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的2001太空漫游,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001太空漫游演的什么?没看懂放的什么剧情?

作者&投稿:祁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类的黎明是单纯的叙述人类起源,应该没有问题。

后面的剧情主要是:

2001年人类在月球发现了明显是高等文明建造的黑色石碑,当石碑被挖掘出来后,发出的电磁波指向了木星。人类为了一探究竟,建造了巨型飞船,前往木星查明真相。

飞船由超级电脑控制,途中电脑发生不明原因的错误,2位宇航员担心电脑可能作出错误指令而打算关闭电脑,却被电脑得知。于是电脑打算除掉所有船员以保全自己。最后主人公凭智力与勇气成功关闭了电脑。也得知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最后飞船驶入星门(外星人所造的太空站),来到一间房间,原来外星人是人类的启蒙者,现在他们将最优秀的人类召唤到这里,用黑石碑完成他再一次的进化。。。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为了调查石柱的秘密人类乘坐宇宙飞船前往木星探索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部电影是对人类起源和进化问题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一种预测。

科幻片一直都欧美影视导演钟情的对象,不仅是因为科幻片中的特效镜头足以震撼观众,更是因为影片中对未来的预测能够引起观众无尽的遐想,教育意义和商业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为了调查石柱的秘密人类乘坐宇宙飞船前往木星探索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中不乏人类与科技展开斗争的故事,甚至这部影片还涉及超时空科技,引起了观众对未来的无尽遐想。

《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是于1968年在英国上映的,而1968年的英国正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上表演着——不仅在时尚、艺术上领先于世界,甚至在科技方面也是引领世界的发展。而这部在1968年就上映了的《2001太空漫游》应该算是欧美科幻片中的鼻祖作品了,在当时的中国,电视机都还没有普及,而当时的英国已经先进到能制作科幻片了,并且这部影片的特效画面十分丰富,这对观众来说,无疑是一种震撼。

这部影片不仅在特效和拍摄技术方面让人大开眼界,就连影片中对于未来的预测和幻想也是令人叹为观止。《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中有着人类对于未来太空探索的幻想,而苏联也不过是在1961年4月12日发射了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部影片还提到了超时空技术,而这项技术在世界至今都没有被实现,由此可以看出,《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不仅可以称之为鼻祖科幻片,甚至从今天看来它都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片。

可就是这样一部被众人追捧的科幻片,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很多观众都提出这部影片既冗长又无聊,那么这部在大众看来都十分优秀的影片,为什么会遭到批评呢?这就要从这部影片的剧情说起了,这部影片中不仅出现了莫名其妙的石柱,还出现了莫名奇妙的巨婴,而这石柱和巨婴的出现都让人认为无法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观众提出看不懂这部影片剧情了,而其实,石柱和巨婴的出现都是想体现这部影片对人类起源的思考以及超时空技术的幻想,只不过这部影片在剧情的处理上还是稍显生硬。

总之,《2001太空漫游》这部影片的内涵是十分深刻的,它不仅是一种对未来的幻想,它更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大多数导演在拍摄科幻片时,常常会忽略人类命运这一深刻问题,而作为科幻片鼻祖的它却也重视到了这一问题,它不仅仅讲述的是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以及和太空所作出的一系列斗争,它还关注到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因此,《2001太空漫游》是世界科技发展上的里程碑。



剧里的石碑是一种高等智慧物种的东西它们是能量体生物,相当于宇宙主宰给各个星系的物种知识,第一部开头的猩猩一开始不会用工具直到石碑出现学会用工具猎杀生物,巨石碑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把类似木星这种行星变成恒星(具体看第二部太空漫游2010) 后面大卫把哈尔(飞船主电脑)关闭以后单独一人去探索石碑,然后一阵光芒大卫看到自己的一生从年轻到老死再到最后的娃娃其实是大卫被宇宙主宰变成和它们一样的能量体的存在,大卫就是宇宙的主宰任务就是守护太阳系还有木卫二上即将诞生的生物提供知识(第二部剧情)还有警告人类不得干预木卫二的生物进化(毕竟人类是自私的) 具体看看第二部 最后太空漫游真的是科幻电影的鼻祖

围绕着宇宙种的超级文明讲述的,也可以说宇宙的主宰,这种文明已经发达到脱离物质形式,利用能量体存在于宇宙的各处,几百万年前这个文明启迪了猴子们,结局就是启迪了那个唯一没死的幸存者,这个人的灵魂脱离的肉体变为一种能量得到了永生,我感觉就是宗教的意思,跟信上帝死后得永生一个道理。最后时间隧道讲的是宇宙在上亿年以来的变化,恒星的诞生和消亡,行星的诞生然后孕育出文明最后再消亡,行星上大自然的海枯石烂,还有宇宙深处一些未知的东西,作为一个人类是永远不可能看到这些的,这个过程其实是向这个男的展示,跟展示给猴子看的一样,目的就是启发。

不要用看白痴电影的眼光来看这个···这又不是商业片··· 心里总想着东西自然觉得无聊··· 体验而已··· 茫茫星海 无尽未来··· 难道不值得银幕前的看者颤抖么··· 猩猩会用颤抖的双手触摸未知的黑石···而自诩高级生命的人类 却自大的妄图掌控未知··· 体验而已···体验感觉···而无其他···

如何评价《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是库布里克花了四年时间制作的充满哲学命题的鸿篇巨制。一块大黑石树立在史前人类的面前,他们刚刚开始认识工具,进入到进化的里程碑。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它们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
影片开头五分钟没有画面、没有对白的黑暗,有如宇宙般无声和缥缈。冗长、晦涩、哲学,是电影给人最直观的感觉。

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叙事线,莫过于人工智能“杀人事件”。
这段的主线讲述了在2000年,人类在月球上发现了一块向木星发出强烈信号的黑石,美国政府便派出飞船前往木星查看。这艘飞船上个有两名宇航员,3名处于冬眠状态的科学家,和一台叫HAL9000(哈尔)的超级计算机。
有一天,哈尔警告太空船通信系统的AE-35组件将有故障,宇航员检查后发现并未有异常,他们推测哈尔做出了错误预测。这次太空之旅逐渐变得可怕起来,因为哈尔9000之前从未出错过。宇航员有些惊慌,两人想要关掉哈尔。

全剧的高潮在宇航员大卫和哈尔展开殊死搏斗时来临。对超级计算机来说,被关掉就意味着杀死它,为了完成任务,哈尔先发制人杀死了沉睡的科学家和一名宇航员。存活下来的大卫最终制服了哈尔,只身前往木星。
人工智能哈尔9000,从此也成为恶毒、冷酷人工智能的代表。

扩展资料:
由于影片摄影指导杰弗里·安斯沃思不愿使用复杂的洗印特效,所以片中所有特效画面全部在摄影机前拍摄完成。
因为当时广泛采用的静态背景幕和背投影的动态画面无法打造出库布里克想要的真实效果,所以本片开创了前投影视觉特效技术,片中人猿学用工具场景中的非洲背景和大量太空船场景都是这种特效技术的杰作。
在本片问世后,这项技术开始普遍应用,直到90年代才逐渐被绿屏系统取代。
前投影技术需要使用一部单独的投影机,并在摄影机前方45度放置一面单面镜,与摄影机呈90度角的投影机将背景画面投向单面镜,单面镜再将影像反射给演员和由回射反射材料制成的背景幕,摄影机于是将演员和背景幕上的影像一并纳入镜中。
在这过程中,演员不会受到影响,因为镜面反射的光线很弱,远远暗于现场光线,而与此同时,高反射率背景幕上的画面又能清晰显现在摄影机中。
为拍摄出辽阔的非洲画面,影片剧组需要高达40英尺的背景幕,这种尺寸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如此巨大的背景幕当然需要规格最大的投影机。
可当时现有的大型投影机投放在背景幕上的画面颗粒感过重,于是剧组和米高梅的特效总监汤姆·霍华德(TomHoward)联手设计出一款使用8 x10英寸投影片和最大水冷弧光灯的投影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2001太空漫游

本片讲述的是,为了解开神秘的石柱突然屹立于地面并攻击人的秘密,原子动力太空般帝斯卡巴里号出发飞往距离八亿公里远的木星。此宇宙飞船的成员包括波曼船长、布鲁飞行员及三个在圆筒内冬眠的队员等五人。途中电脑HAL发生错乱,破坏了冬眠装置,布鲁被诱出船外,于黑暗的太空中被杀,波曼船长则被困在母船中,与之展开生死格斗,结果人类终于获胜的的故事。
剧情简介——
一群草食人猿正在广袤无际的非洲沙漠中觅食,当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一块巨大的黑色石板平地而起,他们欢呼雀跃起来,在巨石的指引下,他们学会将骨头当作工具和武器,开始猎食动物,并收复了同类抢占的失地,随着他们的首领将骨头抛向空中,画面切换至数百万年后的未来。
2000年,海伍德·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奉命调查月球上的不明物体,那是一块被埋藏了数百万年的黑色石板,与远古时期人猿们发现的石板相仿。在弗洛伊德等人进行实地考察时,太阳升至石板上空,石板随即发出了刺耳的无线电信号。
18个月后,“发现一号”太空船向木星进发,除了飞行员大卫·鲍曼和弗朗西斯·普尔之外,飞船上还有三名处在冬眠状态的科学家和一台具有人工智能、掌控整个飞船的电脑“哈尔”9000。飞行途中,哈尔突然向鲍曼报告控制通讯装置的某个零件将在72小时内发生故障,
可经过检测之后,鲍曼和普尔发现哈尔所说的故障零件一切正常,他们与地面控制中心取得联系,得出了哈尔作出错误预测的结论,两人震惊不已,因为哈尔9000型电脑从未出过任何差错。鲍曼和普尔开始质问哈尔,而哈尔建议将零件放回原处以观后效。
为了避免让哈尔偷听到谈话内容,鲍曼和普尔躲进太空舱中交谈,普尔坦言感觉不妙,认为如果一旦证实哈尔出错,就必须将其关闭。两人万没想到,虽然哈尔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却可以透过窗口读取唇语。哈尔决定先发制人,他用太空舱撞断了正在更换零件的普尔的氧气管,令其漂浮在太空中。鲍曼出舱营救,而冬眠的三位科学家随即因电脑失灵而悉数丧生。
哈尔拒绝为返回的鲍曼打开舱门,万般无奈之下,鲍曼冒着患上减压病的危险通过紧急密封舱进入飞船,直奔哈尔的逻辑记忆中枢,当哈尔被彻底关闭时,鲍勃发现飞船已经飞抵木星。鲍勃乘太空舱驶离飞船,在木星轨道上发现了又一块黑色石板,
接近石板的鲍勃突然高速穿过一条五彩斑斓的隧道,最终置身于一间风格古朴华丽的卧室。鲍勃迅速老去,在垂死之际,第四块石板出现在床边,石板将他变成透明光团中的胎儿——星孩,星孩凝视着浩瀚的宇宙,等待未知新生的到来。(故事结束)

扩展资料:
角色介绍——
1、大卫·鲍曼 演员 凯尔·杜拉
宇宙飞船“发现者号”的船长,是飞船上两个清醒的船员之一,前往木星研究神秘的黑石碑。
2、弗兰克·普尔 演员 加里·洛克伍德
大卫·鲍曼的搭档,与鲍曼共同策划关闭哈尔,但被哈尔察觉。
3、哈尔 9000演员 道格拉斯·雷恩
掌控“发现者号”的人工智能,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能模拟出大部分人脑的活动。
4、海伍德·弗洛伊德 演员 斯坦利·库布里克
一名博士,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奉命调查月球上的不明物体。

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的2001太空漫游,讲述了一个怎样的...
答:2001年人类在月球发现了明显是高等文明建造的黑色石碑,当石碑被挖掘出来后,发出的电磁波指向了木星。人类为了一探究竟,建造了巨型飞船,前往木星查明真相。飞船由超级电脑控制,途中电脑发生不明原因的错误,2位宇航员担心电脑可能作出错误指令而打算关闭电脑,却被电脑得知。于是电脑打算除掉所有船员以保全...

一个外太空电影叫什么world
答: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1]。

充满哲学命题的科幻巨作—《2001太空漫游》
答:本片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美国电影学会评价它是史上NO.1的科幻片。以近二小时半的篇幅,描绘了在广阔的宇宙空间中,人类将面对不可思议之事。该片广集特殊摄影技巧与精准画面感拍摄而成,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的畅想。本片获得当年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

有关电影的问题:2001太空漫游.什么意思呀?
答:《2001太空漫游》一片是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为斯坦利·库布里克赢得了他本人唯一的一座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它是声光影的完美结合,使你仿如正在欣赏艺术品,细阅哲理名篇。缘于大师的叙事手法和影片的主题,节奏缓慢凝重,但细心体味下却会发现其中处处暗藏玄机,其引起的心灵震撼仿如“...

好莱坞电影排行榜前十名
答:1、《星际穿越》该片主要讲述了一组宇航员通过穿越虫洞来为人类寻找新家园的冒险故事,这既是一部大成本的科幻小说,也是一部关于爱与牺牲的简单故事,包含了急躁、惊险、希望和心碎,是部硬核的科幻大片同时还饱含感人至深的父女真情。2、《2001太空漫游》该片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影片...

电影技术进阶的几个里程碑(一)
答:《2001太空漫游》作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式起点,《2001太空漫游》如梦如画的运镜、太空歌剧般气势磅礴的古典配乐、忠于史实而又先锋的人类文明演进史,堪称电影史上的视听“圣经”。为打造出库布里克想要的真实效果,本片开创了前投影视觉特效技术。通过在摄影机前方放置一面呈45度角的单面镜...

太空主题的电影。一开始有两个人,但是在休眠过程中出现了事故另外一个...
答:又名: 太空人:最后一搏 剧情简介 · · · · · ·沃特.莫菲特为了探索木卫二上面存在生命,而耗巨资建造了"生命一号",承载着两名宇航员:内森.米勒,迈克.福斯特.原计划休眠6年,直奔木卫二.当飞行到396天时,因陨石撞击,在休眠仓的内森.米勒被不幸砸到身亡,迈克侥幸的活了下来,躲进了主舰...

有哪些科幻、科技与影视融合的例子?
答:《2001:太空漫游》于1968年上映,讲述了宇航员前往木星调查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流程的故事,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用电影语言,探索人类与技术、人类与宇宙的复杂关系。库布里克进行的,不是一次简单化的创作,而是一次基于科学真实的、充满技术细节的复杂且深刻的探索。首先,...

1比4比9黑方碑意义
答:黑方碑出自电影《2001 太空漫游》。《2001太空漫游》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电影角色介绍 1、大卫·鲍曼(饰演者凯尔·杜拉)宇宙飞船“发现者号”的船长,是飞船上两个清醒的船员之一,前往木星研究神秘的黑石碑。2、...

free loop是哪个电影的主题曲
答:《Free Loop》作为电影《2001年太空漫游》的主题曲,十分的符合电影的情节需要。《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影片获得当年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