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名词解释:人口环境容量

作者&投稿:徐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指的是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人的身体是由各个系统构成的完整统一体,它不断地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图“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人延年益寿”)。即使是遗传因素,也受到环境的长期影响。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很多。首先,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式、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
其次,人口的身体素质也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在人类的早期,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下面通过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着重讨论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一)原生环境因素 主要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有些地区的土壤中,缺乏人体需要的某些元素,或某些元素过多,都可能产生地方病。例如,硒是生命必需元素,经研究证实,环境中硒缺乏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环境中硒过剩,却可能产生地方性硒中毒,表现出脱发、脱甲和某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环境中碘异常,当地人口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有些地区自然放射线高,则容易引起畸形胎儿出生较多等。
(二)次生环境因素 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实际上,人类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地球上几乎不存在没受人类影响的环境。我们在这里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来讨论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现代交通、电信业的发展,使噪声和微波辐射污染得以加剧。特别是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已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产生危害,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也有一定的影响。
人们对食品生产中的化学性添加剂颇多担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有关研究已证实,有些食品的污染物和夹杂物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例如某些食品中的黄曲霉素,是目前已知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食品中含有的亚硝基化合物及防腐剂、抗氧化剂等也有一定的致畸、致癌作用。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上千种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有多种致病变、致癌变作用(图“吸烟危害他人和自己的健康”)。
由于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污水和粪便,以及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和医院等的垃圾和废弃物(图“未经处理的垃圾”),没有得到适当处理,可使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对水体和土壤发生污染,并通过饮食传播一些传染病。这类污染往往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发生作用,构成对人体健康的侵害。如进入高温多雨季节后,生物性污染物使蚊子大量繁殖,容易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人口素质的高低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
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图“人口素质与环境(一)(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口,有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人口素质较低的人口,难以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一旦落后意识和封建意识占了上风,就可能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才能开发和利用更多、更广泛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的使用上也更有选择的余地。而科学文化素质低的人口,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不得不依赖现有的资源,当对这些资源的依赖和使用超过一定强度后,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例如在某些渔业地区,捕捞强度大大超过了鱼类种群的繁殖增长能力,结果造成一些鱼类资源濒于枯竭。
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对资源的利用往往不充分,甚至产生全社会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这样,为了维系发展(这种发展往往是低水平的),一方面要求使用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向环境排出更多的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或因为缺乏环境意识,或因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不够,他们的行为经常导致对环境的侵害。至于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工作,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口表现出更大的优势,他们掌握了更多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并将这些运用到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中。可见,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之一(图“文化素质与环境保护”)。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丰富程度,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
科技发展水平,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拓展资料: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谈环境人口容量,应指具体的时期,因为环境人口容量是时间的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2、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3、生活(包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4、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定义中所说的“其他”(如国外或地区以外的)资源和技术,这一点对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环境人口容量——百度百科


名词解释:人口环境容量
答: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环境人口容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当然越多。人类获得的资源数量,与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技水平...

土壤环境容量
答:1、土壤的理化性质是影响土壤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等都会影响土壤对污染物的吸附和降解能力。针对不同土壤类型的环境容量差异,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污染控制措施,如对于粘土,可以采取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渗透性的措施来提高土壤环境容量。2、土壤生物活性也是影响土壤环境容量的重要...

人口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答:(一)原生环境因素 主要指地形、气温、湿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有些地区的土壤中,缺乏人体需要的某些元素,或某些元素过多,都可能产生地方病。例如,硒是生命必需元素,经研究证实,环境中硒缺乏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环境中硒过剩,却可...

人口环境容量的数据估计
答:(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人口消费水平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但是,这并不排除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和潜力相对稳定,以及人口消...

为什么消费水平越高,环境容量越小
答:影响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其中就有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这个因素。居民平均消费水平越高,即生活水平越高,消耗的环境资源就会越多,然而,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各种环境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环境资源消耗的越多越快,这就意味着一定时期一定空间的环境承载力有所下降了,那么环境人口容量势必会降低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辅导:城市环境容量
答:1) 概念:城市环境容量规定了城市规模及其人类活动的限度。它受城市自然条件、城市要素条件、经济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 城市人口容量:这是指在特定时期内,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内能持续容纳的具有特定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以及一定活动程度的城市人口数量。自然因素如土地、水源、能源是主要的...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环境容量的区别是什么啊?!
答: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太阳、空气、淡水、土地、生物等,它们都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但不同的资源对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不同。像太阳、空气目前对环境人口容量没有限定,而淡水过去只对个别干旱地区的人口数量起限制作用,现已成为决定越来越多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估算...

影响农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④游览的时间和位置。距城市的远近、交通状况、游览的季节及在园区中停留的时间等都影响生态农业旅游区环境容量。(2)不同的经营管理政策。农家旅游区中不同的游览活动和适宜的功能分区对环境容量的影响较大,如安静休息、文娱活动、科学考察、垂钓、打猎等性质的不同,要求也各异,其中文体活动与服务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答:1、人口环境承载力(人口环境容量): 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最适宜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环境容量。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①资源状况。 ②生产力水平。 ③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二章 城市空间结构...

影响生态环境容量的因素有哪些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度量研究
答:比如,天然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因为生态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环境的影响是长期的,细微的,在较短的时间内是不能够被测度的,仅仅凭借一时的调查数据是不足以确定其容量的,所以只能采取长期定位容量研究方法进行测度。通过长期各地的跟踪观测获取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出其变化的规律,然后再根据这种规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