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过年会更有“年味儿”? 春节了,怎么样让大小朋友们过年时更有年味?

作者&投稿:厉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离家好多年,一年回家次数也不多,春节就更显得弥足珍贵。虽然有一些东西跟以前不一样了,但我家里依然很有年味儿,可以和你分享一下我家是怎么过的。我家是苏北城市,春节一直遵循着几乎万年不变的时间表,以及一些总会出现的春节食物,这也算是一种过年的仪式感吧。

年二十九之前:备年货,给亲戚拜年,剪好头发,因为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是不能理发了。除了饭桌上的,每年姑姑们都会给各家添置春节零食——老八样(蜜三刀,羊角蜜,麻片,条酥,江米条,金钱饼,花生糖,山楂糕)+炸麻叶子+炸丸子+小儿酥糖。

老八样

炸麻叶子

炸丸子

小儿酥糖

年二十九和年三十:大扫除、购置新年零食,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凌晨放鞭炮;还有,大年三十晚上的抢红包。我家的春联和福字一直都是自己写,偶尔会请专业书法的朋友帮写福字。自己的虽然水平很一般,但却是成就满满,感觉这才是过年的开始。

自己写可以尽情发挥,今年打算试试中英文的,哈哈~~

早年作品哈哈~每次去奶奶家都会看到这一大作 

PS:感谢微信更新,让我能够翻到这么多年前的图片……

年初一:一大早我妈就会拉着我和我爸去寺庙烧香祈祷,然后回家包肉馅饺子,与父母爷爷奶奶吃饭;

香火旺盛

 年初二:姑姑们回家,这天是包素馅饺子吃,一起吃大团圆饭,娱乐项目就是打牌啦。我家春节基本上都会在家吃,反而平时会去饭店,家里人一直认同只有在家吃饭才算是过年。

每年,春节期间市里都会有各种活动,民宿文化节、灯会、赏梅节……到处都是浓浓的年味儿,除了年夜饭和娱乐项目,家里人当然也会去找几个活动热闹热闹,感受过年的气氛,现在,还会去周边城市游玩找年味儿。



先表明过年要有年味,无非是要有三点,一是气氛,二是仪式感,三是美食。

过年怎样更有年味,我认为还是应该从为什么没有年味了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过年没有年味了?

其实无非就是在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在体会到浆糊写春联、穿新衣、大口吃肉、放鞭炮、看春晚、收压岁钱的喜悦了。每天都能有的东西,也就很难再有期待。

重拾年味,我们不是要的物质满足,而是重拾年俗的乐趣。

一是造气氛

无论什么节日,家里可能总会有一两个人拿着手机对你说,过节有啥不同嘛,还就是这样,没意思。

过年难道真的没意思吗?当然有意思!重要的是要让人感受到过年喜庆、有所期待的节日氛围。

1、大扫除

记得小时候迎接春节最大的一个仪式就是大扫除,全家一起开动,从扫地拖地到全部换干净的床单被套,要得不仅仅多了一两个家庭成员劳动力,而且在大扫除里的辛苦会让人的心里不自觉的更重视即将到来的春节。

毕竟按照一般的生活规律,没有大事儿是不会轻易做扫除的。

2、春联、剪纸,彩灯

装饰品可以说是很好的营造氛围的东西,过年也是必不可少的。其营造氛围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展示效果,也体现在装饰的过程中。

拉上家里最不积极,或者是小孩打下手,一起研究春联的贴法(上下联的左右真的很容易弄反)、彩灯的布置,窗花高度,倒福的角度,让装饰成果也成为整个家庭的劳动成果,节日的氛围也会更浓郁。

二是仪式感

气氛造完了就是仪式感,别小看了仪式感这个看上去很莫名奇妙的词语。春节的快乐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于仪式感。

1、压岁钱

无论老少,在春节最期待的应该就是压岁钱,这也是春节中最有仪式感的一个流程。听我奶奶说以前的压岁钱,是需要先磕头才能拿的,虽然现在不用了,但是压岁钱环节也重要的环节。

2、礼物

为了营造仪式感,家人之间其实可以在年前就规定或者预告一下,要互送礼物,并且保持一下神秘感。这个环节成为我家继压岁钱后,春节让所有人都很高兴,也让人感受到年味的一个流程。

虽然我们已经过了那个为了一件新衣服而高兴的生活环境,但是一件神秘的礼物总归是让人惊喜和期待的。

3、全家福

全家人的合影真的很有必要,也是仪式感很强的一个东西。自从那年时间都去哪里了这首歌以后火了以后,对时间的流逝和家人的感概真的很多。

所以我家就规定,年三十的晚上都会在家里的沙发整整齐齐的照一张全家福,留作纪念。

三是美食

这个就有很多可以聊了,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美食也各异。我就说说我家这边,西南地区过年的美食。因为不是北方过年会吃饺子,但过年家里一定是会做满满一桌子的菜的。

1、鱼是必须的,一是兆头好,年年有余,二来长江边的人真好爱吃鱼的!麻麻鱼、水煮鱼、红烧鱼、清蒸鱼每年都可以轮流换着吃,反正没有鱼的年是不完整。

2、有年味的小吃,也是必须要有的,北方的可能会有蒸的各式各样的馒头什么,南方则都是一些小吃,像什么的炸虾片、炸酥肉、羊尾儿(重庆一种历史久远,用面粉、肉、白糖炸制的小吃),这些带有年的味道的小吃,让整个的年味增色不少。

3、腊味也是年的味道,像腊肉、香肠、豆干这些手工制品,最具年味代表的食物,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食。而且这个时间段,也是一年最好的时节。腊味即年味,在很多老一辈的心里也是画上了等号的。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好,物质上我们拥有的得越来越多,但年味越来越少,希望在未来年味会越来越浓!



这两年越来越多人说过年没有年味儿,其实我觉得仪式感这种东西要靠自己去发现,如果只顾着玩手机,做低头一族,那么在哪里过年,和谁过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过年过年,我觉得要有一个仪式感的过程,要过起来,才叫"过"年~

所以不是说过年没有"年味儿",而是有时候我们自己没有去发现这个"年味儿"。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十八线小县城的过年仪式:

1.逛年货市场买年货

每年农历的二十五到大年三十这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那里有一个专门的年货市场,卖红灯笼的,对联的,福字的,各种各样,那条街整个就是红色的,在街上走,头上全是大红灯笼,一到这种时候,县城里面的人都知道,“要过年啦!”

(我们那里的年货市场)

这些过年的灯笼一挂出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去买,反正我们那里是每家每户大门口或者阳台足够大的话,都会挂两个大红灯笼,特别喜庆。

还有就是如果家里有小花园的话,还可以买小灯笼挂,反正我家院子里的茶花树每年都会挂满小灯笼,除此之外,我们那里的两条主要街道的树上也会挂满灯笼,又因为是南方,就算是冬天,树木也是绿的,所以整个县城就是很喜庆。

还有就是一定要买福字贴窗户上,还要买对联贴门上,反正每年每年,买年货装饰家里都是我跟我爸完成的,很有意义。

2.上坟祭祖

我觉得这个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相信不止我们那里,全国大多数地方都会在过年的时候祭祖,过年了,也得看看他们。

我们家每年都是农历二十八回去祭祖,这一天是雷打不动的,我爷爷的四个子女的家人们,其实就是我们一大家子人都会回到乡下去上坟,除了我爷爷的儿子女儿们,孙子孙女们,还有他的兄弟姐妹,很多人会空出这一天时间来看看他。

在我有记忆以来,我每年都去给我爷爷上坟了,因为小时侯我爷爷对我特别好,所以每年我都会在上坟的时候告诉他我一年的近况,很想他。

3.除夕夜放烟花和孔明灯

除夕夜必要仪式,放烟花!我们十八线县城对烟花爆竹还没有明确禁止,所以这一天晚上整个县城就是噼里啪啦,从傍晚就开始了,不管大人小孩,甚至我幼儿园的侄女,都要买炮来放,特别热闹。

而且我们那里零点的时候,习俗是要放一串鞭炮,越响越好,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所以零点的时候,噼里啪啦的声音达到最高潮。

过年,还是需要一点BGM的~ 

此外,过年必须放孔明灯啊!要把自己的愿望写在上面,然后亲手放上天空,来年就能心想事成,如果能和另一半一起放,好运加倍,如果没有另一半,也可以和朋友一起放,反正我每年都会和朋友一起放至少十个孔明灯。

(我的孔明灯之一)

县城的天空上就有很多孔明灯,比不上电视剧里面那么夸张,但是也很漂亮了! 

4.初一去烧香

初一这天,几乎全县城的人都会去我们这里最大的寺庙烧香祈福,真的是人山人海,消防车警车随时等候,因为人真的太太太多了,我爸妈每年都早早地去烧香,然后回家去打麻将。

(就这样的人山人海)

烧香也是有讲究的,最好的是零点的第一把香,叫头香,一般都是卖出去的。然后就是越早越好,很多人凌晨就去烧了,香也要越粗越好,越高越好。

(我卖过的香)

我小时候就是去烧香,希望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后来长大了,发现了商机,就去卖香,这几年初一这天我都去卖香挣钱哈哈。 

5.年后去亲戚家串门

我家亲戚很多,从初二到初八排满了,一般都是初三这天,亲戚朋友们来我家,我很喜欢串门这个仪式,因为很多亲戚朋友一年就见这一次面,大家一起烤火嗑瓜子,聊龙门阵,我觉得很有意思。

还有就是串门必不可少的打麻将,也是我的爱,我们那边几乎人人都会,一家三口齐上阵,四家人就没凑齐四桌,很爽!

6.同学聚会

每年过年都会和我的同学们聚会,而且很多时候都会选择去野炊,因为在外面吃,总是觉得缺少一点味儿。去年我们就去了一个同学的乡下外婆家,自己去山上野炊,很爽。

(野炊的时候拍的)

其实我觉得过年有很多仪式需要大家去发现,都有年货市场,都会去串门,都会和同学聚会,但是有人觉得乐在其中,有人却觉得毫无意义。

我认为主要是要享受这个过程,要在“过”程中找到“年味儿”。 

希望大家都能过年开心~



老听有人抱怨过年没年味,“想当年我们小时候,那热闹那场面,哎哟......”或者“每天都吃好东西,过年照样,有什么意思呢?”“你让我说怎么过年好我也说不好,反正现在没年味,瞎搞”这三种抱怨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觉得年味归根结底还是人情味儿。不是工作应酬、人际应酬中那种“必须”的人情味儿,而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回到自己喜欢的地方,见自己喜欢的人,闲话家常,各人手里一杯白水都能聊一宿,没什么顾忌没什么疙瘩的那种状态,那才叫好。如果天天能这样过日子,那天天都有年味,天天是过年。

怎么样过年会更有年味儿?首先自然就是心态要好,不要憋着从外面受的气,也不要憋着对自家人的气,能摊开说的就摊开说,不能说的就丢到一边去,年后再说,而且一鼓作气解决它。看人呢多平视,别攒着比较的劲儿,也不必在乎别人攒着比较的劲儿,自己把自己心里捋顺了,好受的还是自己,自己好受了,脸色自然就好看,整个人透出和气来,那些关心自己的家人看在眼里,也就开心,一家人团团喜气的,抿着一抹笑在嘴角忙出忙进,这才是过年,当然,也是过日子。

其次,别窝着。打打麻将、看看电视电影、嗑嗑瓜子聊聊人情过往、叙叙家族历史、讲讲小辈的未来,谈天说地,在一方小天地里谈讲,确实是不错的体验,但是也别忘了伴着家人到附近走走,看看早春已开的花,看看树上萌出的新芽,看看这一年的人来人往,看看附近每天都在走却每天都忽略的风景,携着手攀着肩,热热闹闹说一路,或是什么都不说静静的走,那种满溢的幸福感,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过呢?

年味儿啊,一直都在,怎么更有味儿?那就从容一点吧,试着找找那些让你从心底里感觉到幸福感的东西,让你一想到就能自己一个人乐出来的东西。找到了它,不仅更有年味儿,而且天天有味儿。



对于我们在外地务工的小伙伴来说,能买到票回上家,能团团圆圆的就是年啊!

对于年味儿这件事,我有点自己的想法。

抢票

要说从什么时候开始能感受到“年味儿”,那我肯定回答抢票!

从火车站开始春运,12306开始放票,年味儿就汹涌而来了!

从抢票开始的年,特别有味。

准备新年礼物

票买好了,接着就开始准备年货了,一年到头终于从外地要赶回家了,爸妈的新年礼物要买,哥哥姐姐的礼物要买,侄女外甥的礼物也要买,大大小小,就要挑上好一阵,不同价值、不同花色都要慢慢选择。

春运

终于把过年回家的一切准备妥当,接下来就要加入春运大潮了。

年货打包好,然后拽着皮箱拿着包,大包小裹的去赶火车,投身于拥挤的人潮中,这个时候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春节来了!南北大迁移开始了!我!也终于要回家过年了!

那种要过年的轰轰烈烈,配合着火车车厢里面的臭脚丫子的味道,却异常踏实,归心似箭,回家想团圆的心,就是最有年味的。

打麻将

我不止一次说过了,我觉着最有年味儿的仪式,就是打麻将!

麻将桌一支就是过年了,亲朋好友组上几桌,麻将哗啦哗啦的声音,让人特别踏实。这是只有过年才能聚齐的人,才能组起来的局啊。

打麻将意味着团圆,团圆就是年。

吐槽春晚

这个是新年的保留节目了,在看了几十年春晚看的已经没有什么激情的时候,我们找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吐槽春晚!

一边看春晚,一边刷微博,说说蔡明老师今年的新造型,说说和王菲同款的厨房防水手套,在说说FTBOYS三个小朋友一年的成长。

这是不得不看春晚的年轻人最后的倔强。

红包

没有红包的新年不是一个完整的新年。

我爸是个特别有仪式感的人,每年过年的年夜饭上,都会给我们发红包,不管男女老少人人有份,就连我妈都有一个,就别说一个20多岁的我了。

红包不在于金额的多少,在于一个意义,“压岁钱”我们这边也叫“压腰”,看字面意思也知道,一个红包给你,希望你新的一年踏踏实实的。

逛商场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最有新年气氛的,并不是咱们贴了对联的家里,也不是装扮小彩灯的小区。

最有年味儿的是商场了!

刚一进商场,新年的小歌曲就出来了:“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

这小曲一年只播放这几天,但是一播就是好几年,这歌曲哪天不经意在夏天的时候一播,都觉着是要过年了。

走进商场在一看,中国结、福字贴的到处都是,超市里面对联、红包都在最显眼的地方,商场里面每一样东西都在争先恐后的在说:“过年啦!”。

其实过年,我们不要太执着于是不是有年味,过年其实就是年终岁尾的休憩,是新一年的展望,是一家人的团聚,是历史的传承。



怎样过年才能有年味儿?~


如何让自己过年更有年味儿?
答:第一过年前最能令自己感到年味儿的就是赶大集办年货了。在过年之前的各种特色活动之中最令自己感到有年味的就是赶大集办年货,与,去商场超市不同,大集,一般在农村的宽阔场地上,虽然条件不如商场超市,那么好,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充满了温暖在自己的记忆中只有感动,大姐办的年货,才最正宗,过年...

怎样才能让过年更有年味呢?
答:我们怎么样让过年更有年味呢?快来看一下。方式一:电子鞭炮。现在有很多远程遥控的电子鞭炮,而且具有彩灯效果,又增加节日气息,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有电池款或者充电款。春节用完之后其他节假日也可以继续使用。方式二:电子灯笼,散发着东方神韵的灯笼,现在的电子灯笼可以连接手机蓝牙,播放手机音乐。放...

不少人提及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怎样可以让春节更有仪式感?
答:总之,想要增加春节的仪式感,可以尝试拍摄全家福、自制节日用品和祭拜祖先等方式,这样春节就会更加有年味。

怎么过年才有年味?
答:2. 小孩子最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有压岁钱,有新衣服穿,还可以不用上学。3. 过年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和窗花,撕下旧春联,贴上新的春联,以及新桃换旧符,这些都是迎接新年的重要仪式。4. 拜年是过年期间的重要活动。小辈会给长辈拜年并磕头,平辈之间会互相作揖和握手,互道祝福,表达吉祥如意的祝愿。

怎么样过年会更有“年味儿”?
答:娱乐活动是打牌。7. 家庭聚餐:春节期间,我们家基本上都在家吃饭,认为这样才能算过年。8. 节日活动:春节期间,市里会有各种活动,如民宿文化节、灯会、赏梅节等,这些活动增添了浓浓的年味。我们也会趁此机会外出游玩,寻找年味。以上就是我们家过年的方式,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过年的灵感。

如何让过年更有“年味”?
答:4. 人际关系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社交圈可能发生变化,亲友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会有所减少。这可能导致过年时缺乏亲人和朋友的陪伴,增加了孤独感和落寞感。尽管现实与期望之间存在落差,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努力来创造更有年味的过年氛围:. 重拾传统习俗:尽可能保留和传承一些传统的过年习俗...

怎样让过年更有年味?
答:都能凑一桌子的亲戚。大人们聊天喝酒吹牛,小孩子们凑在一起玩游戏,都挺快乐的。那会儿,春晚的小品还挺好看的。哪怕没那么多装饰,空气中也全是过年的喜庆气氛。最后希望这些装扮能让我们的家更有年味,也祝大家“欢欢喜喜迎新年,万事如意平安年,吉祥如意幸福年,祝君岁岁有好年”。

你的家乡有哪些充满年味儿的习俗?过年你都会做哪些富有仪式感的事?
答:3、年夜饭 大年三十一到,早上七点钟每家每户都醒了。大人们要做的就是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每个人都是笑着的,忙着的。小孩儿们早就把大红色新衣披在身上了,他们今天不到别处去玩,在家里守着。大人们一直忙活到晚上,小孩儿们也在一边守到晚上。团圆饭对于每家来说都很重要,而中国人过年是...

怎么过年才有年味呢?
答:二、吃饺子 —— Eat dumplings 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三、守岁迎...

怎么过年才有年味?
答:1、买自己喜欢吃的过年零食,每次要买年货的时候,我都会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超市里面最有年味了,他们会放着喜庆的歌,然后摆着红红火火的糖果,饼干,还有饮料,年味非常的重。2、去和朋友看电影。每次到大年初三的时候就会约朋友一起出去看电影,穿着新衣服,画着淡妆,吃些好吃的东西,一起在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