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园林建筑特色有哪些? 广东周边有什么古朴的建筑中尽显孝道的私人园林?

作者&投稿:印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广东园林是岭南园林的主流,它主要以平地苑庭和雕塑取胜。广东园林的建筑,普遍柱础较高,屋面无坡或少坡,龙纹和海波脊饰明显,最大的特色还在于装饰的“三雕三塑”和壁画。另外,大量使用花色玻璃也是广东古典园林的特色。广东四大名园都以山水的英石堆山和崖潭格局、建筑的缓顶宽檐和碉楼冷巷、装饰的三雕三塑、色彩的蓝绿黄对比色、桥的廊桥、植物四季繁花为特征。



广东四大园林的简介~

东莞可园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
1850年,清代的武将张敬修完成了可园的建筑,园子修好后张敬修邀请各方名士前来助兴,席毕,张敬修带着大家参观家宅,评点一番。张询问大家的意见,不知是来的人水平太低,讲不出什么道道呢,只是点头称许“可以,可以”于是张敬修将此园就名为“可园”,可字还包含了“合适、称心如意”的意思。
佛山梁园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的精华部分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梁园由当地诗书画名家梁蔼如、梁九章、梁九华及梁九图叔侄四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陆续建成,历时四十余年。时至民初,一代名园已濒于湮没。鉴于其历史、艺术和观赏价值,19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对现存的群星草堂群体进行了抢救保护,199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继而于1994年开始大规模的全面修复,总面积达21260平方米依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现名园的精髓。
顺德清晖园清晖园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原为明朝万历丁末状元黄士俊的府邸。乾隆年间,为进士龙应时购得,其后,复经龙家一门数代精心营建格局始臻定型。1959年,广东省省委书记陶铸批专款修复予以重点保护。九十年代,顺德市委市政府对清晖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扩复旧制,重现古名园的风采。现有的清晖园,集明清文化、岭南古园林建筑、江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幻似仙境的迷人胜地。番禺余荫山房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始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同治十年竣工,距今133年,以“小巧玲珑”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赢得园林艺术的极高荣誉。余荫山房园地虽不足2000平方米,但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
余荫山房布局精巧。它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将画馆楼台,轩榭山石亭桥尽纳于三亩之地,布成咫尺山林,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幽深广阔的绝妙佳境。通过名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使全园的文饰做到丰富而精致、素色而高雅,给人们一种恬静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进入写有“余荫山房”的正门后,过厅堂,穿竹径,便到山房的花园门。门旁有对联一幅:“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正是此园点题之句。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在广东中山,有一处诗情画意的古典园林,园林的主人募集上百名能工巧匠,为母亲建造了这处淡雅精致,颐养天年的静心居所。为了彰显严爱、永志慈恩,园主以母姓为园名,于是岭南最大的私人园林——詹园,就这样出现在世人眼中。整座园林综合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强调岭南水乡的布局脉络,结构简洁而凝重,风格古朴而洒脱。让我们一起走进詹园,感悟孝道吧。

詹园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区,又名中山大宅,始建于1998年。千万不要小看了这处年轻的园林,这里的取材多为民间古旧材料,经过打磨翻新重焕光彩,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凝聚着历史的痕迹,阐释着园林艺术与人文景观融合的高尚审美理念。相比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园林,虽略显稚嫩,但却不失古韵。詹园以“孝”为核心,而“孝”又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在精神上它也算得上历史的产物。

詹园建筑是以苏杭园林为基调,并用中华传统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建造的。江南建筑与岭南建筑融为一体,贯穿百家雕刻的艺术精华,形成了独具匠心的一座古典庄园式建筑群体。不仅如此,私家园林更以其浓厚的古典的诗画底蕴和强烈的民间文化教育气息,让孝道更加深入人心。

整个园区占地百亩有余,大致可分为詹园祝寿、歧江廊桥、詹府种福三个区域。詹园祝寿,顾名思义,是为老夫人祝寿所用,在这里营造民间浓浓亲情。正如大家想象中那般,乐鼓齐鸣、欢声喧天,詹老夫人红光满面,喜上眉梢,与大家一同欣赏詹园大戏。十八般武艺博得了老夫人的欢心,也看乐了祝寿之人,可谓喜满詹园。

说到歧江廊桥,用“一江连两岸,廊桥多遗梦”来形容再好不过。犹记得河边牧童水牛、浣衣纱女、鱼鹰竹排、太公垂钓。詹园内外环水,桥多船多,桥边廊亭穿插中山特色民俗,热闹非凡。歧江内每天上演灯船巡游、花尾渡巡游,大家可以乘坐游船欣赏歧江风光和詹园风貌;也可荡起双桨,划行在内河,融入詹园美景之中。
除此之外,庄园主人专辟一处设立''孝道馆'',彩绘''廿四孝''图悬挂其内,以宏扬传统''孝文化''为己任。“孝道馆”可谓园区内“孝”字的点睛之笔,吸引了好多游客来此感悟孝道。同时借助文学、地理、书画和建筑等诸多艺术,从而展示出我国的文学历史、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等观念。

粉墙绿树映衬在天光云影间,斗拱飞檐、迥廊曲径构成一种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看到这里,留言告诉小编,大家是否想在这样风景如画的园林里感悟孝道,

中国园林的建筑特色有哪些?
答:前者气魄宏大,富丽堂皇;后者精巧别致,饶有情趣。总的来看,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不管是北方大型园林,还是南方小型园林,都是将自然美和建筑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山水、花木和亭台楼阁、厅堂廊树等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特别注意从诗词文赋中吸取精华,追求...

东莞可园有什么建筑特点?
答:可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园门前有一片莲塘,塘边有侍人石(已失)和当年系马停轿的处所。入门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后,雄奇...

苏州园林的建筑特点
答:苏州园林建筑有着以下特点:第一,自由灵活的建筑布局。中国传统建筑很早以规整的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形成封闭性较强的空间。这种布局显然不适用于苏州园林,园林建筑布局要打破对称、规整的布局,注重因地制宜,灵活变化。单体建筑处理也不拘一格。中国古代建筑平面为奇数,三、五开间居多。而拙政园海棠春坞...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答: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园林花木...

西方园林有什么特点?
答:2、西方园林的形式很多,大到一个景区,古代皇帝的园囿或皇家园林,小到一家一户的私家花园。园林虽然同建筑一样,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艺术门类,但园林的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向往自然,享受自然美的需要,其审美欣赏功能相比建筑更加突出。3、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体积...

北方园林有哪些特点
答:北方园林有哪些特点图2 北方园林有哪些特点图3 北方园林的特点介绍 1、北方园林,建筑的形象稳重、敦实,再加之冬季寒冷和夏季多风沙而形成的封闭感,别具一种不同于江南的刚健之美。2、北方相对于南方而言,水资源匮乏,园林供水困难较多。以北京为例,除西北郊之外,几乎都缺少充足的水源。城内的...

拙政园中花园的主体建筑
答: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代,400多年间,几经易主,几度衰败,几度繁荣,是最经典的江南园林建筑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整个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中园是全园精华所在,东西花园则各具特色。中花园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

苏州四大园林的特色是什么?
答:3、拙政园,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4、留园,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

中国园林各各地方的地域特色?
答:开发方式 从开发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原有自然风致,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可形成的自然园林。另一类是人工园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园林建筑中的游赏休闲部分,是造园...

世界古代东西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然而,它的格调却因装饰手法的过于刻意,往往是脂粉之气过浓,高洁之意不足;堆砌、柔媚有余,自然韵雅不足。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一 以柔克刚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