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死后60年,妻子受粟裕之子邀请,重登孟良崮,平静写下4字

作者&投稿:子车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我认为美人是值得去为她付出的,就像张灵甫于王玉玲而言,王玉玲就值得作为张灵甫的那一道美人坎,王玉玲与张灵甫结婚只有两余年,可是王玉玲却用了一生去纪念他,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对于张灵甫和王玉玲来说,这句古语映照在他们身上根本不成理论,王玉玲对于张灵甫的痴情,远远超过了普通夫妻。

张灵甫距今已经逝去60年了,当79岁高龄王玉玲颤巍巍的重新登上孟良崮,她眼含热泪,仿佛在透过现在去缅怀那场残酷的战役,有人曾问过她,如果重新再来一次,你还会不会嫁给张灵甫,她沉思录片刻,缓缓地说:“如有来生 还选灵甫”。这是多么让人艳羡的爱情,“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这句话用在王玉玲身上简直无比贴切。孟良崮战役是国共两党之间的战斗,在本质上是内战,是自己人的内讧,而张灵甫就葬身在这场战役中,所以在重登孟良崮之后,王玉玲在纸上平静写下了4个字“和平统一”,这同样也是王玉玲的毕生心愿,她不想同胞相残的事情再次发生,不想看见像自己一样与相爱之人阴阳相隔的场景,不想一个海峡却割裂了一个中国。

一、 张灵甫跌宕的婚姻关系

张灵甫是1903年出生于陕西省长安县东大乡东大村。他的一生有四位妻子,张灵甫在遇到王玉玲之前曾经发生了一件震惊当时的大事,那就是“团长古城杀妻案”。当时是张灵甫杀害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吴海兰,在吴海兰被张灵甫杀害,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四川广元,吴海兰的哥哥吴正有写了控告信,辗转之间又将书信传到了宋美龄的手中,宋美龄看完之后就向蒋介石诉说了这件事情,蒋介石听了之后勃然大怒,,立刻吩咐手下去严办这件事情,张灵甫听说之后,自知罪责难逃,便亲自到达南京军法处自首,在当时他抱有一死了之的心态,被拘押于老虎桥模范监狱,等待执行死刑的那一刻的到来。可是没有想到,天无绝人之路,他在判处死刑的时候,恰巧染上了疟疾,在狱医的治疗下渐渐的恢复,可能是因为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原因,在他康复之后,立即向军事法庭递交了申诉书,最终被判处无罪,当庭释放。但是当时对于张灵甫杀妻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张灵甫第三人妻子高艳玉的感情也并不顺利,以至于张灵甫对于爱情也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直到他的最后一人妻子王玉玲的出现,才治愈了张灵甫对于爱情的不安。

二 、是你的出现,治愈了我

都知道王玉玲是张灵甫的第最后一任妻子,在张灵甫经历了三次婚姻挫败后,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对婚姻失去信心,就连他自己都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碰到那个可以携手一生的人,但是王玉玲的出现让他又重新点燃了爱的火花,这还是因为张灵甫身边有人不忍心他自己孤孤单单的一人,于是给他介绍了他的第四任妻子王玉玲。

王玉玲她是典型意义上的大家闺秀,她从小被父母养的极好,一出生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生活在父母精心营造的“生活圈”中,就算后来她父亲的离世也没有对她的认知产生什么影响,在她心里世界就是美好的,与张灵甫颠沛流离的生活完全不同,但是很快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日本人打进了我们的国门,她的生活也有了新的改变,王玉玲她家举家搬迁,在流离逃亡的途中,她第一次对自己的认知产生了怀疑,她亲眼看到了日本人的残忍,看到了流离到无家可归的人,世界的血腥豁然的呈现在眼前,这个时候她才明白那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真正含义。15岁如花一般的年纪她却已经经历过太多的悲欢离合,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轰然倒塌在面前,心中悲凉的同时更加坚信了自己要为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它在风雨中更加坚实的去面对风浪,正是这个时候的王玉玲对于抗日的将士就十分崇拜,这除了奠定了她与张灵甫的爱情故事之外,还增加了她对祖国的更深沉的爱,以至于她的后半生都在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的道路上。

据说张灵甫在同意之前专门去“偷偷”的考察过王玉玲,当天王玉玲和朋友在洗发店里洗头,王玉玲在洗头发的时候,正好看见张灵甫在目不转睛的看着她,这让王玉玲对他极为讨厌,认为这个人太过孟浪,一点礼貌也不讲,就朝他狠狠的瞪了过去,然而这个时候的王玉玲还不知道这个男人将在她的生命中留下怎样重重的一笔。

在经历了洗发店的巧遇之后,他深感自己的做法,唐突了王玉玲,于是他让朋友邀请王玉玲来家做客,他俩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相见的第一面,在饭桌上张灵甫也向王玉玲表明了自己的爱慕之意,但是王玉玲对张灵甫却并不“感冒”甚至觉得这个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只是因为当时张灵甫的身份过于特殊,王玉玲也没有将话说死,张灵甫能够明白王玉玲对自己并无好感,但是他依旧穷追不舍,他认为他自己认准的人就得追到手,那就这样一个娇娇弱弱女子和一个“战无不胜”的将军又将擦出怎样火花?

就在张灵甫跟王玉玲在饭桌上见面了以后,张灵甫日日到王玉玲家中去找寻她,给她讲述自己在战场上抗日的事迹,都说日久生情,王玉玲自然也不例外,渐渐在与张灵甫的日日陪伴下,她对这个比自己大25岁的男人竟然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就在他们感情水到渠成的这一刻,站出来反对的竟然是王玉玲的母亲,王玉玲的母亲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张灵甫,一方面是两人之间的年岁相差甚大,另一方面是张灵甫作为一个抗日的将军,在战场需要面对的危险数不胜数,王玉玲的母亲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女儿年纪轻轻的就守活寡,但是最后还是拗不过女儿,王玉玲和张灵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三、身陨孟良崮战役

在张灵甫和王玉玲结婚之后,张灵甫对王玉玲可谓是宠爱到了骨子里,张灵甫知道王玉玲比较粘人,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呆着,张灵甫还要一有时间就赶回家去陪伴王玉玲,你侬我侬正让人羡慕的时候,传来了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场兵败身亡的消息,在这个时候,张灵甫和王玉玲的孩子刚生下还不足满月,王玉玲当场奔溃的大哭。“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真实的还原了王玉玲当时的现状,一瞬间的心如死灰,如果不是孩子尚在襁褓中,王玉玲恐怕要跟随张灵甫一起去了,这个时候的王玉玲才刚刚19岁,孤儿寡母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王玉玲在那个时候也吃了不少的苦头,之后没有办法的王玉玲只好请求朋友帮忙,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前往美国读书,并且靠着自己的努力在美国站稳脚跟,成功的抚养张灵甫的儿子长大成人,但是她并无再婚,为张灵甫守活寡一直到现在,张灵甫无疑是幸福的,有王玉玲真心实意的爱着他,但他又是不幸的,在妻儿都在的情况下,撒手人寰,享受不到爱人和孩子的陪伴。

王玉玲在说起张灵甫的孟良崮战役时,说道:“我后悔没有在他需要我的日子里,去陪伴他,给他温暖”。当时的孟良崮战役,张灵甫率领的74师已经弹尽粮绝,却迟迟等不来国民党的救援,只能在口渴的时候去接马尿喝,在当时没有人支援的情况下,整个军队就陷入了巨大的绝望中,王玉玲认为这个时候的自己没有给张灵甫带来帮助,她充满愧疚,王玉玲理解丈夫先国后家的情怀,所以王玉玲继承了丈夫遗志将祖国统一强大,繁荣昌盛作为自己的心愿去完成,晚年的王玉玲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她在台湾生活期间,当时台湾的领导人要进行政治选举,王玉玲果断放言:“谁坚持和平统一,她就选谁”。王玉玲对于祖国是热爱的,她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为祖国做贡献,用自己行动来证明自己的立场,并且坚定不动摇。

四 、不负家国不负你

对于王玉玲来说,他们在一起携手共度了两年的美好时光,这短短两年的光景能够让王玉玲铭记一辈子,现在的王玉玲已经90岁高龄了,她自己浮浮沉沉的过了半生,但她却不会怨天尤人,在对待与张灵甫的感情时,她不觉得有什么遗憾,最后陪在张灵甫身边的是她,她是他名正言顺的妻,王玉玲深爱张灵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王玉玲曾说过:“我死后也要跟灵甫埋到一起。”既然生不能同眠,那死了便同衾吧。他们相守虽然只有短短两年,可是在王玉玲疲惫不堪时,支撑她活下去的也是这两年的甜蜜时光,不得不说王玉玲无愧于张灵甫,但是张灵甫却欠了王玉玲一个下辈子。

王玉玲是爱国的,但是对于张灵甫死在同胞手中却是王玉玲终身的痛,想当初在对抗日本人的时候,险象环身,都毫发无伤的常胜将军,反而在内战的时候失去了生命,这是多么的残忍啊,她懂他的国家情怀,她就把和平统一作为自己的毕生心愿,并为之践行,并且在张灵甫陨身的山洞中写下和平统一这四个字,她不愿看见战争,亦不愿相爱之人不能相守。

王玉玲说:“她的先生是一名职业军人”。中国人和中国人又有什么好打的呢?她见证了一切,所以渴望和平统一,在后来重登孟良崮时,回忆一生感悟提笔写下“和平统一”四个字,王玉玲经历过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抢掠,而后又爆发了中国人的内战,丈夫因此丧命,多少中国人面临着家破人亡的境况,吃不饱穿不暖是当时的常态,战争是残酷的,唯有国家强大,民族团结才能守护我们所珍视的一切。

~

张灵甫死后60年,妻子受粟裕之子邀请,重登孟良崮,平静写下4字
答:都知道王玉玲是张灵甫的第最后一任妻子,在张灵甫经历了三次婚姻挫败后,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对婚姻失去信心,就连他自己都不确定自己还能不能碰到那个可以携手一生的人,但是王玉玲的出现让他又重新点燃了爱的火花,这还是因为张灵甫身边有人不忍心他自己孤孤单单的一人,于是给他介绍了他的第四任妻子王玉玲。 王玉玲她...

孟良崮战役纪念地,竟盛行纪念张灵甫之风,粟裕之子为此写信怒斥_百度...
答:然而,张灵甫之子对纪念张灵甫的风潮持有不同意见,他指出张灵甫并未为新中国的建立贡献过力量。尽管张灵甫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但他的牺牲并非出于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而是战争的残酷现实。陈毅和粟裕的决定,展现了对敌方将领的公正处理和尊重。尽管蒋介石试图利用张灵甫的形象安抚军心,但张灵甫真...

陈毅幼子娶粟裕之女:父母之命促佳缘,携手43年再续两家情谊
答:1974年陈毅的妻子张茜因肺癌久居北京一家医院的病榻之中,身旁除了儿孙外还有一对夫妇格外引人注目。 那就是她的丈夫陈毅生死之交的革命战友粟裕带着妻子来到了她的病床前。 他向这位已经病入膏肓的战友妻子表达了希望再续两家情谊的态度。 当时陈毅之子陈小鲁与粟裕之女粟惠宁互生情愫,两家长辈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中国历史上著名人物有哪些
答:1、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 ),自名武曌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