病治疗的临床实践; (2)不以人的意识和正常行为为对象,而以人的无意识和异常行为为对象; (3)不采用实验法,而是用临床方法(精神分析法)做为研究方法。
 (4)在很长时间内被拒于心理学主流之外,有时也被称为 “非学院派的心理学”。 关于弗洛伊德与他的基本观点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基本观点 精神层次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 心理治疗法:
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由马斯洛创立,以罗杰斯为代表,被称为当代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因为它既反对行为主义,又反对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它强调人的主观经验的独特性,关注人的潜能和自由,强调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主张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应研究人不同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是善良的,人不是受无意识的欲望驱使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力。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7、认知心理学
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凡是研究人的认识过程的,都属于认知心理学,20世纪40年代末,在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影响下,诞生了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家将人的认知过程类比为计算机的信息加工过程,用实验法研究人的内部心理过程。也就是目前西方心理学界通常所指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也就是所谓的信息加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提出短时记忆中有三种编码:①听觉编码即声码;②视觉编码即形码;③语义编码即意码。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是按事物的各种性状将其分成三种编码分别贮存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而后可以用声、形、意三种不同的途径来检索这一记忆。
(三)前苏联心理学的发展
 在心理学的发展上,苏联心理学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是有区别的。 谢切诺夫以大脑的反射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别赫捷列夫写了《反射学》一书。
巴甫洛夫专门研究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促进了美国行为主义的兴起。巴甫洛夫学
说对苏联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其理论基础之一,也直接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以及一些东欧国家的心理学。 
(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1907年王国维从英文版重译丹麦霍夫丁所著《心理学概论》。
1918年陈大齐著《心理学大纲》出版,这是中国最早以心理学命名的书籍。 1917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
这时,构造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等都被介绍到中国来,中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心理学研究。
1951年便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几所大学和各师范院校都设立了心理学专业和教研室。
50 年代,中国心理学界曾学习前苏联的心理学和巴甫洛夫学说,在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劳动心理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工作,取得了成绩。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心理学受到了批判而被取消。
70年代末心理学得到恢复。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心理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心理学家进入了各种国际心理学组织的领导机构,吸收各国的先进心理学思想、方法和技术,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学术研究,使中国心理学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现在,我国有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在20余所大学建立了心理学系、心理学研究所或心理学专业,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
(五)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 1、代表:
20世纪50-60年代,罗杰斯、马斯洛 2、观点:
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需要。
只要环境适当,就会努力实现、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
(二)认知心理学
1、时间: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心理学新方向 2、观点:
人是类似微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按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模拟微机建立认知模型,并以此途径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 3、应用:
与计算机科学结合¡ª人工智能;
与认知神经科学结合¡ª把行为水平与相应大脑神经过程结合研究。 
(三)生理心理学
1、概念:心理学的重要组分,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2、内容:
脑与行为的演化;
脑解剖与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认知-运动-控制-动机-情绪-障碍等心理和行为的神经过程-机制。 3、趋势:
交叉综合性学科, 对象¡ª人和动物; 方法¡ª实验和非实验; 性质¡ª基础和应用
4、意义:其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心理学发展的新动力。

(六)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 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
——后现代心理学( postmodernp sychology) 、 、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p sychology) 、
 ——进化心理学(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
(六)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 三种研究取向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心理学的特征:
后现代心理学则是对整个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的反动。其特征:主张心理的社会建构性;强调互动的源泉作用;关注话语的建构中介意义;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 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积极心理学是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其特征:积极的价值观取向;个体与社会层面兼顾的研究视野;以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论倾向。
进化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进化心理学是对内源—外源论的反思。其特征:心理机制是进化的产物;心理进化源自压力与适应;心理机制是“达尔文模块”构成的“瑞士军刀”结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的结果。

~

理学如何理解?
答:二、如何理解理学 1、首先要明白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属于儒学的一种,很多思想还是来自于孔孟,但结合了佛道的一些理论。2、程朱理学的内容可概括为:(1)世界万物的本源是天理,一切事物都只是理。很抽象吧,看第二条。(2)天理就是人伦道德,就是三纲五常,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比如...

朱熹是怎样发展理学的?
答:朱熹的父亲朱松是一个很有民族气节的知识分子。他因为不满于南宋王朝求和苟安的做法,把家搬到了福建。出生在书香门第的朱熹,从小就博览群书,广读词章,出入佛老,对各种学问有着极为广泛的兴趣。从24岁起,他受学于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开始真正走上理学的发展道路。朱熹18岁就中了进士,曾担任过...

理学思想体系何时形成,什么是它形成的标志
答:理学思想体系两宋时期形成,二程学说是它形成的标志。理学分两大流派:一称程朱理学,以 “二程”(程颢、程颐兄弟)、朱熹为代表,强调理高于一切;一称心学,以陆九渊、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为代表,强调心是宇宙万物的主宰。今人又有三派之说:气本论一派,以张载为代表;理本论一派,以程朱为...

理学有什么流派
答:至明朝,陈献章开明朝心学之河,儒客大家王守仁(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二字并发扬光大,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南宋陆象山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系,是在与道学一系的辩论中不断发展的。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他提出...

理学为什么会出现?
答:为什么宋朝会出现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发展根基是什么?它与传统儒学有什么不同之处?我好像知道了一些答案。孔子与孟子的儒学,严格来说,是一种政治哲学,只盯着当下的社会,看社会如何如何不好,要如何如何恢复上古制度。孔子最想恢复礼乐,孟子最想恢复井田制,满满都是社会责任感。但人不能只考虑社会...

程朱理学是怎么发展的
答:程朱理学的创始人是朱熹。那么扩散他这种言论的是朱元璋。朱元璋出生草莽,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说自己是朱熹的后人。所以就大肆鼓吹这种理论多么优良。这就是统治者统治百姓的工具。一种策略罢了。

近代西方物理学发展史
答:1、 近代物理学时期又称经典物理学时期,这一时期是从16世纪至19世纪,是经典物理学的诞生、发展和完善时期。近代物理学是从天文学的突破开始的。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公元14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发表了他的13卷巨著《天文学...

到底啥是理学?什么是理学中的“气”?什么是“理”?我为啥就理解不了这些...
答:理学是儒道佛三家的融合的产物。是儒学从佛道中吸取有益的内容,完成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后形成的新的儒学,因主要是在宋明时期完成,又称为宋明理学~所谓“理”,指的是万物的本质,是万物运行的规律(如四季的变化等),宋明理学学者又把“理”上升到“天理”的高度,认为人也应当遵守“理”,要...

王阳明是怎样发展理学的
答:王守仁是我国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他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天理即是人欲”;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

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答:从人类获取逻辑理念的历史发展的角度,也是先有时间,时间是除了数字以外(或与数字一样)的最基本的逻辑理念。空间比时间进一层,人类没有办法来直接掌握和控制时间的流逝,世间任何的物理量都是时间的函数。人们无法用时间来储存任何信息。而空间既是逻辑的,又是物理的,人们要获取信息必须有确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