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管理遵循的原则 草坪施肥应遵循什么原则

作者&投稿:戈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根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种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种植后6-10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种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比台湾草迟3-5年,大叶草则早3-5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天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公分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两种:一是全贴,二十稀贴。稀贴一般20*20公分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需要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两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两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之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一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公分时,用剪草机剪草。除杂草,早则植半月后,迟则一月,杂草开始生长,要及时挖草除根,挖后压实,以免影响主草生长。新植草地一般无病虫,无需喷药,为加速生长,后期可用0.1-0.5%磷酸二氢钾结合浇水喷施。
2、旺长阶段的管理
草地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是旺盛生长阶段,观赏草地以绿化为主,所以重在保绿。水分管理,翻开草茎,客土干而不白,湿而不渍,一年中春夏干,秋冬湿为原则。施肥轻施薄施,一年中4-9月少,两头多,每次剪草后一亩用2-4斤尿素。旺长季节,以控肥控水控制长速,否则剪草次数增加,养护成本增大。
剪草,是本阶段的工作重点,剪草次数多少盒剪草质量的好坏与草地退化和养护成本有关。剪草次数一年控制在8-10次为宜,2-9月平均每月剪一次,10月至下年1月每两个月剪一次。
剪草技术要求:一是草高最佳观赏为6-10公分,超过10公分可剪,大于15公分时,会起草墩,局部呈疙瘩状,此时必剪。二是剪草准备,检查剪草机动力要正常,草刀锋利无缺损,同时检净地细石杂物。三是剪草机操作,调整刀距,离地2-4公分(旺长季节低剪,秋冬高剪),匀速推进,剪幅每次相交3-5公分,不漏剪。四是剪后及时清净草叶,并保湿施肥。

3、缓长阶段的管理
种植后6-10年的草地,生长速度有所下降,枯枝枯茎逐年增多,在高温多湿的季节容易发生根腐病,秋冬易受地志虎(剃枝虫)危害,工作重点,主要防治病虫危害。据观察,台湾草连续渍水三天开始烂根,排干渍水后仍有生机,连续渍水七天,90%以上烂根,几乎无生机,需要重新贴草皮。渍水1-2天烂根虽少,但排水后遇高温多湿有利病菌繁殖,导致根腐病发生。用托布津或多菌灵800-1000倍,喷施病区2-3次(2-10天喷一次),防治根腐病效果好。高龄地老虎(剃枝虫)在地表把草的基部剪断,形成块状干枯,面积逐日扩大,危害迅速,造成大片干枯。检查时需拨开草丛才能发现幼虫。要及早发现及时在幼虫低龄用药,一般用甲胺硫磷或速扑杀800倍泼施,危害处增加药液,三天后清理掉危害处的枯草,并补施尿素液,一周后开始恢复生长。缓长期的肥水管理比旺长期要加强,可增加进行根外施肥。剪草次数控制在7-8次为好。

4、草地退化阶段的管理
种植后10年的草地开始逐年退化,植后15年严重退化。水分管理,干湿交替,严禁渍水,否则加剧烂根枯死,加强病虫害的检查防治,除正常施肥外,每10-15天用1%尿素,磷二钾混合液根外施肥,或者用商品叶面保,叶面肥如大丰田等根外施,效果很好。对局部完全枯死处可进行全贴补植。退化草地剪后复青慢,全年剪草次数不宜超过6次。另外,由于主草稀,容易长杂草,需及时挖除。此期需全面加强管理,才能有效延缓草地的退化。

科学的绿化综合养护管理,应根据花园的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养护得当、养护的好。草地的养护管理如何进行?花园养护管理工作的项目是很繁杂的,虽然各个花园的情况不同,差别也挺大的,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花园草坪的养护。

草地的养护管理有这几点

浇水。当栽种的草坪及地被植物,除雨季外,应每周浇透水2—4次,以水渗入地下10一15cm处为宜。应在每年土地解冻后至发井前浇水1次返青水,晚秋在草叶枯黄后至土地结冻前溜1次防冻水,水量要足,要使水渗入地下15—20cm处。

施肥。为了保持草坪叶色搬绿、生长繁密,必须施肥。冷季型草坪的迫肥时间最好在早春和秋季。第一次在返青后,可以促进生长;第二次在仲春。天气转热后,应停止迫肥。秋季施肥可于9一10月份进行。暖季型草种的施肥时间是晚春。在生长季每月或2个月应迫1次肥。最后1次施肥北方地区不能晚于8月中旬,南方地区不应晚于9月中旬。

修剪草坪。一般采用机动旋转式剪草机。修剪前要对草地进行全清理,将石头、树枝以及其他有损剪草机剪刀的杂物清除掉。剪草要顺序前进,不要乱剪。剪下的草叶要及时运走。

除杂草。防、除杂草的最根本方法是合理的水肥管理,促进目的草的生长势,增强与杂草的竞争能力,并通过多次修剪.抑制杂草的发生。一旦发生杂草侵害,陈用人工“挑除’’外,还可用化学除草剂,抑制杂草的萌发和或杀死刚萌发的杂草。

通气。为改善草坪根系通气状况,调节土壤水分含量,提高施肥效果,要在草坪上打穴通气,这项工对提高草坪质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按植物材料的组合分可分为:

1、单播草坪。用一种植物材料的草坪。

2、混播草坪。由多种植物材料组成的草坪。

3、缀花草坪。以多年生矮小禾草或拟禾草为主,混有少量草本花卉的草坪。

按草坪的用途可分为:

1、游憩草坪。可开放供人入内休息、散步、游戏等户外活动之用。一般选用叶细、韧性较大、较耐踩踏的草种。

2、观赏草坪。不开放,不能入内游憩。一般选用颜色碧绿均一,绿色期较长,能耐炎热、又能抗寒的草种。

3、运动场草坪。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选用不同草种,有的要选用草叶细软的草种,有的要选用草叶坚韧的草种,有的要选用地下茎发达的草种。

4、交通安全草坪。主要设置在陆路交通沿线,尤其是高速公路两旁,以及飞机场的停机坪上。

5、保土护坡的草坪。用以防止水土被冲

草地管理遵循的原则草坪的管理措施有:

一、修剪 修剪是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原则上每次修剪量不能超过草长的1/3。下表是我们推荐的留茬高度,当然草坪用途不同或人力、物力所限,以下标准并不需要严格遵循:单位:厘米 早熟禾 高羊茅 黑麦草 剪股颖狗牙根结缕草 3.8—6.4 3.8—7.6 3.8—7.6 0.5—2.5 0.6—3.8 1.3—5 修剪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通过修剪可以促进禾草分蘖,增加草坪的密集 度、平整度和弹性,增强草坪的耐磨性,延长草坪的使用寿命。及时的修剪还可以抑制草坪杂草开花结籽,使杂草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而逐渐消除。

二、追肥 草坪追肥可用化肥或有机肥,施用化肥要注意以下几点:1、n : p : k的比例控制在5 : 4 : 3为宜; 2、一般土壤施用量为20公斤/亩; 3、正常情况下,南方秋季施肥,北方春季施肥; 4、施肥和浇水应密切配合,以防使用不当对草坪造成损伤,有条件的最好使用配比好的液肥。有机肥多在草坪休眠期施用,用量一般为1000~1500公斤/亩,每隔2-3年施用一次。有机肥的施用 不仅能够改进土壤疏松度和通透性,而且有助于草坪安全越冬。

草地管理最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环保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这样才能够达到更理想的管理效果。

草地草坪的管理原则是应该在草长到一定的高度的时间,不能够从根儿出的,应该离地面一定的距离,将草隔断的

学生管理应遵循怎样的法治原则~

明确学生权利遵循学生管理的法治原则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一)计划体制下学校与学生的特别权力关系及其变化
(二)法治社会学校与学生多重法律关系的确立
二、学生的权利
(一)学生的人身权利
(二)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三)学生的财产权利
(四)学生的民主参与权利
(五)学生的平等权
三、遵循学生管理的法治原则

(一)学校管理权的内容
(二)学校管理权行使的原则
一、学校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是在依法成立或法律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按规定取得学籍的公民。
 
(1)学生是社会的成员,是具有国籍的公民;
  (2)学生是在依法成立或法律认可的学校学习的公民;
 
(3)学生是按规定的条件登记注册、获得学籍并有教育档案的公民。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与学生的特别权力关系及其变化

计划体制下
学校的法律地位:
  学校是政府的附属单位,本身没有自主权,代表政府对学生实施管理;
学校与学生的现实关系:
 
学校处于主体地位对学生实施管理,计划式地设计学生的成长,遵循行政管理的模式;
  学生是学校塑造的对象,选择空间相当有限;

计划体制下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在理论上属于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的范畴。
特别权力关系的内涵

特别权力关系指在特定行政领域内,为达到行政目的,在人民与国家之间所建立的、加强人民对国家的从属性的关系。

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的特点:不受一般行政法规则的规制。

(1)不适用依法行政原理;
(2)不适用基本人权;
(3)其规范不具备法的性质,而仅属于内部的行政规则和命令;
(4)因为内部规则不属于法律规范,因而排除司法的审查。
传统特别权力关系在我国的动摇
特别权力关系强调权力至上、行政权优先,与现代民主国家的宪法体制极不相容,失去存在的土壤。

教育体制改革:
学校法律地位:独立法人
教师地位:由国家公务员转为被聘用的教育雇员
学生地位:公民、学生
现代社会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理念——依法行政,保障人权,尊重学生权利;
教育观的变化:以学生为本
学生观的变化: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二)法治社会学校与学生多重法律关系的确立
学校具有其内在品性和社会功能:必须赋予其特定权力

处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行政的年代:学校权力应受到法律规制。
1、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
学校与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是学校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过程中与学生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学生入学后就要接受学校的管理,成为管理的对象,在行政法上称为行政管理相对人;
 
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被视为特殊的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经法律授权的组织可成为行政主体,拥有一定的行政职权。
 
在这种法律关系中,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此形成的法律关系也是一种纵向的、特殊的行政法律关系。
2、学校与学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在校方提供教育、生活服务以及在学生人身权保护方面,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民法上的法律关系;

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意思自治,若有违约则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缴费上学以后凸显出来的
新型的法律关系。
二、学生的权利
学生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作为学生所具有的自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
分类:
学生的基本权利:宪法赋予的各项社会政治权利、人身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学生的特殊权利: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享有学校管理中行政相对人的权利;
(一)学生的人身权
人身权是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自身不可分离亦不可转让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法定民事权利。
特点:
1)非财产性
2)不可转让性

3)不可放弃性
4)法定性
5)绝对性
1、身体权
自然人保持其身体组织完整并支配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权利。

保持身体组织的完整性,禁止他人不法侵害;
支配其身体组织,包括肢体、器官、血液;
损害的请求赔偿权: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2、生命权

自然人维持生命和维护生命安全的权利。
自出生之日起获得;
客体是生命及其安全利益;
只有在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或处于危险时才能够主张权利
生命权一旦受到实际侵害,任何法律救济对于权利主体都毫无意义;

3、健康权
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得以保持身体机能安全为内容的权利。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4、自由权
自由权是主体享有的维护其行动和思想自主,不受他人或其他组织非法剥夺、限制的权利。

包括:
人身自由权:非经检察院批准、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通信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一条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5、隐私权

隐私权指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公开的权利。包括:
个人生活安宁权;
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
个人通信秘密权;
个人隐私使用权;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某寄宿学校的监控与学生隐私
6、姓名权
姓名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其姓名的权利。
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刘颖——单刘颖
同名
老师让学生自述自己姓“猪”——人格权
7、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
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未经许可再现他人的肖像;
 
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
  歪曲丑化他人肖像。
民法通则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吴某,天资聪颖连跳三级,9岁已上小学六年级。保健品公司遂与学校达成协议,以其事迹和照片做广告。
合理使用肖像权的行为: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相关人物的肖像;
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或为国家利益举办活动使用自然人的肖像;
为记载或者宣传特定公众活动使用参与者的肖像;
基于科研和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
为肖像人自身的利益使用其肖像。

8、名誉权
名誉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就自己获得的社会评价受有利益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
民法通则101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侮辱行为(暴力、口头、文字);
诽谤行为(口头、文字);

9、荣誉权
荣誉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持自己所得的嘉奖、光荣称号等荣誉,并不受非法侵害、剥夺的权利。
专属性: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不能脱离主体存在
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二条
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中学生贾某,优秀学生干部,高考可降低10分投档;
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哪去了?
10、身份权

身份权是指民事主体以特定身份为客体而享有的维护一定社会关系的权利

主要包括:
1,亲权;
2,亲属权;
3,配偶权;
4,职业身份(学生与学校)

北京某中学就学生身份问题与学生的纠纷!
(二)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接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的内容:
①受教育的选择权

②受教育的主张权
     相同的就学机会、教育条件
     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通过合法途径寻求救济

③受教育的福利权

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依据
《教育法》第36条: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学校和有关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女子在入学、升学、就业、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教育法》第42条:(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
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财产权利
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财产,指的是公民劳动收入与其它收入的总称。

学生的财产的范围一般包括:
(1)因继承、赠与或其他无偿方式取得的财产
无偿取得的财产包括接受遗赠、因时效取得、无主物先占、埋藏物发现、因拾得物而取得的报酬。
(2)因劳动、营业或其他有偿方式取得的财产
主要包括劳动报酬、奖金、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
(3)专供学生个人使用的衣物、饰物及工具等
包括衣服、饰物及学习、工作用具等。

(四)学生的民主参与权
参与权是指依据宪法第二条的规定,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学生参与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参与学校事务的民主决策
二是参与学校事务的具体管理
  
参与是未成年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参与中,学生将体验并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使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平等权
平等权即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享受同等待遇的权利。
该权利是一种总括性权利或原则。
具体表现在受教育权、受益权、知情权等诸多权利的享有和行使方面。

05年06月,黑龙江鸡西大学将欠费学生成绩归零不许答辩

三、遵循学生管理的法治原则
教育部2003年《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
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
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一)学校管理权的内容
《教育法》第28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一,规则制定权
指学校为了校园管理的需要,依照法规、规章制定有关规范性文件的权力。

包括学校对其学生进行管理所适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第二,具体管理权

可视为学校的行政执法权,即狭义上的行政权。这种执行性的权力是行政权力的固有之义,也是学校对其学生管理权的主体部分。

依据
法律法规
内部规章制度
第三,争议裁决权

学校的“司法权”,指学校及其有效授权的特定工作部门依法对以学生为一方当事人的、与校园管理有关的纠纷进行审查、处理或裁决的准司法性质的行为。

学生申诉制度:
  学校内部申诉;
 
像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诉;
(二)学校管理权行使的法治原则
学校对学生开展和实施公共行政活动要受行政法的规制,首先要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意义:
切实作到依法治校;
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法治状况作出适当的理解和评判。
1、行政合法性原则

又称依法行政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定、行使必须依据法律、合乎法律,而不是与法律相抵触。

包括:
法律优先原则
法律保留原则
法律优先原则

“不抵触”原则 :消极依法行政原则
要求各种法规内容应具有实质正当性,不可以抵触上位阶规范的价值决定。

行政应当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反法律的措施。
基本的底线——学校的公共行政活动不能违法
法律保留原则
“根据”原则:积极依法行政原则
  
是指在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等事项方面,只有经法律明确授权,行政主体才能实施相应的管理活动。

2、行政合理性原则

又称必要而适度原则,指行政行为的作出应当基于现实需要,符合行政目的,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行政决定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合法性:学校管理在外形上合乎实定法;
合理性:在实质上合乎自然法,更为严格。

学校管理活动是否基于客观必要和正当考虑,其决定是否和其管理目的相适应,是否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3、行政应急性原则

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根据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主体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与一般法律相抵触的行为。
赋予学校采取紧急权力的行政应急性原则非常必要:

政界要人来访,学校要实施必要的戒严;
公共设施爆炸,学校要实施必要的封锁;
危险传染病源的发现,学校要采取必要的隔离;

特定刑事犯罪的发生,学校要采取必要的制止和调查措施;
4、行政公开原则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除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不宜公开以外,行政行为应当通过一定的程序,让包括行政相对人在内的社会公众了解。

包括:
采取相关措施的各种依据
决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过程
决定采取的相关措施的执行情况。

学校管理中公开性的缺失
在规则制定中,明显缺乏公开性;
在校园管理、采取相关措施的依据、采取相关措施的决定过程和执行结果缺乏公开;

在校园裁决环节,裁决的事项、过程、依据和执行情况缺乏公开。
5、信赖保护原则

信赖保护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应当确保管理活动的明确性、稳定性和连贯性,从而树立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及其管理活动真诚信赖的原则。

意义
一方面,学生涉世不深,长期受到正面的学院式教育,其对所在学校的信赖甚至依赖程度较其他行政相对人对其他行政主体要深;

另一方面,学生经济和精神承受能力较其他成年人较弱,学校对其合法信赖利益的影响,不仅严重影响其本人对该校本身的认识,而且可能还影响到他对其他行政主体的认识。

草坪施肥原则:
第一条,施肥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种植的草坪是耐肥还是耐贫瘠的,如果是耐肥的话,可以多施一些肥,肥料少的话,则会导致草坪营养不足,而耐贫瘠的草坪的话,过多的肥料可能会导致它们被烧死。


第二条,要根据土壤来施肥,因为不同的土壤中的物质含量不同,所以,我们种植之前,可以先检测一下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含量,然后看看缺什么元素,再进行补充,例如我国的北方属于碱性土壤,而南方大多是酸性土壤,我们可以在种植草坪之前,可以先将土壤综合一下,改良土壤的性质。

第三条,遵循土壤和水分的充分比例混合,水过多的话,肥料就会被过于稀释,达不到给草坪补充营养的作用,而水过少的话,肥料则过于充足,所以,我们撒肥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肥料和水的比例。
第四条,要注意气候的因素,不要在大太阳下给草坪施肥,下雨天施肥的时候,要少添加一些水。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2006修订)
答:第二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监督和考核,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指国家对计划年度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前款规定的新增建设用地量,包括建设占用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第三条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

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综合利用、化害为利,这是指全面和充分地利用各种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充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这是治理污染、节约资源、发展生产、保护环境而必须贯彻的一项重要原则。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处理,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

草地管理遵循的原则
答: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根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种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

地图工作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地图工作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答:1、地图工作应当遵循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地理信息安全、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2、根据《地图管理条例》第三条。《地图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地图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制定。

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九条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下列原则编制:(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二)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五)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简述林地管理的原则?
答:①我国耕地存在的问题: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其解决措施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我国林地存在的问题:我国对林地管理与利用不尽合理,滥伐森林的问题仍然严重;其解决...

土地承包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4、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的原则。5、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优先原则。法律分析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农民集体所有...

属地管理的划分
答:2、依据 属地管理的划分主要以工作区域为主,包括区域内的人员、设备设施及工器具等。 各单位需将本单位的管辖区分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做到公司所属的每一个人、每一片区域、每一个设备(设施)、每个工(器)具、每一块绿地、闲置地等在每一个时刻均有人负责管理。 项目管理的属地参照以上原则实...

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
答:此外,针对特殊情况下的紧急需要,该办法还明确了对于临时用地审批的特别程序和原则。整个管理办法的目的是保证临时用地的合理、公正、有效使用,同时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对于非法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有何规定?浙江省临时用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非法占用土地、污染...

管理原则有哪些?
答:12、人员的稳定原则。一个人要适应他的新职位,并做到能很好地完成他的工作,这需要时间。这就是“人员的稳定原则”。管理原则是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的体现,是人们在管理活动中为达到组织的基本目标而在处理人,财,物,信息等管理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时所遵循和依据的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