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蜀、魏古时的地理位置,及大概对应的今日地理位置?多谢 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地理位置三角形

作者&投稿:诸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东汉时期的州郡分为十三州,国时期,各国为方便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重新划分。

1、魏国占了九个: 

司隶校尉部——河南 河内 河东 弘农 京兆 冯翊 扶风 ;

冀州——魏郡 钜鹿 常山 中山 安平 河闲 清河 赵国 勃海 ;
豫州——颍川 汝南 梁国 沛国 陈国 鲁国 ;
兖州——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阳 济阴 ;
徐州——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 ;
青州——济南 平原 乐安 北海 东莱 齐国 ;
凉州——陇西 汉阳 武都 金城 安定 北地 武威 张掖 酒泉 敦煌 张掖属国 张掖居延属国 ;
并州——上党 太原 上郡 西河 五原 云中 定襄 雁门 朔方 ;
幽州——涿郡 广阳 代郡 上谷 渔阳 右北平 辽西 辽东 玄菟 乐浪 辽东属国 ;
对应今天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辽宁、安徽等地。


2、蜀国前期为荆州、益州,后仅存益州。

益州——汉中 巴郡 广汉 蜀郡 犍为牂牁 越巂 益州 永昌 广汉属国 蜀郡属国 犍为属国 

对应今天四川、贵州、云南、陕南等地。


3、东吴早期仅扬州6郡,后扩展荆州、交州 。
荆州——南阳 南郡 江夏 零陵 桂阳 武陵 长沙 ;
扬州——九江 丹阳 庐江 会稽 吴郡 豫章 ;
交州——南海 苍梧 郁林 合浦 交趾 九真 日南 

对应今天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江苏、福建等地。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058245.html?si=1
在历史上,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 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江东六郡指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庐江六郡。

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州郡划分大致如下:(天下分为十三州,另有洛阳一地称为司州或司隶。三国时期,各国为方便管理,对部分郡县又做了重新划分,下有叙述。
因此“州”是大于“郡”的,至于“八十一州”和“四十一州”的说法,可能是演义的作者将三国时期的州与后世所谓的州搞混了,因为后来诸朝开始设“道”、“省”等行政单位,而“州府”变成了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的行政单位。
在《三国演义》中还有其他的称谓错误,比如州的长官,在东汉时称“州刺史”,黄巾之乱后为方便管理听刘焉建议改成“州牧”,完全掌握军政大全。而书中的某些地方却称“X州太守”,是错误的。)

司州:分置河东、平阳、河内、弘农、河南尹等四郡一尹,下辖55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山西、河南省部分之地。

幽州:分置涿郡、代、上谷、渔阳、辽西、玄菟、乐浪、右北平、燕国、辽东属国等十郡一国一属国,下辖69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辽宁与北朝鲜。

冀州:分置魏郡、广平、阳平、钜鹿、常山、安平、平原、乐陵、博陵、渤海、章武、河间、清河、赵国、中山国等十三郡二国,下辖123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北、山西东部、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之地。

并州:分置太原、上党、乐平、西河、雁门、新兴等六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山西省与陕西省部分。

青州:分置齐郡、济南、乐安、北海、城阳、东莱等六郡,下辖62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与辽宁省辽河以东之境。

兖州:分置东郡、济阴、山阳、泰山、济北国、陈留国、任城国、东平国等四郡四国,下辖71县,属魏地。约于今山东省西界与河南省东北。

豫州:分置颍川、汝南、弋阳、陈郡、谯郡、鲁郡、梁国、沛国等六郡二国,下辖94县,属魏地。约于今河南省。

徐州:分置彭城、下邳、东海、琅琊、东莞、广陵等六郡,下辖50县,属魏地。约于今江苏省、山东省南境、安徽之宿、泗二县之地。

雍州:分置京兆、冯翊、扶风、北地、新平、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等十郡,下辖70县,属魏地。约于今陕西省、甘肃省东部。

凉州:分置金城、西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海等七郡,下辖44县,属魏地。约于今甘肃省。

荆州:南阳、南乡、义阳、江夏、襄阳、魏兴、新城、上庸等八郡65县属魏地;南郡、宜都、建平、武昌、蕲春、武陵、天门、长沙、衡阳、湘东、零陵、营阳、始安、邵陵、贵阳、始兴等十六郡102县属吴地。约于今湖南、湖北、广西北境、贵州东北部、四川东部以及广东连县等地,腹地颇大。

益州:分置蜀郡、犍为、江阳、纹山、汉嘉、朱提、越隽、牂柯、建宁、兴古、永昌、云南、汉中、广汉、梓潼、巴郡、巴西、巴东、涪陵、武都、阴平等二十一郡,下辖146县,属蜀地。约于今四川、贵州、云南及陕西汉中盆地。

扬州:淮南、庐江等二郡十四县属魏地;丹阳、新都、会稽、临海、建安、东阳、吴郡、吴兴、豫章、庐陵、鄱阳、庐江、临川、安成、庐陵南部等十四郡一都尉146县属吴地。约于今江苏省南、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数省之地。

交州:分置交趾、新昌、武平、九真、九德、日南、九真属国、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十五郡一属国一都尉,下辖104县,属吴地。约于今广西、广东二省与越南国;后吴分南海、苍梧、临贺、合蒲、珠崖、郁林、桂林、高凉、高兴、合蒲北部等九郡一都尉另置广州
http://hi.baidu.com/007cn

可以放大
http://www.xfxy.com/sgwh/sg_map/images/sg_map_big.gif

魏吴蜀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魏国:东至朝鲜半岛中部(今韩国汉城一带),西至葱岭(今阿富汗),最北至玄菟郡(今沈阳附近),最南至江夏郡(今湖北)。包括现在的朝鲜国、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南部、甘肃、新疆南部。

吴国:东至大海,南至日南郡(今越南中部),北至建业(南京),西部与蜀国的国境犬牙交错。包括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东部、越南北部。

蜀国:东至巴东郡(今重庆城口),西到盘越国(今印度东部、缅甸北部),南至今中国、老挝边界,北至武都郡(今甘肃南部)。包括贵州西部、重庆、四川东部、甘肃南部、陕西汉中、云南、缅甸北部。

三国时期,魏国定都于洛阳,蜀国定都于成都,吴国定都于建邺(今江苏南京)。

古代魏蜀吴三国在今天具体什么位置
答:1、魏国大致的国界在今天的长江以北,到今天的内蒙古东边,不超过山海关;西到今天的新疆一部分,甘肃一带;西南边到陕西一部分和蜀国接壤。2、蜀国比较简单,就是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北到陕西的汉中市附近。3、吴国是长江以南,南部国界延伸到今天的越南北部,过海到台湾。这两点大部分的国土都属于吴国...

魏吴蜀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答:魏国:东至朝鲜半岛中部(今韩国汉城一带),西至葱岭(今阿富汗),最北至玄菟郡(今沈阳附近),最南至江夏郡(今湖北)。包括现在的朝鲜国、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南部、甘肃、新疆南部。吴国:东至大海,南至日南郡(今越南中部),北至建业(南京),西...

东吴、蜀、魏古时的地理位置,及大概对应的今日地理位置?多谢
答:1、魏国占了九个:司隶校尉部——河南 河内 河东 弘农 京兆 冯翊 扶风 ;冀州——魏郡 钜鹿 常山 中山 安平 河闲 清河 赵国 勃海 ;豫州——颍川 汝南 梁国 沛国 陈国 鲁国 ;兖州——陈留 东郡 东平 任城 泰山 济北 山阳 济阴 ;徐州——东海 琅邪 彭城 广陵 下邳 ;青州——济南 平原 乐安...

三国魏,蜀,吴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魏国:阴山以南,长白山以西,祁连山以东,面向渤海黄海.统治今天的河北河南,辽宁一部分,山东,安徽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山西,甘肃一部以及江苏北部.都城洛阳 蜀汉:今四川以及云贵两省,地偏人稀,全国人口不及百万,为三国最弱一国.都城成都.东吴;地处三江险要(扬子江,普阳江,钱塘江),面临东海,南镇南海,西...

三国地图上魏蜀吴三国各控制的领土大小
答:三国地图魏蜀吴分布如下:1、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东至黄海。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

魏国蜀国和吴国的大地理位置和代表人物还有结局请依次说出来_百度知 ...
答:后被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位改名为晋 蜀国,现四川,云南贵州大部,西南地区 刘备,刘禅,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魏延,诸葛亮,庞统,姜维,邓芝,费祎 后姜维与钟会在外交战,被邓艾翻越剑阁,攻取成都刘禅投降,蜀灭 吴国:今江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 孙权,周瑜,张昭,周泰,太史慈,黄盖,程普...

古代魏蜀吴三国在今天具体什么位置
答:1、魏国的领土主要位于今天的长江以北,东至内蒙古东部,不超过山海关;西至新疆部分地区,甘肃周边;西南至陕西部分地区与四川接壤。2、蜀汉的范围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地区,北部至陕西汉中附近。3、吴国的领土主要在长江以南,南部边界延伸至今天越南北部,还包括台湾地区。虽然吴国拥有大部分...

三国的地理位置分别是什么?
答:公元216年,曹操在邺城即位为魏王,国号魏,是为魏国。公元220年,曹操其长子曹丕正式在许昌登基为大魏皇帝。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为大汉皇帝,国号汉,改元章武,是为蜀国。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登基为吴国皇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国。自此,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分天下 ...

《三国演义》三国地图魏蜀吴如何分布?
答:孙吴的疆域在孙策时即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最南达现在越南的中部。孙吴...

三国时候的魏蜀吴三国分别在今天的哪些地方
答:2. 蜀汉的范围相对简单,主要涵盖了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地区,其北部边界达到陕西的汉中市附近。3. 吴国则控制着长江以南的地区,其南部边界延伸至今天的越南北部,并包括台湾地区。吴国西部与蜀汉相邻,而其北部和东部则面临东海和南海。尽管吴国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未能实现完全的控制,但其大部分领土仍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