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心理学研究生,需要准备什么书籍? 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需要用到哪些专业书籍和参考资料?

作者&投稿:度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理学考研从2007年开始改为全国统考,考试内容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但是,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参考教材,现在考研市场上有很多心理学考研推荐参考教材,鱼龙混杂,让很多考生很难选择。

  博仁心理学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并结合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我们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心理学考研教材:

一、心理学导论: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

(2)《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在认知部分写得比较详细;

(3)《普通心理学》 孟昭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相对比较老,本书在情绪调节部分写得很实用;

(4)《心理学导论》 梁宁建 上海教育出版社,对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表象理论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等方面讲述的比较详细。

(5)《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 叶浩生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本书对复试较有用。如果要系统的学习心理学,本书非常值得一看。

(6)《心理学与生活》 王垒译 这本可以作为入门读物,北京大学心理系将它作为本科生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阅读,培养你将应用心理学知识与生活中的思维;

(7)《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人格部分写的不错。

(8)《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主要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大纲所有的知识点。

  总结:彭聃龄老师的《普通心理学》、侯玉波的《社会心理学》是必看教材。

二、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发展心理学》 (简装)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精简;

(3)《发展心理学》 (精装)林崇德 浙江教育出版社——全面;

(4)《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

(5)《儿童发展心理学》 刘金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总结:林崇德老师的《发展心理学》是必看的经典教材,朱智贤老师的《儿童心理学》中对儿童的一些心理发展过程以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讲得很全面、很透彻,刘金花老师的书可以和林崇德老师的书相互补充。

三、教育心理学:

(1)《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覆盖了考试大纲90%的内容,知识点讲解非常详细。本书谈到了很多学习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2)《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内容比较全面,但细节知识不够详细;

(3)《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书插入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内容。本书前半本适合用于心理学考研中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后半部分适合用于教育学考研中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

(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更适合做教育学的教材而不是心理学的教材,在学习分类和建构主义部分比较详细,曾两次统考中各有一道选择题来自该书;

  总结:前两本书必看。

四、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本书知识点很全,可以当字典来用;

(2)《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在实验设计部分理论扎实、逻辑性强;

(3)《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孟庆茂的书推理演绎非常严谨,心理物理法部分非常详细,可做参考;

(4)《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本书吸取了杨治良《实验心理学》书中的很多精华,部分知识的翻译来自国外教材;

(5)《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 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实验心理学纲要》 张学民、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学民老师的教材注重实验操作,重点看书内各个章节的实验设计;

(8)《心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金志成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中,(6)和(8)两本教材中讲的是实验设计以及相应的各种统计方法,有时间可以作为辅助书目看看。

  总结:理论复习以杨治良老师或郭秀艳老师的教材为主;朱滢老师和孟庆茂老师的教材补充辅助理解;张学民老师的教材是理解运用实验设计的主要教材。

五、心理统计学: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张敏强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 甘怡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4)《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总结:张厚粲老师的统计教材是经典教材,考研必看。其它教材可作为参考。

六、心理测量学:

(1)《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2)《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总结:戴海琦老师的书内容和考试大纲比较吻合,曾连续两年的统考测量大题都来自该书的课后习题;郑日昌老师的书可作参考。

这个问题可以参考我的回答:跨专业考研应用心理学,有没有什么专业的复习资料

心理学研究生分学硕(312统考或自命题)和专硕(347统考或自命题),对应参考教材不一样。

312学硕全国统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347专硕全国统考的参考书目: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杨治良审校,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三版),张厚粲、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第三版),郑日昌、吴九君,人民教育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临床心理学》,王登峰,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美Jerry M.Burger著;陈会昌[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现代管理心理学》(第四版),程正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自命题院校的教材:要到对应院校官网里找。

以上是教材部分,还有一些教辅资料,比如《心理学考研重难点手册》、《考研心理学逻辑图》,这两本是我考研的时候用过的,当然还有最后官方出的大纲和历年真题。

另外,如果同学是刚接触心理学的话,文都比邻老师推荐你先买一本《心理学与生活》作为入门。



普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要是没有看这本就别考了,绝对的主要复习参考资料!

(2)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也挺重要,有些内容跟彭本不同,可以作为参考

(3)心理学与生活 Gerrig Jimbardo

这本好玩是挺好玩,但对考试帮助不大

(4)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 叶浩生

主要了解一下重要的那些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格式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

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3)实验心理学 孟庆茂

(4)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实心绝不能只看一本,上面四本都挺重要,另外还有

(5)实验心理学纲要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心理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金志成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的那本主要看的实验设计,金的那本主要看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和实验结合统计方法

(7)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这本书超级有意思,里面有很多著名实验,看着又有趣又了解了著名实验

心理统计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实这一本就够了,其它的爱看不看,内容差不多

(2)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张敏强

(3)教育统计学 王孝玲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 冯忠良

这本是主要的,因为考题是北师出的啊,和大纲也比较吻合

(2)教育心理学 皮连生

个人认为这本虽然体系不好,但是今年那题奥苏伯尔就考的里面的题目,所以不能轻视

(3)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这本据说很重要,但我没看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精) 林崇德

(2)发展心理学(简) 林崇德

这两本虽然是一个人写的,但内容有很多不同,对比来学

(3)儿童心理学 朱智贤

这本随便看看

心理测量学

(1)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崎

这本是我主要的复习材料,内容和大纲比较吻合

(2)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

(3)心理测量 金瑜

(4)心理与行为测量 凌文铨

附上各科比重:
普通心理学 10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复习《普通心理学》和少量《心理学史》内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7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6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实验心理学》和少量《认知心理学》内容)
心理统计与测量 70 分
(具体可以分解为《心理统计》和《心理测量》)

目前心理学考研院校统考与自主命题并存,不同院校需要复习的参考书是不同的。

心理学考研统考参考书(专业课考试科目代码为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考研自主命题参考书(专业课考试科目代码为非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不同院校参考书是不同的,建议考生到学校研究生网站查找即可。

*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杨治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
*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 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考心理学研究生要读什么书?~

考研心理学研究生要看的几本书:心理学考研大纲,心理学每个科目考研参考书。以下是详细信息:
首先大纲,要在每年的8月底,9月初关注一下,一般会在这个时间段出来,跨考网上也会有关于大纲的解析。
专业课参考书: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修订版)
《普通心理学》(孟昭兰,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蓝皮的就行)

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金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上科目仅推荐了一本书,如果复习时间充裕,还可以到跨考的网上书城看一下其它的推荐书目。
最后要说的是历年真题要看一下,甚至还要认真的研究一下,以上都做好了,考研应该不成问题。

心理学考研书籍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心理学专业从2007年改为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三门科目。虽然由教育部统一命题,但教育部并没有指定心理学考研书籍,现在考研市场上有很多心理学考研书籍,鱼龙混杂,让很多考生很难选择。 如何选择一套与心理学考研大纲贴近、权威的心理学考研书籍成为很多考生备考的第一步。
  博仁心理学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结合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特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心理学考研教材:
1、心理学导论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侯玉波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①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②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统计与测量
①心理统计学
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心理测量学
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戴海崎等主编:《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
4、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著:《实验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I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普通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      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约70分
实验心理学      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    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        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        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III考查范围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3.行为主义心理学
4.格式塔心理学
5.精神分析
6.人本主义心理学
7.认知心理学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2.突触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说
4.机能模块说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各类
3.意识的功能
4.睡眠与梦
(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
2.注意的功能
3.注意的种类
(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2.注意的外部表现
(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
2.注意稳定性
3.注意分配
4.注意转移
(五)注意的认知理论
1.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2.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四、感觉
(一)感觉概述
1.感觉的含义
2.感觉的种类
3.感觉测量
4.感觉现象
(二)视觉
1.视觉的含义
2.视觉现象
3.视觉的生理基础
4.视觉理论
(三)听觉
1.听觉的含义
2.听觉现象
3.听觉的生理基础
4.听觉理论
(四)其他感觉
1.嗅觉
2.味觉
3.触觉
4.动觉
5.内脏感觉
五、知觉
(一)知觉概述
1.知觉的含义
2.知觉的组织原则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理解性
2.知觉整体性
3.知觉选择性
4.知觉恒常性
(三)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大小知觉
3.深度知觉
4.方位知觉
(四)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1.时间知觉
2.运动知觉
(五)知觉的信息加工
1.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
2.模式识别理论
(六)错觉
1.错觉的含义
2.错觉的种类
3.错觉产生的原因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2.记忆的过程
3.记忆的种类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2.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3.感觉记忆的特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
2.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4.短时记忆的特征
5.工作记忆
(四)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含义
2.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3.长时记忆的信息存储与提取
4.长时记忆的特征
(五)遗忘
1.遗忘的含义
2.遗忘曲线
3.遗忘理论
4.影响遗忘的因素
七、思维
(一)思维概述
1.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特征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二)概念
1.概念的含义
2.概念的种类
3.概念的形成
4.概念的掌握
(三)推理
1.推理的含义
2.推理的种类
(四)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含义
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3.问题解决的策略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五)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3.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
4.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六)表象
1.表象的含义
2.表象的特征
3.表象的种类
4.表象理论 
(七)想象
1.想象的含义
2.想象的种类
3.想象的功能
八、言语
(一)言语概述
1.言语的含义
2.言语的功能
3.言语的种类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
2.言语听觉中枢
3.言语视觉中枢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1.言语感知
2.言语理解
3.句子理解
4.语篇理解
5.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
九、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3.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种类
(三)表情
1.表情的含义
2.表情的种类
(四)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五)情绪理论
1.早期的情绪理论
2.情绪的认知理论
十、动机、需要与意志
(一)动机概述
1.动机的含义
2.动机的功能
3.生理动机和社会动机
4.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
5.动机的理论
(二)需要
1.需要的含义
2.需要的种类
3.需要的层次理论
(三)意志
1.意志的含义
2.意志的特征
3.意志行动过程
4.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5.意志的品质
十一、能力 
(一)能力概述
1.能力的含义
2.能力、才能和天才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二)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1.能力的种类
2.能力的结构
(三)智力理论
1.智力因素说
2.智力结构理论
3.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四)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3.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十二、人格
(一)人格概述
1.人格的含义
2.人格的特征
(二)人格理论
1.人格特质理论
2.人格类型理论
3.人格大五理论
4.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三)气质
1.气质的含义
2.气质的类型
3.气质的理论
(四)性格
1.性格的含义
2.性格的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认知风格
(五)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十三、社会心理
(一)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
2.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3.社会化的理论
(二)社会认识
1.自我
2.归因
3.社会知觉与社会判断
4.社会态度
5.内隐社会认知
(三)社会关系
1.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
2.亲密关系
3.偏见与歧视
4.利他行为
5.侵犯行为
(四)社会影响
1.说服
2.从众与服从
3.去个体化
4.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5.群体极化与群众思维
6.合作、竞争与冲突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2.理解和掌握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发展的年龄特征、相关理论及其经典实验研究。
3.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认识和分析个体发展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相关问题。
      
              发展心理学
一、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横断研究
2.纵向研究
3.聚合交叉研究
4.双生子研究
(四)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
2.从儿童发展到个体毕生发展研究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2.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3.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5.生态系统理论
(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3.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三、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
(一)生命的开始与遗传基因
1.染色体、DNA和基因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3.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
4.显性和隐性基因
5.遗传疾病
(二)胎儿的发展与先天素质
1.胎儿的发育过程
2.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
四、婴儿心理发展
(一)婴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婴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婴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二)婴儿动作和活动的发展
1.动作发展的规律
2.动作发展的阶段
3.动作发展的训练
(三)婴儿言语的发展
(四)婴儿心理过程的发展
1.婴儿感觉的发展
2.婴儿知觉的发展
(五)婴儿气质的发展
1.婴儿气质类型学说
2.气质稳定性与可变性
(六)婴儿社会性的发展
1.婴儿的情绪发展
2.婴儿的依恋
3.早期同伴交往
五、幼儿心理发展
(一)幼儿神经系统的发展
1.幼儿大脑结构的发展
2.幼儿大脑机能的发展
(二)幼儿的游戏
1.游戏理论
2.游戏种类及其发展
(三)幼儿言语的发展
1.词汇的发展
2.句子的发展
3.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幼儿认知的发展
1.记忆的发展
2.思维的发展
(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1.心理理论
2.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3.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4.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5.同伴关系
六、童年期心理发展
(一)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二)童年期儿童的学习
(三)童年期儿童言语的发展
1.书面言语的发展
2.内部言语的发展
(四)童年期儿童认知的发展
1.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2.元认知及其发展
(五)童年期儿童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发展
2.社会认知与交往技能
3.品德发展
七、青少年心理发展
(一)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二)认知发展
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四)社会性发展
1.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2.反社会行为
(五)情绪
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2.常见情绪困扰
八、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人期发展任务理论
(二)认知发展
1.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2.认知老化的主要理论
(三)人格发展
1.自我发展理论
2.稳定性与可变性
(四)临终心理


              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与心理发展
(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
1.学习的含义
2.学习的作用
(二)学习的分类
1.学习主体分类
2.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
3.奥苏伯尔的学习性质分类
4.学习结果分类
(三)学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学习与个体心理发展
2.学习准备与发展性教学
(四)学习风格与教育
1.学习风格的含义及其特点
2.学习风格的差异与教育
三、学习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3.社会学习理论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1.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三)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3.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4.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四)学习的人本理论
1.罗杰斯的学习与教学观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四、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1.学习动机的含义
2.学习动机的类型
3.学习动机的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
2.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3.学习动机的社会认知理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的表征与类型
1.知识的表征
2.知识的类型
(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1.概念原理的理解与保持
2.错误概念的转变
(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心智技能的形成
2.认知策略的学习
3.动作技能的学习
(四)学习的迁移

              实验心理学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过程。
2.掌握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技术与方法。
3.具备实验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一)实验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
1.课题选择与文献查阅
2.提出问题与研究假设
3.实验设计与实施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研究报告的撰写
(三)心理学实验研究的伦理
二、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一)心理学实验的含义与基本形式
(二)心理学实验与理论
1.实验范式
2.实验逻辑
3.实验与理论的关系
(三)心理学实验中的变量及其控制
1.自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2.因变量的种类与控制
3.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四)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及评价标准
2.前实验设计与事后设计
3.准实验设计
4.真实验设计
(五)实验研究的效度
1.内部效度
2.外部效度
3.构思效度
4.统计结论效度
三、反应时法
(一)反应时概述
1.反应时的含义
2.反应时的种类
(二)反应时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2.机体因素
(三)反应时技术
1.减法反应时技术
2.加法反应时技术
3.开窗技术
4.内隐联想测验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
(一)阈限的测量
1.极限法
2.平均差误法
3.恒定刺激法及其变式
(二)心理量表法
1.量表的类型
2.感觉比例法与数量估计法
3.感觉等距法与差别阈限法
4.对偶比较法与等级排列法
(三)信号检测论
1.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辨别力指数d'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五、主要的心理学实验
(一)听觉实验
1.听觉现象的测定
声音的心理特性;声音的掩蔽;听觉疲劳与适应。
2.声音的空间定位实验
声音方向定位线索;听觉空间方向定位的实验方法。
3.语音知觉实验
语音及其声学特点;语音知觉的声学线索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
(二)视觉实验
1.基本视觉现象的测定
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研究;视敏度的测定;闪光临界融合频率的测定。
2.颜色视觉
视觉的颜色现象实验;颜色的知觉现象实验。
(三)知觉实验
1.知觉组织的实验研究
2.知觉恒常性的实验研究
经验和知觉恒常性实验;大小恒常性实验;形状恒常性实验。
3.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空间知觉实验;运动知觉实验。
4.知觉与觉察实验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盲视的实验。
(四)学习实验
1.条件性学习实验
2.认知性学习实验
(五)记忆实验
1.感觉记忆的实验
2.短时记忆的实验
3.长时记忆的实验
4.工作记忆的实验
5.内隐记忆的实验
6.前瞻记忆的实验
7.错误记忆的实验
8.定向遗忘实验
9.提取诱发遗忘实验
(六)情绪实验
1.情绪的生理指标测量
2.面部表情的测量
3.情绪的主观体验测量
(七)注意实验
1.过滤器模型及其双耳分听实验
2.注意资源有限理论及其实验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6.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
(八)常用心理实验技术
1.眼动技术
2.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
3.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


             心理统计与测量
[考查目标]
1.正确理解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掌握各种测量理论和各种测量指标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测验,并对其结构进行解释。
一、描述统计
(一)统计图表
1.统计图
2.统计表
(二)集中量数
1.算术平均数
2.中数
3.众数
(三)差异量数
1.离差与平均差
2.方差与标准差
3.变异系数
(四)相对量数
1.百分位数
2.百分等级
3.标准分数
(五)相关量数
1.积差相关
2.等级相关
3.肯德尔等级相关
4.点二列相关与二列相关
5.Φ相关
二、推断统计
(一)推断统计的数学基础
1.概率
2.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
4.抽样原理与抽样方法
5.抽样分布
(二)参数估计
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三)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
2.样本与总体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3.两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检验
4.方差齐性的检验
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四)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原理与基本过程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4.两因素方差分析
5.事后检验
(五)统计功效与效果量
(六)回归分析
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
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应用
(七)卡方检验
1.拟合度检验
2.独立性检验
(八)非参数检验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2.相关样本均值差异的非参数检验
(九)多元统计分析初步
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主成分分析
3. 因素分析

三、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2.心理测量的特征与分类
3.经典测量理论及其模型 
(二)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测量的信度
信度的定义;信度系数的估计;信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2.测量的效度
效度的定义;效度的估计;效度的影响因素与改进。
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三)心理测量的误差
1.测量误差的定义
2.测量的随机误差来源及控制
3.测量的系统误差来源及控制
4.测量误差的估计
(四)心理测验的项目分析
1.题目的难度
2.题目的区分度
3.题目的综合分析和筛选
(五)心理测验的编制技术
1.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
2.测验目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
3.题目编制技术
(六)心理测验的施测
1.测验的设计
2.施测的程序和步骤
(七)测验常模
1.常模与常模团体
2.分数转换与合成
3.常模的编制
4.几种常用的常模
(八)标准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的定义与作用
2.标准参照测验的题目分析
3.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4.标准参照测验的分数解释
(九)心理测量理论的新发展
1.经典测量理论的局限
2.项目反应理论
3.概化理论
4.测验等值
四、心理测验及其应用
(一)成就测验
1.成就测验的定义
2.成就测验的编制
3.成就测验的标准化
(二)智力测验
1.智力测验的定义
2.个体智力测验
3.团体智力测验
(三)能力测验
1.能力倾向测验
2.特殊能力测验
3.创造力测验
(四)人格测验
1.人格测验的定义
2.自陈测验
3.投射测验
4.情景测验
(五)其他常用的心理测验
1.心理健康测验
2.态度测验
3.兴趣测验
(六)心理测验的应用



关于心理学导论部分增加的社会心理一章,对此博仁推荐的参考书目为《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请问工科本科毕业想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应该自学那些科目,怎么备考啊
答: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心理测量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版 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修订本),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版 三、考研复习 1、你可以把考研的教材先看起来,每天抽时间定好看书的章节数,认认真真通读课文,这样可以理解知识,为做题作准备,建议先看普通...

准备考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需要哪些书籍
答:5、《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6、《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白底红皮)7、《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8、《社会心理学》侯玉波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版)专硕:心理学导论(含考试指导) 上海教育 梁宁建 ...

考心理学研究生需要买那些书
答:《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杨治良,浙江教育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琦,暨南大学出版社;以上书目是首推书目,是心理学考研最基本的一定要看。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想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都需要看哪些书?还有推荐下...
答:计算机专业是可以跨考心理学的。心理学考研是统考,考试科目是政治、外国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需要的参考书建议你用博仁根据历年真题和大纲推荐的参考书:《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

急:请问想考北大的心理学研究生需要看哪些书呀?
答: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①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教育心理...

非心理学专业的考心理学研究生需要哪些书籍?
答:我是学英语的专科生,我想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因为我只学过基础心理学,并且只有那一本书.我想问问心理学有哪些专业书是考严必备的.十分感谢~!... 我是学英语的专科生,我想考心理学的研究生,因为我只学过基础心理学,并且只有那一本书.我想问问心理学有哪些专业书是考严必备的.十分感谢~! 展开  我来...

...的清华大学心理学研究生 想一次性购买所需的书籍或资料 该买什么...
答:清华大学心理学学硕是参加312统考,应用心理专硕347则只招收非全,院校自命题.以下是其参考书目 心理学312统考参考书目 清华大学应用心理专硕参考书目

心理学专业考研都需要看什么专业书?
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陈琦、刘儒德主编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学民、舒华编著 《实验心理学纲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董奇 著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孟庆茂,常建华 《实验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郑日昌主编 《心理测量》最后,祝你考研成功!

...想考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方向的研究生,请问复习科目一般有哪些...
答:首先先介绍一些心理学考研使用的教材。心理学知识体系庞杂,仅仅看传统的六本参考书是远远不够的,考的是心理学的综合素养,而不是只背背就能过的。所以如果只是看了传统的六本教材,我想多半不会得到理想的分数的。所以,建议大家多看什么《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导论》《行为科学统计》等等的。鉴于...

我2022年心理学,打算考苏州大学347心理学专硕,不知道用什么书?
答:2021年9月份,苏州大学官网去掉了变态心理学,增加了当代教育心理学,其他书目不变,具体如下:1,普通心理学 第五版 彭聃龄 北师大出版社 2019年 2,发展心理学 第三版 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 3,社会心理学 第三版 乐国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4,实验心理学 第二版 郭秀艳、杨治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