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三余"指的是什么(填三个) 古人的三余指什么

作者&投稿:孟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出自董遇“三余”读书。董遇,字季直,性格质朴,不善言辞但又好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1、冬者岁之余:讲的是冬天是一年中的空余时间,因为古人都是应季耕作,冬天没有农事活动,相对比较空余;

2、夜者日之余:因为白天忙于耕作或者其它事情,晚上就有时间了;

3、阴雨者时之余:意思是阴雨天空余时间一大把;这个也是相对于古代的农事活动而言,一般下了雨很多农活干不了,所以有时间读书。

扩展资料:

“三余读书”对今人的启示

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古人有古人的“三余”,今人也可以抓住今人的“三余”,只要指导思想正确,具体方法是可以灵活多样的。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三上”读书法,也是可以借鉴的。欧阳修的“三上”是指:“马上、枕上、厕上”。他经常利用这“三上”时间看书或是写文章,效果极佳。

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加快,时间紧确实是很普遍的现象。不过时间这个东西,具有很大的伸缩性,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好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挤,总还是有的。看来有没有时间读书,就看自己会不会“挤”了。

今人也提倡“业余8小时”,说人的差距决定于业余8小时,也不是没有道理,在业余时间尽可能多学习、多读书。学习的内容可以跟工作相关,也可以跟工作无关,比如读一读历史、文学、哲学、科学书籍,也可以看看新闻评论,使自己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世界信息的发展动向。

总而言之,学习、读书是我们业余时间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遇“三余”读书



三余

释义:原文中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后用来泛指空闲时间,又指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

出处: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由是诸生稍从遇学。——陈寿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

列句:董遇三余读书的精神十分值得我辈学习。

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出自董遇“三余”读书。

1.冬者岁之余、2.夜者日之余、3.阴雨者之余

多个

古人的“三余”指的是什么?~

“读书三余”指 1、冬者岁之余。 2、夜者日之余。 3、阴雨者之余。
欧阳修有三上法”“三上”说的就是马上,枕上,厕上.三余法: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 古今名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很多.笔者最欣赏的是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和董遇的“读书三余法”.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所谓“三余”,是指“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
1.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好学。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随时有多余。”
2.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随时有余。”

“读书三余”指 1、冬者岁之余。 2、夜者日之余。 3、阴雨者之余。
欧阳修有三上法”“三上”说的就是马上,枕上,厕上.三余法: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 古今名人总结的读书方法很多.笔者最欣赏的是欧阳修的“读书三上法”和董遇的“读书三余法”.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所谓“三余”,是指“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
1.董遇,字季直,性格木讷但好学。兴平年间,关中李傕等人作乱,他与哥哥季中便投奔到段煨将军处。他们经常上山打柴背回卖钱(来维持生活),每次上山打柴时董遇都带着书,有空闲就拿出书诵读,哥哥嘲笑他,但董遇没有改正。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为它作了注释;对《左氏传》也下过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了《朱墨别异》。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空余时间,夜晚是一天中的多余时间,下雨的日子随时有多余。”
2.有个跟着董遇学习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很多遍。”董遇的意思是:“读书多读几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随时有余。”

古代的时刻表
答:古代计时单位是:时,更,点,刻。时也称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古时与现代时对照 23:00 - 01:00 子时 01:00 - 03:00 丑时 03:00 - 05:00 寅时 05:00 - 07:00 卯时 07:00 - 09:00 辰时 09:00 - 11:00 巳时 11:00 - 13:00 午时...

时的英文是什么?
答:15 ten to forty-five 4、如果所表述的分钟和15有关,就有三种表达法:(15分钟又叫一刻钟:a quarter)9:15 a quarter past nine 5、整点表达法:如果时间是整点,就用“钟点数+o'clock”这种形式来“报时”。有时也可只读“钟点数”,而不说o'clock。10:00 ten o\'clock am/pm ...

表示时间的“时”、“小时”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1、“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2、“时”:指是一个时刻。小时是一个时间单位。小时不是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而是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相协调的辅助时间单位。除闰秒外,一小时一般等于3600秒,或者60分钟,或者1/24天。 人类日常...

带有时字的诗句
答:含有时的诗句汇总如下 1、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2、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师秀)5、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6、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

古代时辰对照表
答:古代时辰对照表参考如下:【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

带有“时”字的名句、古文
答: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岭《出 塞》 2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3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4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5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 6 ...

古代时刻对应
答:【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

时大写怎么写
答:时没有大写,但是有繁体字:

我们现在用时分秒计时,中国古代是怎么计时的?
答:我国古代有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和计时仪器,由此遂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计时单位——时、刻、更、点。一、 时:指时辰,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

一天的24个小时怎么分时辰
答:24个小时的划分如下:【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