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类型规模和地质特征简述 矿床分类及地质特征

作者&投稿:戎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辽宁五龙金矿床是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

1.与成矿有关地层、构造、岩浆岩

(1)地层:五龙金矿区地层只在矿区南部见有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呈不连续的残留体产出。岩性有黑云母片岩、角闪片岩、黑云母变粒岩及大理岩。

(2)构造:矿区周围则发育了一组走向为NE20°左右的断裂,该组断裂大致平行,等间距产出,倾向NW,倾角40°~60°之间,自东向西发育有黑沟断裂、鸡心沟断裂、杨家断裂等。延长数千米,宽几米至40余米,断裂内赋存有大量的挤压断裂泥,并有细粒闪长岩、含金石英脉等不同岩性的构造透镜体,金矿化就集中在黑沟断裂和鸡心沟断裂之间。

(3)岩浆岩: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呈岩基产出,区域上大面积出露。

区域上发育了大量的基-酸性的各类脉岩。岩性有辉绿岩、煌斑岩、花岗斑岩、细粒闪长岩、闪长玢岩等。种类繁多、成群分布,与含金石英脉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上的联系。

2.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及规模

矿体(含金石英脉)呈带状展布。NE向矿化带由东向西分为Ⅰ号脉带、Ⅱ号脉带、Ⅲ号脉带。每条脉带都由十几条矿体组成,矿体以NNE组走向为主、NW组走向次之。Ⅰ号脉带由2、3、4、5号矿体构成;Ⅱ号脉带由42、33、32、10脉为代表;Ⅲ号脉带主要由107号脉群组成。在Ⅰ、Ⅱ号脉带的中心部位均有一条大的花岗斑岩脉产出。NW向矿化带由北向南分为北带和南带。北带由76、75、6、8、1号矿体构成;南带由11号脉、80号脉、50脉组成。

NE走向的矿体在带内呈右阶左列展布。NNE组矿体走向10°左右,倾向一般向W,个别也有反倾现象,倾角75°~85°之间,向S侧伏,侧伏角在60°左右。NW组走向320°左右,倾向SW,倾角40°~85°,向SE侧伏,侧伏角60°左右。重点研究了区内最大的10号矿脉,其次是11号脉、80号脉、50号脉。

矿区内的金矿体与脉岩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上的联系。所有的含金石英脉都赋存在细粒闪长岩脉的构造空间内,并与细粒闪长岩脉的产状相一致。

3.矿石的矿物组合及矿石的结构构造

金属矿物以黄铁矿、磁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辉铋矿、自然铋、自然金、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斑铜矿、毒砂、白钨矿等。

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萤石等。

矿石多呈乳白色,油脂光泽,透明程度较低,金属硫化物多沿石曲裂隙充填。矿石结构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其次为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斑杂状构造、晶洞状构造等。

矿石类型划分为以下五种:①石英-黄铁矿型;②石英-磁黄铁矿型;③金-自然铋、辉铋矿型;④石英-磁黄铁矿、黄铁矿型;⑤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型。

围岩蚀变:细粒闪长岩蚀变主要表现为绿泥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碳酸化;花岗片麻岩蚀变以硅化为主,其次为绢云母和绿泥石化及黄铁矿化。

4.成矿阶段

分为四个阶段:Ⅰ—以块状石英为主,另有少量白钨矿及早期自形晶黄铁矿。该阶段不含金或少含金;Ⅱ—是在第一成矿阶段基础上,由于构造应力体石英脉产生两组剪切裂隙,黄铁矿、毒砂、自然金沿裂隙充填。该阶段是金矿物形成的主要阶段;Ⅲ—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生成黄铁矿、自然金、自然铋、辉铋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该阶段的特点是伴生的石英细脉很发育,同时有绿泥石与之共生。是金矿化的主要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是成矿活动的晚期阶段,主要矿物组合为低温热液的石英、方解石。晚期成矿阶段金矿化极弱。



矿床类型规模和地质特征简述~

陕西太白双王钠长角砾岩型金矿是大型-低品位-钠长角砾岩型金矿床。
1.与成矿有关地层、构造、岩浆岩
(1)赋矿地层:区内广泛出露泥盆纪地层,泥盆系上统星红铺下亚组的第二段为赋矿地层,其岩性为浅绿灰色变质粉砂岩、粉砂质绢云板岩。
(2)控矿构造:印支运动使本区形成了一系列轴向为NW-SE向的复式背、向斜构造,其中西坝复式背斜中见次级褶皱。区内NWW向断层控制了含金角砾岩带及带内金矿床(体)的分布。
(3)岩浆岩:西坝中酸性复式岩体侵位于西坝复背斜轴部,长轴方向为NWW向,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双王金矿成矿之前,双王含金矿角砾带位于岩体北1.3km。
2.角砾岩体特征[21]
双王含金角砾岩体呈带状分布,从西部红崖河的王家楞→东部的太白河王家庄(双王),在长约11.5km、宽4~500m,分布有大小不等的8个角砾岩体。角砾岩体长度50~3050m,一般长为1000m左右,宽4~500m,多为100m左右。地表出露高差约700m,垂深超过1000m。含金角砾岩带走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呈NW—SE向,与地层呈低角度斜切。含金角砾岩体是由角砾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多次破碎、多阶段热液活动胶结、以钠长质角砾岩为主的地质体。双王金矿床赋存于泥盆系星红铺组的含金角砾岩体内,矿床严格受构造角砾岩体(带)控制,局部角砾岩体就是金矿体。
角砾多为棱角明显的板条状、多角状和不规则状,大小n×10cm至n×1cm。成分为钠长石化板岩或粉砂质绢云板岩。在角砾岩体上部,边部角砾块大,且在角砾岩体上部和边部相邻角砾间或角砾块与碎裂围岩间往往具有可拼性,说明这部角砾岩形成过程中位移很小。
胶结物主要是多阶段热液活动产物,以钠长石、含铁白云石为主,其次有方解石、石英及黄铁矿等矿物集合体。
据胶结物成分可将角砾岩类型划分为五类:①以钠长石为主,含不定量石英、含铁白云石胶结角砾岩;②黄铁矿、钠长石、(石英)、含铁白云石胶结角砾岩;③黄铁矿、方解石胶结角砾岩;④黄铁矿胶结角砾岩;⑤石膏、硬石膏胶结角砾岩。其中①、②角砾岩分布广,是区内主要角砾岩类型,其他仅见于局部地段或叠加于①、②类型之上。
3.矿体特征
双王含金角砾岩可构成金矿床(体)或是矿化体的直接围岩。在8个出露的角砾岩体中已发现14个大小不等的金矿体,其中KT8矿体规模最大,已控制金金属储量40余吨,平均品位3.08g/t。KT8矿体产于Ⅵ号角砾岩体中,长1200m,平均厚度28.39m。其余矿体目前控制规模均小于KT8矿体。
4.矿物组合
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氧化矿物主要为褐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钠长石、含铁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等。金矿物主要是自然金及微量碲金矿,含微量碲银矿。硫化物以黄铁矿为主(占2.26%),有少量白铁矿及极微量磁黄铁矿、黄铜矿、毒砂、针镍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辰砂等。
自然金主要赋存于热液期Ⅰ、Ⅱ、Ⅳ阶段的黄铁矿中,黄铁矿是重要的载金矿物。
5.多期多阶段叠加成矿成晕特点[21]
双王金矿可分为5个阶段,Ⅰ—黄铁矿-含铁白云石-石英-钠长石阶段;Ⅱ—石英-钠长石-黄铁矿-含铁白云石阶段;Ⅲ—黄铁矿方解石阶段;Ⅳ阶段又分为:Ⅳ—1石英黄铁矿亚阶段、Ⅳ—2黄铁矿亚阶段;Ⅴ—萤石-迪开石-方解石阶段。Ⅱ、Ⅳ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主矿体(KT8)主要发育阶段为Ⅰ~Ⅳ。多阶段叠加部位,特别是Ⅱ、Ⅳ阶段叠加部位形成富矿。
6.围岩蚀变
双王金矿床金矿化蚀变类型有钠长石化、含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等,三者常常叠加伴生,以钠长石化为代表,简称钠长石化蚀变岩。钠长石化蚀变岩的分布仅局限于构造角砾岩带(体)的内部及其两侧,主要表现为绢云板岩、粉砂岩等浅变质的围岩或角砾块沿岩层走向或倾向发生蚀变褪色现象。

对砂金矿床的分类,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划分,有的以砂金矿床的矿质来源为分类依据,有的以成矿作用为分类原则,有的则以成矿环境进行划分。吕英杰等(1992)根据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赋存的地貌部位划分为冲积型砂金矿床、洪积型砂金矿床、残积型砂金矿床、堆积型砂金矿床、岩溶型砂金矿床、海积型滨岸砂金矿床、湖积型滨岸砂金矿床、冰碛(水)型砂金矿床及风积型砂金矿床,见表5-1。
(一)冲积型砂金矿床
指产于第四系由冲积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中的金矿床。其中包括产于河床或河床底部砂砾层中的河床砂金矿床;产于河漫滩堆积物下部的河漫滩砂金矿床;产于老河漫滩残留部分的阶地砂金矿床(图5-1);产于河滩的河滩砂金矿床。本类金矿床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砂金矿床类型,其储量占砂金总储量的90%以上。而其中又以河漫滩砂金矿床和阶地砂金矿床最具工业意义,其储量占整个冲积型砂金矿床总储量的90%以上。国内重要砂金矿床均属此类,如黑龙江的韩家园子、兴隆沟、石头河子、古利库,陕西的月河、江西的庄湾等矿床。

表5-1 砂金矿床分类表

(据吕英杰等,1992)

图5-1 嘉荫河阶地砂金矿床及河漫滩砂金矿床(据吕英杰等)

1—腐殖土层;2—采金迹(废砂堆);3—砂质粘土层,4—砂砾石层;5—基岩;6—河漫滩砂金矿床;7—阶地砂金矿床
(二)洪积型砂金矿床
是指分布于沟谷中、由洪水冲刷、搬运而形成的砂金矿床。这些沟谷的谷底较窄,多呈“V”字型,沟内堆积物分选性差,磨圆度低,多呈棱角-次棱角状,少量为次圆状。每当洪水袭来时,堆积物均有可能被搅动,使砂金进一步筛选而富集在有利部位。本类矿床的矿体多呈透镜状和囊状,规模小而不稳定,品位的贫富相差悬殊,富者可构成小而富的砂金矿床。代表矿床如黑龙江的万鹿沟等。
(三)残积型砂金矿床
分布于分水岭或较平坦的低洼处,是由原生含金地质体在地表条件下经风化破碎后,使金粒解离或经次生加大而在原地富集形成的矿床。其富集程度除与风化程度、形成时间长短有关之外,还取决于下伏原生含金地质体的含金性。本类金矿床迄今尚未见有重大工业意义的矿床,但可作为寻找原生矿的直接标志。
(四)坡积型砂金矿床
是残积型金矿床的下移部分,与残积型金矿床之间无明显界线。本类金矿床是冲积型河谷砂金矿床的物质提供者,其矿床本身规模小,不具有重要工业意义,但可作为岩金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
(五)冰碛(水)型砂金矿床
含金地质体破碎后,含金矿物被冰川(水)搬运于有利部位富集形成矿床。包括冰碛型和冰水型两种。真正具有工业意义的不是直接由冰碛所形成,而是在冰碛经融化后,由冰水进一步搬运、分选、沉积而形成的冰水型砂金矿床。如内蒙古毛淖(图5-2),矿体产于毛淖冰碛台地上的冰水沉积物中,矿体长760m,宽160~560m,厚0.73~1.34m,品位一般为0.12~1.3g/m3,单样最高达2.73g/m3,金的粒度为0.38~1.3mm。

图5-2 内蒙古中后河毛淖冰碛台地冰水砂金矿床勘探线剖面图(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研究所,1985)

1—腐殖土层;2—含砾砂层;3—含粘土砂砾层;4—含砂泥砾层;5—基岩(砂质粘土岩);6—砂金矿体
(六)湖积型滨岸砂金矿床
分布于湖泊的滨岸地带,成矿物质由河流携带,经岸流、拍岸浪长期冲刷、分选而成。
(七)海积型滨岸砂金矿床
分布于滨岸的砂堤、阶地、水下砂坝等地带。矿体多与海岸平行,并受拍岸浪和岸流方向的控制。本类矿床以山东三山岛较有前景,该矿床位于山东省掖县三山岛东南坡,其北为渤海。矿体分布在长500m、宽300m的范围内,矿层埋深3.65~30.49m,无固定层位,单个矿体长20~80m,厚0.1~1.8m,品位0.27~5.9g/m3。
(八)岩溶型砂金矿床
在岩溶发育地区,由于水的溶蚀、冲刷等作用,使岩层(或含金地质体)中的金带出并堆积成矿。矿体形态复杂,呈囊状、巢状、条带状、漏斗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等。矿体规模一般不大,但有的品位很高,如广西镇墟金矿床,最高品位可达几十克到百克每立方米。

膨润土矿床地质
答:二、矿床类型及其地质特征 膨润土矿床的类型划分,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按照成因,总体上不外乎风化型、沉积型和热液蚀变型三种类型。 (一)风化残积型膨润土矿床 地表附近的风化作用使岩石、矿物中的非蒙脱石组分迁移,把蒙脱石组分聚集在风化残积物中,经过蒙脱石化而形成膨润土。因此,风化残积型膨润土矿床...

锰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答:根据中国已知前寒武纪锰矿床的含矿岩系岩石、锰矿石等的矿床地质特征,参照含锰建造分类原则(孟祥化,1985)以及锰矿床分类原则(姚培慧等,1995),将中国前寒武纪锰矿床划分为2类5亚类:①海相沉积锰矿床(3亚类);②海相受变质锰矿床(2亚类)。其中,海相受变质锰矿床……是前寒武纪海相沉积锰矿,后经加里东期、华力西...

矿床类型
答:在变质煤系地层中产出的隐晶质土状石墨是石墨矿床中仅次于区域变质型层状石墨矿床第二重要矿床类型。这类型矿床是由于煤层受中酸性岩浆侵入,发生接触热变质而成,因而决定了它一系列地质特征。在我国主要有湖南郴县鲁塘石墨矿床和吉林磐石烟筒山石墨矿床。 含煤岩系由碎屑岩和生物岩组成,即由泥质岩、泥质、粉砂质...

矿床类型
答:矿床的地质特点表明,其是超基性岩中的含水镁石-纤维纹石石棉矿床。虽含棉率不高,但矿体规模巨大,为一超大型石棉矿床。因其石棉纤维较长,棉质较好,在全国石棉资源中,享有盛誉。 关于矿床的成因,一般认为矿床的形成与多期蛇纹石化有关,由岩浆热液到循环地下水作用,蛇纹石进一步石棉化,CO2分压可能对水镁石是否出现...

金矿床类型及特征
答:已知矿产地23处(占总数59%),其中小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1处,矿点16处,矿化点3处。累计探明加普查控制储量17007kg(占总数82%)。矿产地较多,矿床规模为小—中型,远景较大,为本区主要金矿类型。各类型金矿床特征见表1-9。表1-9 研究区各类型金矿床特征表 ...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矿床类型划分
答:表1-4-2 阿拉善地区主要金属矿床(点)的简要地质特征 续表 续表 3.热液充填型铁矿床 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地块,其成矿作用与海西期岩浆活动有关。代表性矿床点有阎地图拉和芦草井。 4.沉积型铁矿床 该类型矿床以产出规模较小和分布零星为特点,与石炭系沉积岩具密切空间分布关系。代表性矿点有拐子湖和道玉济敖包。

钼矿床类型及特征
答: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复合型、矽卡岩型、热液脉型和爆破角砾岩型的钼成矿作用都与岩浆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李永峰等,2005;孙红杰,2009)。1.斑岩型钼矿床 该类矿床通常形成于陆内裂谷或与陆弧有关的环境,主要与石英二长岩或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斑岩小侵入体有关。该类型钼矿的总体特点是规模大、...

金矿床类型和特征
答:三、成矿地质特征 根据以上典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热液型(含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成矿特征讨论,结合区内其他同类型矿床的成矿特征,可以看出,对于造山带型金矿床而言,尽管各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及金的物质来源可能不同,但是其形成大都经历了强烈的造山作用以及与造山作用有关的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和改...

白云鄂博式铁铌稀土伴生萤石矿床
答:3.矿床类型、资源储量、规模、品位、勘查程度和开发情况:白云鄂博铁铌稀土伴生萤石矿床,主要矿产为铁、铌、稀土,萤石为伴生矿产。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交代型。目前正处于开采阶段。二、矿床地质特征 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白云鄂博群、火山岩系、古近系和第四系。2.构造:褶皱和断层发育,矿区内...

冀东地区金矿床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答:刘连登等(1994)按成矿地质环境分为挤压构造环境的中深脉状金矿、浅成斑岩型金矿、拉张构造环境的浅成脉状金矿3类,每一类金矿又再分为亚型。沈保丰等(1999,2001)以本区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为依据,根据金矿床的物质来源和成矿的地质构造环境,同时考虑后期的活化改造作用,特别是中新生代的陆内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