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秀娟个人资料

作者&投稿:宰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诗人。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属河南)[1]。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生平
  家世
  李商隐曾自称与唐朝的皇族同宗。经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没有官方的属籍文件证明此事,因而可以认为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非常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不过,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现实利益。

  李商隐的家世,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他的高祖李涉。李涉曾担任过最高级的行政职位是美原县令;曾祖李叔恒(一作叔洪),曾任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曾任殿中侍御史,在李商隐出生的时候,李嗣任获嘉县(今河南获嘉县)令。

  早年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做官,以光宗耀祖。事实上,他也确实努力承担起家族的责任。成年后,李商隐曾利用为母亲守孝的时间,将寄葬在各地的亲属灵柩迁葬到荥阳。陈贻焮认为这是除了受宗法思想支配外,还由于从小孤贫,家道衰微,因此更加看重骨肉之情。另一方面,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犹豫、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既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也表现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李商隐的启蒙教育可能来自他的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则是他回到故乡后遇到的一位同族叔父。这位堂叔父曾上过太学,但没有做过官,终身隐居。据李商隐回忆,这位叔父在经学、小学、古文、书法方面均有造诣,而且对李商隐非常器重。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大约在他16岁时,写出了两篇优秀的文章(《才论》、《圣论》,今不存),获得一些士大夫的赞赏。这些士大夫中,就包括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

  令狐楚是李商隐求学生涯中又一位重要的人物,他本人是骈体文的专家,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而且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在令狐楚的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写作进步非常迅速,由此他获得极大的信心,希望可以凭借这种能力展开他的仕途。在这一时期(太和四年,830)的《谢书》中,李商隐表达了对令狐楚的感激之情以及本人的踌躇满志:“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自蒙夜半传书后,不羡王祥有佩刀。”

  仕途
  在唐代,缺乏门第背景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发展,主要的入口有两个:科举和幕府。前者被认为是进入官场的资格,是官方对其行政能力的认可;后者是一些有势力的官僚自己培养的政治团队,如果表现出色,也往往可以通过这些官僚的举荐成为朝廷正式的官员。中晚唐时期,很多官员都既考取科举的资格,也有作为幕僚的经历。

  李商隐青年时期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并有机会跟随他学习“四六文”(骈体文),从而自然而然地成为令狐楚的幕僚。但也正是由于这一段经历,使得他一生都被牵累在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牛李党争源于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一次科举考试。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应试举子牛僧孺、李宗闵进行打击,因为他们在试卷中严厉地批评了他。由此,李吉甫与牛僧孺、李宗闵等人结怨,这笔恩怨后来被李吉甫的儿子李德裕继承了下来。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领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在数十年中互相攻讦,争斗不休,成为晚唐政治的一大矛盾。

  李商隐最初的府主令狐楚属于“牛党”,在他的帮助下,李商隐步入政坛。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协助李商隐中了进士。在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并受到其赏识,娶了他的女儿为妻。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成员。这桩婚姻使他被牛党视为李党中人。但李商隐本人可能原想置身于牛李党争之外,他的交往有牛有李,诗文中对两方都有所肯定,也都有所批评。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想要保持中立,显然只能是一厢情愿。结果是李商隐两边不讨好,令狐绹尤其厌恶他,认为他忘恩负义。在令狐绹官居高位后,李商隐曾多次尝试补救,包括写了一些诗给令狐绹(如《寄令狐郎中》),希望他顾念旧情,但令狐绹始终不理睬他。

  在这种情况下,李商隐的仕途显然无法顺利,他曾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两入秘书省,但只是短期地担任过低级官职。李商隐也在基层政府做过小官(开成四年-五年:弘农县尉;大中二年-三年:盩厔尉),同样短暂和坎坷。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一些外派官员的幕下供职。事实上,无论是“牛党”还是“李党”得势,李商隐从来没有机会晋升。他的政治生涯结束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6),其时他追随盐铁转运使柳仲郢,担任盐铁推官,当柳被调任兵部尚书时,他也随即失去工作。在回到家乡后不久即病故。

  其晚年的丧偶和官场失意时他笃信起佛教。

  社交
  有人根据李商隐部分诗作的风格,推想他性格内向(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编·第十一章)。这种猜测多少有些武断。如果从李商隐的另外一些活泼幽默的作品来看,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现存的资料(主要是他本人的诗歌和文章)表明李商隐的社交范围广泛,他是一个乐于交往而且颇受欢迎的人。

  李商隐交往圈里的人物分为四类:

  与仕途生计有关的人物。包括令狐楚、令狐绹、崔戎、王茂元、李执方、卢弘止、郑亚、柳仲郢、李回、杜悰、萧浣、杨虞卿、杨嗣复、周墀、姚合、孙简等人。 互相酬和诗友。包括杜牧、温庭筠、白居易等人。
  政见或信仰志同道合的朋友。包括刘蕡、永道士、崔珏、李郢等人。
  礼节性的交游或亲戚之间的来往。包括令狐绪、韩瞻以及他在各个阶段的同事。

  与令狐楚的交往
  在父亲去世后,幼年的李商隐陪同母亲回到河南故乡,这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且相当艰苦的环境,没有家庭或家族的影响力帮助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进入一个社交圈。李商隐凭借才华、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早在十六岁,他就开始与当地的一些知识分子交往,将自己的作品散发给他们阅读,获得了一定的名气——也许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认识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后来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令狐楚帮助李商隐进入士大夫的社会阶层,同时也使他卷入了党争的旋涡。从829年(文宗太和三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837(文宗开成二年)令狐楚去世,他们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李商隐以谦卑诚恳的态度赢得了令狐楚的信任,有一件事可以表现这种信任的程度:令狐楚在病危之际召唤李商隐来到身边,要求他代为撰写遗表——这并非普通的遗书,而是要上呈给皇帝的政治遗言。令狐楚本人就是这种文体的高手,而他宁愿让李商隐帮助完成自己一生的总结。另一方面,他们两人之间又有非常微妙的距离感。李商隐在一些场合称呼令狐楚为“四丈”,显得相当亲近,但他从不会放松到忘记时时表达感激之情的地步。当然,与其说李商隐谨小慎微地保持了距离,倒不如说令狐楚的态度给定了双方交往的界限。

  在与令狐楚交往的过程中,李商隐学会了如何与既有身份又欣赏自己才华的人融洽相处。这样的人对他而言具有多重身份:伯乐、老师、长辈、上司、赞助者……简言之,他们会对其个人仕途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爱情

  李商隐画像李商隐的爱情生活,被许多研究者关注,部分原因在于李商隐以《无题》为代表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容易被人视为丰富的爱情体验的表达。

  关于李商隐的爱情,猜测的部分远远多于有实际证据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此津津乐道,甚至象阅读侦探小说一样揣摩分析他的诗文,希冀发现切实的凭据。下面这些女子被认为是与李商隐有过感情纠葛的:

  柳枝。柳枝的名字出现在李商隐写于开成元年(836)年的一组诗(《柳枝五首》)中。他还为在这组诗写了一个长长的序言,讲述了柳枝的故事:她是一个洛阳富商的女儿,活泼可爱,开朗大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李商隐的诗(《燕台诗》),心生爱慕,于是主动与他约会。但李商隐失约了。他后来得知,柳枝被一个有权势的人收为妾。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如果不是李商隐杜撰,这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很可能就是他的初恋。
  宋华阳。李商隐在青年时期曾经在玉阳山修习道术,因此有人猜想他在这期间与女道士发生过恋情。在《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等诗中,李商隐提到了“宋华阳”的名字,于是宋华阳就被认为是李商隐的恋人。还有一种夸张的说法是:李商隐曾经和宋华阳姐妹二人同时恋爱。苏雪林在《玉溪诗谜》中[5]对于这个故事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想象发挥。
  锦瑟。李商隐有一首著名的《锦瑟》诗,刘攽在《中山诗话》中提到,有人猜测“锦瑟”是令狐楚家的一位侍儿,李商隐在令狐家受学期间,曾与她恋爱,但终于没有结果。
  荷花。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在他进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这段悲剧给他造成很大的打击,以后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也是对旧情的眷恋。
  王氏。王氏是李商隐的妻子。但有人从李商隐《祭小侄女寄寄文》中(“况吾别娶已来,胤绪未立”)推断王氏为李商隐再婚的妻子。如果这种看法成立,李商隐应该还有一位初婚妻子,但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几乎空白。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写下《房中曲》等悼亡诗篇,情感真挚,语意沉痛。其中最著名的,是在他离家赴蜀地宦游途中所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对于李商隐爱情生活的研究,以苏雪林的《李义山恋爱事迹考》(1927)最为著名。此书在1947年曾再版,更名为《玉溪诗谜》。苏雪林的研究,继承了程梦星、冯浩等人的成果,拓宽和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内容。例如,通过她的考证,多数人接受了李商隐与女道士的恋爱经历。不过,苏雪林的猜测和推理几乎不加节制,从而构画出几段离奇的恋情,包括他曾与宫女偷情。

  诗歌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6]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后世许多诗人模仿李商隐的风格,但没有一位被认可。

  根据刘学锴、余恕诚的整理研究[7],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共594首,其中381首已经基本确定了写作的时间,213首无法归入具体的年份。此外,还有十来首怀疑是李商隐的诗作,不过证据欠充分。

  从吟咏的题材来看,李商隐的诗歌主要可以分为几类:

  政治和咏史。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李商隐早期的政治诗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又含有自我期许的意味,很能反应他当时的心态。在关于政治和社会内容的诗歌中,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对当代社会的意见,是李商隐此类诗歌的一个特色。《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流传得较广的几首。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
  感情诗。包括大多数无题诗在内的吟咏内心感情的作品是李商隐诗歌中最富有特色的部分,也获得了后世最多的关注。《锦瑟》、《燕台诗》、《碧城三首》、《重过圣女祠》等,保持了与无题诗类似的风格。而《柳枝五首》、《夜雨寄北》、《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等,则反映出李商隐感情诗另一种风格的意境。
  应酬和交际。在李商隐用于交际的诗作中,写给令狐绹的几首(《酬别令狐补阙》、《寄令狐郎中》、《酬令狐郎中见寄》、《寄令狐学士》、《梦令狐学士》、《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特别引人注意,为解释他与令狐绹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诗风
  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观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据宋代黄鉴的笔记《杨文公谈苑》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明王士桢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8]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

  此外,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无题诗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7]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

  《无题》(八岁初照镜)
  《无题》(照梁初有情)
  《无题二首》(昨夜星辰;闻道阊门)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飒飒东南;含情春畹晚;何处哀筝)
  《无题》(相见时难)
  《无题》(紫府仙人)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重帷深下)
  《无题》(近知名阿侯)
  《无题》(白道萦回)
  《无题》(万里风波)
  另有5首在目前通行的诗集中经常被标为“无题”的(五律“幽人不倦赏”、七绝“长眉画了”、“寿阳公主”、“待得郎来”、“户外重阴”),经冯浩、纪昀等人考订,认为多半是由于版本问题而产生的原题丢失情况,并非真正的无题诗。

  有些研究者(如杨柳[9])认为李商隐诗集中部分有题目的诗也应该属于无题诗一类,理由是这些诗的题目往往是从诗的首句中取前几字为题(如《昨日》、《日射》等),或者诗题与内容本身毫无联系(如《为有》、《一片》等)。但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李商隐诗集中可以归入无题诗的就有近百首之多。所以此说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许多人倾向于将《锦瑟》、《碧城三首》、《玉山》等诗与无题诗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在写法和意境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隐晦的笔触表现一种微妙复杂的感情。事实上,正是这种一言难尽的情形,使得无题诗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都试图对这些诗的真正含义作出解释。然而没有一个人的注解能够非常令人信服的阐明诗中的涵义。

  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总结了前人关于无题诗的笺注工作[10],从中可以看出诸家观点之大不同:“自来解无题诸诗者,或谓其皆属寓言,或谓其尽赋本事。各持偏见,互持莫决。余细读全集,乃至实有寄托者多,直做艳情者少,夹在不分,令人迷乱耳。”

  文章
  李商隐的写作,除诗歌以外的成就被论及得较少。事实上,他是晚唐时期最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这种文体注重文辞的对偶,并使用大量典故,广泛使用在唐代官方文件中。李商隐在令狐楚的培养下,成了一位骈体文的专家,为许多官员代笔起草过奏折、书信等文书。《旧唐书·文苑传》说李商隐“尤善为诔奠之辞”。由于当时章奏中使用的骈体文,要求词藻华丽,又要表述准确,因此对于用典的要求很高。而擅长写作骈体文的李商隐,养成了用典的习惯,因此被认为这是他的诗歌中喜欢用典的原因[3]。

  李商隐曾将其骈体文作品编订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20卷共832篇。根据《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的记载,李商隐的文集,除了自编两集,还有另外一些。但前述这些文集,都没有流传下来。目前可以看到的李商隐的文章,是朱鹤龄、徐炯、冯浩、钱振伦、钱振常、张采田、岑仲勉、刘学锴、余恕诚等人,先后从《全唐文》、《文苑英华》、《唐文粹》等书中搜辑、考证而得到的。最新的汇编文集《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刘学锴、余恕诚,中华书局,2002)中收入了352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是骈体文,也有少量被称为“古文”的散体文。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对李商隐的骈体文评价很高,认为只要《樊南文集》存留,唐代的骈体文就算全部遗失也不可惜。

  笺注
  由于李商隐诗意比较隐晦,因此一些李商隐诗的爱好者尝试着为这些难懂的诗注解。宋代蔡绦《西清诗话》里提到刘克笺注李商隐诗;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里提到郑潜庵编《李商隐诗选》;明代唐觐《延州笔记》里提到张文亮注过李商隐诗。但这些注本或选本都没有流传下来。事实上,在明末之前,李商隐诗的笺注并不算多。金元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曾感叹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明朝末年的道源和尚,也曾为李诗作注,清朝初年,朱鹤龄在道源注本的基础上,删去了一小部分,又增补了很多,完成《李义山诗注》三卷。这是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李商隐诗歌的完整注本。此后又经过陆昆曾(《李义山诗解》)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屈复(《玉溪生诗意》)程梦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冯浩(《玉溪生诗详注》)等多人的注解考证,已经能够对李商隐诗中的典故大致了解,但是对于许多诗的涵义仍然没有定论。

  在文章整理方面,李商隐曾自编《樊南甲集》、《樊南乙集》,今已不存。清朱鹤龄曾辑录《文苑英华》等书,编成《李义山文集》,但有明显的疏漏。清徐树榖、徐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两人分担了笺、注的工作,成书《李义山文集笺注》,是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注本。之后,冯浩又对《李义山文集笺注》进行考订改编,著《樊南文集详注》。钱振论、钱振常兄弟从《全唐文》中找到徐注本、冯注本均未收入的佚文两百多篇,编成《樊南文集补编》。

  影响
  施蛰存认为,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晚唐时期,韩偓、吴融和唐彦谦已经开始自觉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到了宋代,学习李商隐的诗人就更多了。据叶燮说:“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原诗》)北宋初期的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宗法李商隐,经常互相唱和,追求辞藻华美、对仗工整,并刊行了一部《西昆酬唱集》,被称为西昆体。在当时颇有影响。此外,王安石对李商隐也评价很高,认为他的一些诗作“虽老杜无以过也”(《蔡宽夫诗话》)。王安石本人的诗歌风格也明显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明朝的诗人从前、后七子到陈子龙、钱谦益、吴伟业,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清朝喜欢写艳情诗的人更是专学李商隐的无题诗,例如王彦泓的《疑云集》和《疑雨集》。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小说中的香艳诗也是受到他的影响。

  关于李商隐对后世的影响,可以参看吴调公《李商隐对北宋诗坛的影响》、《李商隐在清代的余波绮丽》、王玉祥《李商隐对苏曼殊诗的影响》、王兆阳《论李商隐的诗对词的独特风格形成的影响》、刘学锴《李商隐诗与唐宋婉约词》等论文。

  传说
  与李商隐有关的传说,散见于后世的史料笔记中。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委婉地讽刺令狐绹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又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后来又有人说,这首诗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出现了他父亲的名字(“楚”),按照当时的习俗,他无法毁掉诗作,就只好锁上门不看。也因此更加嫉恨李商隐。
  宋姚宽《西溪丛语》中记载唐末流传的一个故事: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后来得知,这人就是李商隐的鬼魂。在另一个版本(宋李颀《古今诗话》)中并没有鬼魂出现,是一群诗人在长安聚会时,有人朗诵这首诗,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中说: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后来李商隐儿子衮师出生,李商隐为他取小名叫“白老”。
  宋李颀《古今诗话》中记载:北宋杨亿、刘筠等人互相以诗唱和,创立“西昆体”,以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著名。当时有一位职业演员扮演李商隐,穿着破烂的衣服,对别人说:杨亿他们生生撕破了我的衣服。引起大家的笑声。有人用这个故事来讽刺“西昆体”诗派对李商隐的继承是生吞活剥。

女演员马以资料~

  八一电影制片厂影视演员
  影视作品:

  电影《大爱无垠》饰女主角 (八一电影制片厂)(2007年)
  电视剧《三峡恋》饰女主角 (2007)
  20集电视剧《海天之恋》(海军电视艺术中心)(2006年)
  数字电影 《女朋友》饰女主角 (2006)
  20集电视剧《低调生活》 ( 神州纵横)饰女主角(2005年)
  30集电视剧《再见吧!可可》(北京纵横文化)饰女主角(2004)
  16集电视连续剧《正月里来是新春》(中央台)饰女主角(2003年)
  20集电视连续剧《非常保险档案》(海润影业)饰铁梅 (2002年)
  综艺喜剧《老威的X计划》(北京台等) 饰女主角(2002年)
  25集电视连续剧《京城大状师》(广东巨星)饰女主角(2000年)
  20集电视连续剧《我这一辈子》(广东巨星)饰凤英 (2001年)
  8集电视剧《号角》(中央台) 饰女主角(2001年)
  电影《第十三个名字》(中央台) 饰女主角(2001年)
  80集电视室内剧《向阳理发店》(中央台)饰女主角(2001年)
  电影《做梦娶媳妇》 (长影厂) 饰女主(2000年)
  电视系列剧《快乐人生》 (河北台) 饰女主角 (1999年)
  电视电影《青藏大测量》(中央台) 饰女主角 (1999年)
  15集电视连续剧《监狱风云》(河南台) 饰女主角(1998年)
  12集电视连续剧《暖流》 (河南台)饰女主角(1998年)
  26集电视连续剧《闯上海》(上影厂) 饰女主角(1997年)
  电视剧《军校女兵》 (北京台)饰女主角(1996年)

金牌王 娟 杜 敏 冯 永 莎 莎 吴 优 殷 雯 周 强 郭 焱孙 健 朱 虹 闫 森 陈 玘 张 勇 丁 宁 张 鑫 郑 磊郑 波 黄 穗 韦 剑 周 斌 王 浩 王 朔 范 晔 潘 松唐 宾 田 靓 赵 萍 蒋 勇 周 强 郝 慧 冯 永 张 良陈 丽 齐 晖 张 琳 梅 寒 蔡 乔 顾 兵 王 莹 吕 博张 丽 曹 丽 樊 静 张 军 蔡 赟 黄 旭 程 菲 肖 钦林 丹 张 琳 高 畅 郭 爽 赵 艳 李 亮 曹 静 陈 中崇 玮 张 楠 高 崚 韩 冰 胡 军 郭 跃  吴 鹏 蔡 力徐 辉 齐 晖  吴 鹏 杨 雨  张 波 张 利 李 燕 甘 霖李 婷 丘 乐 马 宁 陈 祚 陆 滢 刘 杉 龚 伟 齐 晖刘 静 张 山 吴 群 徐 远 刘 波 李 雪 林 闽 董 栋涂 潇 张 杰 高 杰 刘 青  蔡 力 徐 坤 王 利 东 峰徐 杨 刘 姝 杨 薇 张 奇 林 轶 刘 禹 齐 晖 张 琳姜 林 杨 礼 吕 怡 余 聪 刘 翔 陈 琳 林 莉 周 怡唐 婷 许 新 张 滨 薛 峰 晏 紫 郑 洁 孟 岩 刘 青谭 彪 修 秀 于 慧 张 园 龚 伟 陈 珏 梁 懿 刘 杨俊 壮 张 滨 李 臻 王 兵 李 臻 孙 鹏 郑 洁 陈 静鹿 爽徐志明 宋其涛 李丽滢 赵海娟 李雪艳 王启明 高亚辉 于小凯郑磊石 曲天行 曲晓明 于洪亮 温海瑞 冯桂鑫 高玉兰 徐德宁张喜鹏 张国亮 周国洋 王楠楠 陈爱娜 徐东香 严诗敏 崔永辉金紫薇 张怡宁 贾贝贝 单明杰 秦志戬 王猛健 周雅菲 杨洁俏蒋燕皎 毛亚琪 崔文娟 崔永辉 金紫薇 刘春红 丁美媛 贾雪英闫思睿 段立国 曲晓明 张广衡 郭晓兵 董文峰 季仁旭 李晓娜金紫薇 冯桂羲 王向党 殷晓蓓 吴崇久 陈爱娜 徐东香 姜翠华赵庆建 黄焯钦 谢东平 刘华胜 张育菲 魏轶力 马进文 罗雪娟梁富亮 黄焯钦 陈永强 王启明 张春艳 袁晓超 闫斯睿 曹逸飞张亚菲  刘哮波  李小鹏  郑坤良 苏郑宁 张庆乐 孙英杰 熊美丽高亚辉  谭宗亮  刘天佑  朱本强 喻廷孝  刘瑛慧 孙文利 李梅菊景雪竹 陈明付 邢慧娜 刘维佳 黄晓彤 朱颖文 徐妍玮 庞佳颖王励勤 张怡宁 刘飞亮 王梁宇 黄潇潇 黎秋梅 李宏利 曲敬宇朱颖文 秦旺萍 李晓霞 彭陆洋 赵志文 李志宏 吴逸婧 宋宝庆叶奎刚 李梅芳 于艳丽 沈晓英 邓道坤 王伟东 唐吉涛 张树峰关英楠 何雯娜 黄珊汕 郑晓鋆 起永梅 王佳琳 穆勇峰 黄文俊阮俊发 李荣祥 沈盛妃 窦兆波 杨洁俏 周嘉威 廖雅丽 钱佳灵袁爱军 曲日东 李高波 李梅芳 钱云娟 王德梅 于汇莉 肖光彩黎春霞 黄露茜 邓小玲 冯彩玲 廖春梅 赵莹莹 李少杰 曾启亮周嘉威 陈穗之 周雅菲 朱颖文 陈重权 钱震华 陆春龙 崔文华黄珊汕 李富玉 曾少眩 柏艳敏 齐海峰 黄秋艳 杨耀祖 秦旺萍黄潇潇 李翔宇 张娟娟 张妮娜 倪凤函 徐自宙 王优信 王梁宇吴松录 青格勒 郑裕蒿 石旭飞 邰普庆 于飞彪 李延熙 钟少婷杨晓翠 高丽华 汤晓茵 张宇洁 李俊丽 夏瑞新 邢慧娜 杨光明庞桂斌 江志英 秦旺萍 孙文勇 陈招维 刘炎立 薛海峰 宋俊杰虞朝鸿 钟红燕 许亚萍 王晓燕 朱敏圆 刘海涛 潘东阳 刘海涛周坚强 林永静 杨文军 刘海涛 王晓燕 朱敏圆 潘东阳 钟红燕乌兰格日乐 欧阳鲲鹏 沃帕·夏克加 吾力孜蒙克-托克

徐秀娟的个人资料
答:秀娟找了它们两天两夜。9月16日,人们在复堆河里发现了秀娟。她的身体蜷缩着,仿佛还在为丢失天鹅而内疚,为丹丹、龙龙的死而自责。 9月18日,白天鹅黎明和牧仁飞了回来,可它们再也见不到挽救过它们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们看见1000多人聚在一起举行了一个仪式。徐秀娟去世时只有22岁。那天,天空中还出现了日全食。

有关徐秀娟真实的故事
答:徐秀娟1964年10月1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一个满族渔民家庭,一个养鹤世家。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徐秀娟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养鹤是最苦最累的活,她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样样都干得十分出色。她单独饲养幼鹤成活率达到100...

歌手余秀娟是哪里人
答:浙江绍兴人。余秀娟,华语女歌手,来自浙江绍兴的一座文化名城,从小就酷爱音乐,喜欢唱歌唱戏,代表作《爱情终点》《我中了你的情毒》《想念我的妈妈》《爱情之恋》《美丽的家乡三港》等。

《小娘惹》中,秀娟为何回来?她回来的目的是什么?
答:其实,秀娟已经不爱金城了,她勾引他只是为了报复而已,让秀凤尝尝丈夫出轨的滋味,也让金城尝尝失而复得又再次失去的滋味。更没有想到的是,她居然在黄家落魄的时候,骗走他们最后的10万块钱。那钱是秀凤用来买元宝命的,她把钱卷走跑了,无疑是要看着他们家破人亡。秀娟这样的居心叵测,对受尽...

樊秀娟个人资料
答:樊秀娟个人资料... 樊秀娟个人资料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你发朋友圈会使用部分人可见功能吗?Du知道君9361e 2016-12-13 · TA获得超过1411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2242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93.2亿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

小娘惹秀娟的结局是什么
答:秀娟个性西化、时髦,言行举止大胆。喜欢上金成,但却无法和他在一起。后来远赴英国,嫁给英国人,没想到以离婚收场,回来投靠姐姐秀凤,却与金成暗度陈仓,还鼓动他卷走公司巨款。《小娘惹》主要以足不出户的“娘惹”们在家中因为争宠而产生一系列明争暗斗为主线,讲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挠的奋斗...

全秀燕资料
答:姓名:全秀燕 Jeon Soo Yeon (也有翻译成全秀娟)出生日期:1978年9月26日 身高:168cm 体重:50kg 血型:B型 三围:33-24-35 家庭成员:父母、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出道经过:MBC第28期公开招募 兴趣:大字绣、看电影、烹饪特长:韩国舞蹈 喜欢的演艺人:高斗心、韩锡圭、沈银河 学历:汉城艺术...

《小娘惹》中,秀娟是真的喜欢黄天宝吗?她为何走了还要回来?
答:虽然秀娟为了自己爱情陷害菊香,但是大家还是莫名喜欢秀娟 ,因为比起纯真温柔的菊香,她是自私又不懂事,但她却有一颗善良的心,在知道自己错了以后,勇于道歉,这样的人虽然是反派,但是有血有肉,更真实,慢慢会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秀娟的到来,让秀凤和金城两个人都建起了波澜,三个人虽然同出...

小娘惹里 金城和秀娟是谁的孩子
答:而说起金城喜欢的秀娟,她究竟是谁的女儿呢?其实看完整部电视剧,观众应该都知道,准确的来说,金城和秀娟两个人应该是表兄妹的关系。因此秀娟是黄元妹妹的女儿,当初秀娟和姐姐秀凤跟随自己的母亲,投奔黄家的时候。秀娟第一眼见到金城的时候,就已经彻底的爱上了金城。随即就和金城两个人发生了...

东方神起昌珉的个人资料。
答:家庭成员:双亲(父亲是教师),两个妹妹(秀娟、志娟),两只马尔济斯宠物犬(Mangdong、Manae)学校:松坡小学→芳夷初中→开浦高中大学:现读韩国建国大学电影科,之前为庆熙大学现代音乐科队内担当:主唱,负责高音声部踏入演艺圈的机遇:初中体育课上练习羽毛球时被S.M.公司星探一眼相中,在妈妈的坚持下参加了面试,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