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2物理题

作者&投稿:狄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D=2cm=0.012m,龙头面积S=丌D^2/4=3.14*0.012*0.012/4=1.13*10^-4m^2
V/t=Su=1.13*10^-4*10=1.13*10^-3m^3,即1.13dm^3=1.13L

水龙头横截面积为S=πR^2=3.14×0.006^2=1.13×10^-4平方米
那么1s流出S×vt=1.13×10^-3立方米的水

1.13*10^-3

水龙头的横截面积S=(d/2)^2π=(1.2cm/2)^2×3.14=1.1304cm^2
1s流出水的体积V=Sv=1.1304cm^2×10m/s=0.0011304m^3
一小时浪费水V2=Vt=0.0011304m^3×3600s=4.06994m^3
水的质量为m=V2ρ=4.06994m^3×1×10^3kg/m^3=4069.44kg=4.06944t

水龙头面积s=3.14159*(0.012/2)*(0.012/2)=0.00113(圆面积,单位:平方米)
1s流出的水=s×10=0.0113立方米

初2物理题~

1s写的有问题啊...
浮力当然是1.6-0.6=1.0N
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放入水中排出水的重力 F浮=密度*g*V排;
所以排出水的重力是1.0N,质量是0.1Kg,体积就是0.1L,也就是10^-4 m³;
所以物体的体积的一半是10^-4m³,体积是2*10^-4m³;质量是0.16Kg,密度是800Kg/m³
放入4/5时,排出水1.6*10^-4m³,同上受到浮力1.6N,测力计示数为0。

我表示对LS几位的答案质疑:F浮= pgv p是液体的密度,怎么能当做物块的密度呢?
再说,放进去一半是已经抵消了一多半的重力,物块密度一定比水的小......

我来帮助你这位爱学习的好同学。
答:
1. 将焦距20cm的凸透镜作目镜,焦距2.5cm凸透镜作物镜就组成了显微镜
将焦距20cm的凸透镜作物镜,焦距2.5cm凸透镜作目镜就组成了望远镜。
2.因为度数是正数,所以是凸透镜,所以是远视眼镜,
根据500=100/f 解得焦距f=0.2m=20cm。
3.如果把很小的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焦点处,就能使通过的透镜出射的光变成平行透镜主轴的光。
4、某同学将一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离透镜15CM处的纸上形成一个最小的亮斑,这个透镜的焦距是15cm。
5、照相机的镜头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
6、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 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就会分解成七色光带,这一现象叫做色散。
8、一束光线与水面38度角入射,其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52度,折射角是38度。
祝你这更上一层楼!

2道物理题,谁能教教我啊
答:水)第二题 P(水)=m(水)÷V(水)知道水的m 和P 后 可以算出水的体积V1!P(油)=m(油)÷V(油)知道油的m和P后 可以算出油的体积V2!在比较V1和V2的大小 当V1>V2的时候 这个瓶子可以装下V2体积的油!当V1<V2的时候 这个瓶子可以装下 V1体积的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2道物理题
答:2.为解决淡水不足,多数国家采用从南极搬运冰山的方法,现发现一座冰山,其海面上体积为4500m3,若搬运损失为20%,求可得多少t淡水?(P冰=0.9×103kg/m3,P海水=1.03×103kg/m3)V1=4500m^3 p海水g(V总-V1) = p冰gV总 p海水(V总-V1) = p冰V总 1.03×10^3(V总-4500) = 0...

一些简单的物理题,求帮忙做。
答:一、填空题 1.一个人从某地向东走了100m,反回头又向西走了80m。从出发点算起,他的位移大小是 20 m,位移方向 向东 ,他的路程是 180 m。2.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 相同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方向 相反 。3.物体只在 重力 ...

初2物理题
答:楼上是错的 上升:G=mg=200g*9.8牛/千克=0.2千克*9.8牛/千克=1.96牛 F合=G+F阻=1.96牛+0.2牛=2.16牛 方向竖直向下 下降时:G=mg=200g*9.8牛/千克=0.2千克*9.8牛/千克=1.96牛 F合=G-F阻=1.96牛-0.2牛=1.6牛 方向竖直向下 参考资料:我经常做这些题我也是初二的...

2道物理题目.简单的
答:1.不正确,同一段导体的电阻大小是导体的一种性质,是不变的,不会因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2.将开关断开是为了防止发生触电危险(要是不断开,万一电死怎么办?)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最大阻值位置是为了保护电路

2道初中物理题
答:1.A从木板中竖直向上抽出 F=G+f f=F-G=2.2G-G=1.2G 向下抽出A F'+G=f 能向下抽出A的竖直的力的最小值为 F'=f-G=1.2G-G=0.2G 2.施水平拉力50N,才能将它拉动 说明f=50N,也就是100N的压力可提供50N的摩擦力。将木块竖直放置在该木板上时,使它不下滑,摩擦力为100N,所以,...

2个物理题
答:1.S=F/P=(G1+G2)/P=(m1+m2)g/P=(10kg+50kg)*10N/kg /1000Pa=0.6m^2 2.P=F/S=(G1+2G2)/2S'=(m1+2m2)g/2S'=(60kg+2*1kg)*10N/kg /2*2m*0.1m=1550Pa

2道物理题目``急求
答:1、根据已知条件,火车通过桥的位移S=200+100+150=450(米)Vo=0 a=1/2 将上述已知条件代入下式 S=Vot+1/2at^2 解出t=30(秒)2、一问:设从出发到甲站的时间为t甲 甲站到乙站用的时间为t乙 则 S甲=1/2a1t甲^2 S乙=a1t甲-1/2a2t乙^2 d=S甲+S乙=1/2a1t甲^2+a1t...

关于牛顿第二定律和浮力的物理题。(详解)先说声谢谢。
答:则运动开始时,水除了受到自身重力外,还有一个向下的压力,a>g。而木块一开始受力平衡a=0.最后,大家的a=g,所以水的a变小,木块变大。相对加速度很简单,一个在变大,一个在变小,方向又是相同的,所以相对加速度变小,最后大家都是a=g,相对加速度为0.2 弹簧变短。因为铁块一开始是3个...

第二题应该怎么做?物理问题
答:(1)首先可以将问题简化,把路灯和人影看做是点源和点光源,光线沿着直线传播。这样,问题转化为:一个点光源以固定速度v沿着直线运动,求光线的顶端点P的速度大小。设点光源的速度为v,距离P点的距离为r,则P点在t时刻受到的光线是t-r/v时刻发出的。P点的运动速度为v,所以它在t时刻到达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