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问题 在配置培养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投稿:贝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培养基的配置应该注意的几大步骤:
1、常用玻璃仪器的准备制备培养基所用的吸管、锥形瓶、毛细吸管、平皿等玻璃仪器用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备用。
(1)平皿用纸或布包好,或装在金属盒内,于121℃高压蒸汽菌3min后烘干,备用。
(2)试管管口用棉花塞或硅氟塑料试管塞塞好,再用布或报纸包扎好,121℃高压蒸汽灭菌20℃后烘干,备用。
(3)吸管及滴管先用少许棉花塞于吸口端(防止污染物吸出,或橡皮帽内的气体污染),然后用纸包后或装入金属吸管筒内,于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烘干,备用。其他玻璃器皿均应按上法处理,也应装金属筒内160℃干热灭菌2h后,备用。
2、培养基的制备及储存
(1)溶化:一般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搪瓷齐内。加入蒸馏水,隔水加热以促其溶解,加热时应经常搅拌,防止焦结,待其溶解后补足水分。
在使用干燥培养基时,先将蒸馏水按定量加入容器中,然后称取一定量培养基干粉放入水中,静置10—15min,搅拌,振荡,或延长时间以促进溶解,一般不要热,必要时加热,但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某些营养成分被破坏。
(2)校正酸碱度(调节pH):培养基必须有适当的pH。因此测定pH是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测定pH的标准温度为25士2℃。调节pH可用无菌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10%碳酸钠溶液、1mol/l盐酸溶液。当调节缓冲液的pH时,宜用6mol/l磷酸或10mol/l氢氧化钾溶液。灭菌后的pH会比灭菌前的pH升高或降低,一般高压灭菌前培养基的pH会比最终pH调高0.2左右,灭菌后基本合适。因此对培养基、缓冲液、试剂在灭菌前后的pH均进行测定,并记下每次pH的测定结果,有助于积累数据考察每种培养基、缓冲液、试剂对灭菌程序的耐受性,从而指导灭菌前pH的调节。干燥培养基一般已校正过pH,用时也必须再验证。测定时,一般用指示剂滴入培养基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或用pH计校正,如与所需pH不符,可用以上的酸或碱液加以校正。调整pH后要加热过滤,使培养基澄清。( 更多质量检测、分析测试、化学计量、标准物质相关技术资料请参考中国标准物质 www.rmhot.com)
(3)培养基的分装:大批量配制时使用的自动分配器须经校准和确认。每次使用前后,均要对分配器的管道系统进行冲洗,在分装无菌培养基前,则要采用无菌硅胶管。
固体培养基一般分装在250ml、500ml锥形瓶中,高压灭菌后根据需要分装平皿或试管。
平皿:倾注平皿,应在无菌室中放置3—4h,如用塑料平皿须在35℃培养箱 中倒置30—60min。让水蒸汽自然蒸发。
斜面:制备低层斜面分装于试管,约占容积1/5,灭菌后趁热斜放在细玻璃棒和木杆上,使成斜度,分装使注意管口和瓶塞上勿沾有培养基,如沾有培养基应用布抹去,以避免污染。
高层斜面:制备高层斜面分装于试管,约占试管容积的1/3,灭菌后趁热放置成高层短斜面,待其凝固后应用。
分装好的培养基或缓冲液等及时密封后必须在配制当天(2h内最佳)进行灭菌处理。液体、半固体培养基一般在高压灭前分装,约装试管容积的1/3,在灭菌后还要加其他成分的液体、半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再分装于灭菌试管或锥形瓶中。
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多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各种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压力,按其成分不同而定。普通培养基采用121℃、103.42kPa灭菌15min,但容器和装量较大时,应延长至20min。含糖培养基115℃、68.85kPa灭菌30min。含糖、血清、 鸡蛋等培养基可用流动蒸汽及血清凝固器80—100℃、30min,连续3d,间歇灭菌。血清或组织液,采用低热56—58水浴1h,连续5—6d灭菌,一些遇高温即被破坏的物质如尿素、腹水等,可用细菌过滤器,过滤除菌。高压灭菌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必须逐渐加热,彻底排除灭菌器内的空气,再逐渐升压保持预定的压力和时间,达到全部杀灭微生物。以上的灭菌时间和温度要经过验证确认,如不同类型培养基混合一起灭菌时宜采用115℃、68.85kPa灭菌30min为好。
通过无菌技术为测试制备的每一批培养基其PH在放冷至室温(25°)后,都应测定。一个扁平的pH计用于培养基表面pH值的测定,浸入式的pH计用于液体的测定。各供应商提供的培养基的pH应该在规定的±0.2的范围内,除非通过验证得到更宽的范围
  注意:按配方计算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用量→称量,(一般动作要迅速一些,因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将称好的各种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体培养基,需要使用凝固剂,如琼脂等,熔化时,注意搅拌,防止糊底)→调pH→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1)确认培养基的成分,并精确称量;
2)加入各个成分的顺序;
3)准确调pH;
4) 适当的灭菌方法;
5)无菌条件下分装.

关于培养基配制,当然是注意浓度配比不要搞错,很多培养基的加料顺序有讲究,否则会有沉淀产生,有些培养基会有不溶物质,分装前应摇匀,
不要忘了调节pH值(一般细菌都需要,酵母可能自然pH就行,不过不一定),加热溶解时尽量不要煮沸,会损失营养物质.

制备培养基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快速制作斜面培养基方法
制作培养基斜面是制备菌种不可缺少的一步,传统的方法是将试管每10支为一组扎成一捆,高压灭菌后,一支一支地摆成斜面,操作比较烦琐,占用面积又多,造成诸多不便。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捷快速制备斜面培养基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1.将胶合板截成长18厘米(与试管长度相等或略短)、宽9厘米(比并排5支试管直径的总和略窄)的小块备用。
2.在并排5支试管上面平置截好的胶合板,再在胶合板上面并排放5支试管,然后将试管的上、下端分别用牛皮纸包好,用线扎紧,使胶合板两侧的试管保持平行,置高压锅中灭菌。
3.高压灭菌后,经自然冷却,待气压降至零时,将高压锅的锅盖打开点,当棉塞水分充分蒸发后取出,不用拆捆,直接摆成斜面。大量制斜面时,既快捷又很少占用空间,非常方便,还便于保温,减缓凝结速度,充分吸收游离水分。
4.如需将斜面培养基保存一段时间,可在灭菌前将聚丙烯塑料袋套在试管外并扎紧袋口,灭菌后取出,直接摆成斜面,可防止水分蒸发。
吉林省梨树市农村成人中专,黎九贤,郭焕富,于爱红
摘自于2003年第7期《农村实用科技》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问题~

按配方计算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用量→称量,(一般动作要迅速一些,因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将称好的各种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体培养基,需要使用凝固剂,如琼脂等,熔化时,注意搅拌,防止糊底)→调pH→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制备培养基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点呢

在配制培养基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答案】:(1)称量要准确,每称一个药品,换一次药匙或将药匙洗净擦干再用,严防药品混杂。(2)琼脂溶化过程中,应控制火力,以免培养基因沸腾而溢出容器。同时,需不断搅拌,避免琼脂糊底烧焦。(3)用精密pH试纸调pH。pH不要回头调,以免影响培养基内各离子的浓度。(4)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染在管(瓶)...

配置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在使用干燥培养基时,先将蒸馏水按定量加入容器中,然后称取一定量培养基干粉放入水中,静置10—15min,搅拌,振荡,或延长时间以促进溶解,一般不要热,必要时加热,但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某些营养成分被破坏。(2)校正酸碱度(调节pH):培养基必须有适当的pH。因此测定pH是培养基配制...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有哪些?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培养基 中各种 成分 的用量→称量,(一般动作要迅速一些,因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将称好的各种成分溶解 在水中 ,如果是 固体培养基 ,需要使用 凝固剂 ,如 琼脂 等,熔化时,注意搅拌,防止糊底)→调pH→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

配制培养基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每灭菌前后(灭菌后至少一次)进行验证。3、有毒区域应严格与无毒区隔离,并应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培养箱。毒性区应在无毒区保持相对负压,防止病毒污染培养细胞(特别是细胞库)。4、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野生型菌株被杀死,营养缺陷型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而被保留下来。

配制培养基有哪几个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3、控制pH条件 4、控制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tential)5、原料来源的选择 6、灭菌处理

试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配方计算出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用量,并进行称量。这一步骤需要迅速进行,尤其是对于容易吸潮的成分。接下来,将称量好的各种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体培养基,还需要加入凝固剂,如琼脂等,并进行充分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搅拌,以防止糊底。...

配制培养基有哪几个步骤?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1、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3、控制pH条件 4、控制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tential)5、原料来源的选择 6、灭菌处理

配置微生物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答:步骤:(一)准确称量试剂:根据不同的菌类和用途,选择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所需试剂必须纯净。(二)校正pH值:将称量好的中海培养基各种成分放入容器内,标记划线,加热溶解,补充水分,测定酸碱度,常用pH6.8~8.0的精密试纸或酸度计测定。用1NNaOH和1N HCl调节pH值到适宜范围内。(三)过滤:将玻璃...

如何配置培养基?
答:一、培养基配置的基础知识 培养基是细胞或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配置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成分:培养基的成分必须满足细胞或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生长因子和缓冲液等组分。2. pH值:培养基的pH值必须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维持细胞或...

试述配制培养基的基本过程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答:加材料时需注意,因为培养不同的菌需要的物质不同;然后就是调节ph值;在灭菌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先是加水,要浸没电阻丝,三脚架平齐处,然后就是安全阀,排气阀的使用以及判断冷空气是否排尽等。关键操作是调ph 和灭菌。因为ph不同,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再就是灭菌不完全,会有杂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