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目 录

作者&投稿:郅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1章 煤矸石与环境
1.1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
1.1.1 煤矸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1.2 煤矸石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1.1.3 煤矸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1.4 煤矸石对地面环境的影响
1.2 煤矸石的环境治理
1.2.1 防止自燃
1.2.2 微生物脱硫
1.2.3 复垦种植
1.2.4 发展养殖业
1.2.5 发展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第2章 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概述
2.1 煤矸石的分类
2.1.1 煤矸石分类的意义
2.1.2 煤矸石分类
2.1.3 煤矸石分类研究现状
2.2 国内外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概况
2.2.1 国外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现状
2.2.2 国内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现状
2.3 我国有关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法规
2.4 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
3.1 煤矸石的产生
3.2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
3.3 煤矸石的矿物组成
3.4 煤矸石的物理性质
3.4.1 煤矸石的力学性能
3.4.2 密度和堆积密度
3.4.3 吸水率和塑型指数
3.4.4 多孔性
3.4.5 煤矸石的烧结性能
3.5 煤矸石的燃烧特性
参考文献
第4章 煤矸石化学分析
4.1 试剂的配制与标定
4.1.1 普通试剂的配制
4.1.2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4.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4.2 煤矸石成分常量分析
4.2.1 试样溶液的制备(氢氧化钠熔融分解试样)
4.2.2 二氧化硅的测定(氟硅酸钾容量法)
4.2.3 三氧化二铁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
4.2.4 三氧化二铝、二氧化钛的测定(EDTA?苦杏仁 酸置换?铜盐回滴定法)
4.2.5 氧化钙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
4.2.6 氧化镁的测定(EDTA?配位滴定法)
4.2.7 硫酸钡重量法测三氧化硫
4.3 附着水分的测定
4.3.1 测定用器具
4.3.2 测定步骤
4.4 烧失量的测定
4.4.1 测定用器具
4.4.2 测定步骤
4.4.3 测定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4.5 氧化钾和氧化钠的测定(火焰光度计法)
4.5.1 测定方法提要
4.5.2 测定所用试剂
4.5.3 测定步骤
4.6 艾士卡法全硫测定
4.6.1 方法提要
4.6.2 测定所用试剂
4.6.3 测定步骤
4.6.4 其他测定方法
4.7 煤矸石热值的测定
4.7.1 工业分析法测定热值的原理
4.7.2 实验所需设备及用具
4.7.3 水分的测定
4.7.4 灰分的测定(快速灰化法)
4.7.5 挥发分的测定
4.7.6 焦渣特征的鉴定
4.7.7 煤的种类判断
4.7.8 发热量的计算
4.8 CID?ICP?AES法同时测定微量元素
4.8.1 仪器装置及操作条件
4.8.2 实验条件
4.8.3 样品制备
参考文献
第5章 煤矸石活性研究
5.1 煤矸石内部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5.1.1 新鲜煤矸石(风化煤矸石)
5.1.2 自燃煤矸石
5.1.3 烧煤矸石
5.2 煤矸石活性激发的途径
5.2.1 机械活化
5.2.2 热活化
5.2.3 微波辐照活化
5.2.4 复合活化
5.3 煤矸石活性试验方法
5.3.1 石灰吸收法
5.3.2 火山灰性试验
5.3.3 强度法
5.3.4 其他方法
5.4 煤矸石的热活化研究
5.4.1 煤矸石的热活化
5.4.2 热活化煤矸石的活性试验
5.4.3 保温时间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
5.4.4 冷却方式的对煤矸石活性的影响
5.4.5 煤矸石热活化机理分析
5.5煤矸石的机械力活化研究
5.5.1 煤矸石的机械力活化
5.5.2 机械力活化煤矸石的活性
5.5.3 煤矸石机械活化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煤矸石制备碱胶凝材料
6.1 碱胶凝材料的性能和特点
6.2 碱胶凝材料制备工艺及激发剂类型
6.2.1 制备工艺
6.2.2 激发剂类型
6.3 碱激发煤矸石胶凝材料
6.3.1 碱激发烧煤矸石胶凝材料
6.3.2 碱激发烧煤矸石胶凝材料的微观结构
6.3.3 碱激发烧煤矸石胶凝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
6.3.4 碱激发烧煤矸石胶凝材料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第7章 煤矸石在水泥中的应用
7.1 煤矸石水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2 煤矸石代黏土生产水泥
7.2.1 生产硅酸盐水泥
7.2.2 生产硫铝酸盐水泥
7.2.3 生产氟铝酸盐水泥
7.3 煤矸石作水泥混合材料
7.3.1 生产工艺流程
7.3.2 烧煤矸石作水泥混合材
7.3.3 自燃煤矸石作水泥混合材
7.4 煤矸石生产新型水泥
7.4.1流化床煅烧煤矸石生产水泥
7.4.2低温合成煤矸石水泥
参考文献
第8章 煤矸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8.1 煤矸石作混凝土掺合料
8.1.1 掺用机理
8.1.2 煤矸石性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8.1.3 煤矸石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8.2 煤矸石作混凝土集料
8.2.1 自燃煤矸石轻集料
8.2.2 自燃煤矸石骨料混凝土性能
参考文献
第9章 煤矸石在建筑制品中的应用
9.1 煤矸石制砖
9.1.1 煤矸石烧结砖
9.1.2 煤矸石免烧砖
9.1.3 煤矸石劈离砖
9.1.4 煤矸石瓷质砖
9.2 煤矸石砌块
9.2.1 煤矸石混凝土砌块
9.2.2 蒸养煤矸石砌块
9.2.3 煤矸石砌块应用前景
9.3 煤矸石陶粒
9.3.1 工艺流程
9.3.2 原材料
9.3.3 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第10章 煤矸石合成陶瓷
10.1 煤矸石合成堇青石
10.1.1 原料及配比
10.1.2 合成工艺
10.1.3 添加剂对堇青石合成的影响
10.1.4 原料性能对堇青石合成的影响
10.1.5 保温时间对堇青石合成的影响
10.1.6 合成堇青石实例
10.2 煤矸石合成β?SiC
10.2.1 原料及配比
10.2.2 合成流程
10.2.3 煤矸石合成SiC的反应机理
10.3 煤矸石合成Sialon
10.3.1 合成方法
10.3.2 氮化还原法制备Sialon的影响因素
10.3.3 合成实例
10.4 煤矸石制备其他陶瓷
10.4.1 利用高岭石质煤矸石制备莫来石
10.4.2 利用高岭石质、硅质煤矸石合成Si3N4
参考文献
第11章 煤矸石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11.1 煤矸石制分子筛
11.1.1 原材料技术要求及工艺流程
11.1.2 煤矸石的处理
11.1.3 合成及工艺参数
11.2 煤矸石在有机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11.2.1 煤矸石的处理
11.2.2 煤矸石填充橡胶制品
11.2.3 煤矸石填充塑料制品
11.3 煤矸石中提取铝的化合物
11.3.1 提取氧化铝
11.3.2 制备结晶氯化铝
11.3.3 制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
11.3.4 生产硫酸铝
参考文献
第12章 煤矸石在农林业中的应用
12.1 煤矸石充填复垦造田
12.1.1 煤矸石充填复垦材料的基本要求
12.1.2 煤田塌陷区土地复垦的主要复垦模式
12.1.3 煤田塌陷区土地复垦的主要技术措施
12.2 煤矸石山复垦造林
12.2.1 煤矸石的立地条件
12.2.2 煤矸石山复垦的主要技术措施
12.2.3 矸石山复垦造林树种的选择
12.2.4 复垦效益
12.3 煤矸石障蔽改良沙地土壤
12.4 煤矸石生产农肥
12.4.1煤矸石生产有机复合肥料
12.4.2煤矸石微生物肥料
12.4.3煤矸石改良土壤
参考文献
第13章 煤矸石的能源利用
13.1 回收煤炭
13.2 煤矸石发电
13.2.1 燃烧技术
13.2.2 除尘脱硫技术
13.2.3 煤矸石发电工艺
13.3 作为炉窑燃料直接生产水泥
13.4 生产其他燃料
参考文献
第14章 煤矸石作路基材料的利用
14.1 煤矸石作路基材料的可行性
14.1.1 煤矸石理化特性分析
14.1.2 煤矸石自燃的问题
14.1.3 煤矸石淋溶液问题
14.2 煤矸石作公路路基材料
14.2.1 煤矸石技术要求
14.2.2 无机稳定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确定
14.2.3 煤矸石路基的施工
14.2.4 煤矸石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14.3 煤矸石作铁路路基材料
14.3.1 铁路路基对材料的要求
14.3.2 煤矸石铁路路基施工
14.3.3 煤矸石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14.4 煤矸石作路基材料的经济分析
参考文献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新技术都有哪些~

  分选技术,就是将固体废物中各种可回收利用的废物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工艺要求的废物组分采用适当技术分离出来的过程,包括:手工拣选和机械分选。
  化学浸出技术,就是让溶剂选择性地溶解固体废物中某种目的组分,使该组分进入溶液中而达到与废物中其他组分相分离的工艺过程。该工艺适用成分复杂、嵌布粒度微细且有价成分含量低的矿业固体废物、化工和冶金过程排出的废渣等,这些采用传统分选技术往往成效甚微,而常常采用化学浸出技术。化学浸出技术包括简单酸浸、氧化酸浸、还原酸浸、氨浸、碳酸钠溶液浸出、苛性钠溶液浸出、硫化钠溶液浸出、次氯酸钠浸出。
  生物处理技术,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固体废物分解、矿化或氧化过程,包括生物冶金、生物分离和生物转化。
  热转化技术,就是在高温条件下使固体废物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转化为能源的过程,分为热解和焚烧。
  制备建筑材料技术,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自身的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将固体废物制成可用的建筑材料,包括胶凝材料、砖、砌块、玻璃、陶瓷、铸石、骨料等等。

煤矸石弃置不用,占用大片土地。煤矸石中的硫化物逸出或浸出会污染大气、农田和水体。矸石山还会自燃发生火灾,或在雨季崩塌,淤塞河流造成灾害。
矸石堆露天堆放过程中 ,粉尘及自燃产生的气体 ,污染大气环境。

煤矸石资源化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目 录
答:第1章 煤矸石与环境1.1 煤矸石对环境的影响1.1.1 煤矸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1.2 煤矸石对水体环境的影响1.1.3 煤矸石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1.4 煤矸石对地面环境的影响1.2 煤矸石的环境治理1.2.1 防止自燃1.2.2 微生物脱硫1.2.3 复垦种植1.2.4 发展养殖业1.2.5 发展第三产业参考...

煤系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目录
答: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旨在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途径包括回收煤炭、硫铁矿,生产高岭土、化工产品,以及建筑材料。例如,通过选煤厂的分选工艺,可以回收煤炭;利用煤矸石生产聚合氯化铝等化工产品,还可制备建筑材料。第二篇 粉煤灰资源化技术 这部分着重介绍粉煤灰,它是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粉...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答:4. 无害化处理:通过对煤矸石山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土地占用和环境污染,提高了矿区环境质量。5. 技术研发:推动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的创新,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和装备,提高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6. 资源化评价:加强煤矸石资源的评价工作,建立详实的数据库,为煤矸石的合理利用提供...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答:煤矸石综合利用以大宗量利用为重点,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及制品、复垦回填以及煤矸石山无害化处理等大宗量利用煤矸石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的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技术
答:1.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1)煤矸石发电技术——推广适合燃烧煤矸石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热、电、冷联产技术和热、电、煤气联供技术。——推广炉内石灰脱硫和静电除尘技术。——研发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电厂锅炉高效除尘、脱硫、灰渣干法输送、存储及利用技术。(2)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技术——制砖技术...

煤矸石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现状及前景
答:“九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产业政策,都将煤矸石山综合治理和利用作为支持的重点,如《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中都把煤矸石综合利用作为鼓励发展的产业。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起开展了煤矸石综合利用工作,开辟了一...

煤系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内容简介
答:煤系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是一本详细讲解此类废物处理与再利用的实用手册。它主要关注煤矸石、粉煤灰和沸渣这三种常见的煤系废物。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涵盖了第一章至第六章的内容。在第一部分,作者深入阐述了煤矸石的组成特性及其表征方法,探讨了其工艺性质和分类。章节中详细介绍了从煤矸石中提取...

煤矸石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煤矸石的多元应用</ 首先,煤矸石蕴含的煤炭和黄铁矿具有回收价值。通过精细的选煤工艺,可以从中提取优质煤炭,筛选出劣质煤,同时黄铁矿也得以分离。这些回收的煤炭可用于动力锅炉,洗矸则作为优质的建筑材料,黄铁矿则作为化工产业的重要原料,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绿色发电的新途径</ 煤矸石的...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的介绍
答:煤矸石活化机理、煤矸石水泥混合材、煤矸石矿物聚合材料、煤矸石混凝土矿物掺和料、煤矸石固土材料、煤矸石砖与煤矸石骨料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煤矸石综合利用过程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应用技术问题。旨在规模化利用煤矸石的同时,缓解建筑材料领域资源短缺、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的局面。

固体废弃物通过资源化“变废为宝”的实例
答:重庆市将对现有煤矸石电厂进行技术改造,掺烧城市生活垃圾发电。规划项目19个,投资16.1亿元。这批项目实施后将大大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程度,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据悉,每年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39万吨。重庆市是产煤大市,煤矸石产量巨大。为了加大煤矸石综合利用能力,重庆市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