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象棋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象棋高手是怎样练出来的

作者&投稿:牢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在新加坡住过一段时间,也参加过校队比赛,或许可以帮你回答这个问题。新加坡没有职业棋手,但是民间的棋社为数不少,并且赛事也不少。从中学开始,学校就会举办很多比赛,让学生参与。基本上每个学生都需要参加2个以上的活动,用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而且也有积分制度。象棋下得好得,会进入校队,取得更多积分,积分不够是不能毕业的。
在大学,住在学校宿舍是既方便又省钱的,但是宿舍数量很少。大一可以优先住校,但是大二之后就需要依靠积分了,例如球队、棋队。学校的宿舍分很多群落,叫做Hall。每个Hall都有若干栋宿舍,叫做Block。内部会先有选拔赛,inter-block game,然后inter-hall game,最后组建校队参加学校之间的比赛,传统上南洋大学队的国际象棋很强,而国立大学的中国象棋很强。我在国大的那年,国大拿下4台中国象棋,而南大拿下4台国际象棋,最后抓阄我们输了。
民间也有许多棋社,新加坡有象棋总会,下面按议区也有许多棋社,每年都有年赛。最出名的是北斗棋社,历史比较悠久,一直活跃于南洋一带,组织过不少台湾、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的棋手一起比赛。新加坡的棋手都是业余的,没有薪水只是凭着对爱好的热忱,凭着在各类赛事里跟同好们切磋的经验成长。比赛之后选手们还是兴致勃勃,就开始乱斗,各种怪异开局反复切磋。尽兴之后还有很多人一起去大排档吃饭,还没尽兴的继续找地方通宵切磋,风气十分良好。
当然,跟中国大师们的职业化训练相比就还是差很多,中国随便出一个大师就可以横扫象棋的国际赛事,只有台湾的吴贵临还能抗衡。我记得柳大华曾出席过两次,后来感觉差距太大就主要是来表演盲棋的。
新加坡有过一位女子国际大师张心欢,我有幸见过,不过她不认识我,呵呵。看起来就非常普通的家庭妇女,完全感受不到什么气场。
望采纳。

就象炼驴皮胶或狗皮膏那么炼成的

中国象棋高手是怎么炼成的~

学棋要从残局开始,因为残局子少,而且残局的走法目的性更强——杀王和保护王不被杀,这样就可以在攻防之中学会每一个子力的特点,学习子力之间的配合方法,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强对棋局的认识深度,提高自身的实力。

一个会下象棋的人+日长月久的练习+高手的指点+自己的探讨=象棋高手 自然炼成. 影响象棋水平极限的是个人素质和悟性. 思考+联想+复盘分析=象棋高手

本人新中国象棋 等级积分3060,胜率78%,等级特级大师,评测等级业余六级, 不知道能不能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其实,不管怎样都是有一个过程, 入门——提升——加强——拔尖。祝你学习象棋快乐进步, 现在就个人一些初浅看法略作说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不甚欣慰!!! 总体说来 : 一、了解象棋的基本规则,胜负判定啦,基本的死活啦,杀棋的方式啦,一局棋的对局分为哪些啦,比如说布局,序战,中盘,终局等。 二、多多下棋,多多练习,多多思考。 三、找一个比自己高的老师教棋,自己少走弯路,提升学习棋艺的效率。 四、掌握一些象棋的技艺,比如谋子,攻杀,取势,压迫,妙手。 五、要十二分的热爱象棋,兴趣保持长久的浓厚,要树立达业余大师的人生目标。 六、选择有关象棋一些棋理论指导方面的著作读熟,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七、选择与自己风格相似的经典名局,一而再,再而三,多次打谱,进行感悟。 战略战术: 中国象棋是讲究战略和战术的,不管怎样,一般说来,象棋赢棋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把对方“将死”。就是你的某颗棋子正在捉吃对方的老将,而对方的老将无处可逃,也没有其他的防守子能阻拦你的这步捉。 第二种是“困毙”。因为象棋规则是不能送吃老将,所以就产生了“困毙”这种赢棋方式。“困毙”就是用子控制对方所有子的出路,使他下步不管走什么都会被你将到。比如对方只剩底线光老将的时候,你用一个小兵占住对方九宫的中心,那对方下步棋老将不管往哪边走都会被你的小兵吃,而象棋规则是不能送吃老将,所以对方就不能动老将,而对方除了老将外又没有其他可以活动的子了,这时就是被“困毙”了。 如果是象棋比赛或者在网络上下棋,那还有一种特殊的胜利方式,就是“对方超时”。象棋比赛或在网络上下棋,都是时间限制,即规定在多长时间内要走满多少步棋之类,如果在相应的时间内没有走到,那就算超时。超时一方判输。 就战术上而言,从大的方面讲有 弃子,兑子,谋子,运子四大方面。 从小的方面讲有(1)腾挪(2)拦截(3)照将(4)抽将(5)闪将(6)捉双(7)牵制(8)串打(9)驱逐(10)封锁(11)堵塞(12)围困(13)兑子(14)弃子(15)献子(16)引离(17)吸引(18)顿挫(19)冷着(20)等着(21)诱着(22)闪击 着力中盘: 中局是一局棋的灵魂,要多从中局上狠下功夫,因为中局情况复杂,战略战术应用最为丰富,最能发挥本领、展示风格和实力,讲求的是计算能能力、局势判断能力、局势认识和理解的程度。 中局对攻而又双方混战,是最难算棋的阶段,因为它虚虚实实比较多,勿使人迷惑,往往因一着之差,即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所以,下棋的时候需要全盘计算,局部利益必须以全局利益为先.主要做的有以下几点:1、培养积极主动和作战精神和意识。2、潜移默化锻炼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方法。3、努力适应尖锐复杂的局面,具有坚毅沉着的应战素养。4、解析危局和杀局,建立棋盘上的“空间观念”,提高计算的力度。5、逐步地形成杀势直觉,并转变成为自然流畅的着法。6、倍增棋艺的兴趣,调剂身心,感受智慧和美感。除了中局,也要对于残局有一定捕捉胜利的警觉,残局中将会是胜利的最终斗争,不可忽视。 具体措施: 1.「记棋」.这是一种基本技术,无论是总结对局,或研究开,中残局,都必须能做到「记棋」.事实证明,下完棋之后,进行复盘,分析优缺点,吸取教训,是提高棋力的有效方法,全记下来,则以后便很难分析,所以,对「记棋」的技术不能忽视,在平时的对弈中,需要经常练习.练习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双方每走一着棋,就立刻用笔记下来,至对局结束为止.另一种练习方式也叫「默棋」,在实战的时候不记录着法,全靠心里记住,待弈完棋之后,才由自己复盘.这样,起初可能不容易将着法全部记住,但是只要平时多练习,就可以逐渐多记了.至能够将全部的着法摆出来,先后着都没有调错,就算可以「点棋」了. 2.「拆棋」.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练习,不但中级棋手要重视,就是高级棋手也需要重视,因为总结经验和创造新战术,都要通过「拆棋」来进行.一般是和别人对弈后,不论胜负,均进行复盘,以寻求着法的优劣的关键所在,包括胜利中找出差距,失败中找寻优点.例如在己方本应输棋的时候,对方恰巧出现了错着,演成自造死局,因而造成自己的胜利.但是这样取胜,不是发挥高水平得来的,因此也暴露了自己在技术方面的许多缺点.而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拆棋的练习,并且抱着客观的态度,才能找出胜败的根本原因. 3、高级棋力应虚心好学 一个象棋高手的成长,除了勤学苦练,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外,还要能够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临场对弈是吸取别人经验的一种方法,通过技术上的交流,互相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棋力的效果.以公开的挂大棋盘的比赛来说,棋手的棋虽然比较高,但是也有不少观众在对局过程中的某些地方,比棋手看得准确的,所以在比赛之后,观众提出不同着法的意见时,应该虚心接受.如果有些意见是片面的希也应该虚心考虑,留作参考,或者抱着互相学习的态度来共同研究,而加以解释. 达到高级棋力的棋手,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实战经验,并使之提升为理论,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经反复验证,逐步达到调和正确.在实战过程中,如果双方的功力相当而又弈成紧张局势的时候,就比较容易出现错漏了.所以,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有错漏在前,则不应悔之于后, 因为临场后悔,无济于事,容易影响自己的情绪而降低棋力. 创造新战术,是棋手们的重要课题,值得每一个象棋爱好者注意.新战术问题,有的是综集体的意见,经过整理,或在原有的基础上走出新着而成.每一个新战术的成功,都必然经过曲折和复杂的挑战,是对棋手的一种考验.所以,坚持革命创新,不只是加强技术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 但是,怎样做到掌握全盘的势呢?除了多拆棋和吸取前人的经验外,更重要的是灵活运用战术,经过千百盘的对弈,认真地总结经验,把知识提高到理论层次,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才能确实掌握全盘局势。 综合掌握杀法:(中国象棋擒将为目的,造势、争先、谋子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1、双马喝水——马控将门,另马将军。 2、对面笑——将军使对方因不能形成将(帅)对面而被将死。 3、大胆穿心——用车强行杀去对方中士,成杀。 4、铁门栓——用车或兵直插对方将门肋道。 5、海底捞月——把子力运到底线,在其将帅背后发动攻势。 6、双车错——(也叫两线车),运用双车交错将军。 7、卧槽马——用马在对方底子薄旬的前一格位置上卧槽,然后用其它子力趁势将杀。 8、挂角马——士角位置上将军,然后运用其他子力将杀。 9、钓鱼马——用马在对方3,3(或7,3)位置上马控将门两个点,用车杀士。 10、侧面虎——用马在对方3,4(或7,4)位置上马控将门两个点用其他子力将杀(如车马同侧攻偏将,也叫高钓马,加广义而言是钓鱼马的变例)。 11、八角马——马、将九宫对角分,控将(jiàng)、车将(jiāng)成杀阵。 12、拔簧马——车借马的力量抽将得子成杀。 13、立马车——使处在下二路的马,能挂角将军,可称为挂角马的变例,有的书中也叫“白马现蹄”。 14、宫心车三脚马——宫心有车,三个点马将杀。 15、马后炮——马炮将三子一线,马、将间隔一点。 16、空头炮——马将(帅)同线,士相不能动弹。 17、天地炮——一炮中路,一炮底线,炮、将间子受牵制不能动弹,车吃士将杀。 18、夹车炮——车双炮三子,纵、或横三线交替将军成杀。 19、重炮——双炮将三点一线,一炮充当炮架,一炮在后将军,中间上子而作架子前炮将军,决杀。 20、炮辗丹沙——用炮侵入对方底线,借助车的力量车辗转扫荡士、相或其他的子力,从而杀将。 21、轱辘炮——双炮集于三·7线或七·3线上,滚动将军成杀。 22、闷宫杀——用单炮把对主将死于九宫原位,因将门堵塞而杀。 23、闷杀——通常用弃子手段堵塞对方将、帅活动通道,然后用其他子将成杀,车马兵等单子就行。 24、二鬼拍门——用双兵侵入九宫,锁住对方将帅胁道,搏杀获胜。 25、送佛归西——兵借将,或其他子力,步步将军逼回将帅原位成杀。 26、双将杀——走一步棋使两棋子同时将军并杀死,也称“双照将”。 27、三子归边——集聚三子到九侧翼联合作战成杀。 28、困杀——利用围攻、控制、间停等战术技巧,封闭对方全盘走子,无子运走而杀。 29、三车闹士——小兵过河当车使,用兵破士,终成二线车而杀。 30、单车迎头—— 31、独马控将—— 32、孤兵擒王——

新加坡象棋高手是怎样炼成的
答:大一可以优先住校,但是大二之后就需要依靠积分了,例如球队、棋队。学校的宿舍分很多群落,叫做Hall。每个Hall都有若干栋宿舍,叫做Block。内部会先有选拔赛,inter-block game,然后inter-hall game,最后组建校队参加学校之间的比赛,传统上南洋大学队的国际象棋很强,而国立大学的中国象棋很强。我在国大...

象棋高手是怎样练成的?
答: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棋艺。第一是最好有高手指点;第二是要善于学习,多花点时间在开中残的研究上,开阔棋路;第三是要认真实战,少下一盘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定要认真;第四,最好找一个或者几个水平不错的人和你一起复盘,这是很重要的,在没有名师的前提上这一点几乎是最有可能快速提高棋...

(转)《异类》的读后感——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答: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

中国象棋高手是怎样炼成的进阶秘籍
答:象棋高手都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刻苦钻研,有输入才有输出。象棋没有必胜的法则,平时多练习和总结,下棋不止用脑,更要用心,要有超凡的耐心和静力。多思考对手为什么要走这一步,接下来对手又会有什么后续手段来扩大优势,然后思考自己该如何去选择最恰当的防守方法。若在防守中能想出一些巧妙而隐蔽反击手段...

学象棋看什么最好? 我想下好象棋!
答:(1)扎实基本工,对各种开局、残局作到大体心中有数。特别是残局要有一定的基础,保证该赢的棋要赢,该和的棋不输。(2)多研究高手的对局,了解他们的布局、入局思路,建立大局观。(3)多下,在实战中提高;在实战中赢当然是好事,但要弄明白赢在哪,是捡漏步、还是哪着走出了妙手;输了不必...

中国象棋高手如何炼成!
答:然后学习一个适合你风格的开局变化 一般都是先手一个走法 后手一个走法 走棋的时候要先想想对手应对的走法 不要莽撞 三思而后走棋 要是能够达到算无遗策就是最高境界了个人推荐先手学习当头炮夹马盘头 后手推荐屏风马防守 在一个就是心态了 不能急于求成最好是稳扎稳打 象棋每一步都是关键 ...

怎样下好象棋?
答:(2)多研究高手的对局,了解他们的布局、入局思路,建立大局观。(3)多下,在实战中提高;在实战中赢当然是好事,但要弄明白赢在哪,是捡漏步、还是哪着走出了妙手;输了不必怕丢面子,更得认真总结教训。(4)多复盘。(5)逐渐建立自己惯用的布局套路,并不断研究改进,炼成程咬金的三板斧,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天一的传奇人生
答:一米八几的大个子,犀利、明亮、冷酷的眼神,不苟言笑的态度,还有之前纵横天下的战绩,任谁对上了都会有点心虚吧,要不这“外星人”的外号怎么来的呢,可不是随便取的。 3、时势造英雄 跟杨官璘时代不同,现在的高手,遇到技术上的难题,打开象棋软件,分分钟给你解决。王天一是软件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代国手,虽然说...

为什么下象棋很垃圾
答:当然不是智商的问题啦。或许是因为你经验不够的缘故,那么你应该不气不馁,虚心向高手学习;抑或是你下棋时的心态问题,不能总是想着赢棋,应该看好眼下,积极计算;在或者就是你的对手太厉害了,你应该考虑找棋力适当的人下了!总之,“高手”不是一天两天炼成的,你努力吧!

愈炼愈强的原因是什么?
答:桥牌、围棋、象棋高手除了灵气、悟性之外,也要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 唐代贾岛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三国时曹操《六代论》:“墉(城)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 《太平广记》记载南北朝时山阴永欣寺和尚智承,为练书法,练秃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