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表所示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说法错误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

作者&投稿:单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A、质粒切割前是双链环状DNA分子,所有磷酸基团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故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从图1可以看出,质粒上只含有一个SmaⅠ的切点,因此被该酶切割后,质粒变为线性双链DNA分子,因每条链上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切割后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B、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具备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图中质粒的标记基因为抗生素抗性基因,而Sma I的切割位点就在该基因上,因此用质粒和外源DNA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 I切割,B正确;
C、由于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图2中为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不能使用EcoRⅠ,C正确;
D、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各自会有不同黏性末端,能防止自身环化,D正确.
故选:A.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

(1)0、2
(2)高
(3)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
(4)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
(5)DNA连接
(6)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7)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

(1)由图可知,质粒是环状的,切割前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质粒中有一个SmaⅠ酶切割位点,所以切割后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DNA分子中C与G之间有三个氢键,A与T之间有两个氢键,所以C与G含量越多,热稳定性越高,由图可知,SmaⅠ酶切位点的配对方式是C与G配对.(3)由图可知,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中都有SmaⅠ酶切割序列,如用SmaⅠ酶会破坏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4)如只使用EcoRⅠ酶切割,会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可能出现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5)DNA连接酶可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6)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作用是为了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7)大肠杆菌丧失吸收蔗糖能力,导入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后可恢复吸收蔗糖能力,所以在以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可筛选出需要的表达成功的大肠杆菌.(8)制备cDNA探针时,需提取、分离mRNA作用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cDNA探针.(9)基因工程中,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时用同种限制酶.并用显微注射法导入受精卵中,再利用SRY探针 (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进行检测,将检测反应呈阴性的胚胎进行移植培养.故答案为:(1)0、2  (2)高(3)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外源DNA中的目的基因(4)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片段自身环化(5)DNA连接(6)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7)蔗糖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8)mRNA 逆转录酶(9)同种限制酶 显微注射 受精卵 阴性

...中的重要工具酶,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
答:自身会发生连接成为环状DNA,不利目的基因导入.故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各自会有不同黏性末端,能防止自身环化.Ⅱ.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中较理想的受体细胞,具有一些其他生物没有的特点:①繁殖快,能大量快速复制DNA;②多为单细胞,结构简单,容易操作;③...

...以下简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箭头位置),
答:-CC↓TCAGC- 产生的粘性末端为 -CC 和 TCCAGC- -GGAGT↑CG- -GGAGT CG- 有些限制酶识别简并序列,其识别的序列中有几种是非对称的。如AccⅠ,它的识别切割位点如下,其中GTAGAC和 GTCTAC 为非对称。GT↓AT/CGAC CATA/GC↑TG ...

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如图,已知某DNA在...
答:A、如果1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BamHⅠ,4为PstⅠ,则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同时切割该DNA片段,将会在2处和3处将目的基因切割,并且形成了不同的黏性末端,可以防止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A正确;B、如果1为EcoRⅠ,2为BamHⅠ,3为BamHⅠ,4为PstⅠ,则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酶同时切割该DNA...

...图二为某质粒,表中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用图中的外...
答: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以磷酸基团和五碳糖相连.由题目可知,SmaⅠ识别的DNA序列只有G和C.(3)用SmaⅠ酶切割外源DNA和质粒来重组质粒,其结果是目的基因与抗性基因被破坏.(4)将游离末端重新结合形成DNA使用的是连接酶,获得的环状DNA可能有:原质粒切割的粘性末端重新连接;目的基因的粘性末端连接而成...

图1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如图2,已知某DNA在...
答:A、如果1为EcoRⅠ,2为BamHⅠ,3为EcoRⅠ,4为PstⅠ,用PstⅠ和EcoRⅠ两种酶同时切割该DNA片段,则切割后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两侧有相同的黏性末端(1处和3处),会出现自身环化,A错误;B、如果2为EcoRⅠ,3为EcoRⅠ则切割后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两侧有相同的黏性末端(2处和3处),会出现自身环化...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简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箭头位 ...
答:A、由于BamHⅠ和BstⅠ识别的序列完全相同,因此这两种酶识记上是识别同一位点,题中可知,该DNA分子中只有4个B amH I的识别序列,还有3个 BgI II的识别序列,因此该DNA分子能被Sau3A I切成8个片段,故A错误;B、表示中BamHⅠ和BstⅠ识别的序列完全相同,即该序列可被两种限制酶识别并被切割,故B...

下面是5种限制性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表示剪切...
答:A、限制酶4识别的序列包含6个碱基对,A错误;B、限制酶3识别的序列包含6个碱基对,B错误;C、限制酶1和3剪出的粘性末端相同,均为GATC,C正确;D、限制酶1和2剪出的黏性末端不同,D错误.故选:C.

下图A为4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图B为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DNA...
答:请注意:图中灰色部分为荧光素酶基因编码区,而BamH I的酶切位点位于编码区内,如果使用BamH 1会切断荧光素酶的编码区,无法获得完整的目标基因(荧光素酶基因);Sma I产生的切口没有粘性末端(亦称墩性末端),无法用于重组。您确定答案只有 Msp I吗?一般在获取一个目的基因时,至少要有一种以上...

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
答:【答案】C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干中的信息“Y=C或T,R=A或G”知,一种限制酶可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A错误;HindⅡ与SamⅠ两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中间,切割后形成平末端,B错误;用BamHⅠ和Sau3AⅠ切割GGATCC时,得到相同的黏性末端,C正确;Sau3AⅠ切割位点不在识别序列内部,...

...图2为某质粒,表中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用图中的外...
答:(1)质粒是环状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外源DNA分子的每一条链都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因此共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以磷酸和脱氧核糖相连.由表可知,SmaⅠ的切割位点在G和C之间,因此用SmaⅠ限制酶切割外源DNA,切开的是胞嘧啶脱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