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牛的隐士是谁?他和诸葛亮相比差在哪里呢? 三国最强隐士是谁,到死都不肯出山诸葛亮后悔没听他的话?

作者&投稿:咎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三国的曹操、刘备等牛人,他们的老师都是超级牛 人 。


比如说曹操。少年时放荡不羁,又不爱好读书的曹操,当地几乎没有什么人看好他。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个例外——梁国的桥玄。

桥玄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汉桓帝和汉灵帝时期的名臣,官至太尉。这样一位牛,却主动把曹操招为弟子,并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在桥玄的教诲和支持下,曹操“知耻而后勇”,变得异常勤奋努力起来。正是从桥玄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为人处世之道,同时,曹操还结合自己的爱好,研究兵法韬略,这也为曹操日后的发迹和称霸中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曹操的死对手刘备原本是一介草根,他从小丧父,靠母亲织席贩履为生,刘备满15岁时外出行学,在公孙瓒的引荐下,他拜卢植为师。

卢植当然也是一位牛人——东汉末年经学家和将领。他虽是一个大儒,却能文能武,官至中郎将。曹操对他的评价是:“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

刘备从卢植身上学到了很多本领,特别是卢植刚毅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他。后来刘备从一穷二白逆袭成一方霸主,正是靠着这种韧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下面,我们来重点看三国最大的赢家——司马懿的师承情况。


司马懿的超级才干离不开他的师傅的教诲——胡昭。胡昭也属于三国里最神秘的一位隐士,他的字和诸葛亮一样都叫孔明,纯属巧合,但也确实有缘。

胡昭因为才华出众,很早的时候就声名在外,因此,诸侯争霸还没有开始,就有很多“野心家”来拉其入伙。甚至连曹操也曾经想把胡昭拉到自己的麾下。

但胡昭的做法却出人意料,都拒绝了。相传曹操为了得到胡昭,还把他从深山老林中捆了过来,但胡昭就是不从。最后曹操不想落个杀害贤能之士的骂名,又只好把他放了回去。


回乡之后的胡昭不再归隐,而是在“陆浑山”大张旗鼓地开了一个学馆,结果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学习。

其中就有司马懿。司马懿当时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才子了,但在胡昭面前却显得很低调,因此很得胡昭器重,他把自己的一身本事和知识都传给了司马懿。

而司马懿也不负期望,常备竹简细心记录师父所授兵书、阵法、以及治国之道。当然,他从胡昭身上学到了最厉害的一招不是兵法,不是谋略,而是做人之道——隐忍。


我们都知道,被后人几乎神化为“妖人”的诸葛亮,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但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没能完成复兴汉室的愿望,含恨而终。虽然其中有很多客观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一只拦路虎的阻拦——司马懿。

两个人的交手也令后人神往,诸葛亮用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逼迫司马懿出战,但是司马懿却始终都不动摇,即便是诸葛亮送来了女装,他也大大方方的穿上示人。结果诸葛亮没气到司马懿,却把自己气坏了。

这其中可见司马懿的隐忍有多深,韬略有多深。


出门的司马懿正是用“隐忍”二字,以不变应万变,逐渐成为了曹魏的重臣,逐步壮大司马家族的势力。最后甚至在曹操、曹丕父子相继死后,等时机成熟后,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为其子孙建立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司马懿不但运用“守字诀”成功熬死了诸葛亮,还运用“守字诀”夺取了曹氏江山。


司马懿一直对师傅胡昭敬重有加,这个从他给两个儿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来,大儿子叫司马师,小儿子叫司马昭,把师傅胡昭的名字暗藏其中,这可以说是对老师最大的敬重。



三国真正的隐士高人是谁?和诸葛亮相比谁厉害?~

关于三国的历史,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刘备诚意很足,诸葛亮在隆中就向他讲述了三分天下的大势,并且告诉他该如何用兵,诸葛亮高卧隆中,就能算定天下大势,然而在襄阳山野之中,还有另外一个隐士高人,简直比诸葛亮更牛,却没人能请得动他。


荆州属于刘表的,刘表当初被朝廷封为荆州牧,但当时的荆州并不太平,他一人想要来接管这片区域,并不轻松,然而年轻时的刘表也非常人,他匹马入荆州,周旋于个方势力,最终成为荆州之主,刘表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娶了蔡家的女儿,跟当地豪门望族联合。
当时荆州一共有五个大族家庭,分别是庞氏、蒯(kuai)氏、黄氏、习氏、蔡氏,这五个家族之间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庞氏是以庞德公为代表,他的儿子庞山民娶了主公的二姐,而蒯氏中的蒯祺娶了诸葛亮的大姐,黄氏是以黄承彦为首,他又是诸葛亮的岳父,习氏是以习祯为代表,他的妹妹嫁给了庞统之弟,蔡氏代表人物是蔡讽,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黄承彦和刘表。


这些关系看起来十分复杂,但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这五个家族之间都有亲戚关系,刘表当初来到荆州,想要立足自然就娶了蔡氏中的女子,并且生下儿子刘琮,然而这五个家族中,最厉害的人物当属庞德公,他是襄阳著名隐士,隐居在荆州,刘表想请他出山相助。
根据《襄阳记》中的记载:"荆州牧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自往候之,谓公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公笑曰:'鸿鹄巢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龟鼋穴于深泉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趋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但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也就是说,刘表去请了庞德公好几次,都被拒绝了。


庞德公之所以不愿意出山,是看不上刘表的才能,认为这人不配自己辅佐,后来的事实的确证明了,刘表属于安逸之人,如果在和平年代,或许是个不错的荆州牧,可惜恰逢三国乱世,刘表这种人注定是要被人欺负的,幸亏他死得早,不如曹操就要把它抓起来杀了。
庞德公虽然不愿出山相助刘表,然而他还是教出了三个徒弟,即诸葛亮、庞统、司马徽,可见庞德公才是三国真正的隐士高人,而他是真的隐士,不想诸葛亮一样,高卧隆中是为了抬高身价,让刘备来请,庞德公是真隐,不愿意出山那种,从隐士的境界来说,他比诸葛亮更胜一筹了。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天下战乱不断,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就是能人辈出。像我们熟知的吕布、关羽、赵云、张郃等人都是武将;还有另一种的“职业”就是谋士,知天文晓地理,像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等。但是还有一些人是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这些人也有不小的本事。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的本事,但是还有一位隐士,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士。此人一生隐居山林,到死都不肯出山,诸葛亮临死前都后悔没听他的话。这个人就是司马徽。
可能许多人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这个人可是不一般,他是诸葛亮的老师。司马徽的智慧在诸葛亮之上,懂阴阳、知天文、识地理,兵法谋略样样精通。一般有大本事的人都是习惯隐居山林,看淡名利的,司马徽也不例外。
司马徽虽然不问世事,但是他对徒弟诸葛亮是十分看重的,“卧龙”这个称号就是司马徽赐给诸葛亮的。司马徽曾经对诸葛亮说过这么几句话:孔明虽有平天下之才,然生不逢时,结局可悲。还有: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时。
司马徽这两句话的时候诸葛亮还未出师,不过这两句话也是说明了诸葛亮后来得经历。孔明虽然有一统天下的才能,但是生的不是时候,后来跟随的主公也是没有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心愿,结局也是比较悲惨。
最后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跟随刘备,刘备刚称帝,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死了,一心报仇也没有成功,诸葛亮最后也是死于北伐。诸葛亮深的司马徽的真传,诸葛亮死的时候,也后悔没有仔细想一下老师说的话。

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较,你更欣赏谁的智慧?
答:很多人都想知道,同为所在国的首席重臣,诸葛亮与司马懿究竟谁更强呢?事实上,他们都很强,但是,他们却又属于不同的类型。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自己 刘备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后,诸葛亮很快就将蜀国的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成为了蜀汉的最有权势的人。说白了,此时的刘禅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

诸葛亮的师傅是谁呢?
答:除了徐庶,和崔州平,在诸葛亮未出山的时候,是否还有其他人给他的帮助很大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石广元,孟公威等人。这些隐士,虽然史书上记录很少,但从他们活跃的时间看,这些人可能都要比诸葛亮大很多。而且都是见多识广之人。但这几个人,同样和诸葛亮是亦师亦友。除了这些隐士以外,还有一个人...

三国史上有哪些人堪载史册?
答:自认为是孔明最失败的一段历程。六出祁山无功而返(虽然有其他因素),搞到国力虚脱,自己也身死五长原。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不惜耗尽国力——愚忠。周瑜翩翩君子风,羽扇纶巾(其实此语更像孔明),用兵如神。若说统率能力,众谋士中,无人堪与周瑜相提并论。周瑜统领的水军——众所周知,无人能敌。...

历史上郭嘉和诸葛亮比谁更厉害?
答:治国上,因为郭嘉英年早逝,看不到他的治国之才,但从孔明的成就来讲,郭嘉的治国能力一定是低于孔明的。这么说吧,郭嘉呢,就是开国元勋,开疆辟土。诸葛亮呢,是治世大贤,保国安民,领兵作战虽然算不得顶尖,也是相当了得了。参考三国志,孔明被封为诸葛武侯,单就武侯这个封号,不会打仗怎能得来...

诸葛亮和庞士元之才,谁更大?《新三国》中,他们可是齐名!
答:那他的才能也是稍逊于诸葛亮的,看看三国志陈寿评语;庞统跟魏国的荀彧差不多,而诸葛亮就跟管仲萧何差不多,这不就比出来了,而且庞统的才华本来很晚才被人发现,更可悲的是36岁就死了,算一下他展现才华的机会也就那么10几年吧,而诸葛亮,在刘备死了以后,掌握蜀国大权,连年北伐,所以他很出名...

三国志最推崇的三国八大谋士是谁?诸葛亮为何没有上榜?
答: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很明显论参赞军略之能力,陈寿认为最厉害的那个不是诸葛亮也不是法正,而是庞统,因为陈寿把庞统和荀彧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而把法正比作程昱和郭嘉,地位略逊一筹。至于诸葛亮,陈寿说得很明白,治世之良才,...

诸葛亮最佩服的奇才是谁?他为什么如此欣赏他?
答:乐毅凭借着一己之力帮助燕国战胜了当时的超级大国齐国,连续攻下七十二座城池, 这在古代的战争史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也是诸葛亮最佩服他的地方。乐毅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功绩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还要感谢他的伯乐,当时燕国的君主燕昭王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堪称君臣之间的楷模,这和诸葛...

三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熬死诸葛亮的是谁呢?
答:而曹丕称帝,就应该是司马懿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了。他从幕后走向台前,于内助曹丕掌朝政,大力发展国内经济,深知战争的长久在于后方经济的支持。而后曹睿上位,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最大的展现。孙权也曾如此评价司马懿,称他,“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1)可见一斑。诸葛亮...

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答:在这种简单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大家都只认可诸葛亮的政治才华,而刻意忽视他同时是个军事家(也许他军事不是最牛的)。谈到治国,大家想到的是诸葛亮,张昭,而从来不会想起军事奇才曹操陆逊等人也是治国的好手。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荀彧身上,没错,荀彧极赋政治才华,堪与孔明比肩,但这并不影响荀彧的智谋和他作为谋士的身份...

诸葛亮的师傅是谁呢?他的羽扇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答:其次,来看司马懿。众所周知,司马懿是三国最大赢家,他的成功主要来自于他的隐忍。那么,修炼如此高深的司马懿的老师又是谁呢?司马懿的老师叫胡昭,胡昭可以说是三国里的最牛的隐士,他的名字虽然不如水镜先生司马徽、徐庶等人响亮,但他的才华却不在他们之下,甚至连诸葛亮也难忘其背颈。而更为巧的...