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学说的特点

作者&投稿:邸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地缘政治有两个较鲜明的特点:一是它的开放性.任何一种地缘政治都是把一个国家与周边的国家和边区相联系,把一国与世界各国相联系,是两国和两国以上的国家之间发生的联系,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进行地缘政治的活动;二是:任何地缘政治都离不开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互动影响,地缘政治并不是专谈政治而不谈经济和文化。实际上任何地缘政治的变动都是与经济、文化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地缘政治的长期实践中大致形成了七大思维定式,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地缘政治的规律性,这些规律是:
1、富国强兵是地缘政治关系中的第一要义。
2、地缘政治中可以表现出明显的边际效应,它可表述为:一个对你友好并给你带来利益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种利益倍增:同样的.一个对你不友好井给你带来损害的国家,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国而使这种损害也倍增。地缘的远近在这里具有重要的作用。距离近的国家,相对于距离远的国家来说,对本国的影响会大得多。
3、 地缘政治中没有永恒不变的朋友,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敌人。
4、地缘政治的重点会随着地缘经济的重点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变化而转移。
5.追求大国的保护是小国在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本能反应。
6.边疆、边界、领上在地缘政治中是重要因素。地缘首先在于缘边、缘海,因此地缘政治在一定意义上可说是缘边政治、边疆政治、领土政治。
7.地缘政治格局的追求目标是地区的实力均衡。
地缘政治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相近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举动和发展会对周边国家带来很大影响。所谓的地缘政治理论,主要是研究地理因素对国家及国家间政治态势,和对国家政治行为的影响。那么什么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因素呢?它们主要是指国家的疆土的大小、国家的地理位置、国家领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国家的人口和民族的自然属性等要素。从现实和历史看,一个国家的地理要素对国家的影响方式是多样的,地理状况如位置、地形、池貌及气候等,对一个国家的潜力具有直接影响。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相比,地理因素对国家的政治的影响是较为直接的、也是较为确定的。



什么叫做地缘学说~

地缘政治学
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它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地缘政治学产生于19世纪末,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其《政治地理学》一书中,提出“国家有机体学说”。发表了“生存空间论”一文,认为国家就象有机体一样有兴盛、衰亡的过程,国家的兴盛需要有广阔空间。1917年端典政治地理学家R·谢伦接受了拉采尔的思想,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一词。德国的K·豪斯霍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提出德国缺乏必要的生存空间和足够的自然资源,主张重新分配世界领土,而战争是解决生存空间的唯一途径等错误的地缘政治论点,为德国法西斯的扩张服务,遭到地理学界的摈弃,并因此使地缘政治学一度声名狼藉。地缘政治学从其产生到现在形成主要的理论有:1890年美国海军理论家A·T·马汉,在其《海权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一书中提出的“制海权”理论,他认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1914年英国地理学家H·J·麦金德提出的“大陆心脏说”,认为谁控制东欧,谁就能统治亚欧大陆心脏,谁控制亚欧大陆地带,谁就能统治世界岛,从而主宰世界。被称之为“陆权派”,代表作是《历史的地理枢纽》。40年代,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斯皮克曼又提出了“边缘地带说”,成为“陆权论”的又一派理论。50年代,美国战略学家,A·塞维尔斯基根据北极地区处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空军日益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制空权”的理论,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S·B·科恩提出了地缘政治战略区模型。凡此种种地缘政治观点,都过分突出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或某一地区的重要性,并夸大为控制了某一地区就能支配全球,进而要采取相应的战略以达到他们国家称霸世界的企图。这些观点就连美国《军事战略》一书作者也不得不承认是不现实的。他们说“统治心脏地区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一样,统治边缘地区也不等于控制了世界岛。”美国《国家间政治》作者摩根索指出:“地缘政治学是一种伪科学,它把地理因素提高到绝对地位,认为地理决定国家的权力,因而也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但是这些理论对西方国家在制定方针政策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中国地缘环境三面陆地,东面海洋。陆地三面北边是荒原和冰冻之地,西边是戈壁、沙漠,南边是崇山峻岭、大河和热带雨林,在历史上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现在社会随着海陆交通的发达,东面和西面已经分别成为中国经济和能源的战略要地,处于对外交流的前沿。三面陆地、一面海洋面对十几个邻国,其中日本、俄国、印度、韩国等均为世界大国或中等强国,与我国存在各种领土、领海和资源明确或潜在的争端,整体地缘环境不容乐观。同时,美国作为全世界的邻国,对中国的不断崛起深怀疑虑,始终在想方设法阻碍和破坏中国的发展,也是我国地缘环境重大不利因素。

十二因缘说”的佛学理论是什么?
答:“十二因缘说”,也叫“缘起说”,是佛教用以解释人生现象及世间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现象,也没有任何永恒不变的现象;一切的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因一定的条件,叫做“缘起”。据佛教的说法是:“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这里的“因”,指多种条件中具有...

缘分属于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
答:缘分,亦作缘份,是中国文化和佛教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缘分学说是偏向唯心主义的一门学说,不过缘分学说也具有其科学的一面。

无明缘行,行缘识…
答:⑻、无常、苦、无我:十二因缘中的每一支都是无常,如果它不是无常,就会保持不变,不必依众缘生;如果它不是无常,也不会促使其它法的升起。因为无常生灭,才会有不同的东西相续生起。因为无常故苦,苦就是不自在,不自在故无我。如果有人说:我要举手就举手,我要作什么就做什么;但这十二因缘的流转我不能舍弃,故...

地缘学说的介绍
答:地缘学说,又称“地理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中的重要流派,基本观点是全球或地区政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甚至制约。根据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是西方国家制定国家政治、军事战略和对外政策的一种理论依据。

法界缘起说的特点包括( )。
答:法界缘起说的特点:①无尽,因为整个世界都是幻相,互为因缘,因此任何一法都能产生和含摄无穷无尽的万法,整个世界诸法之间相互缘起、互为因果、相互含摄,重重无尽。此之谓法界缘起或无尽缘起;②圆融,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一个无穷的因缘网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圆融无碍的,一方面相互缘起和含摄,...

佛教中,有四种缘起说,四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如何融合?
答:1、因缘:因缘,是事物生起的众多关系条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条件。经上说,“谓有为法,亲自办果”,称为因缘。但仅只有因仍不能生果,要因、缘具备才能生果。同时、在唯识学上的因缘,又不同於一般缘起的因缘。唯识学以“万法唯识”立论,万法生起,皆是种子起现行的後果,因此,唯识学上的亲...

缘圆是什么意思?
答:缘圆代表了一种和谐关系,是中国文化的积极特征。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来说,缘圆是一种严谨、日复一日进行,有助于成为更好的人的行为方式。我们需要引导自己认识到每个人和物品对我们的生命都有重大影响,并致力于减少大多数的负面情绪和行为方式,例如自私和无视他人。通过学习缘圆,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 是什么意思?
答:释义:佛说:世间一些事物,是遵循因缘法则的,因缘和合而聚在一起,但是因缘断灭的时候,都要分散开。因缘和合而构成了世界,因缘和合也生出了世间的万物,但是因缘断灭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要消失。这就是佛教无神论所在,佛教不是神创世说,是缘起法。缘起法是佛陀于菩提树下悟出的佛法,又叫“十二...

佛家说的缘本质上是不是还是随机和偶然的
答:相应的,机会肯定会走掉。机会是抓不住的,即便抓住迟早也会失去。所以佛家不主张执着和认真。用概率的方法还是会抓住缘这个东西的一些特征的,就是0.666666666……,也就是2/3。量变突破了三分之二这个比值,就会发生缘分,就是机遇。量的积累可以是人为地,也可以是自然而然的。就是这样。

地缘学说的发展史
答:在该论文中麦氏根据地缘政治特点把世界划分为“枢纽地区”、内新月形地区、外新月形地区。枢纽地区是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部,那里地势平坦、气候不是干旱就是寒冷、南部为草原和荒漠、北部为泰加林和沼泽,属内陆水系和北冰洋水系,东西和南面为山岭、高原、盆地所阻,西面与东欧平原相联。内新月形地区是围绕枢纽地区的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