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是怎样建成的

作者&投稿:聊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自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清两代共有24位皇帝在此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建筑(建筑学)在拉丁文中的涵义是巨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故宫正是一个巨大的建筑艺术瑰宝。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下面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欣赏故宫建筑艺术的造型美。空间,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筑主要通过创造各种内外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巧妙地处理空间,可以大大增强建筑艺术的表现力。
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建在高8米多的呈工字形的须弥座式三层平台上,四周环绕着石雕栏杆,气势磅礴,为故宫中最壮观的建筑群,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其中太和殿是故宫中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也是我国现存的一座最大的古代木结构殿宇。北半部则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为中心,其外东侧有奉先殿、皇极殿等,西侧有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是皇帝与后妃、皇子和公主们居住、举行祭祀和宗教活动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由天安门、端门、午门的前序、太和门的过渡、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高潮、再经过乾清门的过度到乾清宫的高潮,最后以御花园结尾几个部分组成,抑扬顿挫一气贯通。形体,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建筑总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8700余间。四周环绕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52米的护城河。城墙四周各设城门一座,南面午门,是故宫的正门,北面神武门,东面东华门,西面西华门。故宫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宏大气势。比例,主要是指巧妙处理建筑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中长宽高的比例,凹与凸的比例、虚与实的比例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美。
故宫整体建筑的比例和谐令人赞叹。以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屋顶形式为例,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的屋顶就各不相同。太和殿则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角攒尖顶,保和殿则是重檐歇山顶。不同屋顶形式的运用,除了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外,也使这三座紧密相连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通过明显的对比而显得更加鲜明。尤其故宫的四座解楼,其屋顶结构更为复杂、奇巧,各部分比例谐调,檐角秀丽,造型玲珑别致,从而成为北京故宫的象征。均衡,主要指建筑在构图上的对称,包括建筑物前后、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均衡对称常常给人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增加崇高的美感。故宫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座建筑物都是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高大的太和殿,以此为中心由南向北伸展。
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节奏,指通过有规律的变化和排列,利用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有秩序的重复出现,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正是在这一点上,建筑和音乐具有同在的共同之处,因而人们把它们分别说成是凝固的音乐和流动的建筑。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就曾经专门研究过故宫的廊柱,并从中发现了十分明显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从天安门经过端门到午门,就有着明显的节奏感,两旁的柱子有节奏地排列,形成连续不断的空间序列。色彩,也常常构成建筑特有的艺术形象,给人们还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朱红色的柱子与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青绿色略点金的建筑彩画,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使建筑物各部分轮廓更加鲜明,色彩别具一格,从而使建筑物更加富丽堂皇。
在建筑上使用这些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作为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创造建筑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故宫的建筑十分注意屋顶的装饰,不但在屋角处做出翘角飞檐,饰以各种雕刻彩绘,还常常在屋脊上增加华丽的走兽装饰。甚至故宫内各种门上九九排列的门钉,作为装饰也具有十分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总之,正是通过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多种因素的协调统一,才形成了故宫建筑艺术特有的空间造型美。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雄伟。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

故宫的建造历史?
答: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

大明宫中的含光殿是我国古代最宏伟的建筑,是如何建成的?
答:含光殿更是选择了最好的最粗壮的大树作为基柱。经过十数年的夜以继日终于建成。我作为一个住在大明宫附近的人,对于大明宫的庞大是深有体会的。古代只有强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支持才能成功建设庞大的大明宫。唐朝真的是十分鼎盛的。不知道大家去西安看到大明宫的时候内心会有怎样的体会呢?

罗马帝国的宫殿的建筑过程是什么样的?
答:西方谚语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罗马帝国的宫殿也不是一下子,而是逐渐建起来的。作为罗马共和国第一执政官和主要祭司的尤利乌斯·恺撒住在雷吉亚宫的一所不大的房子里,根据过去的传统,这是罗马国家祭祀首领大司祭的住处。根据传说,雷吉亚宫是公元前8世纪末由罗马的第二个国王努米·蓬比利建成的...

原来月球上真的有一座“广寒宫”,它是如何建造出来的?
答:其实这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广寒宫,这里的广弘宫指的是我国月球探测器降落的地点。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可以说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在我国古代社会当中,月球就是古代仙子居住的地方。尤其是嫦娥奔月的神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向往。中国在月球上建立广寒宫。一则消息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武则天时期的万象神宫是怎么建造的?
答:万象神宫的建造一直是一个谜,因为他的宏伟的气势让我们不禁流连忘返,他现在已经被列为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同时也被列入丝绸之路的申遗名单。万象神宫的建造代表了武则天临朝的决心,也代表了他改朝换代的决心。在武则天下定决心不做幕后操纵者的时候想要转,在目前的时候,他先是将自己的第1个阵地,也...

凡尔赛宫建造历史是怎样的呢?
答:凡尔赛宫(Versailles)在巴黎西南23公里处。原来那里有一座国王路易十三的猎庄,三合院,向东敞开,是17世纪上半叶的早期文艺复兴式的建筑。1682年,路易十四决定以猎庄为基础重新建造大型宫殿,以显示君王的权威。这个著名的建筑由法国建筑师L.勒沃负责。1668年,在旧府邸的南、北、西三面扩建,又把它的南北...

宫始建于哪个朝代?其结构构造是怎样的?
答: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这座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的封建帝制——满清,1924宣帝溥仪被逐出宫禁。在这前后五百余年中,共有25位皇帝曾在这里生活居住和对全国实行统治。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

荷兰的荷兰王宫是怎样的建筑?
答:荷兰王宫建于1648-1655年,由14-16米深的13659根木桩支撑,被夸为世界第八大建筑奇观的“木桩上的宫殿”。女王并不在这里居住和办公,只是将王宫作为接见外国贵宾,举办重大活动的礼仪场所,每年的新年晚宴都在这里举行。这里仍是荷兰王权的象征。荷兰王宫位于水坝大道广场上,建于1648年,是17世纪建筑史...

秦始皇修建了哪些宏伟的宫殿?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宫殿?
答:阿房宫的建造,是始皇晚年开始的。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始皇感觉咸阳的人太多,宫廷太小,于是就征发了几十万人在渭水南岸大规模修建宫殿。史料记载:“始皇以先王宫廷小,乃营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

故宫是由谁建造的?
答:故宫为明成祖朱棣所建。永乐四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 第二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