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影像特征 什么是地质构造 有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作者&投稿:晋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不同产状岩层的影像特征。倾角小于5°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近水平岩层)。它们在遥感图像上呈现某些特有的影像和地形地貌特征。在地形遭受强烈切割的地区,下伏岩层被剥露,较新的岩层分布在山顶或分水岭上,而较老岩层分布于河谷或冲沟低洼处,在图像上表现为不同色调或微地貌条带围绕山体或山梁呈封闭的同心圆状、贝壳状、花边状等影纹图案。差异风化的结果形成阶梯状地形、桌状山、平顶山等地貌景观。

倾角大于80°岩层可以看作是直立岩层。它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不同色调或微地貌组合成平行的直线状或弧线状条带。这些条带不受地形切割的影响,可以穿越沟谷、山系,沿着它自身的走向延伸。坚硬的直立岩层形成两坡对称的山脊或脊垄状地形;而软弱岩层则形成平直的沟谷洼地。两者的组合形成“肋”状地形。

倾斜岩层是指倾角在5°~80°之间的岩层。它是最常见的岩层形态。由于产状、地形切割程度不同,可以形成各种复杂的图形特征。在地势平坦地区,因未受地形切割或切割很微弱,倾斜岩层在图形上表现出与直立岩层相似的影像特征,很难判断它们的倾向和倾角。但在地表遭受强烈切割的地区,倾斜岩层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不同色调或微地貌条带组成的一系列平行折线、锯齿状、弧线状等影像特征。

(2)倾斜岩层产状的解译。倾斜岩层产状的解译途径是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岩层三角面与地形坡向的关系来确定。岩层三角面是指在遥感图像上同一倾斜岩层地表露头线上的高点(山脊点)和与之相邻的两个地点(沟谷点)联结而成的一个三角形平面。它的实际形态受岩性和地形侵蚀与岩层倾角大小的影响,图像上可以是三角形、半圆形、半月形、梯形等形状。多个岩层三角面常沿倾斜岩层倾向呈叠瓦状影像,沿岩层走向断续连结成波浪状、锯齿状、或不规则折线状。岩层三角面是判断岩层产状的最佳标志。

利用岩层三角面判断岩层产状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仅介绍一种常用的方法——目估法。

该法是依据遥感图像上岩层三角面顶角的大小来判断其产状的。岩层倾角较小时,其顶角也较小(图3-5)。该法只能定性地判别岩层倾向及倾角大小。通常把水平岩层、缓、中等、陡倾斜及直立岩层的倾角分别定义为<5°、5°~20°、20°~45°、45°~80°、>80°。利用航空相片目估产状时,要尽量选用像片中心处的岩层三角面,以减小中心投影产生的误差。

(3)褶皱构造的解译。根据褶皱构造的解译标志,区内可解译出两个向斜和两个背斜构造。

长塘向斜:核部为长坞组,两翼由黄泥岗组、砚瓦山组等地层组成,呈北东向展布。两翼岩层三角面清楚,其尖端指向相背;两翼地层的特征影像对称分布,且西翼地层出露宽度较大,而东翼出露宽度较小,表明轴面倾向南东。从实地调查资料看,在向斜核部长坞组内还存在一些次级褶皱,可见该向斜为一复式向斜。

彭里向斜:核部地层为丁家山组和石头山组,两翼由藕塘底组和叶家塘组等地层组成,枢纽呈北东向展布,倾向南东。西翼地层出露较完整,岩层三角面清楚,尖端指向与轴线相背;东翼地层因受断裂构造的影响,出露不完整,局部地段地层层序发生倒转,但与西翼仍呈对称之势。核部地层广泛发育岩溶地貌。纵向、横向和斜向断裂发育,向斜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伍家弄背斜:核部地层为砚瓦山组,两翼由黄泥岗组、长坞组等组成,枢纽呈北东向展布。两翼岩层三角面清楚,其尖端指向相对,地层影像对称分布。背斜核部瘤状灰岩中纵张节理发育、岩石易于风化,沿轴线方向多形成沟谷或山鞍地形,地下水丰富,村落分布较集中。

图3-5 利用岩层三角面影像特征判别岩层倾角

西山倒转背斜:沿西山呈北东向展布,核部地层为志棠组-雷公坞组、西峰寺组。两翼为碓边组、印渚埠组-长坞组、叶家塘组等。背斜西翼地层出露零乱,局部地层发生倒转,如西山北段西侧、外桐岭等地可见较老地层盖在较新地层之上;东翼为正常翼。由于该背斜内部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受其破坏,核部地层多形成硅化破碎角砾岩带,并构成西山的主体,背斜两翼的影像特征不明显。

(4)断裂构造的影像特征。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按其走向可分为北东向、北西向、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四组。它们的影像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沿断裂走向常出现明显的色调异常。当断裂规模较大时,常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色调异常带或色调界面。如藕塘底NNW向断裂、西山NE向硅化破碎带等都有明显的色调异常带显示(图版3-6a);西山东缘断裂则表现为色调异常界面。当断裂规模较小时,沿断裂走向常出现色调异常线,即沿断裂出露线显示为比背景色调更深或更浅的色调异常。

(b)断裂两侧出现地层缺失、重复或横向错开。由地层缺失、重复反映出来的断裂,一般不易直观地予以辨认,需要熟悉地层层序或地层的岩性组合才能给予正确的解译。由地层(岩体)被横向错开而显示的断裂,一般容易辨认,如伍家弄、长丰—岭家山、莲花山—岗坞等NW向断层(图3-6c、d),对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错开,并造成断层两侧色调有明显差异。

图3-6 断裂构造影像特征

(c)沿断裂走向出现线状分布的陡坎(崖)、脊垅状、低凹或沟谷地形。由于断裂构造特征和性质的多样性,断裂构造在地貌上有不同的表现。如西山西缘北东向逆断层,沿其走向常出现陡坎和陡崖(图3-6b);方家山—藕塘底北东向逆断层则几乎沿山脊线展布,形成脊垅状地形(图版3-6e);奥陶系分布区出现的大量北西向线形凹地或沟谷地形大多数与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有关。



地质构造识别~

1.水平岩层的识别

在低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上不容易发现水平岩层的产状这是由于水平岩遭受侵蚀后往往由较硬的岩层形成保护层且形成陡坡保护了下部较软的岩层。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可发现水平岩层经切割形成的地貌并可见硬岩的陡坡与软岩形成的缓坡呈同心圆状分布硬岩的陡坡具有较深的阴影而软岩的色调较浅。

2.倾斜岩层的识别

在低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可以根据顺向坡(与岩层倾斜方向一致的场面)有较长坡面逆向坡坡长较短的特性岩层的倾向。当顺向坡和逆向坡几乎相等时可以确定岩层倾角在45°左右倾向则不易确定。倾斜岩层经过沟谷的切割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常出现岩层三角面(包括弧形面、梯形面)这时根据岩层出露的形态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可确定岩层的产状。

3.褶皱及其类型的识别

在遥感影像止褶皱的发现及其类型的确定是建立在对斯性和岩层产状要素识别的基础上的。在进行影像分析时应注意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综合应用即光在分辨率较低的影像上进行总体识别确定褶皱的存在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褶皱的确定然后对其关键部位采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详细的识别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构造由一系列的岩层构成这些岩层的软硬程度有差别硬岩成正地形软岩成谷地因此在遥感影像上会形成不同的色带。为发现褶皱构造首先就要确定这些不向色调的平行色带选择其中在影像上显示最稳定、延续性最好者作为标志层标志层的色带呈圈闭的圆形、椭圆形、橄榄形、长条形或马蹄形等是确定褶皱的重要标志。在中低分辨率影像上能反映出大的褶皱而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不仅能发现较小规模的褶皱而且还可以确定其岩体层的分布层序是否对称重复具体产状要素这是确定褶皱存在的重要认识特别是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观察标志层在转折端的形态有助于识别褶皱的存在及褶皱的类别。

4.断层及其类型的识别

在影像上不能直接确定地层的新老但可以观察到岩层的倾向。当逆向坡(陡坡)向外、顺向坡(缓坡)向内(向轴线倾斜)时是向斜构造逆向坡(陡坡)朝内(面向褶皱轴)顺向坡(缓坡)朝外时(远离褶皱轴)是背斜构造。当岩层的走向不是很连续时逆向坡往往形成地形三角面这在遥感影像卜是比较直观的。通常断层在没有疏松沉积物覆盖的情况在遥感影像上都有明显的特征。断层是一种线形构造在遥感影像上表现为线性影像。它基本上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线性的色调异常即线性的色调与两侧的岩层色调都明显不同二是两种不同色调的分界面呈线状延伸。当然具备这两个影像持征的地物不一定都是断层如山脊、较小的河流、道路、渠道、堤坝、岩层的走向、岩层的界面等等

洞庭湖区地质构造
答:洞庭湖地区断裂构造解译使用的遥感图像为美国 Landsat-5 TM5、TM4、TM3波段1∶25万假彩色合成图像沙市幅(95.9.23)、常德幅(93.2.5)、洪湖幅(94.5.8)和岳阳幅(93.1.29)镶嵌图。通过解译及资料的综合分析对比,并根据其规模大小、延伸方向、分布特点和影像特征进行分带,洞庭湖盆地可划分...

断裂构造地质特征的遥感解译
答:在遥感图像上沿扭性断裂常可见到地质体或地貌有明显的水平错动,或在扭性断裂旁侧出现 “入”字型分支断裂、牵引褶皱、羽状裂隙、小型帚状构造等。4. 压扭性断裂与张扭性断裂 压扭性与张扭性断裂属于过渡类型,它们的影像特征同时具有压性、扭性或张性、扭性断裂的特点。有的以扭性为主,有的以...

南盘江地区卫星相片地质解译及构造模式初建
答:人们利用记录在多波段(MSS)卫片上的各种影像及其组合关系的对比分析,揭示地质体属性及本质,以达到认识地质体的目的。卫片上不同几何形态的色调及组合,首先是地貌景观的反映,但地貌景观与地层、岩体、地质构造作用直接有关,因此,分析研究各种影像特征,是进行地质解译的重要环节。现以1:50万之7波段镶嵌图为基础,从色...

环状构造的影像特征
答:在遥感图像上,环状构造大多数是通过色调环、地貌环、水系环、植被环、影纹环或它们的复合类型的环状特征表现出来。山区的环状构造多表现为环形或弧形分布的山脊、沟谷,近圆形的山体或山间盆地,或以放射状、向心状、环状水系等表现出来,有些环状构造是由于环内具有可与背景相区别的特征的影纹、色调(色彩)...

变质岩影像特征及其识别
答:变质岩的影像特征一般与原岩组分及其变质作用过程新物质的加入和结构的变化有关,如果它是正变质岩,影像特征类似岩浆岩,如果是负变质岩,其影像特征与沉积岩影像特征比较接近。当原来岩性并不相同的受变质的岩石,随变质程度提高,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岩石结构和构造都渐趋一致,尤其是混合岩和深变质的岩石...

遥感地质模型
答:矿床就处在两种影像变化带附近,同时为NW向线性构造与较弱的NE向线性构造交汇区。 另外,火德红与洛泽河矿床所处区域影像色调普遍较暗,纹理较细,并构成隐约环块,这种岩性结构差异引起的影像变化可能为代表了原始沉积小洼地形态。 (二)局部隆起碳酸盐岩中的矿床 根据遥感影像特点,滇东北局部断隆碳酸盐岩中的矿床占...

不同产状岩层影像特征
答:在遭受强烈切割的断块山地区,水平岩层常常形成峡谷、方山景观 ( 图 8-3) ,由软硬相间岩层组成的山岳、山坡往往形成阶梯状地形。图 8-1 水平岩层影像图案 ( 上部为平面影像,下部为立体影像)图 8-2 水平岩层影像 图 8-3 水平岩层和单斜层的构造地貌 水平岩层的影像特征有时与人工梯田或经剥蚀...

地质信息的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3)增强图像的局部边缘梯度,压制整个图像的反差,再结合一些平滑处理方法对构造蚀变带和环形构造进行增强。 4)图像反差扩展。采用拉伸、直方图变换、比值、滤波等,突出图像中的线、边缘、纹理结构特征,增强岩性、线形构造和环形构造影像特征。 5)高通滤波增强空间频率高的地表形迹,提取几十到几百米的线性体(如节理、裂...

TM卫星遥感影像信息(李维明)
答:本区有五种不同类型金矿产出,成矿地质条件存有不同的差异,难以笼统地都归结于和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 遥感影像特征所显示的与金矿(化)有关的环形构造与产出的花岗岩体位置也不尽符合,没有明确的关系。因此,根据本区地质找矿靶区评价工作的实践,一般很少或难以考虑燕山期花岗岩空间关系的事实,将燕山期花岗质...

黑顶山缝合带地质构造特征
答:黑顶山缝合带以出露多条蛇绿混杂岩带为基本特征,其形成是多期次造山作用的结果,内部的构造结构复杂多样,变形强烈。它的基本构造组合为叠瓦逆冲断片组合与阿尔卑斯式全形褶皱发育为基本特征。 (一)断裂构造 黑顶山缝合带内的主要断裂有以下几条: 1. 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1)号) 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在区域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