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不是独一无二的,真的人人皆可成佛?

作者&投稿:须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佛不是单指释迦牟尼一个人,人人可以成佛,处处可以有佛,就像安明居士在《论佛》中精辟的点到:“佛为自然,自然为佛。人在佛中,自然成佛。机智的辩证出了佛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万万千千,包括花草树木,人鬼禽兽,即便纵然是魔,只要放下屠刀,也可成佛。而人若想成佛则需自然,万万不可急于求成,要心如止水,要破除贪,嗔,痴三毒。只有这样就会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立地成佛。其外,不只这个世界有佛,宇宙中无数个星球上都可以有佛。(当然也有众生。)
满意请采纳

佛是不是独一无二的,真的人人皆可成佛?~

人人都有佛性,任何物质、动物、植物、矿物也都有法性,法性与佛性是一种性,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到最后人人也都会成佛,不但人能成佛,任何物质、动物、植物、矿物也都能成佛。只是遇缘不同。楼上有某宗教人士所谓“佛与撒旦是一家”,试图达到抨击佛教,破坏佛教形象的目的,这是对佛教的不了解所致。佛在哪里?佛是我们的自性、真心、本性,所以上帝有佛性,撒旦也有佛性,其他的某某神也有佛性,最终都能成佛,所以他们也是未来诸佛。所以佛与众生的关系不是一家,而是比一家更亲近,是一体的关系。佛氏门中不舍一人。

  1.念佛往生问答:印光大师文钞选读.为何念佛人多,往生者少 佛所说一切法门, 虽高深玄妙, 圆顿直捷, 皆须断尽烦惑, 方可了生脱死。若断而未尽, 则尚不能了, 况完全未断者乎。唯念佛法门, 仗佛慈力。若有真信切愿, 至诚念佛, 无一不往生者。然念佛人多, 往生人少者。以愚痴无知, 只求来生人天福报, 或不生惭愧, 常行不孝不慈, 不忠不义等事, 心与佛背所致。过在自己, 非佛不慈悲也。若其人未发心念佛前, 曾作诸恶, 今既念佛生大惭愧, 痛改前非, 则亦可决定往生。佛视众生犹如亲生儿女, 儿女不依父母之教, 父母无可奈何。众生若肯改过迁善念佛, 佛决定于彼临终亲垂接引也。(文钞三编卷二·复郑琴樵居士书)

  世之念佛人多, 往生人少者, 一以不依佛教, 口说往生, 心恋尘境。一以不教眷属念佛, 并不预说助念之利益, 及瞎张罗, 预先抹澡, 换衣, 问事, 哭泣等祸害。及至临终, 眷属不唯不助念, 反为破坏正念。功败垂成, 事依俗见, 令亡人沉生死苦海。可不哀哉。(文钞三编卷一·复独山杨慧芳居士书一)

  今则放下万缘, 一心念佛。以果地觉, 为因地心。当必亲证念佛三昧, 临终定登上品。但办肯心, 决定成就。然世人念佛者多, 证三昧者甚少甚少。良由未能通身放下一念单提。故致心与佛难得相应也。座下之放下既真切, 决无不得之理。(增广文钞卷二·复法海大师书)

  汝所说往生者少, 实由信愿不真切之所致。信愿若真切, 即临终始念, 亦有得生之理。若悠悠泛泛, 心中尚在做来生福报之梦, 何能得生。此病根也, 不可不知。(三编·复李少垣居士书一)

  蕅生曰, 末世念佛者多, 成就者少, 无真信切愿故也。孟子论大丈夫, 须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世间法尚如此, 况求生净土, 超凡入圣之佛法乎。居士于贫病家累, 概置弗顾, 孜孜汲汲, 唯佛是念, 讥侮摧挫, 百折不回。卒之预知时至, 瑞相昭然, 足为生西之据。如来彻底悲心, 无问自说之净土法门, 真为末世众生出苦之捷径。但办肯心, 决不相赚, 古人诚不我欺。蕅生获与居士交, 实受其熏陶而起信。欣睹捷足之先, 勉抑人琴之痛。传之励俗, 亦以自警焉。(续编·傅春浦居士生西记)

  2.念佛往生问答:念佛者多,成就人少,是出在发菩提心上吗?问:念佛者多,成就人少,是否在大乘菩萨的菩提心性上出现了问题?

  答:可以这样说法,原因很多,这是一个原因。菩提心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念佛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事物有没有这个心,这很重要。你看看四十八愿里面,十八愿是讲念佛,“一向专念”,十念必生,但是十九愿是讲“发菩提心”。我们在《无量寿经》专讲念佛的方法有两段经文,夏莲居老居士的本子,就是“三辈往生”、“往生正因”这两品。在这两品里面,我们读到,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还是一心三辈,最重要的两句话,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每一段都有这句经文,你就晓得这句经文是多么重要!

  “发菩提心”是第十九愿,“一向专念”是第十八愿。所以有人就执着十八愿,日本人讲本愿念佛只讲第十八愿,没有讲十九愿,这是有问题的。跟《无量寿经》讲的不相应,《无量寿经》明明讲两句,他只要一句,发菩提心他不要,他专要一向专念,这个往生有问题。本愿是着重在四十八愿,这是正确的,但是决定不是四十八愿里头的一愿,其他的都舍掉,这错误。而自古以来,这些祖师大德教导我们,都是《华严》里面的教义,“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四十八愿里头任何一愿一定包括其他的四十七愿;多就是四十八,一就是任何一愿。任何一愿都要具足圆满的四十八愿,这就对。这才是净宗所讲的信愿行三资粮!不能执着一愿,舍弃其他的,那个不能往生。

  你想想看,依旧是严重的分别执着,这怎么行?所以这些我们经读多了,你就会明白,你就懂得。这往生净土一定具足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念佛,大势至菩萨教我们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们有没有做到?这上也出了问题。我们念佛,心不清净,妄想太多,所以说是夹杂,严重的夹杂,功夫不得力。(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五 2006/6/2)

佛道的奥秘
答:都是一种视万物为一体的平等思想。只是没有佛教说得如此透彻罢了。第三、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

宇宙外面到底有什么?我们的宇宙真的是独一无二的吗?
答:我们的宇宙当然是独一无二,但归根溯源也是一体的,属性也是相同的,都来源于元始态(一种真空状态,也是空无状态),元始态是一种是有非有,是无非无的状态。你说他有但什么都不存在,你说他无他又有所存在模棱两可的存在,是一种清明、纯粹、一尘不染的存在,是一种永恒存在。正所谓世界上没...

佛教的特点 急急急
答: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菩提是‘觉悟’或‘正道’的意思,证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愍呀! 第五、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

独一无二的我说说 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句子
答:春夏秋冬,他们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雨。谁也不知下一场雨带给人们的,是灾难,还是惊喜。 12、我是独一无二,无人可替代的。你也是独一无二,今生能在一起全靠一个―缘字,珍惜几千年前修来的这份缘。只要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愿景,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 13、独一无二的宠溺,早已灰飞湮灭。 14、...

大乘讲人人皆可成佛,真的每个人都是可以成佛陀吗?
答:佛经上明确讲人人都可以成佛,不仅大乘这样讲,小乘也讲每个人都可以修成阿罗汉(藏教佛)。佛经把佛比喻为真金,而每一个人都是金矿。通过冶炼,金矿可以成为真金;通过修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真佛。

学佛学有什么好处
答:第三、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已经提到过佛与众生,只是在于觉悟时间的先后而已。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正可拿来做辅助说明。 ‘佛’只是对一个觉悟者的通称而已。就像我们称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为‘教师’一样,教师不只一位,人人可以做教师,处处可以有教师。同样的道理...

人人皆可获得
答:再者,专注工作的时候,时间过得更快一些。贝蒂·史密斯说,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对啊,生活着,奋斗着,爱着生活中的所有相遇,爱着人生中每一个独特的时刻。这就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不会再有的人生。

请问各位,佛教和迷信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拜托各位大神
答:佛关怀众生,‘如母忆子’,不但不忍心众生身受地狱之苦,而且广发‘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菩提是‘觉悟’或‘正道’的意思,证菩提就是得道或成佛之意。)这是何等的慈心!何等的悲愿!这才是真博爱!这才是真怜愍呀! 第五、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在前面第三点里...

联系生活,谈谈人人皆可为国王给予你哪些启示?
答: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高贵还是贫贱,都能成为自己世界中的国王,只要诚实勤奋就行。5、人人皆可为国王给我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自己足够自信谁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自己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努力成为自己的国王。

不能十全十美,但可以,独一无二是什么意思
答:一个人虽不能做到很完美但是可以做到一个独特的自己别人无法替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