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作者&投稿:剑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时期的周朝王室为何无人相助?我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战国和三国时期一样,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并且,在战国时期,人才的流动也是比较频繁的,比如吴起先在鲁国为将,后来又相继投奔魏国和楚国。再比如商鞅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结果在秦国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得以开启了“商鞅变法”。至于张仪、苏秦、公孙衍等纵横家,更是往来于战国七雄之间,纵横捭阖,搅弄风云。

不过,虽然战国时期的人才众多,但是,这些人才却几乎没有为周天子效力的情况。在战国时期,东周王室可谓日渐衰落,先是在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时无能为力,更是在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后彻底失去了天子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人才众多,为何没人投靠周天子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战国时期的人才几乎没有投靠周王室。一方面,周王室实力弱小,没有发展的前景,从而难以吸引这些人才。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周王室的实力就开始走向下坡路。在春秋时期,连郑国这样的小国都敢和周王室相抗衡,这让后者的衰落暴露无遗。当然,在春秋时期,不管是齐桓公,还是晋文公,名义上都会打着周王室的旗号来称霸,也即明面上还是尊重周天子的权威。

但是,在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时,周天子不仅不敢讨伐这些违背宗法制、分封制的行为,更选择册封魏国、韩国、赵国、齐国为诸侯,这让周王室的权威几乎是荡然无存。在此背景下,周王室的疆域更是遭到了战国七雄的蚕食,也即其整体实力,已经和鲁国、卫国、郑国等小国差不多了。在战国时期,这些诸侯国显然和战国七雄存在较大的差距。

于是,我们看到,吕不韦、商鞅、吴起这三位战国时期的人才,都是卫国人,可是这三人都没有为卫国效力,这里面既有卫国君主不会重用人才的缘故,也和他们不看好卫国存在直接的关系。同样的道理,在战国时期,周王室所在的疆域和卫国一样,不仅城池有限,而且处在魏国、韩国、赵国、齐国等大国的包围之下,可谓地处四战之地。因此,即便是吕不韦、商鞅、吴起等人才选择投奔周天子,也很难获得较大的建树,这是由周王室的客观实力所决定的。

进一步来说,即便是战国七雄中,弱小的韩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自然远远不如魏国、秦国、齐国等大国。比如孙膑在魏国遭到庞涓的陷害后,第一反应就是回到齐国,而不是旁边的韩国,因为在当时,齐国拥有和魏国一较高下的实力。再比如商鞅离开魏国,选择投奔秦国,这也是因为秦国占据关中、陇右等地,拥有崛起的基础。

另一方面,相对于战国七雄的君主,周王室的历任君主几乎没有什么招揽人才的举动。在战国七雄中,求贤若渴的君主,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前来投奔,比如秦孝公、燕昭王、赵武灵王、魏文侯、齐威王、楚悼王等,都是求贤若渴的君主。与此相对应的是,周王室并没有积极招揽人才,自然降低了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除此之外,周王室对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坚持,已经明显落后于战国时代的实际情况,这也促使其很难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在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的人才,不少就出自君主所在的宗室。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士人的崛起,促使各个诸侯国的君主不能太过依赖宗室。比如秦国的白起、司马错、王翦、蒙恬等名将,都不是秦国宗室的后人。

最后,但是,对于周王室来说,依然坚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也即周天子很难直接任用士人,更不会重用士人。与此相对应的是,楚国的楚悼王,面对吴起这样的士人,敢于将令尹(宰相一职)相托,这是周王室不会采用的用人方式。并且,商鞅变法后,秦国采用军功授爵来鼓励士兵立下战功,获得田宅等赏赐,这也和周王室的分封制、宗法制相违背。由此,即便有人才来投靠周王室,也不可能在周王室的疆域内推出商鞅变法、吴起变法这样的变法,也即周王室缺乏实施变法的土壤条件。

综上,战国时期人才那么多,却没有人为周天子效力,这也是一个双方共同选择的结果,也即人才更原因为秦国、魏国、赵国、齐国、楚国等大国效力,而周王室也缺乏招揽人才的诚意和激发人才潜能的条件,最终形成了周王室越来越衰落的局面。到了战国末期,秦国在消灭山东六国之间,先吞并了东周王室,从而为剪灭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

战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为何正统周王室却无人相助?
答:在战国七雄中,求贤若渴的君主,自然更容易吸引人才前来投奔,比如秦孝公、燕昭王、赵武灵王、魏文侯、齐威王、楚悼王等,都是求贤若渴的君主。与此相对应的是,周王室并没有积极招揽人才,自然降低了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春秋战国时人才辈出,后世却平平淡淡,是因时代发展需求不同吗?_百度...
答:并不是,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任何时代都有人才,只不过由于时代的需要、政权的选择,决定了只有满足一定条件、具备特定才能的人士能够冒尖。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王朝,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候,维护政权安定、避免再度陷入春秋战国那样的混乱局面就成了时代...

中国古代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个怎样的朝代?
答: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 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

...时期不像“三国”时期那么多人才辈出?那么多经典典故?
答:这是我认为的原因 再者 五代十国也就是五胡乱华 从来不被学者看为是正统的朝代 这是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当然就不会歌颂哪个了!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五十三年。实际上十国当中有六个在960年之后灭亡,北汉在最后,被灭时已是979年。五代是...

都说富不过三代,中国的哪一个家族到现在都千年不衰?
答:其实纵观《钱氏家训》,其中无外乎是一些质朴简单的道理,但就是这样的家训形成的家风却催生出许多人才,这本家训是无论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的大智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构筑的。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是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家风的家庭。

中国历史中隋唐时的著名人物个介绍!
答: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个人才辈出的朝代,著名人物不计其数,以上也仅是略见一斑。王 勃(650~675),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为四杰之首...

春秋战国一共有多少诸侯国?国名都是什么
答:肥、鼓、赤狄、潞国、江、根牟、应、罗、樊、毛、程、宿、詹、焦、祝、吕、聂一百零五国。另有义渠、大荔、孤竹、山戎。共计一百零九国。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海兴苏基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有哪些名人?
答:教治人才,上至皇帝(咸丰帝),下至重臣(、张之万、李鸿章等)、学者(俞樾等)。晚年主讲盐山香鱼书院(后改盐山中学),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道光进士孙鸣珂,历官翰林院编修、江西道监察御史、归德府知府,与族叔葆元并称“老翰林、小翰林”。清初著名诗人杨彤庭(高湾镇人),为明万历...

孔子七十二贤人分别是谁
答: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他所教出的学生,很多都成为了 历史 上的著名人物。那么,孔子门下的七十二贤人都有谁呢?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孔子七十二贤人分别是谁。 孔子七十二贤人名单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三千徒众立,七十二贤人。”这是出自古时家教经典之作《名贤集》中的几句话,其中...

蜀国到底强不强
答:蜀(汉)国是三国中最弱的,这点不用怀疑。诸葛亮之所以六出祁山,其实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毕竟蜀(汉)国立国的目标就是恢复汉朝,蜀国就是以此来积聚人气的。若是不伐魏,蜀国作为一个政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诸葛亮也明白当时的形势,可是不能不勉力坚持下去啊。我认为刘关张他们之所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