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题在线等 高一化学题(在线等)

作者&投稿:戎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一化学春季期末联考试题

命题:赵伟华 审核:夏焕斌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4小题,满分108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Fe:56 Cl:35.5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对平衡体系加压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iO2能溶于水,其溶液显酸性
B.将CO2通入水玻璃可得硅酸
C.已知高温时有:Na2CO3+SiO2 Na2SiO3 +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因为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它不溶于任何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H2O2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0.1mol NH4+ 所含电子的数目为NA
C.12C和14C和互为同素异形体
D.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说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弱
4.某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适量的NH3和Cl2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和NH4Cl固体,则反应前后容器中的压强比接近于 ( )
A.1:11 B.11:1 C.7:11 D.11:7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只有④
6.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气体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正确的是 ( )
A.CO2中混有HCl(饱和Na2CO3溶液)
B.Cl2中混有HCl (AgNO3溶液)
C.H2S中混有H2O(g)(浓硫酸)
D.CO2中混有O2 (灼热的铜粉)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石英与烧碱溶液:SiO2+2OH =SiO32 +H2O
B.NH4HCO3和过量NaOH溶液相混合:HCO3 + OH =CO32 +H2O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SO42 =BaSO4↓
D.过量的NaHSO4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 +Ba2++OH = BaSO4↓+H2O
8.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 2s 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s),② 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③ 2s 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 2s 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 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在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mol AlN,N2得到3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D.氮化铝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种
10.已知反应mX(g)+nY(g) qZ(g),该反应正反应放热,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
B.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 倍
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D.增加X的物质的量,平衡将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磷转化成红磷是物理变化
B.少量白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
C.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的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
D.氮、磷、砷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NO3>H3PO4>H3AsO4
12.将8.4g Fe溶于一定量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后, (Fe3+)= (Fe2+),则原稀硝酸中含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125mol B.0.25mol C.0.375 D.0.5mol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 (g) R(g) +2L,此反应符合如下图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或液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14.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测得
平衡时A、B、C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1∶1∶2,若保持温度不变,以
1∶1∶2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和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平衡不移动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增大 D.C的质量分数减小
15.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g) 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 )
A.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D.化学计量数关系 >
16. 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入有:干燥纯净的NH3 、含一半空气的HCl 气体、NO2 和O2的混合气体[V(NO2)∶V(O2)]= 4∶17。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2∶1∶2 B.1∶1∶1 C.5∶5∶4 D.无法确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17.(5分)实验室里常用到如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有一根玻璃短柄。该仪器可进行多项实验。当玻璃管内装有碘晶体时,用此仪器可进行碘升华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没有污染、可反复使用等优点。
(1)用此仪器能反复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
B.KMnO4晶体受热分解
C.白磷和红磷在一定温度下互相转变
D.无水CuSO4和胆矾的互变实验
(2)当玻璃管内装有NO2 和N2O4 的混合气体,亦可反复进行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1分)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干燥管B和D里应选用的干燥剂都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A.碱石灰 B.无水CuSO4 C.五氧化二磷 D.无水CaCl2
(3)在C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中盛装浓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为a 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 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
(6)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N、H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19.(6分)在亚硝酸钠(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为证明和研究亚硝酸钠的性质,现有下列几种试剂可供选择:
①KMnO4溶液,②稀H2SO4溶液,③稀HNO3溶液,④稀NaOH溶液,⑤淀粉、KI溶液,⑥品红溶液。(注:NaNO2的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2价)
试用上述试剂回答下列各问:
(1)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证明NaNO2具有还原性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0.(9分)下图中A~G均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略去),已知B为一种气体,E、F、G三种化合物中均含有一种元素M,且价态互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元素为(填元素符号)__________。
(2)B的化学式为 或 ,写出鉴别它们的两种试剂: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3)若A与G反应也能制B,且反应中n(A)∶n(G)=1∶2,则此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B与F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和一种气态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1.(6分)将1mol I2 (g)和2 mol H2置于某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 (g)+H2 (g) 2HI(g)(该反应正反应放热),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 (HI)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Ⅰ)所示:

(1)达到平衡时,I2 (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 (HI)的变化如图中曲线(Ⅱ)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减低温度
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的体积
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容积稳定不变,在另一容积也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 (g)、b mol H2和c mol 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0,则a、b、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如下图,向A中充入1 mol X、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2 mol Y,起始时V(A)=V(B)= a L。反应开始时K关闭,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反应:X(g)+Y(g) 2 Z(g) +W(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X、Y、Z、W均为气体),达到平衡,V(A)=1.2a L。

试回答:
(1)A容器中X的转化率 (A)=______________。
(2)A、B两容器中X的转化率的关系: (A)________ (B)。(填“>”、“<”或“=”)
(3)打开K,一段时间后又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为_______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4)在第(3)问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基础上,同时等幅升高A、B的温度,达到新平衡后,A、B两容器内X气体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3.(8分)氯化氢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氯气,现将氯化氢和氧气混合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温度高于100℃,经过5min而达到平衡,经过测定物质的浓度分别为: (HCl) = 0.25mol/L, (O2) = 0.2mol/L, (Cl2) = 0.1mol/L。则:
(1)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始时 (HCl) = _________________, (O2) =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反应开始到反应平衡时,以HCl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 (HCl) = ______________mol/(L•min),以HCl、O2、Cl2分别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为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压强是反应前的_________倍。
24.(6分)将15g由NH4Cl和Ca(OH)2组成的混合物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时,经充分反应,排出气体冷却后残留12g残渣,求原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可能是多少克?

去书店看看吧,多得很
所有的参考书基本上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买一本就够了,至于习题,做完了老师安排的和学校发的习题,也就差不多了。如果非要买一本的话,建议买高考试题,紧紧抓住高考脉搏……

你是想要成套的化学习题吧~~~
你也不说你是哪个地区的。。。
我倒是有一大堆书
我看你还是去市场买本习题好了
电脑上看着也不是很舒服,
还是有很多成套的习题书编的不错的~~~

一些学习方法:
一、难溶物不拆
例l:向碳酸钙中加入过量盐酸。
错误:CO32- + 2H+= CO2 +H2O
原因:CaCO3难溶于水,像BaSO4、.AgCl、Cu(0H)2、H2SiO3等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CaCO3 + 2H+ = CO2 + Ca2+ + H2O
二、微溶物作生成物不拆
例2:向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
错误:该反应不能发生 .
原因:CaSO4是微溶物,像Ag2SO4、MgCO3、Ca(OH)2等微溶物,若作为生成物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SO42- + Ca2+ = CaSO4
说明:微溶物作反应物,浓度较小时拆成离子式,浓度较大时应写成化学式。
三、弱电解质不拆 ‘
. 例3: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错误:Al3+ + 30H-=Al(0H)3
原因:氨水为弱电解质,像H2O、HF、CH3COOH等弱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Al3+ + 3NH3•H2O=Al(OH)3 + 3NH4+
四、氧化物不拆
例4:将氧化钠加入水中。
错误:O2- + H20=20H-
原因:Na2O是氧化物,氧化物不论是否溶于水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Na2O+H2O=2Na+ + 20H-
五、弱酸的酸式酸根不拆
例5: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错误:2H+ + CO32- = CO2 + H2O
原因.HCO3-是弱酸H2C03的酸式酸根,像HSO3-,、HS-、H2PO4-等离子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成化学式。
正确:HCO3- + H+ = C02 + H20
注意:对于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其阴离子在稀溶液中应拆开写成
H+与SO4形式,在浓溶液中不拆开,仍写成HSO4¬。
六、固相反应不拆
例6:将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
错误:NH4+ + OH- = NH3 + H20
原因:写离子反应的前提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进行的反应,固体与固体的反应尽管是离子反应,只能写化学方程式,不写离子方程式。
正确:2NH4Cl+Ca(0H)2 CaCl2 + 2NH3 +2H2O(化学反应方程式)
七、非电解质不拆
蔗糖、乙醇等大多数有机物是非电解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均不能拆开,应写分子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①不符合客观事实,如:
Fe与HCl反应写成“2Fe+6H+=2Fe3++3H2↑”
稀H2SO4与Ba(OH)2反应写成“Ba2++OH-+H++SO42-=BaSO4↓+H2O”
②配平有误:
质量不守恒,如:Zn+2Fe3+=Fe+3Zn2+
电荷不守恒,如:Al+2H+=Al3++H2↑
电子不守恒,如:2MnO4-+3H2O2+6H+=2Mn2++5O2↑+8H2O
③拆分有误:如醋酸与碳酸钙反应写成“CO32-+2H+=CO2↑+H2O”
④不符合反应物的比例关系和实际操作对反应的影响:
例如,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CO2少量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过量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Ba(OH)2溶液中滴加稀NaHSO4溶液:
至溶液呈中性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沉淀完全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溶液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中滴入少量Na2CO3溶液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至少3个):
(1)Ba2+ + SO42-=
(2)Cu2+ + OH-=
(3)H+ + OH-=
(4)H+ + CO32-=
(5)H+ + CaCO3=
(6)Cu2+ + Fe=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CuSO4+BaCl2-
(2)CuCl2+AgNO3-
(3)CaCO3+HCl-
(4)Na2CO3+H2SO4-
(6)CuO+H2SO4-
(7)Ca(OH)2+CO2(少量)-
(9)Mg(OH)2+HNO3-
(10)Zn+HCl——
(11)Na2CO3+Ca(OH)2-

目的:
①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
一、离子反应
NaCl+AgNO3=AgCl↓+NaNO3
MgCl2+2AgNO3=2AgCl↓+Mg(NO3)2
AlCl3+3AgNO3=3AgCl↓+Al(NO3)2
共同点:①溶液中发生反应
②盐+盐→新盐和新盐
③都生成AgCl沉淀
分析:Na++Cl-+Ag++NO3-=Na++NO3-+AgCl↓
即Ag++Cl-=AgCl↓
Mg2++2Cl-+2Ag++2NO3-=Mg2++2NO3-+2AgCl↓
即Ag++Cl-=AgCl↓
Al3++3Cl-+3Ag++3NO3-=Al3++3NO3-+3AgCl↓
即Ag++Cl-=AgCl↓
实质:三个反应均是Ag++Cl-=AgCl↓
Na2CO3+2HCl=2NaCl+H2O+CO2↑
2Na++CO32-+2H++2Cl-=2Na++2Cl-+H2O+CO2↑
即CO32-+2H+=H2O+CO2↑
K2CO3+H2SO4=K2SO4+H2O+CO2↑
2K++CO32-+2H++SO42-=2K++SO42-+H2O+CO2↑
即CO32-+2H+=H2O+CO2↑
总结:某些化合物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注意:①某些化合物:电解质(酸、碱、盐)
②反应场所:溶液中(中学范围内只要求表示溶液中的反应)
③离子发生反应:KNO3+NaCl不反应,谈不上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的分类:
1.非氧化还原反应:1)溶液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在溶液中氧化物与酸、碱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1)金属或非金属与离子之间的反应
2)特殊反应,如MnO2+HCl(浓)
二、离子方程式:
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例:NaCl+AgNO3=AgCl↓+NaNO3
用Ag++Cl-=AgCl↓表示,而Na+、NO3-未发生变化不列出。
意义:表示物质间的某一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所有离子反应。
写书:以Ba(NO3)2和Na2SO4溶液反应为例
1.“写”化学方程式:
Ba(NO3)2+Na2SO4=BaSO4↓+2NaNO3
2.“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物质,写成离子。难溶、难电离,气体
写化学式(氧化物写化学式)
Ba2++2NO3-+2Na++SO42-=BaSO4↓+2Na++2NO3-
3.“删”不参加反应(即不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的离子
Ba2++SO42-=BaSO4↓
4.“查”是否质量守恒,是否电荷平衡,
左面:+2+(-2)=0(电荷)
右面:0(电荷)
练习及答案:
1. 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32-+2H+=H2O+CO2↑
3. Ba(OH)2+H2SO4=BaSO4↓+2H2O
Ba2++2OH-+2H++SO42-=BaSO4↓+2H2O
4. Fe(OH)3+3HCl=FeCl3+3H2O
Fe(OH)3+3H+=Fe3++3H2O
5. CO2+Ca(OH)2=CaCO3↓+H2O
CO2+Ca2++2OH-=CaCO3↓+H2O
6. HAc+NaOH=NaAc+H2O
HAc+OH-=H2O+Ac-
7. NH4Cl+KOH=KCl+NH3.H2O
NH4++OH-=NH3.H2O
8. 2NaCl(固)+H2SO4(浓)

什么意思啊

高一化学题(我在线等)~

根据电离结果的离子系数关系可求得c(Al3+)=0.3mol/L
也可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电荷守恒列关系式:
2c(Mg2+)+3c(Al3+)=c(Cl-) 求得c(Al3+)

题目要求Mg2+全部转化为沉淀还要分离出,因此Al3+应全部转化为AlO2-留在溶液中。
Mg2+-----2OH-
0.04__________0.08
Al3+-----4OH-
0.06___________0.24
氢氧化钠体积:(0.08+0.24)/4 =0.08L=80mL

A:H
B:O
C:C
D:Ca
甲:H2O2
乙:H2O
丙:C2H2
丁:C2H4
戊:CaC2

有一题化学题目哪位大哥帮我解下在线等谢谢。最好加些解释
答:2.5mol.它的解析:四种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的话,根据C原子守恒,那么CH3CL,CH2CL2,CHCL3与CCL4的物质的量都是0.25mol,然后消耗的氯气的物质的量就等于0.25mol乘以(1+2+3+4)=2.5mol。

...根据名称写化学式,配平的化学竞赛题目,在线等
答:(一)化合反应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5、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6、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

高一化学选择题一道 要详解 在线等
答:不管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你要牢记一点: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使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称为电解池.当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正离子向阴极迁移,负离子向阳极迁移,并分别在电极上起还原和氧化反应,从而获得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高中化学需要掌握的8个燃料电池的方程式 一、氢氧燃料电池 氢氧...

一个化学问题 在线等 谢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产生1mol的氧气 则消耗...
答:是O22-的歧化反应,Na2O2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产生1mol的氧气 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1mol

化学题,初三的,在线等有过程
答:设 产生CO2的质量为x ,消耗Na2CO3的质量为y,生成NaCl的质量为z Na2CO3 + 2HCl =2 NaCl + H2O + CO2 106 73 117 44 y 50gx14.6% z x 73/44=(50gx14.6%)/x x=4.4g 73/106=(50gx14.6%)/y y=10.6g 73/117=(50gx14.6%)/z z=11...

求一道初三化学题的解 在线等
答:1.4.4g t5~t6没有变化,所以生成CO2 4.4g 2.根据数据画图即可。3.15 设Na2CO3的质量是x,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是y。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106/x=117/y=44/4.4 x=10.6g y=11.7g 原来NaCl的质量是13.9-10.6=3.3g NaCl溶质的质量是11.7...

一道初中化学题!求解答 在线等!
答:我市云和县盛产板栗,下表是100g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蛋白质 糖类 油脂 钠 维生素C 5.1 g11.3 g ? 4.6 mg3.3 mg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七大类营养素,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水和粗纤维;(2)若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g该板栗中氯化钠的质量...

一道化学题纠结死了...在线等
答:先算出当上面各金属与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变化:Fe 5.6g 质量变化为5.4g Al 2.7g 质量变化为2.4g Zn 6.5g 质量变化为6.3g Cu 6.4g 质量变化为0g(Cu与稀硫酸不反应,我们认为没有溶解进溶液中所以溶液质量不变)所以我们发现如果有5.6gAl或Cu,溶液质量变化小于5.4g...

急!初三的一条化学题。在线等
答:先是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然后是灼热铜屑吸收氧气,所以氦气不反应可以剩下;一氧化碳在通过后一步时反而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留下,不能剩下;氮气不反应,可以剩下。所以选D完全正确。

一条化学题目,在线等,急~~~
答:2NaCl+2H2O=2NaOH+CL2+H2 NaOH产量=50%NaOH×3000Kg=1500Kg 由以上方程式可得CL2=2662.5Kg和H2=75Kg,CL2,H2都制成38%的盐酸质量=(2662.5Kg+75Kg)/38%=720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