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沃土,河西走廊咽喉,丝路要地“金张掖”

作者&投稿:绽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提到 张掖 ,你的脑海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景象?

大漠戈壁?

冰川雪山?

森林草原?

抑或七彩丹霞风貌?

这些都没错,每一种面貌,都是张掖。

但有一种面貌你可能想象不到,那就是 江南风韵


错将张掖当江南


近代一位名叫罗家伦的学者,来到张掖后,被这里的反差景象小小惊艳了一把,于是便写了一首诗,其末两句,“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 ”正是对张掖风貌的真实写照。

张掖虽处在西北干旱地区,但因 黑河 水绕城而过,所以这里水源丰富,土地丰饶,乃是河西走廊最大的一片 绿洲


丝路要地 万国咸宾


张掖不仅风貌独特,人文底蕴更是深厚。

张掖古城的正中心有座钟鼓楼,名“ 镇远楼 ”,楼上悬着的几块匾,述说着古城辉煌的过往。

比如这块“ 九重在望 ”,九重代表的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从张掖这地儿往东看就可以看到中原,看到都城,体现的是国家民族大统一的愿望。

再说“ 声教四达 ”,说明张掖是个佛教比较集中的地方,寓意佛教文化远播各地。

还有“ 万国咸宾 ”,这块匾和古老的 丝绸之路 有关。

张掖处在河西走廊的 咽喉 位置,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贸易节点,当时好多来自中亚、西亚等地的国家都选择来这里做生意,便是“万国咸宾”了。


打通丝路 繁华肇始


而“万国咸宾”的辉煌,还得从 汉武帝 那个时候说起,那是个无比强盛的时代,丝绸之路和张掖的辉煌,都是缘起于那个时代。

那一年,张骞从西域归来,汉武帝交给他的同大月氏联盟对付匈奴的任务,并没有达成,但是他带来 西域见闻 ,却引起了汉武帝浓厚的兴趣。

汉武帝开始琢磨着打通一条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交通线。

但是这个愿望不好实现,通往西边必须经过 河西走廊 ,然而这地儿被盘踞在祁连山下的 匈奴人 “霸占”着。

想要和西边的国家建立联系,必须扫清障碍。

汉武帝元狩二年,刘彻派年轻的骠骑将军 霍去病 出击匈奴。对于霍去病的本事,后世的我们再清楚不过,经过那两场著名的“ 河西之战 ”后,霍去病顺利夺取了河西走廊。

随后,汉武帝又设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来守护这处要道。

其中张掖之名,便是取“断匈奴之臂, 张中国之掖 ”之意,意味着张开强力臂膀,捍卫中原大地,守护商路通达。

与此同时,一条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抵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的 丝绸之路 逐渐贯通,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通道。

而处在河西走廊咽喉的 张掖 ,也因其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优越,成为商旅驼队、八方来客的 汇聚之地 ,逐渐开启了千年的繁华。


丝路再通 创“金张掖”传奇


然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动荡,张掖及其所在的河西走廊,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丝绸之路 时通时断 ,直到隋炀帝上台。

隋炀帝在民间的形象并不好,但他在 历史 上的贡献却是难以磨灭的。

像是开通大运河,一直是中国古代的交通大动脉;像是开科举制,成为封建时代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再比如这里要说的, 重新打通丝绸之路

那时候,盘踞在祁连山下的不再是匈奴,换成了 吐谷浑 。吐谷浑时常骚扰河西一带,阻断西域各国进入中原的道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隋炀帝 御驾亲征 ,很快解决了吐谷浑对河西走廊的军事威胁。

随后,他并没有返回都城洛阳,而是继续 北上张掖 ,与此同时,他还向西域各国首领发出了邀请,邀请大家来张掖参加一场 国际盛会

从洛阳到张掖,一共 1500多公里 路程,隋炀帝一行人前前后后花了 半年 的时间,其间经历了祁连山的暴雪、山洪等恶劣天气,同行者死伤无数,最后终于来到了张掖的 焉支山 下。

而后,来自西域二十七国的君主、使臣也应约而来。全世界 历史 上第一次“ 万国博览会 ”就这样在张掖顺利召开了。

隋炀帝在盟会上宣布了中原的“外交”策略,比如在战争中废弃的 驿站 都给它恢复;来这边交易可以给降低关税,甚至 免税 ;并且还开放了从 张掖 通往长安、洛阳,以及其他内地城市的道路。

有了中原王朝最高统治者给镀金,有了如此“互惠互利”的政策支持,西域各国的商人自然纷纷往张掖跑,且越来越多的人选择 定居 这里,张掖渐渐成为一座 国际化 的大都市,有了“ 金张掖 ”的美誉。


团结一心 开创新时代丝路


如今,古老的丝绸之路已经丧失了实用功能,但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深入张掖人的血液,指引着他们在开放、融合中不断发展,开辟 新时代的丝绸之路

崔发年是张掖古城中最大的蔬菜生产经销商。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沿着古老丝路,通过 中欧班列 ,把他的蔬菜销往远方。

但是一趟班列的全部装载量,单凭崔发年一个企业的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发车要求。

如何打通这条销往欧洲的通道?

崔发年琢磨了很久,一个人干肯定是不行的,还是得找人一块干。

为了能够完成这个愿望,单打独斗很多年的他,第一次把张掖的农产品销售商召集到了一起,商量着要不大家一块合作,争取能够把货物发到欧洲。

大家一听,一块发展,一同致富,好事一件,有什么不同意的道理呢。

最终,在大家的合作筹划下,中欧班列的申请终于批复下来。

当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洋葱和土豆,如今,又从张掖出发,经由中欧班列销往欧洲各国。

古老的丝绸之路,成就了“金张掖” 历史 上的辉煌。当曾经的商贾驼铃化作列车笛鸣,善于和世界打交道的张掖人再一次重整旗鼓,开始了他们新的旅途。

今晚20:00,锁定CCTV-4,走进张掖,看一座集塞上风光与江南风韵于一体的古城,认识一座丝路要地上的“金张掖”。

《记住乡愁》 第七季

播出内容:《张掖——丝路七彩城》(上)播出时间:2021年1月18日(周一)20:00播出频道:CCTV-4 中文国际频道


编辑 | 王琳艳



~

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的河西咽喉一口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的河西咽喉隘是
答:1、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的河西咽喉一口并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是什么?2、祁连山下沃土,河西走廊咽喉,丝路要地“金张掖”3、河西咽喉隘口并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是? 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的河西咽喉一口并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是什么? 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的河西咽喉一口并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是:嘉峪关。 嘉峪关,号称“天...

祁连山下沃土,河西走廊咽喉,丝路要地“金张掖”
答:而处在河西走廊咽喉的 张掖 ,也因其地理位置和环境的优越,成为商旅驼队、八方来客的 汇聚之地 ,逐渐开启了千年的繁华。丝路再通 创“金张掖”传奇 然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动荡,张掖及其所在的河西走廊,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控制,丝绸之路 时通时断 ,直到隋炀帝上台。隋炀帝在民间的形象...

甘肃文化·丝绸之路的西陲孔道·河西走廊与河西四郡
答: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地段,是甘肃境内丝绸之路交通网的汇集地,条条道路尽管有不同的走向及途经地区,但最终大多向一个方向靠拢,进入河西地区,成为一条主要通道,这与它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到敦煌,东西长约一千二百公里,南北宽一百至二百公里,像一条狭长的走廊。走廊的南面是著名的祁...

河西走廊—西北的咽喉
答:河西走廊是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乌鞘岭以西,甘肃新疆边界以东,长约10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东南走向的长条堆积平原。是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古西北首府所在地,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自古...

河西走廊在哪里
答: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 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叮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 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

云南被称为彩云南国,其它的省被称为什么?
答:回答:黑龙江——北大仓、黑土地、冰雪之乡 吉林——白山黑土 辽宁——辽沈大地 北京——京畿重地、祖国心脏、天子脚下、京华大地 天津——渤海明珠、津沽大地、天子渡口 河北——燕赵大地、畿辅之地 山西——三晋大地 内蒙古——草原大漠 上海——东方明珠、淞沪大地 江苏——三吴大地 浙江——之江大地、...

地理八年级下册中提到的西北著名的粮仓是什么
答:丝路咽喉——甘肃省 一、 河西走廊:夹在祁连山与龙首山、合黎山之间,故有走廊之称。1.古代的丝绸之路和重要通道。2.目前是西北著名的粮仓。(1)有利条件:降水少,但有的冰雪融水。(2)农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不要搞笑啊,北大仓是东北的。。。

武威为什么是丝路咽喉?
答:武威,地处甘肃河西走廊的东段,东接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靠腾格里沙漠,处咽喉要地,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名城,有“银武威”之誉。现武威地区,总面积约3.3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88.34万人。“武威”,最早见于汉书。新石器时代与马家窑文化证明,早在五千年前武威就有人类活动。汉时,骠骑...

河西走廊是什么?为什么要叫“走廊”?
答: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与第一站、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为什么要叫“走廊”在甘肃境内,也称甘肃走廊 东西长约1200千米,南北宽约100~200千米,因为位置在黄河以西,所以叫“...

古代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说的是一个地方吗?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答: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地域上包括甘肃省的河西五市: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以及嘉峪关。河西走廊历代均为中国东部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汉唐以来,成为“丝绸之路”一部分。15世纪以后,渐次衰落。亦为沟通中国东部和新疆的干道,为西北边防重地。古代丝绸之路在这里通过,张骞出使西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