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拟探究“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研 (2008?泰安)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探究“北美地形对气候的...

作者&投稿:荡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降水稀少,沙漠面积广大.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新疆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条件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但在新疆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昼夜温差大,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新疆是我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主要优良畜种有新疆细毛羊 伊犁马等.
故答案为:(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干旱;深居内陆,居海洋较远,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3)水;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我市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拟探究“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是他们的研究思路~

(1)由背景材料中描述的“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三山夹两盆…”可判断是西北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受海陆位置及地形的影响,本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其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3)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土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部门;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山地牧场广布,使该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畜牧业基地;不利影响: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沙漠广布,灌溉水源不足;山地、沙漠、戈壁面积广大,耕地面积较小;风力作用大,风沙危害严重等;(4)东北平原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其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答案:(1)西北地区;(2)干旱;(3)有利影响:土地面积广大,类型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部门;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山地牧场广布,使该地区成为我国著名的畜牧业基地;不利影响: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沙漠广布,灌溉水源不足;山地、沙漠、戈壁面积广大,耕地面积较小;风力作用大,风沙危害严重等;(4)A.

(1)读图可知,北美地区中部是大平原; (2)北美地区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受西部高大山脉的影响,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3)中部的平原地形对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几乎没有阻挡作用; (4)东部、西部的高山、中部的平原对该地区的气候的分布及形成均有重要作用;故答案为:(1)大平原(平原) (2)温带大陆性气候 由于受到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只能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 (3)北美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大平原,对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几乎没有阻挡作用 (4)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很大.西部由于受高大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只能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冬夏季气流几乎畅行无阻;东部低缓的高原山地对气流运行阻碍不大.

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答:尝试探究(2)一、二(3)夏秋(4)植被迁移应用(1)植树造林(2)②(3)地处地震带、岩石易破碎,碎屑物质多;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起伏大,山高谷深;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试题分析:尝试探究(2)西南地区,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指四川、云南、贵州、重庆、西藏5个省级行政区,这里主要是我国...

某中学地理小组拟探究“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原因”,请你一起完成探究...
答:尝试探究:(1)我国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层带分布广泛,很容易发生地震;地震频繁,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多,这是泥石流发生的物质条件;(2)西南地区位于 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多山地,山高谷深,地表起伏大,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3)西南地区属于东部...

某中学地理小组利用如图提供的信息开展探究学习.结合图文材料,回答4~5...
答:读图可知,畜牧业区分布在河流的上游,地势较高,起伏较大,自然条件较差,城镇少,人口稀少,适合发展畜牧业.故选:D.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开展了课题为“中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及对策”的探究...
答:(7分,每空一分)(1) 如表 (2)夏秋 冬春 南丰北缺。(3)跨流域调水。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的相关知识。(1)自选课题,先确定主题,确定研究计划与研究方法,接着调查、搜集资料,获取数据,然后分析处理资料、数据,最后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2) 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是从...

某学校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以下是该小...
答:流经地区气候寒冷,所以结冰期长;亚洲的许多大河,上游流经山区的地方流速快,多峡谷,下游流速缓慢,多平原.这种现象表明河流流速对地形有塑造作用;(3)通过上述探究,可以看到,地形与河流是相互作用的;此外,地形对气候,气候对河流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故答案为:(1)由A到B地势逐渐降低;气候复杂...

泉州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欧洲西部及东南亚人们的饮食习 ...
答:由此可见,一个地方人们的饮食习惯主要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地理因素有关.故答案为:问题: 问题一: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侯,适合牧草生长,所以适合畜牧业发展; 问题二:东南亚属于热带气候,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的生长; 问题分析: (1) (2)水稻;...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非洲的气候进行探究,下面是探究程序,请你与他们一...
答:(1)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南北两侧,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呈南北两侧对称分布.非洲气候类型以热带的气候为主,其原因是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南北回归线从非洲南北部穿过,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2)位于...

我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课后开展探究性学习,以下甲、乙两图为不同季节...
答:冬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表现为正午太阳的高度角较小,影子长;夏季太阳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因此不同季节,同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影子长短不同.根据以上原理:(1)4月1日与7月1相比,4月1日太阳高度角较小,影子长;(2)甲图是4月1日的影长,...

分析回答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围绕“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开...
答:(1)通过探究一我们得出结论: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2)通过探究二我们得出结论:植被覆盖率越小,水土流失越严重;(3)通过分析气温曲线图和各月降水柱状图,得出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这种气候最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原因是降水的季节...

问题探究 (8分)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
答:(1)乙 温室效应(大气保温作用)(2分) (2)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塑料大棚(或大棚农业、玻璃温室)(3分)(3)全球变暖(1分)。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或毁林)。(2分) 试题分析:(1)封闭的玻璃箱能起保温作用,故箱内气温较高,反映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2)地面发出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