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溶于水能够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导电。为什么? 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熔化和溶于水时均不导电的...

作者&投稿:笃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解质是在固体状态下不能导电,但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
仔细读上面的话,不懂就多读几遍就懂了

首先,电解质是化合物,氨气溶于水能导电,但氨气不是电解质,
其次,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在水中不是不导电,而是导电性太差,如CaCO3,BaSO4

电解质是
溶于水溶液中 或 在 熔融状态下 就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吗 说明原因~

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

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但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例如蔗糖、酒精等。

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电解质。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20 ℃时硫酸钡饱和溶液的电离度为97.5%)。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碳酸钙和硫酸钡具有相类似的情况,也是电解质。从结构看,对其他难溶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尽管难溶,也是电解质。

氢氧化铁的情况则比较复杂,Fe3+与OH-之间的化学键带有共价性质,它的溶解度比硫酸钡还要小(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9.8×10-5 g);而落于水的部分,其中少部分又有可能形成胶体,其余亦能电离成离子。但氢氧化铁也是电解质。

判断氧化物是否为电解质,也要作具体分析。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P2O5、CO2等,它们是共价型化合物,液态时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有些氧化物在水溶液中即便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因为这些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能导电的物质,溶液中导电的不是原氧化物,如SO2本身不能电离,而它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电解质。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CaO,Al2O3等是离子化合物,它们在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可见,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型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可以离解成离子。至于物质在水中能否电离,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因此,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另外,有些能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不是电解质。因它们并不是能导电的化合物,而是单质,不符合电解质的定义。

A.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A正确;B.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一定属于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有的电解质溶解度很小,在水中几乎不导电,如硫酸钡为电解质,硫酸钡在水中不导电;有的非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硫等,在溶液中能够导电,故C错误;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根本区别不是电离能力强弱,而使在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故D正确;故选C.

一种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那么这个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答:电解质溶于水,能导电,如强酸、强碱、大部分的盐;但是,有些非电解质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电离,也能使溶液能导电,如CO2:CO2+H2O=H2CO3,H2CO3=(可逆号)H^+ +HCO3^-等。因此,一种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这种物质有可能是电解质,也有可能是非电解质。

盐酸是不是电解质?
答:要注意的是,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但溶于水的那小部分硫酸钡却几乎完全电离,因此,硫酸钡是电解质。对其他难溶酸碱盐,只要是离子型化合物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的是
答:A A铝:金属能导电,但它是单质,而电解质要求必须是化合物。B食盐:熔融或溶于水均能导电,属于电解质。C硫酸: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D蔗糖:熔融或溶于水均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

怎样判断一个物质是不是电解质
答: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判断某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不能只凭它在水溶液中导电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其晶体结构和化学键的性质等因素。例如,判断硫酸钡、碳酸钙和氢氧化铁是否为电解质。硫酸钡难溶于水(20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4×10-4 g),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其水溶液不导电,似乎为非...

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吗
答: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一、电解质 1、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根据其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几乎全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只有少部分电离的是弱电解质。2、电解质都是以离子键或极性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化合物在溶解于水中或受热状态下能够解离成自由移动...

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答:不对,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有的在熔融状态下导电,而在水溶液中就不导电。而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也不都是电解质,有的是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可以在水溶液中导电的电解质,典型例子有SO3等.

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物质溶于水能导电的本质是...
答:化合物导电的本质:是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阴阳离子发生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能导电。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该物质能在水中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有的化合物不能导电是因为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具体情况如下:1、(1)能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在水中能导电:在水中能...

电解质如果溶于水,一定能导电。 答案说 不对 解释是 有些电解质虽能溶...
答:并产生化学变化的化合物。另外,存在固体电解质(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你没有把概念理解透 ,有些电解质不溶于水在水中不导电,但是其在融融状态下导电 记住融融状态下导电的也是电解质 ...

如果一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一定不是电解质.这句话...
答:硫酸钡熔融状态下直接电离导电。这要看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高中的定义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的化合物。所以单质首先排除;化合物本身一定是纯净物,故混合物一定不是。但是化合物没有绝对不能电离的,即没有绝对的非电解质。在高中二氧化硫和氨气被列入非电解质当中,但是液氨中氨气发生自偶电离...

能在水中导电的电解质一定能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吗?
答:只要是电解质就可以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同时电解质的溶解度直接影响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电解质的水溶液不一定都导电,有些离子化合物,如BaSO4、CaF2等,尽管它们溶于水时全部电离,但它们的溶解度很小,使它们的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但它们在熔融状态时导电能力很强,因此仍属电解质。另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