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足三余出自哪里?是哪三余? 学足三余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潮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自《三国志》。

  "学足三馀:夜者日之馀,冬者岁之馀,雨者晴之馀“
  这是古人学习的一条经验,也是徐特立非常推崇的学习方法。

  《三国志?王肃传》上有“学足三余”的话,意思是说晚上是日中多余的时候,落雨下雪是晴天多余的时候,冬季是春夏秋三季多余的时候;平日都要工作,只有得闲多余的时候读书学习,坚持下去,学问才会丰富起来。

学足三馀:夜者日之馀,冬者岁之馀, 雨者晴之馀。" 这是古人学习的一条经验,也是徐特立非常推崇的学习方法。《三国志?王肃传》上有“学足三余”的话,意思是说晚上是 日中多余的时候,落雨下雪是晴天多余的时候,冬季是春夏秋三季多余的时候; 平日都要工作,只有得闲多余的时候读书学习,坚持下去,学问才会丰富起来。

出自三国志,冬天、下雨天、晚上都是学习时间,不要放弃!

古文学足三余的翻译~

一个叫董遇的人,字季直,性格质朴,木讷而又好学.......有人想跟着他学习,他却不肯轻易去教,说:“必须把书读够百遍.”说是:“书读够百遍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跟从他学习的人说:“想学习却没有时间.”董遇说:“应该做到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空余时间,阴雨天是平时的空余时间。”从此,诸多儒生渐渐跟从董遇学习了.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却从小喜欢学习。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的时候;夜间不便下地劳动的时候;雨天不好出门干活的时候。”

董遇,字季直.为人朴实敦厚却从小喜欢学习.有人想跟着他学习,他却不肯轻易去教,说:“必须把书读够百遍.”说是:“书读够百遍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跟从他学习的人说:“想学习却没有时间.”董遇说:“应该做到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空余时间,阴雨天是平时的空余时间

文言文【学足三余】的翻译
答:一个叫董遇的人,字季直,性格质朴,迂腐而又好学....有人想跟着他学习,他却不肯轻易去教,说:”必须把书读够百遍.”说是书读够百遍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跟从他学习的人说:”想学习却没有时间.”董遇说:”应该做到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的时间过得最慢...

三余是什么意思
答: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出自董遇“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出处: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陈寿的《三国志-魏志-...

古时"三余"指的是什么(填三个)
答: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出自董遇“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1、冬者岁之余:讲的是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因为古人都是应季耕作,冬天没有农事活动,相对比较空余;2、夜者日之余:因为白天忙于耕作或者其它事情,...

三余是指哪三个
答:“三余”,是指三国时学者董遇关于惜时的“读书三余说”,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意在勉励学子们抓紧冬日农闲季节、夜间及阴雨天读书学习。“六籍”指六经,含礼、乐、射、御、书、数。“蛾术”是一个典故,出自《礼·学记》:“蛾子时术之。”意思是,蛾蚁虽然是小虫...

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和注释董遇读书三余文言文翻译
答:《董遇谈三余勤读》文言文翻译: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是喜爱学习。兴平年间,关中李_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收集野生的禾背回卖钱,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乘着空隙学习读书,他的兄长嘲笑他,但董遇依然不改。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

朱熹读书的方法有哪些
答: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下面是我整理的朱熹读书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朱熹读书的方法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一生热爱教育,他先后做官不足十四年,但讲学却达五十年之久,而且始终不倦。实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所罕见,堪称“宋代孔子”。也有...

三余指的是哪三多?
答: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

董遇三余文言文翻译是怎样的
答: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

鲁迅的“三味书屋”的三味是什么意思?
答:取名三余大概是希望学生爱惜时间,后来私塾主人兼塾师寿镜吾的祖父寿峰岚改名为“三味书屋”。 1.古人有三种说法:其一是前人对读书感受的一种比喻,“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种体验合称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郸书目》:“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

动物读书有三余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哪些名人名言?
答:应该是董遇读书有三余。董遇三余出自《魏略•儒宗传•董遇》 原文如下:(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