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方言的语言特征 闽方言的语音特色

作者&投稿:昔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①声母:各地闽方言的声母比较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
a.没有唇齿声母f,古非敷奉声母字口语中一部分读为p-、读书音则为h-(或x-),即所谓轻唇归重唇。
b.古知彻澄声母字,多读t-、即所谓舌上归舌头。
c.古全浊声母并奉定从澄群字多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少数读为送气的也很一致。
d.古匣母部分字闽方言口语读为k-或零声母。
e.古照组声母字与古精组字混读。
②韵母:闽方言各地在韵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a.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其中闽南方言保留较为完整,闽东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较少,闽北方言和闽中方言则几乎已无塞声尾韵而只有鼻音尾韵了。
b.闽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白异读现象,闽南方言特别突出,几乎文、白两读各成系统。
c.闽方言不少地区(尤其是闽南方言)有丰富的鼻化韵。
d.闽方言不少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如闽南方言中的厦门、潮州、台北等地都没有y-韵。
e.闽方言中部分地区存在着双韵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闽东、闽北、闽中三个方言区。
③声调: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闽南方言的潮州话有八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都只有六声:闽北是平、上不分阴阳,而去、入分阴阳;闽中是平、上分阴阳而去、入不分阴阳。七个声调的地方遍布闽南方言的厦门、台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游,以及闽东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闽方言中还普遍存在着复杂的音变现象,其中闽南方言、闽中方言有相当整齐的连读变调规律,闽东方言、莆仙方言在连读时音变涉及声母、韵母的变化。表以潮州话两字组的连 读变调为例。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单音节词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涂(泥土)、曝(晒)、拍(打)等等,都可以从古籍中找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词。此外,也有一部分闽方言词借自外语。这些外来词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语,形成了闽方言词汇中的独特色彩,例如厦门话雪文(肥皂)来自sabon,道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来自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也有一些来历不易判明的方言词,例如扬(抽打)等。
在闽方言的五个片中,有许多方言词是各片共有的,但也有不少方言词只存在于某一些地方。大致说来,在五个闽方言片中,闽东、闽南两个沿海片词汇上比较一致,而闽北、闽中两个片,则有不少和闽东、闽南不一样的语词。 ①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
②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运用。
③数词一和指示词这、那的省略。量词前面的数词一或指示代词这、(那)在闽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例如潮州话:张画雅绝 (这张画很漂亮),只鸡肥死(这只鸡很肥)。与此相关,指示代词这、那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如普通话这人很好在闽方言说成只个人很好,不能说只人很好;同样,这书也只能说只本书,不能说只书。
④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例如厦门话大只牛、细泡灯等。
⑤动词有 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完成时态。例如:福州话我有收着汝个批(我收到了你的信),厦门话伊有食我无食(他吃了我没吃),台北话:我有买(我买了),潮州话你有睇电影阿无?(你看了电影没有)。
⑥宾语提前的现象比较常见。如苹果买两斤(买两斤苹果)的说法就很普遍。普通话 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例如我共汝讲(我告诉你)。
⑦动词去常用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相当于已经的意思,例如飞去了(已经飞了),死去了(已经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经破了)。
⑧特殊的比较方式。闽方言的比较句有特别的结构,福建、台湾的闽方言多用甲-较-形容词-乙表示,如厦门话伊较悬(高)我,台北话高雄较大新竹。也有简单一点的表达方式:甲-形容词-乙,如福州话伊悬(高)我。广东省内的闽方言(潮州话、海南话)比较的方式略有不同:甲-形容词-过-乙如潮州话:牛大过猪。闽方言的等式比较,常用形容词平的重叠来表示一样,如我共伊平平悬(我跟他一样高)。
⑨把字句的表达方式。闽方言把字句的表达方式是把宾语提到最前面,后面跟一个甲伊(把它)即:宾语-甲伊-动词,闽南方言片各地普遍通行这种说法。



闽方言的语言定位~

中 国和西洋是两个完全独立、截然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讲“合”,西洋文明讲“分”。反映到语言的分类(或归属、定位)上,即西方人认为语言是人与人的交流工具,因此,只要彼此听不懂,便可定义为两种分别的语言。而中国人认为语言是一个民族的体现(请注意西方人强调“人与人”,是“分”;而中国人强调“族与族”,是“合”),因此同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汉民族是一个统一的民族,故汉语是一个统一的语言。故中国认为闽语是汉语的一个分支。如果完全按照西方的标准,即“只要彼此听不懂,便可定义为两种分别的语言”,那么五种闽方言都不能互相通话,甚至闽南语底下的次方言间都有完全不能通话的。闽语就不能被定义为一种方言,各种闽方言都可以成为独立的语言了,所以不能简单的用西方的“先进标准”来套用闽语。事实上,即使是西方自己也不能按照其自己的“先进标准”来要求自己,比如,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是可以沟通的,瑞典语,丹麦语和挪威语也可以互相沟通,但是它们仍被认为是不同的语言。 可见,连西方自己都无法落实的标准,中国人民大可不必在意。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护守自己的固有文化、固有文明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

闽语虽然内部差异性大,主要表现在音韵方面,却仍有不少彼此相通之处。各闽语分支大多拥有大量的文白异读、频繁的连音变调,并且皆无唇齿咬合发声的唇齿音f(海南话除外;亦有部分观点认为,在闽东语的南片福清话中和北片的福安话,是存在 [f] 这个音素的,不过是[θ]的变体)。 此类字白读多读为双唇音(重唇 p, b)。多将中古的知组(知 [ʈ]、彻 [ʈʰ]、澄 [ɖ])读为端组(端 [t]、透 [tʰ]、定 [d])。例如“茶”/cha/ 读 /teh/,“陈”/chan/ 读 /tan/。这些特性,体现了汉语古无轻唇音以及古无舌上音等诸多特点。

方言对孩子语言的影响
答:一、方言的语言特征 所谓方言就是由于地区差异和地域分散,所形成的具有区域性的语言,大都形成为发音系统,没有具象为书写体系的语言,整体有别于书面语和书面语的发音。方言的形成大都来源于祖辈,语言的表现上,发音有别于书面语发音,部分音素不分,语言情绪化刻画明显。祖辈由于深受方言情绪、情结及其...

北方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什么特点(与普通话相比)
答: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音的语言。与普通话相比,北方方言主要有以下特点:一、语音方面 1、塞音和塞擦音声母大都有清声送气与清声不送气之分,而没有清声与浊声的对立,反映出清声母多而浊声母少的特点。2、韵母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辅音韵尾比较少。3、声调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

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有哪些?
答:二、特点不同 1、普通话 (1)具有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了普通话说国家语言。(2)具有融合性;如方言词汇的融合性。(3)具有传承性;普通话是传承了中国历代的民族共同语的文化遗产。(4)具有通用性;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们沟通交流使用的语音。2、方言 (1)具有区域...

庆阳的方言有什么特点
答:4. 语音变化规律:庆阳方言中的语音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某些词语在发音时会出现音变现象,例如“不”发音为“bu”,“好”发音为“hao”。这些音变规律为庆阳方言的发音特点增添了系统性。5. 语言习惯:在日常交流中,庆阳方言有一些特定的语言习惯。问候语的使用便是其独特之处,如用“吃了没?”...

闽方言的语言特征
答:①声母:各地闽方言的声母比较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a.没有唇齿声母f,古非敷奉声母字口语中一部分读为p-、读书音则为h-(或x-),即所谓轻唇归重唇。b.古知彻澄声母字,多读t-、即所谓舌上归舌头。c.古全浊声母并奉定从澄群字多读为不送气...

东北方言的语言特点
答:1、古微母字今不读双唇音声母 m- 2、古日母字今不读鼻音声母 ȵ- 或 n- 等 3、古浊上字一分为二,次浊上字随清上字走,全浊上字随去声字走 4、无 -m 尾韵 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的古清音...

北京方言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答:北京方言有很多生动的比喻。比如“羊上树”。羊本不会上树。用它比喻一些人故作姿态。刁难别人。比如“箩圈儿架”。箩圈儿是圆形的。找不到缺口儿。如果打架的人吵成一团了。情况复杂。无法劝解。就叫“箩圈儿架”。再比如有人长脸形。就成了“驴脸刮搭”了。相关内容 京味文学的共同点在语言...

东北方言的语言特点
答:4、东北方言中没有以“-m”结尾的韵母。在东北官话中,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如今分属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这种分化的规律不如北京官话明显。然而,东北官话中古清音入声字转为上声的情况比北京官话更为常见。此外,大部分全浊入声字转为阳平,次浊入声字转为去声,使得东北官话的入声与元代《中原音韵...

七大方言区的方言各有什么特点?
答:汉语方言常以地域大致划分为八大方言:官话方言、晋语、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中国有八大方言体系都还只是国内的汉族方言,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语言,中国的方言还可以划得更多、更细。 中国八大方言体系 一、北方官话特点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

请问方言的语言特性是什么?
答:1.北方方言 指北方地区、湖北大部、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北部、江西沿江地区、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所使用的母语方言。北京话、西安话、南京话、成都话为北方方言的代表。北方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基础(大陆称为普通话,台湾称为国语)。使用这一方言的人占中国人口的80%。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