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是怎样当上皇帝的? 梁武帝?怎样当上皇帝的?

作者&投稿:寿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齐从高帝萧道成代宋开始(479年)到齐和帝萧宝融让给萧衍(502年)止,总共只经历了二十几年,是一个寿命极短的王朝。就是一个这么短命的王朝,也经历了七位帝王,大多数是当了几年便被人杀掉了或被迫下台。

498年,东昏侯萧宝卷即位,他是个只知道玩乐、不知道治国的昏君,但他还残暴得很,谁敢批评他一句,就要被杀头,大臣们和王室的贵族们都觉得很不安全,纷纷起兵反对他。500年,雍州刺史萧衍和江夏王萧宝玄联合起兵杀奔京都,于501年杀掉了萧宝卷,立和帝萧宝融继位。

萧宝融上台以后,感谢萧衍的功劳,将萧衍先后封为相国、梁公、梁王,萧衍便一步步地掌握了朝廷的大权。

萧衍也是个政治野心很大的人,他觉得齐政权非常软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完全可以推翻它,便在自己执政期间有计划地开始了篡权的行动。他以各种罪名,把湘东王萧宝晊弟兄三人和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等一一杀掉,还赶走了几个亲王,这样,萧衍就为自己篡权扫平了道路。502年,萧衍指示谋士沈约、夏侯详、范云等人强迫萧宝融把皇位让给自己,高高兴兴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梁,因皇帝姓萧,历史上又称为萧梁,称萧衍为梁武帝。

萧衍当了皇帝后,对皇族成员实行宽容的政策,给他们很高的待遇,并且尽量做出一个勤俭、开明的帝王的样子。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文件,生活也非常艰苦,平时生活以吃素为主,举行宴会时也全部是素食,因为他是个崇信佛教、反对杀生的人。

梁武帝的信佛,可以说是怪得出奇。他本来是信奉道家思想的,可他从504年起开始改信佛教,便在全国大力提倡信佛,还花了许多钱造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建成同泰寺后,又开大通门,正好与寺庙对门,“大通”与“同泰”正是颠倒过来读,他便把这一年的年号改为大通元年。

这样做还不够,梁武帝还舍身事佛,亲自到寺庙里去当和尚。第一次是527年,他到同泰寺去当了和尚,三天后,大臣们将他劝了回去。第二次当和尚是在529年,梁武帝到同泰寺召开四部无遮大会,当场脱掉皇帝服装,换上和尚穿的僧袍,住进寺内不回去,大臣们怎么劝也劝不走。后来有一个大臣想了个办法,既然舍身,就是把整个身体献给佛祖了,要再出来,就必须向佛祖赎身,可以花钱把皇帝从佛祖手中买回来。于是,满朝的大臣们凑了一万万钱,送到同泰寺中,这才高高兴兴地把皇帝从佛祖手里赎买回来。到了547年,梁武帝又开一次无遮大会,第三次进同泰寺当了和尚,大臣们又照老办法,再凑了一万万钱把皇帝赎买回来。

梁武帝舍身信佛,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他经常带动大臣们给寺庙里捐钱、捐物,全国的寺庙越修越多,入寺庙里当和尚的人也越来越多,寺庙里的人不劳动,还占有大量的田产和物资,这样一来,增加了许多非劳动人口,给国家的经济、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梁武帝就是这样一个荒唐可笑的帝王,一方面说行善、吃素,勤俭节约,可另一方面却又为建寺庙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的行善,也只是对自己的王室成员行善,甚至宗室连犯了叛变投敌罪都不加处分;而对平民百姓,他却制定了许多苛刻的刑罚。梁武帝制定的《梁律》把刑法分为几千条,老百姓动不动就要受处分。曾经有一个老婆婆对梁武帝说:“皇帝您立法,只对老百姓严,而对当官的很松,这是不利于国家的,要是能反过来,那该多好啊!”



萧衍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萧衍的哥哥被萧宝卷杀害,他为了报仇,起兵杀进建康杀了萧宝卷,然后一步步篡权当上了皇帝。

徐娘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风韵的中、老年妇女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人。“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湘东王萧绎自幼爱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更受他父亲的影响,身着布衣,饮食惟豆羔粗粒而已。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学论文的时候,萧绎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天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 徐昭佩美丽,聪明,长于诗词,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正是需要爱怜的时候,虽然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然而却始终撩不起萧绎的情兴,为此她悒郁寡欢,不知如何自处? 最直接的办法莫过于接受丈夫的生活方式,试着打入丈夫的兴趣圈子,因此她一改常态,淡妆素抹地去参加丈夫的诗酒之会,经常与萧绎左右的文友酬对,从而使她的精神领域与情感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开展与疏解。 尽管她的美艳,她的才情,已经得民了客观的肯定,然而萧绎仍然丝毫不为所动,于是徐昭佩更激越地在她的夫妻生活中投下一副猛药,故意在化装时只化半边脸庞,时人称之为“半面装”。 一个女人搽粉,抹胭脂,涂口红只及半边脸庞,想想看那是个什么样子,不但是糟踏了自己的美貌,更是有意虐待别人的视觉。而徐昭佩则是要借此渲泄她心头的愤怒与不平,甚至用以来羞辱萧绎。 侍女们生怕徐妃的这一狠招,会使王爷大起反感,甚至会在盛怒之下弄成可怕的后果。但徐昭佩却要侍女们放一千个心,她说:“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这样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不过是逐出宫会,眼不见心不烦。这样也好,与其维持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倒不如另外择人而嫁。”谁知萧绎的修养确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明明知道徐昭佩故意要意他生气,却视若无睹,好象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就这样又过了若干年。 当年梁武帝以“天心不可违,人心不可失”为由而当上皇帝,灭了南齐,开始也注意励精图治,观政听谣,访贤举滞,悉罢女乐;尤其自奉俭约,衣食简朴,为听取民情,更设傍木肺石,使下情得以上达,于是到处出现一片升平气象。但他老人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尊信佛教,相传现在和尚头上留戒疤,就渊源于梁武帝。梁武帝三次出家,三次被赎身再为皇帝,除了天天诵经念佛之外,更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常常夜以继日,一连讲上七、八天才告一段落。那时全国僧尼只几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一地,便有佛寺五百余所。梁武帝再也没有统一中国,澄清天下之志。国事多流于形式,终于酿成候景之乱。 侯景本是北朝东魏中原地区的太守,因与东魏宰相高澄有隙,以河南之地来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梁武帝三下五下,又使反复小人候景转过来反梁,对侯景的叛乱,开始梁武帝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何能为?吾折鞭以答之。”但不久建康就被攻破,梁武帝在幽禁中死去。 侯景之乱平定后,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改元承圣,成了梁元帝,徐昭佩被册封为贵妃。然而萧绎仍旧习不改,依旧以读书属文为乐,动辄与文武百官讲授老庄的道经,久久不倦。徐昭佩仍然是深宫寂寞,芳华虚度,这时她已经年近不惑了。 萧绎对后宫佳丽均不屑一顾,于是宫人们纷纷找寻情感出路,徐昭佩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终于按捺不住。她找到一位眉目俊秀,举止风雅的美少年暨季江。初时还自遮遮掩掩,后来居然公开来往,每当萧绎在龙光殿上与群臣大谈老庄之道时,也正是徐贵妃与暨季江在深宫内苑中尽情欢乐的时候。 有人曾开玩笑地问暨季江:“滋味如何?”暨季江毫无隐讳地回答:“徐娘老矣,犹尚多情。”或者回答:‘’徐娘虽老,风韵犹存!”后世形容中年妇人的风情不减,常说:“徐娘半老,风韵犹存。”便是由此而来。 暨季江的轻薄话很快传到了梁元帝萧绎的耳朵里,奇怪的是他仍然无动于衷,左右的都为之愤怒不已,但也无可奈何; 梁元帝久滞江陵而不还旌建康,使得与梁国接壤的西魏大起恐慌,因为江陵靠近西魏,以为萧绎是要进攻西魏,于是紧急整军经武,准备向江陵用兵。根据西魏的估计:梁元帝萧绎跃军沔南,还旌建康,乃是上策;退保子城,峻其陴谍,以待援军,乃是中策;若难以移动,据守江陵,乃是下策。经过周密部署,西魏大将于瑾领军五万直追江陵。 其实连老婆都不爱,老婆偷人连醋都不会吃的皇帝,哪里知道什么上策、中策、下策,他纯粹是沉浸在老庄之道中。等到西魏大军围困江陵,他尚且集合百官大谈老庄之道,及至敌兵攻城甚急,他登城近视敌情,还口占一诗,群臣中竟然也还有唱和的人,迂腐如此。不由人不浩叹。南城已陷,火光冲天,萧绎来到东阁竹殿,命左右尽烧古今图书十四万多卷,又用宝剑狂坎竹柱,仰天长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那徐昭佩呢?她在后宫之中紧紧拥抱着情郎暨季江,原以为海枯石烂,此情不移,不料暨季江听说都城已被攻破,在此紧要关头毫无留恋地挣脱了情人的拥抱,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徐昭佩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恰好萧绎来到她的身边,徐昭佩发疯似地抱住她的皇帝丈夫;是悔恨,是求助,说不清的感情一齐涌上心头。拼命地摇晃着梁元帝萧绎。良久以后,梁元帝萧绎冷冷地问道:“那人呢?”’徐昭佩无言以对。萧绎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尚有何待?” 徐昭佩心碎了,泪也干了,在晨鸡初唱,魏兵大举入城之际,自缢于宫苑中的葡萄架下。

我想知道汉平帝刘衍和他的王皇后的事迹
答:平帝,名刘衍(公元前9年-公元5年),原名刘箕子,元帝孙,中山王刘兴子。哀帝死后继位,在位5年,一说被王莽毒死,一说病死。终年14岁,葬于康陵(今陕西省成阳市西25里处)。平帝,汉成帝的侄子,袭父封为中山王。哀帝于公元前1年6月病死后,王莽为便于弄权,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9月...

刘衍当皇帝了吗
答:刘衍没有当皇帝。《灼灼风流》原著结局刘衍和慕灼华联手揭开了柔嘉登基的阴谋,因为野心大加上对权势的贪念,柔嘉有了成为女帝的欲望,随后展开了一系列阴谋,陷害男女主,还坑害无辜人的性命,最后阴谋失败后,被软禁。沈惊鸿是柔嘉公主的死忠粉,对其爱慕有佳,为了能够和其在一起做了很多坏事,甚至...

灼灼风流谁当了皇帝
答:《灼灼风流》最后大皇子刘琛当了皇帝。虽然柔嘉公主也想坐上那个位子,但是最后功败垂成。刘琛是刘俱的嫡长子,在三个皇子中就属他最为赤诚善良,虽然刘琛不如公主聪明,但他后期通过成长历练,已经可以成为一名贤明的君主了。刘琛坐上了皇位,而定王刘衍成了摄政王,辅佐刘琛治理天下。在小说《灼灼风流...

定王刘衍最后结局
答:《灼灼风流》定王没死。定王刘衍和小皇帝用假死设局,刘衍解开母妃惨死真相,帮助刘琛稳定了江山,随后带着慕灼华去了塞外,兵力全都交还。在刘衍揭穿了柔嘉公主的阴谋后,他和慕灼华离开了宫廷,将手上的所有兵力交还给皇帝。刘衍并没有成为皇帝的意图,他明白自己手上的兵力让皇帝感到忌惮,而他...

历史上的皇帝
答: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每天都去参拜自己的老父亲。谁知有一天当他又去参拜父亲刘太公时,却见父亲穿着一件旧袄,手拿扫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刘邦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搀扶父亲,而刘太公却连连后退。刘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您的父亲,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杀头的。我也...

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当了一年君王后,为何被自己的岳父篡位?
答:不久宇文赟死后他的儿子宇文衍继位,要知道当时宇文衍才年仅六岁他根本就没有能力管理朝政。即使当时宇文衍能够坐上皇位那么他也并不能控制整个朝政。到最后的结果无疑是成为杨坚的傀儡所以与其成为傀儡不如好好地生活下去,不久之后宇文衍就把皇位禅让给了杨坚。虽然当时杨坚称帝的过程是符合礼法的但是始终...

历史人物:朱棣
答:同年,七岁的朱棣与众兄弟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时还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由于朱元璋十分重视文教,朱棣与兄弟们幼年入学,接受了大儒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二、就藩北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就藩北平。随同前往的有一位僧人法名道衍(朱棣赐名姚广孝),是一位颇有谋略与学识的人。洪武...

皇帝的成长计划2燕昭王怎么获得皱衍
答:广招贤臣获得 。由于有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导致贤明下降,我们就假定其固定为1100左右,只此一个技能就给我们带来11%的名臣率以及 4的科举人数。再把文学刷满,哪怕不修任何建筑,也十分恐怖。

中国古代的皇帝 排列顺序
答: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晋 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

急!历史上那些没有当上皇帝的太子
答:6、石衍:后赵成帝石遵的太子,石鉴、冉闵相继篡位,杀害了石遵、石衍。7、冉智:冉魏武悼天王冉闵的太子,354年,前燕有人检举黄门侍郎宋斌等阴谋奉冉智为主叛变,冉智受此事件牵连被处死。8、张泰和:前凉威王张祚的太子,355年被张祚的侄子张玄靓所杀。9、慕容晔:前燕景昭帝慕容俊(儁)的献怀太子,于35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