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是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的?(至少写出两条)他的教育方法好在哪里?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作者&投稿:盈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创造力的培养并不象一些家长想象的那样高深莫测、无从做起。而是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蕴涵着这种契机,关键是家长能否意识并及时地适当地把握它。具体来说,创造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进行:

1、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众所周知,敏锐地观察力是发现问题的关键。儿童从小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与外界接触时,儿童会以一种轻松的洞察力独特地感受到周围的事物,并有新的发现。家长应充分利用周围事物,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要尽可能地回答儿童的问题,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观察过程中,要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以提高观察的趣味性和效果。同时,观察中适时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如顺序观察法、典型特征观察法、分解观察法、追踪观察法等,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2、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两大认识支住之一。创造性想象是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创造力的贫乏。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一切创新的活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想象首先,家长应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孩子头脑中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要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参加社会活动参加一定的家各劳动和公益活动,多与小朋友交往。其次,在游戏中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儿童玩拟人化的游戏、戏剧性地游戏,或让他们堆积木搭楼房,玩泥沙,堆雪人,用粘土雕塑等。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再次,通过开展文学、音乐、美术等创造性艺术活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想象。家长可以运用讲故事、讲童话、朗诵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手工、泥塑等活动激发儿童的想象,让儿童获得间接知识,丰富想象内容,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陶行知主要是倡导知行合一,知识来源于实践,知道了要去实践才能更深刻的领会和学习
用在教育孩子方面,主要是体验式学习,让孩子多去接触实物,多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多鼓励孩子去体验有挑战的活动,不要怕孩子尝试失败,多试几次就有不同的感受
,孩子犯错也是他学习的机会,只有一次次犯错他才能不断纠正自我,如果不鼓励孩子尝试他就不会有深刻的成长学习,如果不允许孩子犯错,那孩子将来就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害怕失败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平时多和别人谈古论今。和同学谈,和家里人谈,和邻居谈,和亲戚谈,和伙伴谈,和陌生人谈,和老师谈。把你知道的东西说给别人听,也从别人那里听别人说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会首先发现你的表达能力提高了,你能讲出你脑子里所想的东西。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你的知识面加宽了,你从别人那里“交流”到很多知识。多和别人谈论,你还会发现……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3、四种精神是:
“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扩展资料: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
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2]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行知教育名篇》

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具体理念: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扩展资料:
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而教师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来。不仅教师要教学同时也应该学习。也就是说教师教的与学生学的是联系的,相关连的。同样的,教师所教与自己所学的也要联系在一起。如果教师做好了,教育的关键所在也就解决了。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里,陶行知勇于实践和探索,将自己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教育实践中。
他发表了许多著名论文和讲话,比如《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认了王阳明所说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论,并在其基础上认为应该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将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国教育事业中,为中国现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男生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高兴地又掏出第二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男生惊讶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男生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喊道:“陶校长,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颗糖果递过来,说:“为你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没有多的糖果了,我们的谈话也可以结束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行知

陶行知的教育主张有哪些?
答:(3)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儿童有很强的创造力,培养这种创造力便是教育任务。陶行知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要:解放小孩子的头脑、解放小孩的双手、解放小孩子的眼睛、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的空间、解放小孩子的时间。

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

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的教育特点是什么?
答:教育学生或者孩子时不应用训斥、苛责、打骂等伤人自尊的方式。陶行知认为,教育孩子应平心静气,换位思考,旁敲侧击,对比设喻,导化对方心理。很多时候,微笑比严酷更有力量,赏识比批评更具激励。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良意,默化潜移。陶行知的四块糖就是“关爱”、“宽容”、“信任”、“激励...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答: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
答:陶行知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提出以幼儿园周围的社会生活、自然现象、家乡生产、风土人情为内容编写教材d教育方法上主张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实行“教 、学、做合一”,教师在幼儿的活动过程去引导和标准幼儿学习。④强调培养幼儿创造力。陶行知认为儿童有很强的创造力,“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

陶行知教育孩子有什么特点
答:他说:“生活即教育,是把一只鸟放在林子里;教育即生活,是把鸟放在笼子里。”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教育只有和生活相融,才能产生生命活力。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普及教育的措施有哪些
答:办理幼稚园的先生倘若不愿把幼稚园当作富贵太太们打麻将时用之临时托儿所,便应当把整个的幼稚园献给全社会的儿童。可是这样一来,幼稚园教师便须明白他们的使命,不是随随便便的放任,乃是要运用好孩子化坏孩子,运用坏孩子的好处化好孩子的坏处。承认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之出发点;承认幼稚...

陶行知的三大教育理念
答: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在当今教育环境中依然有深远的影响。他反对将教育置于真实生活之外的观念,主张将教育融入到每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他提倡孩子们要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劳动、游戏、社会实践等,来学习和发展,实现从生活到生活的教育过程。五、现在的教育 21世纪的...

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答:这种“正面管教”的方法,被陶行知总结为“6个一分钟”,分别是:一分钟倾听、一分钟示爱、一分钟参与、一分钟赞美、一分钟鼓励和一分钟矫正。 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尽量每天抽出点时间来这样做:用一分钟,倾听孩子的心声;一分钟,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一分钟,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一分钟,赞美孩子;再用一...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怎样的呢?
答:这些教育理论不仅让世人很有启发,也对老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知行合一的道理,陶行知本人也是一直在践行这个道理。除此之外陶行知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的意思是说生活其实就是教育。一个人他拥有什么样的的生活,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