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育的优势是什么 中国的现代化教育存在哪些优缺点?

作者&投稿:许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育的现代化”或“现代化的教育”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一些同志常常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作为一对对称的概念,讨论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与“传统教育”相对称的概念应该是“现代化教育”(Modernized Education or Modenizational Education);而与“现代教育”相对称的概念则是“古代教育”。“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这是一对在时间维度上对教育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而“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则是一对在教育内在特性上对教育特征进行把握的概念。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能动的具有指向性的过程,是一个对传统教育瓦解、扬弃、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为使教育适应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面向未来整合,重建教育的传统的过程。这一具有指向性的过程的结果,便是现代化的教育(因此,也可视为一个实体存在物)。现代化的教育,作为教育自身发展追求的一个目标和作为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在一定的时限内,是具有特定的质的规定性的。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现代化教育”作为一个目标其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概念。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也就是教育不断现代化的过程。在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传统与现代的整合过程中,必须尊重传统文化教育在现实文化教育中的反映和价值。传统教育,即指在整个历史中形成的并已定型了的教育。传统教育也曾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也是在不断地新陈代谢中,有其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因而农业社会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育更是“传统的教育”;而当人类进人信息社会以后,能适应工业社会的那套教育却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就成其为“传统教育”了。
  那末,现代化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现代化教育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现代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现代化教育起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与现代化教育本身所具有特征分不开的。概括起来,现代化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用自然经济的传统教育观来看,教育并不是社会再生产体系中的一个内在环节,而不过是“文化人”的社会点缀。自然经济的非经济核算的通病,与传统教育耻于经济效益分析及自命清高的痼疾相辅相成。现代化教育打破“教育是非生产部门”的陈腐观念,从教育--专门劳动力的投入--产出这一关系的角度来把握,把教育纳入社会再生产体系的内容结构之中。现代化的教育观认为,教育能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教育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因此,现代化教育无论在数量上--发展规模和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都要和现代生产的要求相适应。
  (二)现代化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开放系统才可能走向有序(进化),封闭系统只可能走向无序(退化)。一个社会系统只有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得到进步与发展。现代化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①教育向全体劳动者开放,打破小学--中学--大学这种单一纵向的学校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更多地向企业、向社会招生,更多地通过纵横交织的渠道来扩大教育场。②对受教育者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向实践效益开放,向社会经济效益开放。③教育经费来源从围家财政单一渠道向多渠道开放。除义务教育阶段外,国家无偿性的财政拨款,将逐步改为有偿的价值补偿。学校是智力资源密集的场所,应该是信息吞吐量最大和流动频率最高的地方。教育要做到“三个面向”,就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实行开放办学。开放式办学就是在信息上与外界交流,有吸收也有输出。以高等教育为例,其开放式办学有4层涵义:一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加强学校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高校校际之间横向联系,对于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二是学校各专业之间、学科之间、系与系之间要加强学术交流。资源上要互通有无,科研上要联合攻关。现代化教育强调博才教育,而这种教育需要学校内部各专业、学科、系与系之间的相互协作、成龙配套。三是教育系统对社会的开放。教育系统和社会上其它行业之间要加强联系,要了解他们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要帮助他们培训人才,更新知识,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并从他们那里取得必要的支持和有益的实际知识与经验;还可以与企业、科研部门建立各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形成经常化的固定联系。四是对世界教育界、学术界的开放。

什么是现代化教育~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优点:可以让许多人看清自己所处的竞争险境,不断地往前冲;
促进中国教育的进程。
缺点:让更多的中国学生与老师陷入竞争的巨大压力中,生活毫无兴趣可言,
只能做个苦行僧。

工业时代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答:工业化时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化和分工化的细密,此时,教育变私塾授句弱的课为班级授课制,教师开始只教授某一个专门的学科。教师做为一个团队,分工协作,分布在学生群体成长的不同车间。为了提高效率,为了工作的便利化,教师希望自己的工作对象都是标准化的,就像是工厂里流水线上的零件,教师也谓...

信息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答: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二 )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认识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与。 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

数字化时代教育改革的六大关键是什么?
答:2.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教师在数字化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使用数字工具和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提供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帮助教师掌握数字教育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利用数字工具和资源进行教学。3. 教育内容和资源:数字化教育需要丰富教育内容和资源,包括数字化教材、教育应用软件、...

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
答:随着信息化教育的推进和数字化教学设备铺设完成,“信息化教育”这个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但是信息化教育和传统课堂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对学生和教师来说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仅仅是教学工具和线上线下教学的不同吗?优质信息化教育产品应定位为课程教学专家,是满足K12阶段各学科课堂教学需求及课自主学习的...

中国家庭教育优点有哪些
答: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3)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

中国古代的教育模式是什么?90
答:中国高等教育源于西方近代的“大学制度”。伴随着19世纪末西方大学制度的传入,以及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开始,中国高等教育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也就开始了自己漫长而曲折的近代化征程。近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高等教育近代化也一样。中国高等教育,从清末到民国结束,在半个多世纪里,经过一代代学人和政治家的努力,...

你支持现在中国的教育方式吗?为什么?
答:第一代教育第三代一般重养轻教,加之老人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老化,所以溺爱多于喜爱,产生了第三代任性、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弊病。而在西方,根据我们对于所在国家的观察,整个区域几乎无一例祖辈老人照管孙辈的情况。我们都共同感到西方传统的教育观念是:老人不参教,孩子由自己的父母亲自扶养和教育。在他们看来,儿童...

试作传统校园教育与远程教育的比较 大作业
答:远程教育的优势以及特点: 1、方便快捷。在网络信息化的今天,远程教育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网络教育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已经不用再亲自去教室听课了。只要通过网络就能第一时间掌握知识。及其便捷。 2、远程教育一般都采用名师录制课件讲解。学生可以接受到全国顶级名师的指导,这也是一场革命,是传统教育所实现...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答:2、农业发展方面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劳动力比率为83.50%,城市化水平为10.60%,按照日本为标准,在社会结构转型方面的现代化程度为30.10%。取欧洲和苏联的中值,中国1952年时社会结构转型方面的现代化水平大约在20%的水平上。3、教育发展方面 1950年前后适龄青年大学入学率、成人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

教育信息化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答:第五,社会教育化的观念。在网络社会,教育不再是学校的专利,而日益成为社会的共同事业——个人和家庭将教育作为最佳的投资领域;企业把教育看作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国家和社会视教育为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主要象征。因特网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易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